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仁很鬱悶,這個侄子,燒灰的行動結束沒幾天,又開始了。現在不但燒灰,還自己挖土。帶著一群俘虜,在府城南邊的百泉村,四五百俘虜在一百多土兵的看守下,跟著土司大人一起“造塘”。黃子琦讓工坊趕製了十幾臺加裝了新型齒輪的手推車,比老式的推開推著要輕鬆得多,他現在正推著一車土,往坡地上去呢。
“啊喲,我的大人啊,這是下人們幹的活,你怎麼能做得了噢!”黃世仁看著晚秋依然炙熱的太陽下,汗流滿面的黃子琦,忍不住又抱怨起來。不過,他卻不知道,黃子琦這樣的行動,不但讓袁承志這種名門之後,發自內心的感動,就是那些俘虜,都一個個覺得特別的親切,甚至都不覺得自己是俘虜,而是黃子琦身邊的一個小夥伴。能與土司大人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怎麼可能是俘虜的待遇呢。
黃子琦停下來,接過黃世仁遞過來的巾子,擦了擦汗,又接過水,咕咚咕咚喝了幾大口,指著前面一道已經用石頭、石灰漿砌好的牆,“二叔,你看,就這樣攔一下,這山上的溪水就被截住了,在這一塊會形成一處一百五十來畝面積的水塘。這水塘啊,在開春的時候蓄住水,等到春旱或秋旱的時候,有這水塘的水,下面幾百畝田,就不怕乾旱了。”然後又指著牆那頭沿山在挖土的一群人說道,“他們沿著那山腰處挖一道渠,把水可以往東引四里地,渠到的地方,坡地都可以得到灌溉,能種很多東西呢。”
“啊,那這樣一來,我們黃家,又可以多出幾百畝上好的地了呢?”黃世仁聽著,眼前一亮。雖然他已經久不務農,可是畢竟是大地主啊,對地的渴望,從來也沒有停止過。
黃子琦卻給他澆了一盆冷水,“這地,不是給我們黃家的,這地,首先分給這一帶三個村子。然後稍高的地方,灌溉比例麻煩的地,我打算作為府中的公地,由這些俘虜們來耕種,然後給他們分紅。”
“啥,還給俘虜們分紅,大人,你沒……沒說錯吧?”黃興仁不解。
“對啊,不給他們分紅,他們哪來的積極性。”黃子琦做過一段時間工廠的管理工作,在部隊也曾當過領兵的小團隊領導,雖然沒有系統學習過管理學,但對一些管理的技巧,還是懂的。
“唉啊,這麼多好地啊,大人,你就是思明府的主人,這些地應該是你的,怎麼能這樣糟踏了呢。”老地主黃世仁,仍然試圖改變黃子琦的決定。
“哈哈,二叔,不但這些地要分給下面的農戶,以後我們黃家佔的那一萬一千多畝良田,也要陸續分給租種的農戶,我們不收租子,只以思明府公家的名義,收十分之一的農稅。”黃子琦說道,
黃世仁嚇得跳了起來,“什麼,這……這可不行!”他老臉一橫,似乎奪黃家的地,比奪他的命還要嚴重,“我們黃家,好不容易攢下那些田,怎麼能分給農戶,大人,這個我堅決不同意!”
“二叔,你聽我給你算一筆帳,再決定同不同意啊?”黃子琦知道,要改變這些老地主的觀念,非常難,但他作為思明府最大的地主,又不可能直接帶著農民,扛起“打地主,分田地”的旗鬧革命,只能透過自己慢慢退出地主身份,引導身邊的經濟模式改變,“咱們這一萬一千多畝田,一畝田一季產糧一石多,收租三成,農民交稅一成,自己留六成。農民辛苦租種十畝田,一年辛勞下來,自己得到的糧也就一千來斤,扣除自己吃的,就沒有多少餘糧,拿去換錢,也換不了幾個。若遇災荒年成,租稅一交,農民就得捱餓。所以,大家種田興趣都不高,反正覺得勉強餬口就好了。”
“嗯,是這樣,那些人懶得很,明明可以種三季糧,他們只想種兩季,有些人家,連兩季都不想種,他們不窮,誰窮啊。”黃世仁不屑地說道。
“不是這樣的,二叔,他們並不懶。只是覺得自己做得再多,得到的永遠就那麼一點,所以沒了動力。如果能讓他們多得一些,他們的動力就會更強一些。而且,他們得到的更多,就越能積攢財富,就越會想買一些糧食以外的東西,比如肥皂啊、洗衣粉啊、香水啊,還有好衣服、好被子,甚至更願意送孩子去學習……”黃子琦只能舉這些黃世仁曾經看到過的東西和他描述,黃世仁兩隻眼睛忽閃忽閃,顯然在跟著他的思維思考,“二叔你想想,這時候咱們辦個作坊,製作的這些東西,是不是在思明府就可以賣出不少?這能掙多少錢?”
