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德意志之統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一八六九年十一月,北京會談宣告結束!

在中、英、莫臥兒帝國聯合釋出的宣告中如下規定:"莫臥兒王朝為印度唯一的統治階級,唯一得到中英兩國承認的政府!

鑑於之前因為誤會而產生的摩擦,以及雙方大量士兵的死亡以及財產損失,在印度交戰各方因於本協議簽訂之日起立即停止交火,並且交換俘虜以及陣亡士兵遺體!

裁撤東印度公司,印度由英國女王直接統治管理,尊重當地王公權利,調整改組軍隊,加強鐵路、通訊等設施建設......"

同時承諾不會追究起義之領袖的任何責任,英國政府還會協助被破壞之地方重建工作。

印度人或許可以鬆口氣了,但是這些印度人永遠也不會想到,另外一份秘密協定,已經在中英兩國之間簽署完成。

鑑於目前印度局勢已經惡化到無法控制局面,英國當局僅憑本身力量,已經無法控制印度,因此印度劃分為六個區域,即印度區、孟加拉區、安德拉區、奧里薩區、馬拉提區、以及吉吉拉特區。

英國當局將對印度區、孟加拉區、安德拉區實行直接統治,而中國當局則取得馬拉提區、以及吉吉拉特區。

秘密協議規定,中英當局建立攻守同盟條約,一旦所統治區域裡出現任何針對一方之攻擊行動,則視為對兩軍同時開戰!

中英雙方將共同承擔印度全境治安、建設、發展,利益均享,權利共享,有義務共同鎮壓印度境內任何反對雙方統治之叛亂行徑......

同時,一份逮捕名單已經擬定,這上面就包括了參加本次會談的暴動首領,以及協助參與暴動的莫臥兒帝國的高階官僚貴族!

而那些暴動首領以及得到滿足的莫臥兒帝國的貴族們,完全都不知道災難正在悄悄朝著他們逼近......

一八七零年一月,中華聯合帝國大皇帝陛下順利返回北京,同月,得到了大皇帝陛下接見的印度各方勢力離開中國。

二月,經過數月修整的中英聯軍完成準備,而在這個時候,印度暴動者卻完全被《北京協議》麻痺,徹底放鬆了警惕,面對忽然再度到來的戰爭根本缺乏應戰準備!

中英聯軍迅速奪取被暴動者控制的城市,大批暴動領袖、印度王公貴族遭到逮捕,這其中就包括了章西女王葩依。

相比較於其他暴動領袖,葩依的結局還算不錯,這個章西女王,成為了中華聯合帝國石達開石大將軍的一房小妾。

而其他的暴動領袖,則無一例外的遭到了槍決......

鮮血把整個印度染成通紅,印度暴動終於在中英聯手之下,採用軍事以及政治雙重打擊,遭到無情鎮壓。

印度暴動整整進行了十三年,在這十三年的時間裡,印度死亡人口一百一十七萬,經濟損失高達四億英鎊。

在這十三年裡,英國方面同樣也蒙受了巨大損失,無論是在軍事上的,還是經濟上的。英國國力因為持續不斷的印度暴亂,而遭受到了極大損失。

一個強大的帝國,在印度這個戰爭泥潭裡整整掙扎了十三年,在此期間兩任英國政府倒臺,國內不滿抗議之聲不絕於耳。

而中華聯合帝國則透過種種光明正大的,或者並不如何光彩的手段,強行從英國人的手裡獲得了一半的統治權,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從一八七零年開始,印度這塊土地上有了兩個主人,一個叫英國,一個叫中國。

至於印度人的感受?誰會去管到他們......

......

而一八七零年,註定了是個世界風雲動盪的年份!

7月14日,這天正是法國大革命紀念日。柏林各報刊出了俾斯麥版電文。晚上,巴黎各報的號外就分發到了紀念攻打巴士底獄而集會的人們手中。大街上的人群在高呼"打到柏林去!"。

巴黎歌劇院這夜在落幕時又唱起了《馬賽曲》,這是"街壘國王"倒臺後一直被禁止演唱的。7月15日,法國議會批准了戰爭撥款。

1870年7月也許是法國流年不利的開端,四十六歲的喬治.桑正待在她的老家貝里的諾昂,此地離巴黎不遠,當時氣溫都升到了四十五度,四處草都沒有一棵,樹木乾枯,黃葉紛紛落下,接著森林起火,驚愕的狼來到人們的住房周圍轉悠,流行病猖獗。

喬治.桑說:"我從來未見過這樣淒涼的夏天,加上戰爭爆發......"

