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怒咒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黃河冰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呼應地面戰鬥,黃河沿線、西南激烈的空戰雙方都誕生了大量王牌飛行員,駐守洛陽、鄭州一線空1師沈思明、楊仁東;西南戰場隨同漢華軍預15師作戰的柳哲生、王光復。區別日本飛行團最早自海航調動武漢作戰的進藤三郎和衡山保,日本陸航產生了真正的王牌筱原弘道、垂井光義、中村英壽,蘇軍也有日奇卡洛夫、列日杜布、舍普琴科等傑出飛行員誕生。

漢華軍空軍壯大後誕生的日軍、蘇軍王牌飛行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有紮實的訓練基礎,熟悉漢華軍空軍各種戰術配合,從最激烈的對戰中九死一生,有出類拔萃的駕機天賦和團隊意識以及個人能力,自始至終都將漢華軍空軍飛行員當作致命勁敵謹慎對待沒有絲毫驕蠻之心。驕必敗,也因為如此操控全新戰機的日軍、蘇軍王牌飛行員在空戰中屢屢得手並且不斷的產生一支支王牌飛行大隊。

硝煙迷濛的蒼穹再一次被轟炸機、戰鬥機引擎撕裂的聲音佔據,被雙方戰鬥機航空火力擊中的戰機不斷閃現著火球在數千米高空拉出一團團的飛煙流火,拖著濃煙的戰鬥機淒厲在呼嘯中盤旋跌落下對面。

“航空轟炸”日軍重型轟炸機在戰鬥機編隊護航下突破火鳳凰空中攔截,數處山體堡壘工事國軍士兵便快速自交通壕後撤。

沒有什麼工事能防禦日軍巨型炸彈,重炮無法摧毀的堡壘在日軍巨型炸彈面前不堪一擊,數日來日軍屢屢利用巨型炸彈實施攻擊,一旦日軍突破空中攔截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轟炸中後撤出堡壘工事盡量避免損失。

“轟”巨大的轟響如炸雷一般突然在地面爆響,一個直徑數十米的火球夾雜著無數山石頃刻間將方圓百米的所有一切都籠罩在其中,倒處都是崩濺的殘片、紛紛落下的人體碎肉和滾燙的氣浪,近百名撤離當中的集團軍士兵被坍塌的碎石和高溫氣浪直接粉碎、掩埋。狂暴肆虐的氣浪在斜射的光線中帶起沖天的煙柱,整個地面都在劇烈地抖動。

沒有喊殺聲傳出,貼地席捲的煙霧中原本死寂的區域無數的日軍士兵就像自地面冒出一樣攻擊向一處由三十三集團軍吉星文179師負責防禦的山脊線。

明晃晃輕重機槍火力在日軍攻擊士兵接近到400多米距離時激流般噴射而出,煙霧粉塵瀰漫的空氣彈如飛蝗,快速躍進的日軍士兵被子彈狠狠地貫穿後在飆射的鮮血中悶頭栽倒在地面,斜面炮兵陣地一團一團盪開的煙層下高爆榴彈急速飛掠而至,碎裂的屍體紛紛揚揚自爆閃的火球層灑落。

明顯的感覺趴伏在地面的身體對日軍投擲巨型炸彈遠距離爆炸傳送而來能量的吸收,但唐生紋絲不動也顧耳不聞激烈的交火聲,狙擊手仿88式狙擊步槍槍口死死的定格在1000米距離一處焦土沒足遍佈死屍的山坳處。

天空雙方戰機的廝殺風雲激盪,地面正面戰場的血拼山河動容,出擊陣地側翼的特戰則暗流湧動。

利用大功率無線電臺為誘餌,宮蘇芷、唐生、俞正聲的一次次出擊不斷的將日本櫻花特種部隊一個個戰術小組圍殲在伏擊當中。但負責179師側翼縱深地帶作戰的唐生也遭遇到了對手,一次再正常不過的伏擊,大功率無線電臺發射出無線電波,日軍櫻花特種士兵不出所料的出現,但攻擊發起時伏擊的戰術小隊漢風卻遭受到外圍突然出現的日軍櫻花特種部隊和傘兵部隊攻擊,如若不是漢風至始至終設定了外圍戒備哨整個戰術小組都有被螳螂撲蟬黃雀在後式的殲滅風險,14名漢風隊員犧牲在日軍的裡外夾擊中。

