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的宗藩條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1905年在後世被稱之為中國年,因為這一年整個國際上平靜如水,但只要跟中國扯上了關係的國家,就沒有一個平靜的。血與火才是這些國家的主題。

最倒黴的就是俄國,先是俄國遠征艦隊被中國一舉成擒,徹底喪失了全部的遠洋作戰能國。然後因為豆芽菜丟掉了整個西伯利亞,之後主力軍隊接連被中國殲滅,丟掉了中亞。最後被中國兵臨家門口,俄國發祥地的葉卡捷琳堡被炮擊,烏法也變的岌岌可危。俄國沙皇幾百年來向東向南擴張的成果在一年之內全部喪失,如今連整個烏拉爾山以東地區都快保不住了。

然後就是日本。中國皇家陸軍總司令馮國璋,以日本官員剋扣中國僱傭的日本官兵餉銀和姦汙其家屬為由,就在日本先王明治葬禮期間,大肆屠殺日本世家貴族,將其錢財和田產分配給日本平民。也許馮國璋的屠殺會遭到西方各國的譴責,但中**隊不貪不佔,將這些錢財和田產全部分給平民的舉措卻贏得世界的讚揚。時任日本王的大正欲出面糾察此事,卻被告之不得干涉中**政。看著眼露兇光的中**隊,大正只能忍痛看著中國人在日本為所欲為。馮國璋在日本前後也就呆了三週時間,但對日本世家貴族的清理卻進行了整整三個多月。

此後,日本舊有貴族體系徹底瓦解,僅剩下為數不多的貴族在這次行動中獲得天大的收益,最後也徹底倒向了中國。但必竟人數稀少且受中國影響,再也無法左右日本政策走向。到是真正獲得利益的日本平民重新崛起。一些在平民中頗有聲望的人迅速走進了日本政壇,成為日本政治的新星。而讓中國也沒有想到的是。當年為刺探日本情況而滲透到日本的間諜,卻因為早年中國的暗中支援早就在日本平民界有大量支持者。他們以日本平民利益代言人的方式走入日本政壇。最後又在中國的支援下最終控制日本政府。這等於日本政府要員都是中國間諜,這是連皇帝在內的整個中國領導層都沒有想到的結局。當然這是後話。

年才過半,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在琉球的政治活≧≧≧≧,m.⌒.c■om動。首先是琉球王尚泰主動奏請皇帝請求將皇五子過繼至琉球王室,訊息才傳出,歐美各國就認定這肯定是中國的政治陰謀,中國利用其影響力迫使琉球王尚泰認繼子。但很快這個認定被推翻,因中國政府對此表現的漠不關心,其法是王族傳承乃王族內部事務,與朝廷無關。緊接著就是中國皇室予以拒絕。沒想到,尚泰卻急了。親自求見帝后,其言語之誠懇行為之真切,跟本不像被脅迫的樣子。在外人看來,是尚泰的哀求起了作用,中國皇室最終還是同意了將皇五子過繼於琉球王室。然而滿月宴上皇后百般不願意的神情是騙不了人的。至此,脅迫的法煙消雲散。

然而事情就在這裡有了變故。8月1日,就在尚泰回到首裡城在琉球王宮宴請本國世家大族之時,懷抱裡的王世子的尚泰與眾人縱情歡笑。時不時的深情的看著懷抱裡的王世子。無論外界如何傳言,尚泰眼中那深情的舔犢之情是抹殺不了的。然而就在眾人以為琉球王還寄情於王世子之時,他身邊的侍從卻突然發現,老王爺已經與世長辭了。於是歡樂的王世子歡迎宴變成了老王爺的治喪會。

尚泰的離世標誌著中山王族血脈嫡系的徹底終止。但他在臨終前確認王世子的傳承也讓中山王的香火得以不滅。老王爺的過世和新王爺的年幼,讓琉球國政頓時陷入了癱瘓,除了琉球王室葬禮按舊規由山南山北兩族長老接管而繼續進行外。其它所有行政管理因為沒有加蓋琉球王金印而停頓。但好在新的琉球王有著強大的後援力量,就在尚泰過世的當晚。一封老王爺卜告電文就傳到了北京。當晚,中國政府就進行了緊急會議。之後便派刑部尚書伍廷芳會同外交次長梁敦彥緊急出使琉球。

