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龍對骨龍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就在此時,林宇手上玄奧動作已經結束,額頭已經冷汗直冒,不過臉上卻帶著一絲欣慰。

“唔——”

一道渾厚清越的龍吟聲傳遍九天十地,金色光團消失不見,一條小巧的五爪金龍出現隨之出現,金光閃閃的眸子中露出人類化的表情,看著下面不斷嚎叫的古龍眼中盡是鄙夷。

說小巧那也只是相對於下面的骨龍而言,五爪金龍足足有五丈長,那裡會小巧。

林宇身後的所有人這一次徹底呆住,就在五爪金龍出現的一瞬間,他們身上的黑絲冰晶直接消失不見,同時一股暖意湧進心田,再也感覺不到一絲陰寒,他們全都抬頭看向空中的五爪金龍,包括林宇在內也是心潮起伏。

龍這個字已經融進華夏兒女每個人的心中,每個炎黃子孫都稱作龍的傳人,這不只是說說而已。

龍,在中國和天地世間萬事萬物都有有聯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又是幸運與成功的標誌,更是霸道威嚴的代名詞。

龍之所以具有這種文化象徵意義,是和傳說及神話中龍在天則騰雲駕霧、下海則追波逐浪、在人間則呼風喚雨的無比神通有很大的關係。

但更重要的,是因為龍幾千年來常常成為中國奴隸、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獨家專利”,是皇權的代名詞,因此,皇帝自比為“真龍天子”,身體叫“龍體”,穿的衣服叫“龍袍”,坐的椅子叫“龍椅”,乘的車、船叫“龍輦”、“龍舟”……總之,凡是與他們生活起居相關的事物均冠以“龍”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權。

龍為文化本源。《易》乃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而《易》之源,則可追溯至龍書。《易》中,主卦為乾、坤二卦。乾卦之中,《易·乾·爻辭》則按六爻之順序揭示了事物包括人生成長的普遍規律,以龍成長於水中為喻,提煉、總結出成長為遨遊天地之成功者的六個人生階段。

如初九:潛龍,勿用。指人生初期,象徵人生的學習階段。《易·坤·爻辭》,則是對處於從屬地位者成長階段之歸納、提煉與詮釋。其最後階段之上六,則有“戰龍於野,其血玄黃”之句,意為陰盛之極,從屬者轉變為主導者,難度很大,代價亦大,要有充分的心理與應變準備。

民間層面,龍的影響更大,以龍為姓分佈甚廣;龍王廟遍佈神州,地名中多有以龍為名。

龍是正義化身,炎黃子孫賦予龍諸多美好善良之心性。

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傳說小白龍曾因行雨救民而得罪玉帝,為懷念小白龍的恩德,民間將二月二定為春龍節,焚香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而傳統的春節,也於此日正式結束。龍可代表英雄。龍之形象幾乎活躍於各個層面和領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感召力,是理想中英雄之典型。

龍的傳說更是數不勝數,在傳說時代的黃帝就和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相傳,有著龍的血緣的黃帝曾四處巡視體察民情。他叫人開採首山的同,然後運到荊山腳下鑄鼎以紀念自己大戰嗤尤的輝煌勝利。

過了一段日子,鼎終於鑄完了,黃帝專門在荊山舉行了一個慶功大典來慶祝巨鼎鑄成。應邀出度典禮的不僅有各路神靈,而且還有八方百姓,大家都想看黃帝鑄的鼎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時辰一到,黃帝親自揭幕,只見一隻高逾丈三、口大如缸的銅鼎閃著耀眼的金光呈現於神、人之前,眾人嘖嘖稱羨,上前細看,鼎身刻著一條矯健的游龍在一片祥雲中穿梭,周圍是四方鬼神和各種珍禽異獸,可謂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正當眾人眾神懷著崇敬的心情欣賞巨鼎和上面的圖案時,忽然天空中濃雲密佈,擋住了陽光,天色很快陰暗下來,大家都以為要下雨了。

這時一道金光穿透濃雲,一條披著金甲的神龍破雲而來,它的尾巴和下半身託在雲中,腦袋靠在寶鼎上,長長的龍鬚順著鼎足垂到地面。

黃帝明白這是自己完成了人間的使命,上天派神龍來接他上天了,他縱身一躍,跨上龍背,飛回天庭。

人間百姓捨不得放黃帝這樣賢良英明的君主回去,大夥兒扯著龍鬚不讓走,結果扯落了好多龍鬚,黃帝和神龍還是走了。據說這龍鬚落在地上,便生出許多細小修長的小草,人們以後就把這草叫做"龍鬚草"了。

