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簡單訓練 斷人財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軍戶不能參加科舉,所以也沒有什麼人認識字,大家都是粗人,難得有餘風這麼一個讀書人領頭,說白了,是難得有這麼個是讀書人的軍戶子弟,軍戶家的女婿也算是軍戶子弟不是,人家肯照拂咱們這些窮軍戶,真不知道是大家哪裡修來的福分。

都是些年紀大的老人和成家立業的人互相議論的閒話,在那些青年少年傳聞裡可不一樣,這餘先生允文允武,可是文武雙全的大才,將來能安邦定國的。這文的就不說了,大家都大字不識一個,和人家秀才相公比學問,這不找虐嗎?但是,說起武藝身手,各個都眉飛色舞的,聽說這餘先生曾經拿著扁擔就獨自殺死了上百個鹽丁,而且跟著他的人也能沾染些武勇,趙家村那幾個老實巴交的小夥子每個人也是殺死十幾名鹽丁,而且用的還是竹竿。

民間傳說基本上都是誇張的成分居多,這個事實深刻的體現在對餘風事蹟的以訛傳訛上。

雖說鰲山衛所五千多戶人家裡面也就是四百多戶還有軍事訓練,其餘都是做農民幾代人了,可畢竟是衛所這種軍事體制下成長的人,或許骨子裡還有喜歡刀槍戰鬥的因素,這些年輕人,特別是那些不能繼承戶口和軍兵身份的次子和三子,生活窮苦,卻有發洩不完的精力,跟著餘先生,和那些禍害百姓的鹽狗子廝殺一場,這才是男兒作為。

還有個原因,年輕人們都不願意去提到,跟著餘風一起,每天都能吃飽,隔幾天還有肉吃,據說餘先生把賺來的銀子都是用來給大家買吃的,跟著這麼仗義,這麼武勇的人,誰會不嚮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不過令這些年輕人鬱悶的是,想要跟著餘風乾,哪怕是在海邊煮海熬鹽,也有幾個條件要完成,必須要有跟著餘風的人介紹擔保,必須能挑著一個八十斤的擔子走到靈山鎮再走回來,還要趴在地上之用雙手支撐自己身體起來二十下,而且渾身上下不能彎曲,還有些稀奇古怪的要求,這要是人身子骨不夠壯實,還真是撐不下來。

到了七月中旬,餘風手下,已經有了四十多個運鹽的,在海邊煮鹽的也收了五六十人,這些算是有組織的了,至於那些散戶,自然就更不必說了。這些運鹽的,都是完全達到餘風定下的身體要求的年輕人,還有最初那二三十個人,那些煮鹽收鹽的年輕人則是距離標準差些的。

這些人白日裡都是在各村收買鹽貨,或者是在海邊曬鹽煮鹽,現在光是趙家村一家的鹽貨,已經是遠遠滿足不了餘風的細鹽作坊的用料了,只是這些人和普通的僱工不同,在沒一個早晨和晚上,都是被餘風死命的訓練,現代訓練新兵佇列,各種體能訓練都是被餘風用上,若說是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多了些粗暴的棍棒教育。

餘風手中都是拿著個幾個竹片捆紮在一起的竹棍,看誰動作不標準就是抽打過去,就連趙貴,趙萊,劉小六這些親近人也不例外,這些軍戶子弟只不過是健壯些的農民,散漫慣了的,乍一被這麼嚴格的訓練,紀律,體能還有服從,都是苦不堪言,只是這年頭能吃一頓飽飯地方委實難找,加上餘風在趙家村一帶已經是被傳的神乎其神,訓練雖然是苦不堪言,但是看到進不來的那些人羨慕的目光,看到每次販鹽之後發到自己手中的銀錢,一想到這兩件事,什麼苦處也都忍下來了,何況,再苦還能苦過登州城和黃縣的那些百姓,那都被孔有德當‘兩腳羊’吃肉了。

現在靈山衛鰲山衛兩個千戶所,還有一些散居在這裡的民戶,凡是靠海的都煮海熬鹽,這些人的鹽此時都不賣到別處,統統的賣到鰲山千戶所的趙家村去,那邊給三分銀子,不拖欠,不剋扣。

餘風每月差不多能有給逢猛鎮送一百擔鹽,賺到手也就是四五百兩銀子,這些銀子用來發給下面的人紅利,還有提供各種費用,收鹽的費用,還有買賣糧食給下面這些小夥子提供飯食。

趙總旗的年紀大些,心思也比較細密,他替自己的女婿算了筆賬,即便是開銷巨大,結果是每月還是能落下近百兩銀子,當然,這和細鹽作坊的巨大貢獻是分不開的,要是純粹的賣粗鹽,只怕這些銀子,左手進右手出,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剩餘的了。照著這樣下去,用不了兩年,這趙家多一個地方富豪的女婿,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不過,這白花花的銀子流出去,還是讓趙總旗心疼不已,這還是今年年景稍好,糧食便宜,要是換成年景差的時節,那花的更多,花錢這麼多,白養了一百多號壯漢,用來熬鹽也太浪費了。