中國會如何處理琉球事務?面對一個新琉球王是中華皇室子弟而且毫無抵抗琉球,中國會直接吞併琉球嗎?這可是關係到中國與藩屬國政治關係的重要事件,也是決定了中國對外政治走向的大事件。所以無論歐美各國還是東南亞、西亞各國都關注著琉球的一舉一動。

“雖然琉球王是皇上第五子,但已經過繼琉球王室,所以對於朝廷來,琉球王只是一個外藩王而已。凡是涉及到琉球王之事,中國將其等同於外藩王處理。在這個基礎上,朝廷需要申明的是,中國不會干涉琉球國內政,琉球人治裡琉球是基本原則。如果諸位沒有其它意見,那麼在不違背以上兩個原則的基礎上,那麼我們開始後面的議題。”

在與琉球各世家大族的會談剛開始,梁敦彥就首先確認朝廷對琉球的基本態度,這反到讓與會所有人,尤其是山南山北兩位長老有些不知所措。他們原打算為了保證琉球的獨立性,他們已經準備好與朝廷特使咬文嚼字的談判,甚至會以死相逼,卻不想朝廷跟本對琉球不敢興趣。不過既然朝廷不干涉琉球內政,那還有什麼可談的呢?

“也許諸位以為既然朝廷不干涉琉球內政,似乎沒什麼可談的。其實不然,琉球王太在成年之前幾乎無力處理政務,而朝廷又不會過問琉球內部事務,那麼這十餘年的時間裡,如何保證琉球政局穩定?又如何確保十餘年後,琉球王能夠順利接管琉球政務?琉球王可是我皇親封,作為宗主國必然要對藩屬王有所交待。為確保十餘年後琉球王能夠實至名歸,所以皇上希望一切能以律法的形式規定下來,以確保琉球王成年後能有效的接管琉球內政。”

伍廷芳的話的不容反駁。不然一但琉球各族十年後集體抵制琉球王。或要求行虛君立憲以架空琉球王,那朝廷這些年費這些事幹嘛。直接武力吞併好了,反正琉球已經失國。用的著還賠個皇子進去嗎?正因為要維護仁義大國的臉面,但實際利益又不能損失,所以只有白紙黑字的寫明白,未來成年的琉球王才能順理成章的接管琉球。將宗藩關係以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這正是刑部尚書來琉球的主要目的。

朝廷特使的話很有道理,在政治舞臺上,十餘年的時間足夠發動n次政變了。山南山北兩族長老也是認可的,那麼就一條條的商議好了。

也許是氣候的原因,也許是琉球王太。就在老王爺才安葬的第三天。剛剛繼位的琉球王便開始生病,一連三天用藥都不見起色。此時遠在北京的皇后知道了,一道旨意便將琉球王接去北京。老王爺的突然離世、新王爺又太不能處理國事,而朝廷特使是不能干預琉球內政的。但積壓的政務已經影響到琉球的正常行政了。

在此局面下朝廷特使提議,由向承德暫代琉球王攝國政,以便於讓琉球行政正常化。對此提議,山南山北兩族長老雖有不樂之色,到也沒有反對。這不僅僅是朝廷武力強大,而且向承德還是尚泰的侄子。因為他的父親向德宏是尚泰的姐夫。而向德宏無論在中國還是琉球都是赫赫有名之輩,他最有名的事蹟是1876年偷渡中國,向清朝求救,阻止日本吞併琉球。並聲稱“生不願為日國屬人,死不願為日國屬鬼”。但當時清廷行綏靖政策,不願意過多干預琉球事務。最後琉球覆國。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到是有意相助,在於日本的談判中爭取到。讓向德宏到南島以琉球王的身份重新復國的機會。但向德宏本意是要光復琉球全境而不是偏安一域,所以還是拒絕了。然而復國之志未酬。卻也終身不再回故土,於1891年客死中國福州。而向承德就是向德宏的長子。而朝廷也正是看在向承德的琉球王族身份和他父親為復國做出的犧牲,所以提議讓他為琉球王不能親政時期的攝政官。

