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煩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沒多久,左宗棠的回信便到了……

在信中,他表示了對吳可以及兩廣清軍的絕對支援態度。

和吳可一樣,左宗棠絕對算得上朝廷的鷹派代表之一。不要說安南本就是中國的藩屬國,就算不是只要有機會給歐洲列強找不痛快,左宗棠也絕對會舉雙手支援,尼瑪的火燒圓明園之仇他還記在心裡呢。

同時,對於歐洲爆發的普法戰爭,左宗棠除了表示驚歎之外,信中那股子濃濃的幸災樂禍之意怎麼也掩蓋不住。

至於吳可在信中隱晦透露在安南的小動作,左宗棠的回信中也沒明確白哦市什麼,但是字裡行間支援的態度已經顯露無遺。

信中除了明確表示對吳可和兩廣清軍的支援態度之外,也簡單描述了一下左宗棠平息陝甘回亂的進展。

有老左出馬,手下楚軍能征善戰,雖比不得兩廣清軍精銳卻也絕對是國內有數強軍,輕鬆便將陝甘境內的回亂強勢鎮壓下去。

先是陝西回亂被左部三下五除二輕鬆解決,回民叛軍只能龜縮於地廣人稀土地貧瘠的甘肅。

此時左宗棠正率部全力追殺,此次回民叛亂最大的頭目白彥虎。

1862年,趁朝廷平定地方叛亂地方空虛之機,為在西北地區建立伊斯蘭教國家,陝西回民發動武裝暴,亂,進行所謂的聖戰,屠殺非穆斯林人民。

不是阿訇的白彥虎於1866年被推舉為回民十八大營元帥之一,不識字,但驍勇善戰,甘肅地區33次大規模戰役中,有29次有白的參與。(以後十八大元帥裡有七位戰死:馬正和、楊文治、張四明、王明章、沙學德、赫明堂、馮君幅;其他投降的有九位:禹得彥、崔偉、餘彥祿、藍明泰、閻興泰、鄒保和、陳林、馬生彥、華大才)。

1868年3月,十八營再整編為四大營。陝甘總督左宗棠揮軍西進,十餘萬回逆軍且戰且走。

話說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涇陽縣官府縱容地主團練殘酷壓榨當地回族百姓,激起了涇陽、三原兩縣回民群眾的憤怒,他們揭竿而起圍攻兩縣縣城。白彥虎參加了叛軍,與清軍周旋轉戰於省城一帶,參加了圍攻涇陽縣城和攻打西安金勝寺等戰鬥。

同治二年九月,回民叛軍在咸陽蘇家溝(今屬咸陽市渭城區)的據點被清軍佔領後,白彥虎率領一部分叛軍經禮泉、乾州(今乾縣)、邠州(今彬縣),到長武縣的白吉塬,打敗了清軍陝西提督雷正綰部。

次年,朝廷派大批清軍進行圍剿,叛軍被迫退至甘肅東部的董志塬,這時各路回民叛軍開始聯合作戰。1866年各路回民叛軍按營地整編為十八大營,由於白彥虎作戰機智勇敢,善用伏兵,被推舉為十八大營元帥之一。

1867年,乘駐陝清軍主力東渡黃河追“剿”西捻軍之機,白彥虎等率回民叛軍殺回陝西。1869年三月叛軍首領在董志塬聚會,改十八大營為四大營,白彥虎仍為元帥之一。

不久,清軍攻陷董志塬,白彥虎等人率50萬回民軍北上寧夏金積堡固守,且返回陝西戰場發動攻勢。1870年冬,白彥虎率部撤至甘肅河州,後轉赴西寧與清軍激戰,並聯絡當地回族、撒拉族和卡力崗藏族叛軍繼續奮戰。

左宗棠在信中很自信表示,此時陝甘清軍已在平叛戰鬥中佔據極大優勢,相信用不了幾年就能徹底解決陝甘回亂。

當然在信中,他坦言對新疆的局面表示擔憂,認為朝廷有必要出兵平叛!

