第七百一十一章 陌生的熟悉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安南中南部地區,在同治十年(1871年)後,突然熱鬧起來……

普法戰爭的後續影響慢慢波及遠東之地的法國人,原本在安南步步緊逼的法國陸軍,突聞普法戰爭法國悲慘結局,頓時軍心大亂失了銳氣。

黃鼎鳳部趁機喘了口氣,迅速作出調整準備接著再戰。原本請法國人剿匪的安南王國上層,此時卻是有了別的想法,跟法國人貌和神不和關係也跟著變地複雜起來,安南軍中反法情緒漸漸高漲。

最讓法國人頭疼的,還是以黑旗軍為首的那幫游擊隊,依靠安南境內眾多的叢林山林地形,神出鬼沒攪得法軍控制區內雞犬不寧,單單為了維持轄下治安,法軍便不得不抽調部分兵力用於維持治安穩定。

而且普法戰爭中法國人戰敗,後續影響還在繼續擴散中,對安南的法國部隊影響也逐漸開始變大。

首先,普法戰爭的戰敗,導致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垮臺和共和國的確立。

1870年9月4日,當色當戰役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連同在色當的法國官兵全部作了俘虜的訊息傳到巴黎後,巴黎廣大人民群眾對拿破崙三世統治的不滿,立刻像火山一樣爆發了。

工人和小資產階級群眾擁入波旁宮立法團會議廳,要求廢除帝制,恢復共和。更有共和派議員甘必在市政廳正式宣佈成立共和,建立臨時政府,法蘭西第二帝國垮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

從此以後,帝制在法國結束,共和逐漸穩固下來。

安南法軍一下子從帝國陸軍變成共和國陸軍,這樣巨大的身份轉變誰都難以一下子適應過來。

所幸法國人在寮國有後勤基地,不然本土後方突然出現如此變故,一時之間只怕他們這些遠東法軍將被國內徹底遺忘,等到想起之時不知餓死多少遍了。

最重要的是,因為本土戰敗帶按理的思想混亂,這對身處安南的法國人來說,絕對是致命的傷害。

任誰都知道,軍心不穩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參加安南的法國部隊出現了巨大的思想起伏,一個處理不好可是要出大事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原本歷史上的法國人遇到了好時候,安南國被打殘根本不敢找法國人麻煩,俺大清也被洋人嚇破了膽不敢妄動,黑旗軍威名雖大可惜兵力不足,使得法國人在安南過了十來年安穩日子,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時候。

可是此時情況不同了啊,盤踞安南中部的黃鼎鳳部可不是好招惹的,論真實戰鬥力他們可比軟弱可欺的安南國部隊難纏多了。

還有以劉永福所率黑旗軍為首的游擊隊,在安南的山林地形中神出鬼沒,攪得法國人所控地區雞犬不寧熱鬧得很,今天不是這座城鎮守軍受襲,就是明天那個城市的法軍巡邏隊遇到了天大麻煩。

最讓法國人恨得牙癢癢的是,他們可是為安南國找場子的,可是安南國對他們也不甚滿意,暗地裡沒少幹扯後腿的小動作,讓法國人感覺極為難受。

同時普法戰爭的戰敗,直接促使第一國際法國支部領導下的工人起義,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巴黎公社建立。

第一國際啊,可能歐美對這個組織不甚了了,而作為後世穿越之人,吳可卻是對這個組織如雷灌耳。

吳可透過歐美的一些關係得到有關第一國際的訊息時,當時也震驚得不輕。

沒想到後世代表工農階級的組織,同時曾一度威壓歐洲的某黨前身,這麼早就出現在歐洲,並且還做出了一番讓人矚目的大事業!

第一國際,即國際工人聯合會(英語:iionalwmen'sassociation),1864年英法德意四國工人代表在倫敦開會成立,馬克思代表德國工人參加該組織的工作,並逐漸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作為組織指導思想。

由於會名太長,有時人們取它的第一個單詞“iional”,簡稱為“國際”,歷史上即稱為“第一國際”。

第一國際是在19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歐洲工人運動和皿煮運動重新高漲的形勢下產生的。1848年歐洲革命後,歐洲資本主義飛速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資本主義各國的聯絡越來越具有國際性質。

與此同時,全世界勞動人民遭受的壓迫日益加劇,無產階級和被壓迫人民的反抗鬥爭不斷加強。反壓迫反剝削的鬥爭實踐使各國無產階級認識到,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敵人,而以往分散的鬥爭常常使他們遭到同樣的失敗,無產階級必須在國際範圍內聯合起來,用無產階級的國際團結去對抗資產階級的國際聯合,這種國際主義意識促進了國際工人協會的產生。