堯在位的時候,世界上出現了大洪荒,到處是洪水泛濫,為了拯救百姓,他命令鯀去治水。

鯀偷了天帝的息壤,採用"堵"的辦法治水,勞而無功,被憤怒的天帝殺死在羽山,而燭龍剛好是這裡的守護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羽山這常年陽光照不到,靠燭龍嘴裡含著的一支蠟燭照明,因而鯀的遺體三年不腐。天帝惟恐鯀會復生找自己報復扯皮,真實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人個名叫"吳刀"的神,拿著寶刀下界啐鯀之屍。

當吳刀剖開鯀的肚腹時,突然從裡邊咎出一條虯龍,長著一對尖而鋒利的角,在附近的山坡上翻騰跳躍了幾下,頓時成了一條大龍,它就是鯀的兒子--禹。

說也奇怪,禹出生之後,鯀的身子就滾下羽淵,化成了一條蛟龍時時"揚須振鱗,橫修波之上"。

禹繼承父志,終於降服了洪水,獲得了萬民的敬仰,後來,年邁的舜順乎民意,把王位禪讓給了禹,禹就成了夏朝的開國君主,這可能也是"皇帝是真龍天子"的歷史依據之一。

當然,這只是傳說而已,具體黃帝和龍有什麼關係,或者說到過仙界沒有都無處考證,但是透過軒轅冢中的黃帝靈魂就知道這些傳說並非空穴來風,黃帝的強大那是不容置疑的。

眼前的五爪金龍雖然只是一種法術的虛幻,但是那活靈活現的模樣跟心中所想的龍大同小異,龍的傳說雖然多,但是有沒有人見過根本就不知道。

眼前這條龍,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五肢強壯,宛如一隻披著金甲生翅的揚子鱷。

龍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額表示聰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長壽;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現威嚴;魔爪表現勇猛;劍眉象徵英武;獅鼻復象徵寶貴;金魚尾象徵靈活;馬齒象徵勤勞和善良等。

天安門前石華表的雲龍、山東曲阜孔子廟的盤雲龍石柱、故宮龍床等都是歷史上皇權的標記。

而鳳鳥卻更多世俗的人情味,較少神性。古話稱"有鳳來儀"、"鳳凰于飛",這種理想的靈禽歷來被當作吉祥幸福的化身,並且還象徵著美滿的愛情。

“龍鳳呈祥”的主題在宮廷藝術中比較滸,龍則表示皇帝,鳳則作為女性后妃的象徵。

今天,龍鳳的圖案已和千萬人民藝術創造熱情重新結合,在建築、雕塑、繪畫和工藝美術等領域獲得了無限的藝術生命。

就在此時,五爪金龍好似感受到眾人的膜拜,一聲清越的龍吟聲響起,帶著傲然一個閃身已經來到骨龍頭頂,接著就是一爪子拍向骨龍頭顱。

林宇身後的眾人再次目瞪口呆,這麼一條小龍居然主動攻擊龐大的骨龍,這不是找死嗎?再說這龍不都是同類嗎,怎麼還自相殘殺?

其實不然,龍這種神話中的生物等級制度格外森嚴,先不說這骨龍是不是真正的龍,就算是真正的龍在金龍面前也是提鞋都不夠格,再說龍是一種高傲的生物,既然來到這裡不論成敗都會主動出擊,這是它們一種發自骨子裡的傲。

在漢語中,龍、蟲是相對的,蟲者何物,蛇也。蛇又稱長蟲,隨處可見,種類繁多,稀鬆平常,不足為奇,不足為貴。

“龍蛇混雜”即是說好東西和壞東西混在一起,很難辨別。這是從生物學上解釋不通的現象--龍的原型,或者說龍的基本生理牲是蛇,龍和蛇不說是兄弟,起碼也是同宗族(蛇的美稱也是“龍”)。

但龍一旦與蛇分家,則對蛇不悄一顧,甚至為了表示自己與蛇不可同日而語,還要對蛇"斬殺"一番。

最典型的莫過於漢高祖劉邦斬白蛇的故事,說劉邦的母親劉媼夢與龍交合,懷孕生下了劉邦,他少有大志,一次野行路上,遇一條大蟒擋路,當即揮劍斬蛇,破腹取膽,傳為美談,時人以為不俗。正逢秦末天下大亂,劉邦乘機沛縣舉兵,削平群雄,建立了大漢帝國,成就了400年兩漢劉氏的江山基業。

“嘭——”

“轟隆隆——”

兩聲巨響幾乎同時炸響,只見剛剛冒出頭的骨龍直接被五爪金龍的小爪子拍中,嘭的一聲巨響。

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骨龍小山般大小的身軀直接被拍飛,砸飛出數十米遠在地上不斷翻滾,轟隆聲不斷,地面被骨龍龐大的身軀碾壓得溝壑縱橫。(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綁架地球重生後我成了滿級綠茶綠茶宗師九州鼎記神道之門帝仙秘錄獸血燃燒Ⅱ農家悍妃生活系神豪從重生有老婆開始1989年的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