而且很多的活計,看起來就算是原來的十幾個人來做也足夠,養活這麼多人幹什麼,每天做的事情,除了熬鹽曬鹽之外,也就是打熬身體,平舉著竹竿,就算是練兵吧,這法子也是聞所未聞。

咱們販賣私鹽的,有些技藝防身是對的,但是也沒有必要訓練的這麼死命,在衛所的軍戶對軍隊的事情多少都是知道些,當年戚繼光戚大帥練精兵的時候,才不過是五天一閱兵大練一次,餘風你可是每天都練啊!那巡檢司的鹽丁,怕也是多少聽到些風聲,等閒不敢找上門來,畢竟,能夠糾集近百號青壯的趙家村,誰來都得掂量一下。既然如此,就不用這麼緊張了吧!

趙總旗也勸過餘風,不過餘風卻是笑而不答,還是堅持自己的做法,趙總旗也就不勸了,一來是相信餘風考慮事情肯定是比自己完備,二來是畢竟這自家的買賣還是在賺銀子,不僅沒賠錢,反而日子過得比一天一天的更火紅了。

至於其他的軍戶人家都是懶得管他們,一家軍戶只有長子能繼承家業,次子和三子往往沒有安置的地方,田地貧瘠而且出產不多,在家吃閒飯還總是惹事,能在外面賺點小錢,混幾頓飯吃那是大好事。而且,跟著餘先生販鹽,時不時的還能拿回點銀錢來貼補家用,對於這些人家來說,已經是很值得高興的事情了。

每天在那裡練習的熱火朝天,餘風也沒有別的招數,就是每天就是把部隊裡哪些,稍微減點訓練強度用在這些年輕人身上,運鹽隊拿的錢多,吃的飯好,煮鹽的拿得錢少,吃的飯少,運鹽的凡是練得不好,都是被發到煮鹽的隊伍裡面去。

趙貴,趙萊,劉小六三個人算是爭氣,一直是在運鹽那些人裡面沒有掉隊,但是這些年輕人都是很納悶,心想俺們不過是販運私鹽的,何必練得這麼辛苦,每天拿著竹竿子傻乎乎的端著朝前戳,而且竹竿還要放平,不能偏掉。這餘先生是不是發了書呆子氣,每天閒著沒事這麼折騰我們。

說道這訓練,還有一件趣事,這吳廷,也就是吳嫣然的哥哥,身體好了之後,也要參加餘風的訓練,但是,吳嫣然現在可是餘風的財神爺,他怎麼敢把吳廷放進自家的隊伍來,萬一有個差池,算誰的?好說歹說,將吳廷勸了回去,倒是劉小六在作坊裡呆的氣悶,羨慕外面的動靜,在徵得餘風的同意後,索性和吳廷換了個位置,也就是說,現在,吳廷這個當兄長,反而是在給自己的妹妹當下手。

不過,一有點空閒,吳廷就跑了出來,混在訓練的隊伍裡,和大家一起訓練,見他執意如此,餘風也就由得他去了,反正,不管如何,他是決計不會帶著吳廷去運鹽貨的。畢竟打熬一下身體,對於這個商家子弟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農曆十月的山東海邊已經是頗為寒冷,特別這時候還是快要天黑,這些小夥子都是光著上身,有些在那裡站著隊,有些在那裡跑步,還有些端著竹竿子一下下朝前刺著,餘風坐在中間,他是盯著周圍的人在練,誰有不對的立刻校正過來。沒有人知道,他現在腦子裡想的卻是另外的一件事情。

私鹽有利潤,處處都有販賣私鹽的隊伍,可鹽場卻不多,本來萊州府北面昌邑和掖縣哪些地方要吃鹽,都是去登州府的福山鹽場買,孔有德叛亂之後,黃縣和登州府城恰好是把沿海這段路封住。

朝廷調集大軍封鎖登州,自然也是把沿海一線封鎖,所以鹽販子們都是來靈山鹽場來購買,說起來有些奇怪的是,靈山鎮的幾家鹽商都不朝著這些地方販賣,囤積足夠的鹽之後,就是透過水路運走。

在這個年代,跨縣越府可不是什麼小事,昌邑,掖縣,平度,高密的鹽販子都是四五十人一隊,過來買賣。但是,除了正宗的官鹽,私鹽的買賣還是大都是靠著那些散戶,餘風在這鰲山靈山兩衛大肆收購鹽貨,顯然是斷了這些人的根本,剛剛開始餘風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但是,昨天運鹽的隊伍卻遭到了一群人的襲擊,據回來的人說,這群人明顯的不是鹽丁,而是和他們一樣的私鹽販子,雖然竹竿捅死了對方幾個,自己沒有傷亡,但是這件事情,還是讓餘風警醒起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抗戰偵察兵重生娛樂之王天地縱橫乾哥傳奇三國第一鬼才陰影王座全能天才混都市通天法祖上古戒靈龍破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