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蔣松華之辦法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開平11年1月日,皇上早朝。

周世平做好了一切準備,不過,關於征伐倭國的奏摺,不能在朝廷上公開提出來,按照大周律,這樣的征伐大事,必須經過政事堂集議,然後才能夠奏報皇上,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皇上在內殿召集眾人議事的時候,主動說出來,這樣,周世平才可以名正言順開始實施,否則,陷入了無休止的爭論中,周世平的計劃可能遭遇變故。

皇上的臉色看來不是很好,有些蒼白,精神尚可,奇怪的是,皇上並沒有召集眾人在內殿議事,僅僅是出現了一會之後,便因為身體需要保養,直接起駕離開了,剩下的事情,交給了政事堂一幫人主持。

周世平非常焦慮,要知道,征伐倭國,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現在是冬季,按照大周水師航海所取得的經驗,冬季海面相對平靜一些,較少遭遇到危險情況,這次,周家有很多的族人要跟隨去倭國,如果遭遇海上的風暴,誰也不能挽救。

尚書省的局勢有了一些變化,因為蔣義宏的身體不好,所以,辭去了尚書左丞的職務,新任尚書左丞馬如宏,和周世平並不是很接近,尚書右丞蔣松華,跟隨周世平很多年了,足智多謀,自從睿親王故去以後,他便徹底跟隨了周世平。朝廷上下都知道,幾個與周世平關係非同一般的大臣中,蔣松華算是很得力的一人。

看見周世平愁眉不展,蔣松華很想詢問情形,不過,周世平不開口詢問,蔣松華很少直接開口詢問。

周世平計劃的很多事情,蔣松華是隱隱明白的,見多了家族的興衰,蔣松華明白,周大人聰明睿智,不會不作出相應的安排,如今,朝廷裡的局勢,蔣松華心知肚明,作為周世平原來的智囊,蔣松華覺得,自己有必要替周大人分憂。這麼多年,不過因為身份的改變,蔣松華很少直接替周世平出謀劃策,不過,所有履行的職責,蔣松華都是替周世平考慮的,所以,在尚書省裡,深得信任和器重。

蔣松華其實沒有明白周世平的用心,周世平已經準備離開大周,當年跟隨的很多人,有的準備帶走,有的留在大周,帶走的,可以讓他們知道一些情況,不帶走的,自然要保密,而且,還要人為製造一個環境,就是周世平在疏遠他們,以便周世平離開以後,這些人能夠不遭遇打壓,平平安安。

周世平列出了一個名單,跟隨周世平到倭國去的,只有寥寥數人,這些人,無論如何都擺脫不了打壓的,就是太后放過他們,宗親王也不會罷手。其中有譚振、鄧大彤、蔣義宏、宋開宏、廖坤波等人,對於蔣松華,周世平頗為猶豫,蔣松華很有能力,但是,蔣松華是睿親王府上的人,離開了他周世平,還可以依靠姬羋頊,有了姬羋頊的保護,一般人也不好動蔣松華。

蔣松華的心思,周世平明白,相互在一起這麼多年了,蔣松華是所有人中間,計謀最多的,可是,到倭國去,並不是什麼好事情,周世平也是無奈之舉。

“老爺,蔣大人求見。”

“請蔣大人到書房稍候,我一會就過去。”

周世平進入書房的時候,蔣松華正在低頭沉思。

“下官拜見周大人。”

“松華,不要客氣了,這是在家裡,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周大人,下官近來有些事情不是太明白,今日到大人府上,斗膽請教了,有冒犯之處,還請大人海涵。”

“松華請說。”