唐生知道自己遇到了一名強悍又狡猾如狐的日軍特種部隊指揮官。

KI-49‘吞龍’重型轟炸機在零式A6MAB戰鬥機和P47戰鬥機護航下突破漢華軍空軍空中攔截投擲巨型炸彈武田英明便開始帶隊滲透,不需要出擊,只要藉助混戰滲透向縱深區域查明支那軍隊斜面炮兵陣地座標即可。但就在山坳處武田英明感覺到一種襲身而來的危機。這是無數次生死一線下對危險嗅覺的本能。

山坳延伸向山脊區域所有植被都被炮火摧毀,光禿禿的坡面除了大小不一的彈坑絕對無法藏匿太多的伏擊部隊,望遠鏡寸尺寸地的觀察一切無恙,但那種危機感非但沒有消除反而越來越強烈。

總感覺有一個蛇一樣的對手在盯著自己。

久城納一也像蛇一樣自望遠鏡鏡頭盯著被覆蓋在煙霧當中的山體。

可以明確無誤的確定兩處造成帝國士兵巨大傷亡的山體堡壘工事被摧毀在巨型炸彈轟炸之下,但攻擊的朝鮮170師團兩個聯隊兵力還是在自滿目狼藉的地面迸濺出的火力面前寸步難進。不到一小時,兩個聯隊就無法承受傷亡的敗退而下。

久城納一擅攻,但卻無比的厭煩這種逐山逐溝的爭奪戰,裝甲旅團無法發揮威力,狹窄的山溝地形讓支那反坦克手不需要暴露在平地就可以藉助周邊山體地形掩護發射火箭筒然後快速後撤。空有優勢兵力但不能盡情廝殺這算是一種煎熬。

除了巨型炸彈,自己對一處處山體堡壘工事束手無策,每一次飛行師團的突破漢華軍空軍封鎖線的成功都伴隨著大量戰機被漢華軍空軍攔截而損失。

比較以往的支那軍隊,眼前自己接觸的支那國民政府軍隊已經脫胎換骨。

久城納一全身心在垣曲爭奪戰而稻葉四郎全部注意力都在黃河冰面上。

垣曲必須要奪取,一旦黃河結冰垣曲阻擋不住帝國師團南下步伐,但垣曲的戰略意義就在於一旦垣曲被支那軍隊掌控而帝國大軍南下,如果得到漢華軍大規模配合作戰一直處於守勢的垣曲支那軍隊就有突破第七師團和朝鮮180師團反攻入山西絳縣進而威脅侯馬、運城側後的可能。

久城納一在垣曲的攻擊即旨意在奪取垣曲又在吸引所有支那軍隊注意力為主力橫跨黃河迂迴攻擊做準備。

黃河結冰並非千裡冰封平坦宛若外蒙漢華軍對戰蘇軍外貝加爾方面軍時河道上下可以暢通重型車輛和裝甲坦克。

曲折蜿蜒的河道因為寬窄和地形以及冰塊堆積裂縫密佈,需要精心挑選涉冰河道。

垣曲黃河法家山段;

上游河道並未完全結冰,河水洶湧,大量冰塊相互摩擦碰撞,發出轟隆隆的響聲,震天憾地。河溝裡西北風冷冽,掃在人手上臉上,猶如刀割一般疼痛難忍,法家山則是另外一副畫景,重重疊疊、毫無規則旳巨大冰塊交織在一起,或高如山峰或低如釜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司令官閣下,這就是黃河冰橋,冰塊不斷被阻攔堆積並形成規模,只需要數日時間就可以大規模通行部隊。”一名日軍氣象人員恭敬對稻葉四郎開口。

