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章 天下於我何加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五萬常規軍,按照中國歷代王朝甚至是西方的軍民比例,正常的是一比十或者是一比十五,也就是說,支援這五萬軍隊,餘風至少要控制八十萬以上的納稅繳賦的人口,這還是正常的情況下。要知道,這裡的一比十這樣的說法,更多的時候,是指的一兵比十戶百姓,而不是十人。這就是傳說中的十戶養一兵了。

當然,更離譜的也不是沒有,最顯著的例子,是秦將白起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的例子。但是當時趙國總人口據考證,也不過是三百多萬左右,三百多萬,按照普通的百姓家庭格局,了不起就百來萬戶吧,這可就是一比三,一比二點五的軍民比了,難道長平之戰後,趙國一蹶不振,無兵可用,基本上,國內都打空了啊。

這個不是在胡亂臆測,秦始皇一統六國之處,全國也不過是八百五十萬戶人口,這個資料完全是可信的。當然,社會分工越細,這軍民比例就越低,從這一點上看來,餘風的新城集團顯然是達不到這個分工越細的標準的,毫不意外,陡然之間增加到五萬常備軍,已經到了這個集團能夠承受的最上限,實際上可以說是窮兵黷武了。

手中有糧心不慌,這就是餘風的打算,這些預備役的士兵,新編的風字二營,在開支上,還是遠遠小於底細風字營的,這一點,也是餘風下此決心將這些士兵完全脫產的的理由。能養得起多少人,就養多少人,不能上戰場,就維持治安,地方上要穩定,要徹底掌握住,沒有足夠的武力,那是絕對不行的。

至於軍兵比例,這不是很扯淡的事情嗎?如果說這軍是分子,那民就是分母,是要將分母逐漸擴大,這比例不就降下去了,這朝鮮可不止一個黃海道,人家可是有足足八道,這樣大的空間,難道還不夠自己去擴大這分母了嗎?

原來還以為今秋北方的滿清韃子,會趁著今年豐收的機會,去大明或者來朝鮮肆掠一番,但是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今年,皇太極是打算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不挪窩了,這也難怪,就像他佔據了這麼大的地盤,需要足夠的時間去吸收消化一樣,去年大清從大明掠奪了三十多萬人口,金銀珠寶糧草牲畜無數,也需要時間消化,在沒有消化完之前,大清就就像一隻吃飽了的熊,懶懶洋洋的躲在樹洞裡冬眠呢。

對於餘風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一邊整合已經到手的地盤,一邊派出更多的人手,去謀奪更多的資源,這簡直就是一個黃金發展期。

對於餘風勢力的迅速膨脹,最高興的,恐怕還是不風字營這個核心系統裡的人,而是那些以遲青山,崔陽浩為首的朝鮮籍官員。

崔陽浩還算好的,畢竟他也是曾經手掌大權,短短的過了一把大帥的癮頭的人,但似乎遲青山就不同了,作為餘風在朝鮮扶植的第一號傀儡,餘風的勢力擴充套件的越大,他的存在感就越強,權利也就越大。

別的不說,民事衙門派出去到下面的官員,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按照餘風的意思,這派出去的官員,絕對不能全部都是漢人,必須給朝鮮人一個足夠的政治空間,以表明“中朝親善!”讓那些朝鮮百姓明白,他們仍然還是這塊土地的主人,而風字營,不是來奴役他們,而是來幫助他們的。

所以,這派出去的官員,除了正職一把手,必須是漢人以外,其他的位置,就沒有硬性要求了,也就是說,這些官職,朝鮮人是有資格擔當的。

這可就不得了,平壤經過幾次洗牌,現在的朝鮮籍的官員,基本上都是依附在遲青山的門下,這窩在平壤城裡也就算了,大家得過且過,只要自己富貴不丟,這日子就這樣過了,但是,這一旦被放出去,沒準就是一縣一鄉之主了,雖然這頭山還是有一位漢人老爺,但是,這是朝鮮啊,這漢人老爺難道還親自和那些連話都說不利索的賤民們去打交道嗎?這管理這些賤民的事,還不是要落在咱們這些本國官員的身上。

而且,這有例子可循啊,你沒看見,留守府裡的門房,不都撈到了一個主薄的位置,現在在西鄉也是人五人六,威風凜凜的,比咱們這些老爺差不多了多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人眼紅了,但是,這些朝鮮官員的考功,推薦,可都是在遲青山的手上,也就是說,他們的升遷外放,都是在遲青山一念之間,餘大人可不認識他們這些官兒是誰,民事衙門你認識誰誰?那你去走走關係吧,看人家不把你給打出來。