“這個,要是農戶家有餘糧餘錢,還真是會買一些的。尤其是肥皂和衣服,只要不太貴,大家生活富足了,肯定少不了要用的。”黃世仁這點還是能想明白。
“嗯,等到農民嚐到好處了,你覺得他們還會這麼懶嗎?”
“產一石可以自己留九成,這換誰,也會更高興一些,當然更願意多勞作,多產出。”黃世仁即使沒有做過農民,可是這簡單的換位思考,還是有的。
“這時候,我們再鼓勵他們多開荒,甚至招幕其他地方的流民,來開荒呢?二叔你看,這一個山塘,就能增加幾百畝好田地,還能養魚,要是我們在思明府,築幾百甚至上千個這樣的山塘呢?”
黃世仁深吸一口氣,整個人都繃直了,“幾百上千個山塘?”饒是他見識不小,可是也被嚇了一跳,“這不就能給思明府,多增加幾萬甚至幾十萬畝田地啊?若加上養魚,那產出……”。不過,迅即他便意識到不對,“大人啊,你這四五百俘虜,花了一個來月,才能築起這麼一個山塘,要在思明府築起幾百上千個山塘,那得多少人做多久啊。”
“嗯,讓這幾百俘虜去做,當然不可能。所以我們要發動群眾啊,只要我們和老百姓說,築山塘新造出來的地,都分給他們,你覺得他們願意做不?而且,在他們築山塘的時候,官府還免費幫助測量,賒購他們石灰、器具。”
“這,我要是村長,或大宗族的族長,我肯定願意帶領全村或全族的人去築啊!”黃世仁終於有點轉過彎來了。
兩人對話比較投入,卻沒注意到早已過來了的蔣宜明和袁承志,蔣宜明聽到這裡,忍不住嘆道,“如此一來,思明府的田地,將在短短兩三年裡,增加三到四倍,雖然一畝地的租稅少了,可是全府的租稅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大大增加。”
“更重要的是,百姓富裕了,就有了採買的慾望和能力,那大人和小姐辦的那些作坊,產出的東西又有了很穩定的銷路,這又會增加全府的收入。”袁承志也悠悠地說道,他看著前方忙的人群,眼光似乎穿越了虛空,看見了未來,“這就是小姐說的,經濟要迴圈的局面吧?即使不依賴外來商家,思明府內,就可以迴圈起來。大人,你這是在做聖人們都未曾做出來的事啊。”
“哈哈,哪有什麼聖人、神仙和救世祖,一切還不是靠我們的雙手勞動?只要制度設計好,大家又勤勞,那麼每個人的日子都能過得很好,所謂聖人、盛世,無外乎如此。”
蔣宜明和袁承志,都激動地拱手道,“大人高見!”
“酸梅汁來了,酸梅汁來了,大家快來喝,每人一大杯,不要搶不要慌啊!”幾人正聊著,另一個方向卻傳來了黃一苗的吆喝聲,原來她為大家解渴降溫,熬製的大盆酸梅汁,已經弄好,讓人送了過來。黃一苗也沒有任何高低貴賤之分,不因為勞動者,大多數是俘虜,便瞧不起甚至虐待他們,酸梅汁也有他們的份。一邊分著酸梅汁,她還一邊教育大家,“你們一定要記住,不管天氣多熱,不管有多渴,一定要喝燒開過的水,不能喝生水。咱們這一帶的許多病,都跟喝生水有關,你們想要健健康康的活到抱孫子的年齡,就一定要記住我的話。”
下面不論是思明府的土兵,農民,還是被抓來的俘虜,都哄然答應。這麼漂亮又體貼的大小姐,醫術又高明,大家怎能不聽呢,一個個排著隊,喝了酸梅汁之後,都感覺力氣全恢復了,幹勁十足。
“苗苗,辛苦你了啊!”黃子琦走過去,笑著對黃一苗說。
“哈哈,不辛苦,不辛苦!”黃一苗擦擦額頭的汗,笑顏如花,“哥,你這個想法很好啊,我打算招幕些沒田地的農家,在這個塘的上游,造個養殖場,養豬、雞、鴨、鵝之類的,廣西這些山上,也可以放養山羊和肉牛。這下面平緩的坡地,可以用來種植桑樹和棉花,再種一些茉莉花、玫瑰花之類的鮮花,這樣就圍繞著一個個山塘,可以建起一個個綜合性的種植、養殖莊園。”
“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牛羊奔逐,雞犬相聞,黃髮垂髫,豐衣足食,怡然自樂,高啊,實在是高!”蔣宜明想象著建好之後的這個莊園,不由得詩興大發。
“若大明萬里疆土,處處都是這等莊園,又哪會……”袁承志卻發了個不合時宜的感慨,好在及時停住了,歉意地抱拳道,“恕罪恕罪,袁某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