1870年7月19日,柏林。法國代辦向普魯士外交部遞交宣戰書。那則俾斯麥版的電文激怒了全德意志。人們也在高呼:"打到巴黎去!"原來還存二心的南德各邦,現在開始總動員。

巴伐利亞、巴登和符登堡向柏林保證,月底前可有五十萬軍隊開往邊境。各大國首都情報表明,中國、奧地利、俄國都認為法國太過分了,英國卻持事不關己的態度。

俾斯麥此時開啟保險箱,取出三年前貝內德迪親筆寫的,拿破崙三世除要蘭道、薩爾布呂肯、盧森堡之外,還要兼併比利時的備忘錄。7月25日,倫敦《泰晤士報》在柏林電訊的名目下用頭版頭條以照相製版形式刊載了貝內德迪的傑作!這一天倫敦炸開了鍋,

"好傢伙,才看出法國人真壞透了,不要安特衛普這把手槍,要整個比利時,野心還小嗎?況且還瞞騙了我們整整三年!普法要打仗,隨他們去,我們絕不介入。"俾斯麥把法國置於完全不義的地位,法蘭西至此被俾斯麥徹底孤立了。

中國《蘇報》駐普魯士記者從柏林報道說:

"七月中,德意志國民奮起的悲壯情景恐怕是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他們群情激憤,同仇敵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他們燃燒著立即出征的慾望,充滿著勇往直前的信念,忘卻了前不久的內訌,拋棄了種族、宗教、政見的區別。北從波羅的海,南到黑山林地,東起柯尼斯堡,西至科隆萊茵。到處都燃燒著條頓民族十字軍騎士的那種熱情,他們齊集於普魯士國旗周圍。法蘭西進軍號聲,被激起的德意志千萬人齊聲迸發出《守望萊茵河》的歌聲狂濤而吞沒。"

早在中國大皇帝陛下訪問普魯士的時候,普魯士已經制定了對法作戰計劃,普方按計劃將兵員、中國援助物資充分利用高效率的鐵路系統源源不斷地運往邊境。

拿破崙三世原想在普魯士猝不及防時,集結優勢兵力,跨過萊茵河,攻入法蘭克福,切斷南北德的聯絡,打亂普魯士作戰部署,最終得勝。戰前,法陸軍部長狂妄叫囂:"

我們完全準備好了,連最後一個士兵的靴扣都準備好了。"

但是恰好相反,法軍能開赴前線的兵力僅二十萬,且裝備短缺,中國答應的物資連一顆子彈都沒有送到。為此法國陸軍部長惱怒的向拿破崙三世表示:

"中國答應賣給我們的軍火在哪裡?中國答應運送來的大炮在嗎哪裡?中國答應為我們趕製的軍裝在哪裡?中國答應為我們提供的情報又在哪裡?"

沒有,什麼也都沒有。中國方面保持著沉默,長久沉默......

軍事總動員令下達,法國軍方陷入混亂。將領不知自己部隊駐防何處,有些軍事長官還待在阿爾及利亞。法軍沒有制定戰爭計劃,宣戰時倉促趕製的計劃錯漏百出、顧此失彼,他們一廂情願地想著馬上攻入德境,開赴前線的部隊只配備德國地圖反而沒有法國邊境地圖。宣戰前有人問陸軍部隊,軍用地圖在哪。部長指著他別的軍刀說:

"這就是我的地圖!它指到哪,軍隊就可打到哪,我們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做夢也沒想到後來戰爭完全在法國境內進行。

7月26日,法方拼湊了七個軍開赴前線。因法軍需部門沿襲已久的貪汙腐化,出征糧草等物資遲遲不能供應前線,催索糧草、軍火、藥品、帳篷、水壺、鍋灶等等的電報不斷困擾巴黎。拿破崙三世錯誤估計南北德不會結盟,而大大地低估了普方實力。

此時,普方給養充足、裝備精良的三個軍團七十五萬人,正集結於萊茵河西岸嚴陣以待。

法軍沒有集中,各軍團、各軍分別集結於盧森堡南端的隆維到斯特拉斯堡之間的地區。第一線分八個地區,依梅斯至南錫—貝爾德一線向後形成梯級配置。運輸系統臨時拼湊,彈藥奇缺、徵兵不足、編制不滿。這種單純為進攻而設定的部署,於防禦毫無用處。法軍還沒有情報部門,各級指揮官盲目地指揮部隊。

