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李家溝煤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林清蓮對吳波說:“也好,你如果工作上不忙,就陪我去一趟晉北,”

她又對高鶯說:“你放心,只用二、三天時間,瞭解清楚情況,完事之後我就直接與吳波去契墟你那兒調查。”

第二天,吳波送高鶯到火車站,又隨她進了站,在站臺上看著她上了火車,才轉身回來。

然後,吳波又與林記者開車去了晉北市。

一路林記者和吳波兩人換著開車,切諾基在京張高速路上風馳電掣。

五個小時後,切諾基風塵僕僕地駛進了晉北市區。

兩人找了一家飯館,吃了飯。然後登記了一家旅店。

在旅店,林記者用手機聯絡到了那個求助的農民工家屬。

門開了,一位穿土紅布衫,三十多歲的婦女抱著孩子站在門外。

林記者認出,她就是那個到京都找她的洪嫂。

下午,林記者開車,吳波和洪嫂坐在後排,汽車沿著山間公路一路駛到了李家溝小煤礦。

李家溝是一條荒涼的山溝,黑呼呼的山崖,堆成小山似的渣土。

山腳下幾排低矮的工棚,塑料膜覆著窗子,伸出爐筒冒著黑煙。

林記者和吳波向農民工借了兩套衣服,林記者化妝成一個農村婦女,吳波裝成一個農民工,都很土氣的樣子。

洪嫂領著林記者和吳波來到農民工住的一座簡易房,

小屋裡有一股硫磺味,還有些許的尿臊味,

灶臺上的砧板上,放著白菜、粉條還有幾個饅頭,床單黑得像剃頭匠的擦刀布,不知多長時間沒洗,

床後土牆上掛著皺巴巴的電影明星掛曆。

洪嫂找來礦上的幾個農民挖煤工,林記者向他們詢問出事時的情況。

一個叫鐵蛋的挖煤工說,這個叫大嶺的黑煤窯因為死了五個人,老闆把煤窯關了,跑到不知什麼地方躲起來了……

洪嫂說:這幾座簡易房,住的是鄰溝宋家礦的挖煤工。

林清蓮在自己本子上刷刷地記錄著。

吳波拿著林記者的數碼相機拍了些照片。

整整忙碌了一下午,材料蒐集了一些,但是還不算很齊全。

因為在山溝裡住處不好安排,於是兩個人開著車連夜回到晉北。

進了晉北市區,兩人下車時,身上全是黑煤灰,像個黑鬼似的。

進了旅店,上了二樓,兩人到了各自的小房間,吳波脫光了自己,跑到浴室沖洗,

白瓷磚上流淌著黑煤粉的汙水。

吳波把自己的渾身上下清洗乾淨,用毛巾打理得清爽,然後穿上背心和短褲,來到林記者的房間。

聽到浴室裡面傳來嘩嘩地水聲。

他轉身看到床上,女孩脫下的內衣沾了很多煤粉。

吳波心想:“私人小煤窯這種地方真髒呀,煤粉到處飛舞亂鑽,連女人內衣都弄髒成這樣了。”

女記者在浴室裡說:“小吳,你把我包裡那套乾淨的內衣遞給我吧。”

吳波走到儲藏櫃,拉開她的揹包,裡面有膝上型電腦、錄音機、數碼相機等,還有手機、鑰匙、錢包等,在最裡面的隱秘夾層,還有化妝盒衛生巾,塑套和毓婷等私密物件。

“沒找到呀。”吳波衝著浴室裡面說。

“在後面的夾層裡,”林記者在裡面說。

哦,原來揹包後面還有個夾層,裡面果然有一套粉色內衣。他抽了出來。來到浴室門前,把那磨花玻璃門拉開,裡面蒸汽繚繞,他把內衣遞了進去。

林記者在浴室裡,穿上了內衣,慢慢從裡面走了出來。

她轉過身摟著吳波,兩人親了一下。

林記者說:“一會兒咱們去吃點飯吧。跑了一天,晚上好好休息。”

正要起身下樓。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兩人連忙穿上外衣。

林記者過去開門。

那位穿土紅布衫的婦女抱著孩子站在門外。

“洪嫂——”林記者叫了一聲。

洪嫂說,“她是代表幾個亡故的農民工家屬來的,她感激地說,林記者你千里迢迢,不辭辛苦冒著風險,來到山溝,為俺死去的丈夫申冤,大家太感動了,大家說,不能讓你白忙活。所以,大家商量,派我來代表大家,表示一下。”說著,她拿出一個厚厚的信封,

洪嫂說:“這裡面是一萬元,一點意思,林記者,您一定要收下。”

“這可不行,我們有紀律的,我要是收了,要受處分的。”林記者嚴肅地說。

“您無論如何也要收下。我都聽說了,這晉北很多記者都收的,每次來黑煤礦採訪,礦老闆都要包一個紅包,然後他們就走了。”

“他們那是‘封口費’,但他們是他們,我是我,記者也不一樣的。”林記者說。

“您無論如何也可收下,否則我回去,他們會說我不會辦事的。”洪嫂苦苦哀求著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林記者說啥也沒收。

洪嫂見林記者確實是誠心誠意,真的不收紅包,而且保證,一定要把這起黑心煤窯主逃避賠償責任的事暴光,公之於世,以迫使政府出面解決……

洪嫂就放心地抱著孩子走了,

吳波和林記者人出去吃飯。

下樓梯時,吳波一邊感嘆地說:“洪嫂真令人同情,才三十多歲,帶著一歲半的兒子,就失去了丈夫。”