向承德感恩戴德的叩謝了朝廷特使,然而穿著朝廷所特賜的漢裝就走馬上任了。不得不的是,向承德確有一國宰相的能力,堆積多日的政務很快梳理清楚並處理下去。但關於琉球的藩屬律條的定製卻碰到了阻礙,首先就是宗藩兩國的責任和義務的問題。

作為宗主國自然要為其藩屬國保護,而藩屬國也需要以朝貢的方式向宗主國表示忠心。對於中國來這很正常,中國從西漢開始就有藩屬國,中國歷代王朝多對藩屬國採取懷柔政策,幾乎不干預其內政,卻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無償為其提供保護。在古代中國這樣的方式當然可行,首先是在中國周邊沒有一個部族或國家有滅亡中國的能力,只要中國不內亂,外族只有乖乖的俯首稱臣的份。在這種情況下,中原王朝為藩屬國無償提供保護讓對方前來稱臣,一來可以顯示中原王朝的赫赫天威,二來可以透過藩屬國的進貢來滿足皇帝對異域奢侈品的私慾。

但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同了。首先中國不再是獨自尊大的國家,西方列強如果願意聯起手來是有足夠的能力滅亡中國的,再者當今的皇帝啥沒見過,所以對這個時代來自異域的奢侈品也毫無興趣(當然真金白銀除外)。其次藩屬國也不再是中原王朝嘴裡那些可有可無的蠻荒之地,隨著經濟的發展藩屬國也能為中國提供大量的利益。而且藩屬國是環繞中國本土周邊,隨著當今世界局勢的變化,外於中國外圍的藩屬國也就成了中國的屏障,是保證本土不受襲擊的第一道防線,這是最現實的戰略需求。所以,當宗主國與藩屬國的地位都發生的根本性變化的時候,曾經那套宗藩關係就自然就不再適用。

“琉球是一個國,本身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就連偏安一隅的日本都能將其覆滅,所以琉球需要依靠一個大國提供軍事上的安全保護。這一諸位沒有意見吧。”在中琉兩中的宗藩關係會議上,梁敦彥逐條陳述自己的意見。

對於這個觀。琉球上下都是認可的。無論山南山北長老還是向承德都沒有意見。

“既然作為藩屬國的琉球按宗主國中國的要求,定期向中國朝貢履行了作為藩屬國的義務。那麼作為宗主國的中國自然要行使作為宗主國的責任――對藩屬國提供武力保護,以保證藩屬國不受外敵的侵略和壓迫。這一相信大家也沒意見吧。”

與會的琉球人紛紛頭稱是。

“中國有句古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本朝在總結歷朝興衰史時。在藩屬國的問題上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現象――藩屬國的忠誠有跟本性的問題。”梁敦彥的一句話,當場把琉球眾人嚇的臉都白了。這是中國認為琉球在背叛中國的意思嗎?琉球是萬萬不敢也沒有這個必要呀,這可是天大的冤枉呀。

“特使大人明鑑呀――”若不是中國以經廢除跪禮,在場的琉球人非得跪下磕頭不可。山南山北兩長老已經在哀求:“琉球一直尊中國為父國,從未改變。每年朝貢也未曾絕斷,琉球忠誠之心天地可鑑呀――”

向承德更是長鞠不起:“家父當年奉先王密令偷渡中國向前清求救,雖然當時前清不願過問我國之事而使我國最終覆亡於日本人之手。家父是終生不再回故土,世子師林世功更是自殺以明志。更何況若非吾皇之皇恩浩蕩,將先王從日本救出並助我等復國。恐怕下官等今日還被囚於日人之手。吾皇如此大恩,下官等感恩戴德在前,哪裡敢有絲毫不臣之心。請特使大人明鑑呀――”

“哎呀,諸位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呀。朝廷並無此意,並無此意。”眼見如此,梁敦彥是一臉驚慌的急忙站起來虛扶眾人:“此是本官之差錯,未將話清楚,讓諸位受驚了。”但此刻梁敦彥的心裡卻是很滿意的了頭。一句話就能嚇唬到琉球人,那麼後面的談判就會更加順利。