民事衙門的官職,雖然大致是仿著大明的官制,但是,也沒有做的太出格。因為餘風現在根本就沒有一個名目,沒有一個名分,那麼,即使是委派官職,也好像過家家的兒戲一般,顯得不是那麼正規。所以,這委派的官職,一開始,都是從最低階的九品官還是委派起,一直到七品,再往上就就沒有了。也就是說,在民事衙門,做一個七品官,管轄的,可能就是一州一府之地了,而他的上面,也沒有什麼六品五品,直接就可以面對民事衙門負責了。

這看起來很滑稽,但是,卻是的的確確的發生了,就是這樣的芝麻小官,也讓平壤的那些曾經是四品五品的官員趨之若鶩,品級低一點沒有關係,問題是有實權啊,生活在風字營的勢力範圍中,他們對於風字營的瞭解比別人更多,在他們心裡,怕是很多人都對自己這個原先王庭委任的官銜有些不以為然了,在他們看來,這兩種職銜,誰的含金量更高,這還用懷疑嗎?

餘風是不管這些的,他就好像是一艘巨大的海船上的船長,他指出了方向,釋出了命令,具體的事情,自然有下面的人努力去做好,他要做的,就是保持正確的方向,帶領這艘船到達自己的目的地。

陳敏之也曾經提過這個名分的事情,按照他吞吞吐吐表達的意思,餘風現在都已經有裂土封疆的能力的,那麼,稱個王不算過分吧,這放在什麼地方,數萬兵馬,百萬民眾,都不算是寒磣了。更重要的是,有這個名分,整個風字營都有了奔頭,各級文職武職的官職,也讓這些將領士卒們,會有更多的動力。都韜光養晦這麼久了,是該到亮明字號的時候了。

“還不是時候!”餘風搖搖頭,否定了他的提議,一旦稱王,勢必他同時進入朝鮮和大清的視野當中,那麼,接下來,就沒有什麼虛以委蛇的過程了,大家只有赤膊上陣,亮出傢伙動手了。朝鮮的王庭不會坐視一股外來勢力名正言順的佔領他們的國土,餘風可不比滿清韃子,打字們只是肆掠搶劫一番,了不起,要個征服的名號,就如同大明對朝鮮一樣,要個宗主國的地位,但是,餘風,可是赤裸裸的佔領分裂,如果換在後世,恐怕只要餘風這旗號一打出來,朝鮮的官方立刻就會宣稱:黃海道永遠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云云的了!

大清就更沒意思了,這樣的一股勢力,橫亙在他們與朝鮮之間,不僅沒有了以前隨時沒事過去給朝鮮幾巴掌的便利,反而要時時注視著這樣的一股勢力的擴充套件,餘風現在可不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數萬的精兵強將,直接擺在皇太極的臥榻之側,他要是睡得安穩才怪呢?

那麼,皇太極要是想睡個好覺,肯定是先要把這個不然他睡個好覺的傢伙擺平,在他的後方,有一個皮島的毛文龍,就已經讓他虛火直冒了,每次大清朝著大明用兵,他都還得分出精神,關注著毛文龍的舉動,生怕這傢伙在皮島上又竄出一群兵來,在自家後院點上一把火。但是毛文龍再騷擾,他那巴掌大一塊島,能有多少兵丁,頭疼是讓人有些頭疼,但是也不至於要命。

但是餘風就不同了,數倍於毛文龍的士兵,戰鬥力還只強不弱,若是大清精銳齊齊入關,餘風甚至能夠一舉打倒盛京,直接出現在皇太極的面前。這樣的結果,換做任何一個大清的統治者,都是不願意看到的。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餘風緩緩說道,“當初高升出世輔佐那個淮右布衣,提出的這三策,敏之你以為呢,我等如今的局面,不正是如此嗎?”

這是本朝太祖的典故,陳敏之如何不知曉,也很是因為這三策,朱元璋迅速的積攢實力,最後一統天下。餘風用這個作比喻,其心思已經昭然。

大明頹勢已現,到處都是烽煙四起,若是能在這番外小邦建一番功業,相信從上到下所有的人都不會太反感,不管是心繫大明的,還是對大明無所眷戀的,陳敏之很清楚這一點,但是,只要大人有這個志向,他就覺得,自己當初選擇輔佐大人的決定沒有錯!正如當初太祖留下的那句話一樣,此刻大人的韜光養晦,豈不是為的就是日後大人心滿意足的說道:天下於我何加焉!(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抗戰偵察兵重生娛樂之王天地縱橫乾哥傳奇三國第一鬼才陰影王座全能天才混都市通天法祖上古戒靈龍破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