“吆西,多探測易形成冰橋河段,開始過河多河段同時進行”稻葉四郎終於有種柳暗花明的明朗感。

言落稻葉四郎對身側參謀長叮囑:“所有探測冰橋河段全部派遣特部隊、傘兵部隊,不能有絲毫馬虎”

“明白”參謀長恭聲回覆。

“朔風凜冽當空號,兩山黯淡寒雲高。大地陰森氣閉塞,銀潢膠結停波濤”這是古時對黃河冰橋的寫照,

隨著氣溫的下降,冰凌結為許多大小不一的冰塊。每逢1月中下旬,冰塊結大變厚,一夜寒潮,‘之’字河段冰塊堆積地段河面凍結為一體,嶙峋起伏的冰雪充塞河床,只要勘探出一條路線人來車往,如履平地。這是唯一透過黃河冰面的方法和途徑,後世隨著經濟發展廢氣排放以及水電站大面積修建對環境、氣候影響氣溫不斷升高,即便隆冬時節山西、陝西河段也少見或者不見‘黃河冰橋’的壯觀。

文建陽穿越的時代沒有此種氣候影響,雙方指揮官的絞盡腦汁中氣候影響下的環境變化也成為雙方軍隊對戰的戰術籌碼。

橫渡黃河潼關阻擊第二戰區集團軍的蘇軍集團軍無法南下,垣曲一線黃河未成冰橋之前日軍無法大規模渡河,但北岸重兵對壘中依舊有少量的日軍特種部隊和傘兵部隊透過傘降和舟渡被投送到黃河南岸。

整個垣曲黃河兩岸重兵對壘中又無處不在特種部隊滲透和反滲透鬥法;

夜色最終將硝煙彌漫的蒼穹覆蓋成一片黑暗;

4門在河西走廊之戰和中亞細亞之戰繳獲修復的‘喀秋莎’多軌道自走火箭炮在根據地自產歐寶過載卡車牽引下自洛陽而出秘密的移動向垣曲黃河方向。

文建陽能判斷到蘇軍利用黃河冰橋無後顧之憂的發動攻擊自然也能爭鋒相對部署。

關注黃河冰面變化的不僅僅是日本、莫斯科技術人員和氣象專家還有濟南、延安指揮部文建陽和蕭飛羽。;

風陵渡到垣曲一線黃河九曲十八彎的地形註定了最容易形成冰橋。沒有辦法徹底的斷絕日軍冰橋渡河,戰略的部署也需要日軍大規模的橫渡黃河,就像伊朗漢明珠的拖刀計重創蘇軍1集團軍,蕭飛羽也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戰術調動對渡河日軍製造殺傷。

沒有什麼比火箭炮更適合覆蓋冰面。

河西走廊、中亞細亞之戰蘇軍集團軍被包圍突圍無望時裝備的多軌道火箭炮都被摧毀,以漢華軍可以生產多軌道火箭炮的能力修復損毀的‘喀秋莎’沒有任何技術障礙,東拼西湊的漢華軍軍工部門還原了6門‘喀秋莎’多軌道自走火箭炮。

沒有投入衛士‘風暴’火箭炮是出於戰事保密所需。在蘇軍毫無防範之下部署在禹城的火箭軍火箭師萬炮齊發那才是殺招。

將修復的喀秋莎火箭炮投送向戰場即能製造對渡河日軍的殺傷又不會引起蘇軍指揮部懷疑,一舉兩得。

按照漢風提供的偵查座標,多軌道火箭炮在漢風小隊沿途戒備中移動向法家山、馮家嶺、陡坡場黃河南岸方向。(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深空彼岸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我怎麼成了土匪小精靈之與世界為敵東岑西舅漢武揮鞭狂暴大領主撿了個女鬼俏媳婦黑道大姐的穿越生涯:無賴王妃黑道爭霸絕色黑道皇妃我在王者榮耀撿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