“周大人,下官年輕之時,追隨王爺,承蒙王爺厚愛,得以在王府中立足,那時,王爺對下官寄予厚望,或許是下官有些心得,常常向王爺傾訴,王爺以為下官能力突出。後來,王爺將下官派到了大人身邊,一轉眼很多年過去了,王爺不幸歸天,下官悲痛欲絕,很長時間不知所云,幸在大人對下官照顧有加,才使下官度過了那一段不堪回首之歲月。下官想起和大人共同應付朝廷危局的那些日月,不甚感慨,如今,大周統一中原多年,四周臣服,本是應該享受榮華富貴之日,恕不料朝局再起波瀾,下官再次感覺戰戰兢兢,唯恐不堪之事重演。大人堪透古今,諸多事情都有辦法應對,所以,下官內心稍覺安寧,可不知為何,這麼多時日,大人未曾詢問下官有關時局之事態變化,也未與下官商議任何應對之策,下官不明白其中之意思,今日特來打擾大人,想一探究竟。”

“松華,這些時日,我有些忙碌,沒有與你細談,你我多年相知,心意相通,還盼你不要有什麼疑慮。”

“周大人,有些事情,下官明白其中之深意,大人如此,或許是為下官著想,不過,下官以為,大人此舉,恐怕不能收到預期效果。”

“松華,此話怎講。”

“周大人,下官思量,大人恐怕以為下官出身王府,來日,自有王府之中的人照應,或許不會遭遇什麼災難,下官卻不這麼看,朝局變化多端,很多事情,表面上想是如此,實際情況可能存在差異。大人,頊親王是皇室中人,如今,和大人遙相呼應,大人在朝中,掌領百官,王爺在軍中,統領軍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局勢,朝廷中的任何人、任何勢力,就是想暗中對付大人,也不得不忌諱,下官斗膽了,就是皇上和太后,亦不得不考慮得失,若是大人遭遇猜忌、誣陷,王爺自然會據理力爭,這樣一來,我大周朝廷必將陷入混亂之中,誰都不願意這樣的事情發生,再說,大人曾經有大功於社稷,若不是大人之功勞,如今之皇上和太后恐怕已經遭遇不測,飛鳥盡、鳥弓藏之事,對皇上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故下官以為,朝廷之中,那些勢力如此對待大人,均是鼠目寸光,以為能夠讓大人退隱,然後掌握朝政,可笑亦可氣。”

“松華,你怎麼會有如此之看法。”

“周大人,朝廷之中,宗親王和顏親王的種種舉措,所有大臣都是明白的,他們無功於社稷,卻想著掌握朝政,豈不是太不自量力,就是他們的計謀得以成功,皇上會讓他們如意嗎,他們在朝廷中沒有任何根基,只需要皇上一道聖旨,就乖乖回去做王爺了,如今,有不少大臣投靠他們,讓他們自以為掌握了人脈,這也太可笑了,這些大臣,誰不是牆頭草,遭遇大事的時候,都是縮頭烏龜,豈會為他們出力。反觀大人,情況完全不同,且不說朝廷之中,政事堂集議時,劉禮雲大人是支援大人您的,兵部尚書廖坤波大人,就說朝廷之外,姬羋頊王爺身為大周龍武軍大帥,且掌控龍武軍中軍,勢力無人可及,周宗平大人是浙西巡撫,周延平大人在高麗,手中握有軍士,譚振將軍為龍武軍後軍統領,還有穆家,和大人淵源深厚,這些大人,無論周大人遭遇什麼事情,他們都是會毫不猶豫支援大人的,所以說,大人目前安若磐石。不過,時局總是變化的,大人或許可以保一世榮華,可是,家族人其餘人之前途,恐怕是大人考慮最多的。”

“松華,你繼續說。”

“周大人,周家如今是大周數一數二的大家族,因為大人的關愛,隱隱成為除皇室以外的第一大家族,穆家雖然有資財千萬,可是,論及權勢,遠遠不能與周家抗衡,盛極必衰,這是千古不變之道理,大人一定不想看見周家衰敗,因此,必然要想出辦法,改變這種必然之局面,不過,這辦法有利有弊。世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大人如此做,也是迫不得已,不知道下官說的是否有道理。”

“松華,我不瞞你,你說對了,既然如此,有什麼好的建議,不妨全部說出來。”