“這就是我一定要來晉北,搞這個報道的原因。”林清蓮嘆了一口氣說。

“人不論做什麼工作,都應該有一點同情心,有一點對生命的悲憫情懷。”吳波拉著她的手,走在人行路上說。

“人生而生等。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女記者說。

“為何現在記者收紅包的現象屢見報端呢?”吳波問。

“強勢媒體日子好過,弱勢媒體活不下去,最容易搞單位腐敗。比如這晉北就是記者站遍地開花,目的並不是辦報而是撈錢。編外記者要創收,否則難活,小煤窯的‘封口費’產生了大量的黑記者,制度的腐敗會逼良為娼,想乾淨就沒飯碗。”林記者說。

“那你呢?”吳波問。

“我的報社是強勢媒體,財政撥款和廣告收入每年上千萬,我一個月七、八千元,足夠我生活用的,所以我不收紅包。”林清蓮說。

“怪不得你這麼正直,原來是因為有經濟基礎呀。”

“如果你收了紅包,你就沒辦法再公正無私地寫這類批評報道了。你的良知就賤賣了,”林記者說。

“哈哈,還真是。”吳波笑著說。

兩人出去吃飯回來。

吳波和林記者脫了外衣,爬到床上休息。

林記者想起前年,她去契墟潢水鎮時,在吳波的媽媽爺吃飯,這小子的腳在桌下,暗暗地撓著自己的腳心,後來到旅店住宿。與吳波親密的情景。

他看著她小巧的耳垂?“你這耳垂挺好看的,沒打個耳洞?”

“打耳洞太疼,”林記者說。

“前年我去你們契墟,那五龍山下發現幾百個半米長的兵馬俑。”林記者回憶著說。

“是呀,我們還上山去找遼王陵來著。”吳波說。

“那座期待中的遼代王陵找到了麼?”林記者關切地問。

“沒有呀。”吳波說著,想起那次他與林記者在歌廳唱《自.由飛翔》的情景。

吳波想,自己與林清蓮雖然在一起時間不長,但是有一種很知心的感覺。看來朋友雖需交往時間,但是思想接近,互相瞭解對方性格品行,彼此欣賞認同,就會熟稔得很放鬆。

女記者說:“畢竟大環境還沒有一個科學完善的制度安排,那麼任何嚴密合理的法規到基層也只能成為一種流於形式的幻影。”

“現在是大家的信仰都發生了危機,都在信奉享樂至上,”吳波說。

“是呀,好多人缺乏社會責任感,甚至都失去了靈魂。”林記者說。

“我們市的一把手阮書記,據說他在年輕時,人很好,很正直的,可是做了二、三十年的領導,人變得很油滑。正義感已消蝕得快沒有了。”吳波說。

林記者親了他一下,說:“惡的官場生態,做好官難,優秀人物註定被排擠,做官久了必壞,造就無數變色龍與多面人。”

“我發現,國人是互虐主義者,人際關係處於緊張、委瑣、互虐的狀態,一些地痞、官僚、暴發戶有虐待狂的心理,”吳波說。

“你們契墟的陳風,搞野蠻拆遷,就是一種虐待的心理。”林記者說。

“貧富差別巨大,官僚、地痞、暴發戶都有虐待的心理。”吳波撫著她的平坦腹部,用小指伸進圓臍中鑽著。

女孩有些癢得受不了,馬上伸手拉出他的手指。

吳波拿起枕邊林記者的筆記本,上面的扉頁上寫著羅素的名言:萬事萬物的參差不齊,乃幸福的本源。

“我挺喜歡羅素的,他的哲學思想很高深。”吳波的手撫著女孩紮成馬尾狀,略帶捲曲的頭髮。

“羅素是登徒子呢,他是引誘女人的高手,有一次他帶姑娘到旅店,故意讓姑娘抱怨房價貴,以便讓店主認為他們就是夫妻。”林記者說。

“是呀,羅素還刮掉鬍鬚為秘密約會掩飾自己的名人身份,”吳波說。

“我理解這位思想大師的精神世界,羅素遭遇一戰,在那歐洲大陸億萬生靈塗炭之際,他的精神陷入痛苦和迷茫中,他只有透過與情人不斷地做愛,來減輕精神上的焦躁不安。”林記者說。

“可見,在一個世風汙濁的社會,清醒者肯定不會過得舒暢的。”吳波說。

“人越冷酷,真冷血,就越能適應這個社會。”林記者說。

“陳風就說過,我什麼也不信,我不相有任何神靈保佑,我只信自己。”吳波坐起來。

“沒信仰是壞人,幹壞事不知懺悔,從不真誠懺悔,”林記者說。

“其實陳風是有信仰了,崇拜金錢和權力,”吳波說。

“什麼神靈都不信只信自己,其實是一個孤獨的靈魂,在三界之外漂泊流浪。我長年搞批評報道,不一定那次就被人暗害了,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上,你沒聽說過,西安有個記者,因為寫批評報道,得罪了某些人,那些人僱人讓他死在郊區的一條水渠裡。”女孩表情冷峻地說。

“別這樣,我真的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吳波緊緊地摟著她說。

“叔本華說人生是一團慾望,滿足不了痛苦,滿足了就厭倦,”她趴在他的耳邊柔情地說。

激情過後,兩個人躺在床上睡著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這才不是穿越呢鴻鈞老祖才不是女生鬼嬰大佬的小嬌嬌又崩人設了建設末世魔法世界佛門道尊教練為王繁衍者重生之繁衍者海賊之最強新聞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