透過一些特殊渠道,吳可早早便瞭解了這個,原本歷史上差不多需要半個實世紀才會讓一些國內知識分子瞭解的情況。

直接推動第一國際成立的,是波蘭1863年起義。1863年7月22日,工人聯合會倫敦理事會召開群眾大會,抗議沙皇俄國鎮壓波蘭起義,聲援波蘭人民正義鬥爭。

法國工人代表團參加大會,並與英國工聯領袖就聯合行動問題交換了意見。同年11月10日英國工人大會透過《英國工人致法國工人》的呼籲書,號召兩國工人加強團結,共同戰鬥。

1864年9月28日,英國工聯在倫敦聖馬丁堂召開群眾大會,歡迎為響應呼籲書而來訪的法國工人代表團。出席大會的還有德國、義大利、波蘭、愛爾蘭的工人代表以及一些資產階級民主人士。

大會根據英法工人代表的提議,決定建立一個國際性的工人協會,並選出一個有21個成員的臨時委員會(該委員會從1864年10月18日起稱為中央委員會,1866年夏改名總委員會),國際工人協會宣告成立。

1864年10月5日,國際舉行臨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代表各國的委員,連同原已選出的委員,共50人;會議還選出一個由9人組成的起草章程的專門委員會(小委員會)。馬克思出席國際成立大會,並被選入臨時委員會和小委員會。

在馬克思的努力下,小委員會否定了g.馬志尼的秘書p.沃爾弗和老憲章派j.韋斯頓提出的充滿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精神的綱領檔案草案,粉碎了資產階級分子領導國際工人運動的企圖。

馬克思為協會起草《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和《協會臨時章程》(1866年9月日內瓦代表,大會討論透過,稱為《國際工人協會章程》,1871年9月倫敦代表會議修改後稱作《國際工人協會共同規章》),並於1864年11月1日中央委員會會議上獲得透過。

而第一國際做出的最轟動事件,便是趁普法戰爭事法國戰敗,國內一片混亂時成立的‘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啊,吳可對這個名字可一點都不陌生。

儘管時間過去了這麼久,但中學歷史課本上著重介紹過的‘巴黎公社’,或許平時想不起來,可一旦有某些關聯事件觸發記憶,也不是不能回憶起來。

……

1870年9月2日,被圍困在色當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下令投降,法蘭西第二帝國也就隨著皇帝的投降而崩潰。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宣佈成立第三共和國。由資產階級共和派和奧爾良派成員組成的新政府,稱為“國防政府”。

普魯士並不滿足於法國皇帝的投降,繼續大舉進攻法國內陸。9月19日,普軍包圍巴黎。

多年來不斷加劇的貧富分化,再加上當前的食物短缺,軍隊失敗,還有普魯士軍隊的不斷炮轟終於大大激化了社會各界的不滿情緒。巴黎市民,特別是工人階級和下層中產階級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建立一個民主共和國。

他們一個比較明確的要求是巴黎應該自治,擁有自己的經選舉產生的議會,享有與其它法國小城鎮同樣的權利,而這一要求一直被政府出於對不法平民的擔心而拒絕。

而一個與此相聯絡的但不那麼明確的願望是,謀求以一種更加公平的甚至是以社會主義的方式來管理國家經濟,這些要求彙總起來變成了一句口號:建立一個“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國”。

1871年1月,圍城四個月後,執政的國防政府謀求與新宣告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簽訂停火協定。德國人要求在和平協定裡加入一條。要讓德**隊以凱旋儀式進入巴黎。

儘管被圍困多日,但許多巴黎市民還是非常憤慨並堅決反對普魯士人(普魯士當時已經是新帝國——德意志帝國)以任何儀式宣佈對他們的城市的佔領。

當時有30萬巴黎市民是一個被稱作“法國國民自衛軍”的市民部隊的武裝成員,這一部隊已極度擴張以協助保衛城市。自衛軍選舉了他們自己的官員,都是來自於工人階級,包括激進分子和主張社會主義的領導者。

他們進一步組建了一個自衛軍的“中央委員會”,包括愛國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共同保衛巴黎,擊敗德國人的進攻,並且保衛共和政體,防止帝制復辟,在1871年2月舉行的一個支援帝制的多數黨的選舉以組建新的國民大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與皇帝備胎們的亂世生涯X謎卷二度驚悚驚悚影院絳色大宋賭石之財閥嬌妻翡翠女王武警突襲武警行刑槍手最強劍修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