看到這裡,吳可也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此時的新疆也鬧騰得厲害,而且還有俄國人插手其中,眼下陝甘地區還打成了一片廢墟,新疆那頭的麻煩可不好處理。

自從滿清入關以來,新疆地區就從來沒有平靜過,朝廷更是在此頻繁用兵平叛,新疆也都一直掌握在朝廷的控制之中。

1690年準噶爾部落首領噶爾丹發動叛亂,大肆劫掠當地百姓,向清朝中央政府發出強烈的挑釁訊號。短短一個月,便到達距離北京僅700裡的烏蘭布通。

1690年7月至1695年2月,康熙皇帝兩次御駕親征,大敗噶爾丹的主力,平定了邊疆的叛亂,次年噶爾丹暴亡。這個窮兵黷武的準噶爾首領,最終落得個失敗慘死的下場。

噶爾丹死後,準噶爾陷入部族恩怨糾葛中。其後代阿睦爾撒納藉助朝廷中央政府的力量成為“大汗”,但是他很快就反叛了。

1756年,乾隆皇帝開始平叛,順利進入伊犁。阿睦爾撒納倉皇逃竄至沙皇俄國境內,1757年因天花死於俄國。其追隨者大小和卓也於1759年被打敗,至此整個天山南北的叛亂終告平定。

1820年8月,大和卓之孫張格爾在英國殖民者的慫恿下潛回南疆掀起叛亂,他們燒殺搶掠,屠殺官兵,自封為統治者。1826年道光皇帝調兵進剿,於次年活捉張格爾,押解北京處死。此次叛亂,新疆地區開始出現內部叛亂者與外國侵略者相互勾結的局面。

到了1867年,來自中亞的阿古柏在英俄的支援下,建立“七城汗國”,發動叛亂,佔領了新疆大部分地區。

這就是眼下朝廷必須面對的情況,新疆大部已控制在叛軍手中,徹底與朝廷失去聯絡。

對於新疆叛軍首領阿古柏,作為大清頂級官員,吳可自然透過朝廷瞭解其出身以及侵佔新疆的詳細過程。

1820年,阿古柏出生於塔什干附近的一個村子裡,其父伊斯邁特·烏拉,在村中負責替病人誦古蘭經祈福。出生後不久,其父母離異,幼小的阿古柏跟隨改嫁的母親,其繼父是村中的屠夫。數年之後,其母親死去,阿古柏成為了孤兒,流落塔什干街頭。

少年阿古柏面容姣好,被街頭藝人收留,學到了精湛的舞藝。大約10歲的時候,他成為了一名“巴特恰”,也就是男扮女裝的舞童。不久一名路過塔什干的浩罕官吏看中了他,將其收為自己的孌童,帶回首都浩罕城,並將其轉送給穆罕默德·卡裡姆·卡希卡,馬達裡汗的侍從官。

1842年,馬達裡敗於布哈拉汗國,戰死沙場。布哈拉進佔浩罕城,全國一片混亂。時任浩罕阿奇木伯克的卡希卡也加入對汗位的角逐中。很不幸,他失敗了,而且丟掉了性命。

已經長大成人的阿古柏隨即回到家鄉投奔塔什干伯克納爾·穆罕默德·庫什,並將美麗的同母妹妹獻給了庫什,這樣他獲得了成為庫什副官的機會。不久以後庫什派其出任五百人長,負責鎮壓塔什干境內的哈薩克人起義。

阿古柏驍勇善戰,屢立戰功,1860年左右,晉升為阿克麥吉特(今納羅夫斯基)伯克,成為擁有自己勢力的一方諸侯。從此時起,當地百姓尊稱阿古柏為“雅霍甫伯克”。

1864年,新疆民亂,庫車、和闐、喀什、吐魯番等地先後建立了地方割據政權,與清兵互相攻伐,局勢混亂。佔據喀什舊城的柯爾克孜伯克司迪爾(思的克)自立為“帕夏”,為了樹立威信,決定派手下金相印去浩罕城迎回大和卓曾孫,號稱“聖裔”的布素魯克,立為傀儡。

1865年春,浩罕阿力木庫爾汗派阿古柏率領50名騎兵護送布素魯克去喀什。

一到喀什,布素魯克和阿古柏便組織兵變,將司迪爾逐出喀什。3月,司迪爾率7000餘柯爾克孜兵回襲喀什。阿古柏此時顯露出了超群的軍事指揮能力,僅率100名騎兵夜襲敵軍,擊潰了司迪爾。