“大人的目標在倭國,這些年,周家不少人,已經到了倭國,更為關鍵的是,大人迎娶了小林家族愛女為妻,有了很好的身份,所有這一切,都是很好的前提。如今,倭國之庫武家族,橫徵暴斂,不得人心,倭國已經漸漸陷入了內亂之中,唯有小林家族,得到了大人的鼎立支援,慢慢崛起,相信不少倭國勢力,已經看到了這一點,還有最為關鍵的,大周有一支完全是倭國人組成的軍隊,這支軍隊熟悉倭國的一切,這些年,經過了訓練,已經遠遠強於倭國那些純粹的武士,若是將這支軍隊放到倭國去,下官判斷,不需要一年時間,可以掃平整個倭國。所以說,下官以為,大人選擇倭國,實在是明智之舉。不過,下官說過,任何事情,有利既有弊,目前之倭國,有兩大問題,一是物資匱乏,相對我大周,倭國實在屬於尚未開發之地方,且倭國地方不大,物資不充沛,遭遇天災人禍,就難以維持,二是禮儀喪失,倭國曾經在前朝派出使者,在中原學習,奈何這些使者,回去之後,未受到重視,所以,倭國之人,尚顯得野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松華,你認為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周大人,要解決這些問題,辦法是有的,其一,是動用穆家的力量,如今,商貿領域,穆家是最有實力的,大人可與穆家商議,讓穆家在一段時間內,大量前往倭國交易,大量運送中原之物資,逐漸讓倭國的物資充沛,同時,挑選一些精於農事之百姓,前往倭國,幫助種植糧食,不下一年時間,必然改變其狀況;其二,迅速派出軍隊,征服倭國全境,在倭國推行大周之禮儀,在大周之倭國軍士,已經熟悉大周之禮儀,而且,深為折服,他們到了倭國,不需要大人之命令,一定會主動改變倭國野蠻之現狀,如此,也是一年時間,情況會有根本之改變,這禮儀之改變,是從上面開始的,只要上面改變了,下面之人,自然會效法。所以說,這兩件事情,要改變,問題不大。”

“松華,你似乎還有話說。”

“是的,周大人,倭國面臨之最大問題,還是大周。大人,倭國與大周距離並不遠,且我大周水師強大,若是要強行征服倭國,並不是什麼難事,所以,下官以為,倭國也不是理想的地方。”

“松華,你說的很有道理啊,不過,目前看,倭國是最好的選擇,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地方可以選擇了,我大周如今偃旗息鼓,發展經濟,暫時不會對外征戰,就是征戰,路途遙遠,誰知道其他地方情況如何,相對來說,倭國之條件,還是要適合一些。”

“周大人,下官以為,到倭國立足,的確是目前最好之選擇,不過,大人還需有辦法,令大周不會攻擊倭國,如此,才是最佳之辦法,下官以為,這件事情,亦是大人最為緊要、需要考慮的事情。”

“松華,你放心,這件事情,我已經有辦法應對了。”

“如此下官就不多嘴了,不知道大人準備何時征伐倭國。”

“昨日早朝,我本來是準備在內殿議事的時候,稟報皇上,提出此事的,如今,所有的準備事宜均已完備,就等著皇上之聖旨了。”

“大人,下官多嘴,下官以為,大人還有一件事情,尚未考慮。”

“哦,什麼事情。”

“大人,征伐之理由,大人,兵戎相見,生靈塗炭,若是沒有很好的理由,將來,總是要遭遇詬病的,所以,下官以為,大人還是要找到合適的理由,哪怕是略為牽強的理由。”

“松華,言之有理,你認為,目前什麼理由合適。”

“大人,倭國目前混亂,正是征伐之最好時機,大人同小林家族有諸多聯絡,何不讓小林家族想出來合適的理由呢。”

“松華。你不愧為軍師啊。”

“大人,下官還有一個請求,望大人准許。”

“松華,你說吧。”

“周大人,下官願意追隨大人到倭國,請大人一定不要推辭。”

