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節 英蘇瓜分伊朗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一位女記者站起來說:“我是華盛頓郵報記者。德國元首先生,你不止一次地說要與美國改善關係。我這裡有份東西,似乎與你說的不相符合。”說完她拿出了一張紙。nn伊拉克警衛把紙送到元首的桌子上,前排記者們引頸前望,只恨爹孃沒能生出長頸鹿般的脖子來。nn李德接過紙看了一眼,上面寫的是“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英帝國主義及其美國幫兇!”nn美國記者說:“這是從我個人的房間裡蒐集到的,我們希望這是被錯誤地放到了房間裡。”很顯然,她誤以為這是德國人或伊拉克人故意這樣做的。李德哈哈一笑說:“這是放空炮。你們不是也整天喊要消滅納粹主義嗎?這就算是空對空吧。”nn女記者瞅了眼元首,半是玩笑半認真地說道:“從來沒有那只耳朵能被嘴巴說服。我能問你個敏感問題嗎?如果你回答了我所提的問題,我就承認已經被你說服。”nn李德大度地向她攤手:“請便。”nn女記者欲擒故縱:“我說了以後你不要怪罪嘍?”nn“說吧,沒事。”話雖然這麼說,心裡嘀咕道:這小妞真他媽羅嗦。nn女記者狡黠地望了他一眼,邊說邊斜睨著他:“請你告訴我,德國軍隊下一步的前進方向。”nn眾多記者全都傻眼了。如此直白地提出國家機密問題,他們的記者生涯裡是大姑娘坐轎——頭一遇。更讓他們吃驚的是德國元首並沒有以“無可奉告”搪塞,而是像拉家長一般暴露了下一步的軍事目標:nn“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在我們的北面是伊朗。伊朗與德國同屬雅利安民族。在1941年,這個國家被蘇聯和英國這兩個強盜瓜分。我下一步的計劃當然是向伊朗進軍,為我的近親報仇。為了這個行動,我已經等得夠久的了。”nn美國女記者馬上提醒他,前不久美國羅斯福總統發出嚴正聲明,德國軍隊一旦越過伊朗邊境,美國政府就要對德採取最嚴厲的行動,包括軍事行動。nn她閃著狡詐的眼光對李德說,是不是因為美國總統的這個宣告,使德國在進入伊拉克後停滯不前。nn提到這個宣告,李德氣打不從一邊來。就是這個美國,一貫玩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把戲,明曰中立,實則處處與德意志帝國為敵,成為盟軍的老大。nn實際上,就因為這個宣告,讓德國遲遲不敢越過兩伊邊界,讓德國的潛艇戰畏首畏尾,讓他在佔領斯大林格勒後一個月還不敢宣佈,生怕刺激那個小兒麻痺症患者犯病——撕破最後的遮羞布向德國宣戰。nn想到這裡,李德氣得渾身發抖,再也無法自持了,站起來揮舞著拳頭咆哮如雷:“羅斯福!請你轉告羅斯福,我不怕他。天地良心,我對他忍得夠長的了。如果他需要宣戰,就讓他來吧。他不是在世界各地到處放火、與德國為敵吧?我要越過兩伊邊境,明天,不,後天。讓他等著吧。”nn李德大汗淋漓地坐了下來,頭上的一縷頭髮耷拉在眼睛上。他喃喃地訴說著他內心的苦悶。就在記者們以為他傷心過度氣暈了時,他又突然站起來盡全力喊叫,把所有的人都嚇了一跳:“我要為伊朗報仇雪恨,我下命令給天下無敵的德國軍隊,把英國佬和俄國人一腳踢出伊朗,然後我要向外高加索進攻,向哈薩克進攻,向印度進攻。我的印度軍團正摩拳擦掌呢。”nn大家瞠目結舌。他在心急之下,把帝國的軍事行動和盤托出。元首之所以對越過兩伊邊境氣得急火攻心,是因為一年前英國和蘇聯聯手,推翻了親德的政府,把伊朗變成了蘇聯的軍火庫……nn←←←←←←←←nn伊朗的面積超過法國、瑞士、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和盧森堡國土面積的總和。幾千年來,她一直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樞紐,是古絲綢之路的要道。到伊朗去的人,都品嚐過它香甜多汁的水果——蘋果、桃、杏、李子、葡萄、甜櫻桃和石榴,以及檸檬、柑橘、棗和橄欖。nn在伊朗的地下,埋藏著另一種“黑色黃金”——石油。這個國家蘊藏著近200億噸的石油,宛如一艘漂在油海上的大船,讓這個國家的身價百倍。nn因伊朗是亞洲的雅利安人國家,兩次世界大戰中,它都與德國站在一起。但兩次都因站錯隊而遭不幸:第一次大戰後,卡扎爾王朝被英國給廢了;第二次大戰初,伊朗又因為支援德國,遭到英國和蘇聯的聯合入侵,付出慘重代價。nn在伊朗近代史上,伊朗屢遭英俄侵略,只有德國一直在幫伊朗。被英國扶上臺的禮薩汗未吸取親德教訓,再次與德國熱乎起來。nn一個人搭錯了車,不算多大的事,下得車來,說聲拜拜,重新找一輛就是了。趕巧的,說不定不下車了,就此展開了一趟新的旅程,乃至新的人生。可是,一旦一個國家搭錯了車,就要遭到國破家亡的下場。nn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伊朗宣佈嚴守中立,而英俄兩國和奧斯曼帝國很快便在伊朗土地上大打出手。看著在本國領土上肆虐著的仇敵,伊朗人民怒火中燒。1915年3月,經過德國領事瓦斯穆斯的努力爭取,在親德的瑞典教官指揮下,法爾斯省的伊朗憲兵隊向英軍開火,佔領了英國領事館。nn在大戰後期,德軍節節敗退。