接收了司迪爾勢力的阿古柏迅速組建了數千名士兵的軍隊,1864年4月11日攻克了英吉沙,並將司迪爾殘部徹底逐出新疆。

在阿古柏扶持下,布素魯克(布士爾克)於1865年4月建立了“哲德沙爾汗國”,意即“七城汗國”,表明一統回部七大城(一般認為是喀什、英吉沙、葉爾羌、和闐、阿克蘇、庫車、烏什)的野心。

4月下旬,阿古柏約葉爾羌阿奇木伯克尼亞孜為內應,偷襲葉爾羌,在巷戰中失利。回軍途中又遭遇庫車和卓熱西丁的軍隊,在罕南力克戰役中復大敗逃回喀什。阿古柏於是調整戰略重點,轉而攻擊仍在清軍守備下的喀什漢城。

1864年9月1日,清軍守備何步雲投降獻城,清喀什噶爾辦事大臣奎英舉家自殺,殘部被迫皈依伊斯蘭教。

1867年,浩罕被俄國支援的布哈拉汗國再次戰敗,丟失塔什干,約7000名殘部在玉努斯江率領下逃入新疆投奔同族阿古柏。得到這支生力軍的阿古柏實力大增,連克葉爾羌、和闐。

就在此時,布素魯克在喀什發動兵變,希望擺脫阿古柏,堅守41天后失敗,阿古柏發動政變,把布素魯克(布士爾克)逼下寶座,送去阿拉伯半島麥加朝聖。

之後阿古柏立波羅尼都之子薩木克長子玉素甫的之子,亦是布素魯克的堂兄買買提明即位,號稱“卡塔條勒(卡達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二年,由於卡塔條勒也不安心做傀儡,故當傀儡還不到4個月就被阿古柏暗中毒死。同時經過反覆爭奪,阿古柏終於擊敗了熱西丁,奪取了阿克蘇,統一了除庫車之外的南疆。

1867年5月,隨著阿古柏的不斷勝利,他覺得不再需要傀儡了,於是他宣佈取消“哲德沙爾汗國”,建立“洪福汗國”(又稱“畢杜勒特汗國”),自封為“巴達吾來特哈孜(badaul-etqazi)”,即漢文史籍上的“畢杜勒特”(英語:badaut,或譯為“畢條勒特”,“畢調勒特”,意即“洪福之王”)。5月,攻佔庫車、庫爾勒,侵佔南疆。

“洪福汗國”以伊斯蘭教法典“沙裡阿特”作為最高法律,在各地設立宗教法庭,強迫異教徒改信伊斯蘭教。其所佔各地分為設立伯克作為當地軍政長官,該政權對農民採取重稅政策。

1868年,英國派遣特使會晤阿古柏,承認其政權,次年阿古柏也派親信米爾扎·沙迪赴印度會見英國總督,爭取英國支援。英國決定向其贈送大批軍火,並允許其在印度招募工匠回喀什設立軍工廠。

1870年,俄國也派人前往喀什會晤阿古柏,承認其政權。不過總體來說,在這一時期,英國仍然是阿古柏的主要支持者,期望能夠透過支援阿古柏將俄國的擴張阻止在天山以北。

在得到大批先進裝備後,阿古柏於1870年5月攻佔了吐魯番,切斷了北疆和河西走廊的聯絡,並收降了以白彥虎為首的陝甘回族叛軍殘部,實力進一步增強。到1871年底為止,迪化、瑪納斯、鄯善先後被阿古柏攻克,同時俄國為阻止阿古柏進一步擴張,出兵佔領伊犁,