琉球人不知道梁敦彥的真實目的,卻被他的話所疑惑,不知道他要的是什麼意思。

“本官所指之藩屬國乃指西北諸國。若諸位通曉唐史應該知道,當年大唐進兵西域之時,西域諸國皆奉大唐為宗主國。然而在與大食爭鋒西域的恆羅斯一戰。藩屬國葛邏祿部居然收受賄賂臨陣倒戈,以至於西征唐軍幾近全軍覆沒。些許財寶就讓一個藩屬國投敵。而此次我朝西征俄羅斯時,亦有不少部族朝秦暮楚。要是我軍久攻不克。恐重蹈先唐覆轍呀。所以吾皇久思得一良策,就是以律法的形式重新確定宗藩關係。但思及先與西北諸國定立宗藩條約恐引起諸國反感,所以吾皇也是思而未定。而此時琉球先王離世,讓吾皇看到一線機會。就是先與琉球議定宗藩律法,有琉球為先例再推廣至西北諸國,到時他們也無話可。”梁敦彥笑問諸位:“其實到我朝與藩屬國的關係,恐怕朝鮮更比琉球還要近些。但吾皇還是決定先與琉球來議定宗藩律法條例而不是朝鮮,諸位應該明白我朝之心意吧。”

“明白明白,上國皇恩浩蕩,琉球將沒齒難望。”琉球眾人當然明白,中國其實就是找琉球作秀給西北諸國看的。至於第一個找不是朝鮮而是琉球,一則是時機恰當,二則若不是看中了琉球的忠誠之心,幹麼要跟你商量,的琉球有跟中國商量的資格嗎?

“諸位能明白就好。方才向大人也到琉球覆國一事,那諸位可曾想過為何我朝前清會任由琉球被日本吞併呢?到底還是前清視琉球為化外之地,能藩屬亦可,失之也無所謂。要知道前清也是有著不割寸土的祖訓,那些簽訂過割土協議皇帝至前清覆滅也未能進其祖廟受後人香火就是懲罰。但割讓琉球卻在國內未引得朝野絲毫議論是為何?因琉球非我土呀。”

“極是極是,那特使大人可有良策?”向承德有些緊張,因為感覺到了話外之意。

梁敦彥眼望眾人後道:“縱觀我國歷朝歷代。無論漢唐宋明,在立國之初都能振興國事奮發圖強,但傳至後世不孝子孫以至於喪土失國。所以吾皇未雨綢繆定立律法以傳萬世。宗藩律例就是其中之一。為防止後世子孫再出現向慈禧這樣的敗家子,所以將琉球之地併入中國才是徹底解決的辦法。”梁敦彥完頓了一頓。

“不可呀。大人。”向承德也山南山北二長老對望一眼後第一個站起來話:“琉球是受上國大恩得已復國,今日上國欲將我國併入中國我等也無力反抗。但琉球百姓恐誤會是對上國要吞併我國而心懷怨恨。還請特使大人三思呀。”

“誰跟你了中國要吞併琉球的?”梁敦彥是滿臉怒容。

向承德被梁敦彥蒙了,只得心的道:“方才大人不是要將我國併入中國的嗎?”

“我的是琉球之地併入中國,不是琉球國!”

“這……有區別嗎?”

哼――梁敦彥翻了個白眼扭頭不理向承德。到是一旁的一直未話的伍廷芳笑了:“早就跟你了這些事一次性完,你非要賣個關子,這下好了吧。”然後伍廷芳對琉球眾人道:“諸位且先耐心聽我把話完。琉球地處我本土東岸之外,據之可以守東海之安寧,失之則整個東岸危亦,其戰略地位之重要也是萬萬不能讓出去的。為保證後世萬一出個不孝子孫也不敢將琉球割讓出去,所以我國草擬新的宗藩關係是模仿我國早年周朝的分封制。意思是將琉球之地併入中國,然後吾皇再以分封之名將琉球之地分封於琉球王定國名為琉球國行自治之權。至於要先併入再分封這樣的舉動……嘿嘿,皇帝嘛,尤其是中國這樣的大帝國皇帝,這面子還是給足的。這不重陽的封爵大典快到了嘛。諸位可都明白?”