在伊朗的親德勢力雖然在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的支援下盡力掙扎,但畢竟不是力量強大的英俄軍隊的對手。1917年3月,在英俄軍隊進逼之下,臨時政府遷往伊斯坦布爾。4月2日,英俄軍隊在克爾曼沙赫會師。伊朗第一次聯絡德國對抗英俄的嘗試慘淡結束。nn1933年,希特勒執掌德國,馬上與伊朗攀親戚,宣稱德伊兩國人民同屬雅利安民族,要團結起來,共同對抗英俄。德伊兩國關係因而更加密切。德國派出近5000工程技術人員赴伊朗工作;伊朗的各個領域都能看到德國人的身影。德黑蘭大學等重要學府也交給德國人管理。數以千計的伊朗學生去德國留學。雙方貿易也迅速增長,德國很快成為伊朗最大的貿易夥伴,貿易額佔到伊朗對外貿易的近一半。nn在越來越熱乎的氛圍中,兩國越走越近。德國向伊朗軍隊提供了全部武器裝備,伊朗軍隊全副德式裝備;並由義大利幫助伊朗建立了海軍。面對辛勤工作的盟邦朋友和蒸蒸日上的國運,禮薩?汗對希特勒真有些感激不盡了。但他始終沒有走出希特勒希望的最後一步:與德國結成真正意義上的同盟。禮薩?汗清楚,伊朗還不具備與英蘇對抗的實力,在大國的紛爭中游走,力求避免災禍,才是唯一可取之道。nn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樹欲靜而風不止。與上一次世界大戰一樣,伊朗宣佈嚴守中立。仍與上一次一樣,伊朗最終未能置身事外。nn1941年,德軍把觸角伸向中東。在北非大敗英軍的同時,在伊拉克扶植了親德政權。英軍迅速作出反應,5月30日,英軍在巴士陸,幾天後即佔領了巴格達,摧毀了親德政權。與此同時,另一部英軍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軍隊佔領了敘利亞和黎巴嫩。伊朗周圍已是危機四伏。nn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大敵當前,蘇聯和英國這兩個曾不共戴天的國家終於攜手抗敵。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英國須向蘇聯提供戰場急需的軍火物資。其中一條擬議中的通道,便是縱貫伊朗的鐵路。而這條鐵路線上,正活躍著很多德國人。nn1941年7月18日和8月16日,英蘇兩次照會伊朗政府,表示在伊朗工作的德國人嚴重危害了兩國的安全利益,要求伊朗驅逐這些德國人。伊朗以這樣做會影響伊朗國內經濟發展和中立地位為由,復照拒絕。禮薩?汗在關鍵的時刻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與希特勒藕斷絲連,世仇們就要對他下手了。nn1941年8月25日凌晨,英蘇軍隊從南北兩個防線入侵伊朗。蘇軍五千人兵分三路,迅速攻佔馬庫、霍伊、拉什特、戈爾甘等地。英軍分兩路一路偷渡過伊朗與伊拉克的界河——夏臺阿拉伯河,直取阿巴丹。另一路從伊拉克的哈納根出發,逼近克爾曼沙赫。nn與此同時,英國海軍和空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襲伊朗艦隊和阿瓦士機場。義大利辛辛苦苦建立的伊朗艦隊基本被摧毀,伊朗飛機大多尚未升空就被炸燬。全部德式裝備的伊朗軍隊雖頑強抵抗,但無法阻止英蘇軍隊前進的腳步。nn8月31日,英蘇軍隊在加茲溫會師。9月10日,英蘇向伊朗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伊朗必須在四十八小時之內交出德國僑民,關閉德國、義大利、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使館。nn即使到了這種時候,禮薩?汗仍拒絕交出德國僑民。如果禮薩?汗是一介平民,他的義舉無疑可以拯救很多朋友。但不幸的是他是一國元首,如此作為只能斷送他的國家。9月16日,英、蘇軍隊逼近德黑蘭,伊朗危在旦夕。萬般無奈之下,禮薩?汗宣佈遜位,傳位於其子,21歲的禮薩?巴列維。自己揣了一塊伊朗泥土,黯然登船,走上了流亡之路。nn這位對軸心國忠心耿耿、治國有方而不會見風使舵的國王對政治已經厭倦了,想到加拿大養馬度過殘生,但英國不想讓他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牧場生活,把他發配到非洲的模里西斯。納粹德國佔領伊朗後,英國人生怕希特勒派人劫持,再次秘密遷到南非的約翰內斯堡嚴加看管。1944年7月,因心臟病發作在南非去世。nn1942年1月29日,伊朗與英國、蘇聯簽署同盟條約。伊朗交出了全部交通設施和電報電話,軍隊也把對外防禦的任務交給了盟軍。蘇聯軍隊控制了伊朗的北部,英國軍隊控制了伊朗的南部。伊朗再一次喪失了大部分國家主權,遭到了事實上的瓜分。nn此後,英國、美國透過伊朗北部,為蘇聯運去了三百萬噸戰略物資。nn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現如今,隆美爾的德軍已經陳兵伊朗邊境,隨時可以為伊朗復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武控天下網遊之狂舞天涯獨步九天宋端午的彪悍之路神劍仙緣巔峰武道極品護花高手爭天下異界之傲視無雙噬吞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