這樣,清軍除塔城、烏蘇等少數據點外,已經全部從新疆消失。阿古柏成為了全新疆的主人。

新疆的變故震驚朝野,讓吳可哭笑不得的是,因此朝廷還爆發了一次嚴重的海防與塞防之爭。

基於歷史的爭論。中華民族是一個大陸性的民族,民族的發展是由西到東,雖然很早就達到了海岸線,但幾乎從未進一步向海洋作大規模或有計劃的開拓。

中國的外患主要在北面(包括東北和西北),而海疆在明代以前都是最太平的邊界。所以此前很少有人在戰略領域關注過與海洋有關的因素。

而受長期的陸權思想影響,加上晚清政府採取背海向陸的政策,中國的國門終於1840年被西方國家的堅船利炮所開啟。西歐海權和俄羅斯陸權同時進軍東亞,遂產生“千古未有之鉅變”。

中國近代,是一個複雜、多變,充滿苦難的社會轉型期,內憂外患紛至沓來,古今中外矛盾錯綜交織。經歷兩次鴉,片戰爭,平復太平天國之後,清政府邊疆危機疊生,尤以東南海疆和西北邊塞為甚。

解決何者為先,重臣們各抒己見,分歧明顯,逐漸形成“片面海防”“片面塞防”和“海塞並重”三種聲音。

於是,讓吳可感覺有些可笑又可悲的‘海防’與‘塞防’之爭興起。

而海防與塞防之爭源於新疆之變,之前有阿古柏政權進犯北疆,俄國侵佔伊犁。英國為防新疆落入俄國之手,不僅在外交上承認阿古柏政權,還向其提供武器,同時土耳其帝國也陰謀插手新疆地區,使得西北邊疆危機重重。

與此同時,日軍藉口牡丹社事件,大有進犯臺灣之意,於是東南沿海防務又告危急,由此直接引發了清廷內部的海塞防大討論。

作為主張海防的代表人物,李鴻章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以“海疆備虛”為由,奏請朝廷暫罷西征,放棄塞防,建議“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

而作為塞防的代表人物,左宗棠則極力反對,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這場大討論一直持續了數月之久。

另有“片面塞防”以湖南巡撫王文昭為代表,認為“我師退一步,俄人進一步;我師遲一日,則俄人進一日。事機之急,莫此為甚”,建議朝廷全力注重西征;而“海塞並重”前有林則徐後有左宗棠,林則徐有廣東“硝煙”和新疆“平亂”之體悟,深知“海塞並重”不可輕費。左宗棠師承林則徐,駁斥李鴻章“停撤西塞用兵、餉銀挪用海防”的觀點,認為新疆不收復,蒙古難保,提出“並重”主張,避免專注偏向。

作為左宗棠的堅定盟友,兩廣總督吳可自然也是‘兩面兼顧’的支持者。

作為守禦南疆之重臣,吳可的話還是非常有分量的。

雖然朝廷一直都沒有討論過,但安南的情況朝廷又不是不清楚。讓一幹朝中重臣哭笑不得的是,堂堂的大清藩屬,安南竟然被偽大成國叛逆以及列強法蘭西軍隊霸佔,任由兩方人馬大打出手而無可奈何。

不說叛逆黃鼎鳳如何如何,至少其和部下數萬人馬,是被兩廣清軍趕到安南地界的。可是法國人就不同了,任誰都看得出這幫傢伙狼子野心,一力侵佔安南國土地顯然沒安什麼好心。

雖然不滿,可是朝廷不願跟法國人產生正面衝突,尤其法國人還有一支實力不俗的遠東艦隊,這使得兩廣還有閩浙沿海地帶受到極大威脅。

而南方地區又是朝廷的財賦重地,怎麼可能拿之輕易冒險,儘管兩廣總督對這樣的危險並不在乎,可朝廷在乎啊。

儘管吳可隱晦的表示兩廣清軍已做好準備,隨時都可聽從朝廷調遣,直接加入安南內部戰事之中,並有把握將法國人以及叛逆黃鼎鳳和其部下全部趕離安南境內,也不需要朝廷出兵相助,單單依靠兩廣清軍便可解決問題。

就連法國遠東海軍,以兩廣水師此時的戰力,想要解決也不算什麼難事,就算互拼消耗也能將法國遠東艦隊耗死,可惜的是朝廷根本就不相信,以為吳可在說大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與皇帝備胎們的亂世生涯X謎卷二度驚悚驚悚影院絳色大宋賭石之財閥嬌妻翡翠女王武警突襲武警行刑槍手最強劍修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