此時琉球眾人才明白,之所要這麼幹的跟本原因,其實就是大臣在拍皇帝的馬屁,而對於琉球來並沒有實質的影響。但也沒有當場答應,只是先回去商量一下。梁敦彥頭允之。

第二日一早。向承德與山南山北二長老齊聚集中華駐琉球領事管館,答應併入中國一事。對於新的宗藩條例草案也沒有提出原則上的反對意見。可梁敦彥卻對伍廷芳:“你不他們笑的有些奸詐嗎?”

五天後的8月19日,琉球攝政官與兩大長老率琉球百姓約萬人,於中華駐琉球領事管館外請願:因琉球受皇恩而復國且受中華之保護。加之老王爺指定吾皇五子為新琉球王,故請吾皇同意將琉球併入中華,以待皇恩能均澤天下百姓。訊息傳到北京。帝大樂之,隨後傳旨琉球:琉球百姓之心朕已知曉。朕心甚慰。然百姓之意卻不可違背,琉球併入中華之事朕當允之。然中國無吞併琉球之心。故還將原地封還於琉球王,其行事照舊有藩屬國例,責令欽差梁伍等人草擬條例以為萬世之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是又兩天之後的8月1日,僅有十六條的宗藩條例草案問世。中國依然不干涉琉球國內政,琉球國擁有完全自主獨立之政治、經濟、行政與人事權,半獨立的外交權也僅限於琉球在對中國及其其它藩屬國之外的所有國家,其外交不得違背中國外交總原則。而琉球依然保持著以國家的名義進行外交活動的權利,中國不得無故干涉。這等於琉球國還是原來的琉球國,只是名義上從外藩變成了內藩而已。至於軍事全權由中國參謀本部調配一事,世界各國連話都不想,這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中琉兩國宗藩條例的問世,不僅從律法明確規定宗主國與藩屬國的權利和義務,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能走出本土佈局世界的第一步。有了琉球這個先例,對於吞併西北諸國就有了主動權,而且如此高自由度的宗藩條例對東南亞這些中國的舊有藩屬國來,更是一個誘人的前景。

原則已經確立,那細節的商談自然用不著梁伍如此重臣。就在琉球代表簽訂宗藩條例當晚為梁伍兩位大臣舉行的歡送宴上,琉球國攝政官向承德向朝廷特使提出如下要求:今年是我朝實行全民教育計劃之年,琉球既已併入中華,那麼同樣作為中華百姓一員的琉球民眾自然也在全民教育計劃之內。琉球各地已經備選出學堂設施,只是不知道朝廷何時能將先生派至琉球,另外相關教育經費還請兩位特使代為奏請陛下請儘快撥付。

這個問題讓與宴的記者們非常感興趣,但梁敦彥堅待中國朝廷不干涉琉球內政,而國民之教育是屬於內政之列的。但向承德有不同的看法,首先琉球已經並中國,那麼原來的琉球百姓自然就成了中國百姓。再者吾皇都公告天下要實行全民教育,為何要偏偏撇開地處琉球的中國百姓。吾皇恩德澤被天下萬民,自然不會置琉球地百姓與不顧。

不管梁敦彥和伍廷芳如何解釋,向承德與二長老很精明,絕口不提國這個字,一直都以琉球併入中國事,這可是剛剛才籤的律例呀。既然已經併入就當一視同仁,皇帝可不僅僅是中原之地的皇帝,也是琉球之地的皇帝。梁伍被的啞口無言,他們總不能皇上恩德有瑕不管琉球之民吧。

被記者們問急了的梁敦彥揪著伍廷芳袖子急道:“md,上當了。要不咱們撕毀宗藩條例吧。”

此時的梁敦彥與伍廷芳均是一臉晦氣。(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7號基地神秘復甦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我老婆實在太漂亮了狐妃兇萌:攝政王,別太寵小狐妃超級甜第一亡法八零福妻俏又辣夫子劍諸天之角色扮演瘋狂的海神我靠寫同人稱霸世界重生之全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