“松華,不是我不同意,大周之繁華,遠遠強於倭國,你跟隨我到倭國,還是要吃苦的,你是王府出來的官員,就是我離開大周朝廷了,尚有王爺護全你,可保你一世無虞,既然這樣,你何苦跟我到倭國去吃苦。”

“周大人,下官跟隨,是有理由的,下官離開王府已經多年,滿朝文武,都認為下官是追隨大人的,若是大人離開大周,下官留在朝廷中,大臣會如何看待下官,王爺在軍中,暫時不會回到朝廷,下官相信,朝廷亦不會准許下官到軍中,還有最重要之理由,下官跟隨大人多年,早已經將自己視為大人身邊之人,士為知己者死,下官是一定不會離開大人的,還請大人准許下官之請求。”

“好吧。”

有了蔣松華的建議,周世平更加穩妥開始行動,關於征伐理由的問題,不需要真的去找,只要尋找到理由就是了,於是,周世平和蔣松華經過幾日的商議,採取了雙管齊下的辦法,一面幫助小林家族,寫出了倭國庫武家族橫徵暴斂、欺壓百姓、不尊大周號令、欺凌大周商賈、置大周朝廷於何地、請求大周義師討伐的奏摺,讓小林美子仔細謄抄,然後讓商賈給小林覺和在倭國的周家領頭人帶去書信,讓小林覺和周家有所準備,一面暗示小林樹,鼓動倭國軍士請戰。

做好了這些事情之後,周世平準備聯絡穆家,如今,一切都沒什麼遺漏的。

開平11年1月15日,周世平將兩封奏摺呈報給皇上。

姬仁皝早就明白周世平的用心,周世平這樣做,他求之不得,姬仁皝仔細考慮過了,按照母后的要求來對付周世平,顯然是不合適的,將來的史書會怎麼寫,還有,周世平不僅僅是一個人,身後牽扯了太多的勢力,若是一個不好,可能會引發朝廷的巨大動盪,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皇室的統治,所以說,周世平願意主動退出,是最好的選擇。這件事情,他沒有和母后商議,對於母後,姬仁皝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一方面,母後多年的教誨,含辛茹苦,一方面,母后的權勢之心太過於濃厚,所以說,在姬仁皝內心,周世平離開之後,他會大力整頓朝廷,清理中間的多股勢力,包括母后的家人。

有了皇上的支援,政事堂集議非常順利,可笑顏親王,居然還主動請纓,要求統領軍士,征伐倭國,為大周朝廷建功立業,他的要求當然被拒絕,此次征伐倭國,周世平的提議合情合理,譚振為主帥、周延平為副帥,小林樹為先鋒,從高麗抽調1萬軍士,一共是1.6萬軍士,征伐倭國。這麼做的原因有三:一是利用倭國軍士熟悉倭國情況的優勢,盡量減少軍士傷亡;二是駐守高麗的軍士,熟悉大海征戰,軍士不會出現不適宜之情況;三是刀劍無情,需要統領主帥熟悉征戰。所以說,周世平的提議沒有遭到什麼異議,很快透過了。

宗親王總是感覺中間有什麼不對,可是,皇上都已經准許征伐倭國,他也無法反對,只是顏親王被排除在外,令他有些不舒服,誰都知道,這次征伐倭國,十拿九穩,這麼大的功勞,顏親王得不到,還有,譚振出征,本來應該是顏親王暫時統領,可是,皇上沒有准許,而是另外抽調人,暫時統領。從這件事情上,宗親王感覺到,皇上對他和顏親王,並不是完全信任,他們不過是皇上舉出來,和周世平抗衡的棋子罷了。

開平11年1月0日,皇上下旨,大周義師征伐倭國。

周世平終於放心了,不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相親江湖之嫁給我吧星帝霸圖相親遇上初戀定河山我的軍犬我的王揹著揹包去支教競技之王無限入侵之我有紅警基地車泅渡北涼王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