拿破崙三世帶著他那酒囊飯袋的陸軍部長和要繼位的小太子前往梅斯大本營,他在做偉大的高盧統帥的美夢。

1870年7月31日,俾斯麥戴上尖頂頭盔,身著後備軍現役少將制服,蹬上一直到大腿的長統靴,告別妻子,赴柏林車站,隨國王去前線。

8月2日,法軍第二軍一部攻入德境摩澤爾河畔的薩爾布呂肯,擊敗普軍第一軍團一個營,這場小小的前哨戰拉開了普法戰爭的序幕。

各方面跡象使法皇警醒,強敵在前!法國人馬上將法軍統編為兩個軍團,三個最南端的軍編為阿爾薩斯軍團,由麥克馬洪元帥統領,北方和左翼的幾個軍編為洛林軍團,由巴贊元帥節制。

8月4日清晨,普軍王太子的第三軍團,以四路縱隊前進,在萊茵河上游的小支流勞託河附近衛森堡,奇襲麥克馬洪的一個先頭師。麥克馬洪軍團僅一個軍接戰,因寡不敵眾,且戰且走,後來以一森林苔地作為陣地,以勞託河為屏障抵抗待援。當晚,巴黎誤傳:法軍大獲全勝,殲滅普軍二萬,普王太子被生俘。

在巴黎大轟大嗡的慶祝時,普軍在烏爾斯部署反擊,以包抄敵軍兩翼,並用主力對付法軍右翼,普軍將從中國手中接手到的一百五十們門火炮用於主攻方向。麥克馬洪的騎兵反衝鋒做徒勞犧牲,無法阻擋普軍合圍。晚,麥克馬洪部隊往沙隆逃竄。法國東部孚日山脈屏障被擊破,通往巴黎的大門敞開了。

6日,在中華聯合帝國帝都北京,中華大皇帝陛下張震,發表著名的"張震宣言":

"......德意志的未來要靠德意志的人民!只能靠你們自己,德意志人民,神聖的德意志人民,必須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冷靜、勇敢來克服一切困難!只有這樣,德意志才能前進,德意志民族才能統一!

世界上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你們!最後的勝利必將屬於德意志人民!"

最後,張震喊出了如下口號:

"中華聯合帝國萬歲,統一的德意志萬歲!"

"張震宣言"在最短的時間裡傳到了柏林,傳遍了整個德國,這個時候已經無需再隱瞞什麼了,普魯士政府驕傲地告訴全德意志人民:

"中國,是我們最堅強可靠的盟友!在前線的德意志士兵使用的槍支中,每十枝裡就有六枝來自中國!在我們使用的火炮中,每十門裡就有六門來自中國!"

"中國萬歲,大皇帝陛下萬歲!!統一的德意志萬歲,勝利萬歲!!"的口號響徹了德意志的每個角落!!

儘管戰爭還沒有結束,但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已經出現!!

拿破崙三世面對如潮水一樣進攻的德意志軍隊,面對"張震宣言",整個人都已經崩潰,自己被徹頭徹尾的出賣了!

在這場戰爭中,俾斯麥同樣也蒙受了巨大的創傷。

俾斯麥在前線幾乎天天給約翰娜寫信。16日夜,他在蓬塔木松的大本營剛寫完信,便接到一個噩耗,"大兒子赫伯特陣亡!"他的兩個寶貝兒子都在第二軍團,還未出門又來了第二個噩耗,"小兒子比爾身負重彩。"

但是,俾斯麥克服了巨大的痛苦,依舊沉著冷靜的觀看著戰場上發生的一切,德意志的勝利遠比自己兒子的性命更為寶貴!

29日至31日,經默茲河畔三次戰鬥後,麥克馬洪退守色當要塞,正當他們考慮出擊去梅斯還是西撤巴黎時,王太子統率的第三軍團紮緊了口袋口,完成了色當之圍。

俾斯麥警告比利時政府,逃入比境的法軍必須解除武裝,否則普軍將越境追擊。比利時電訊說:"有幾千名法軍越過邊境而被解除了武裝。"31日毛奇對著牆上的軍事地圖洋洋得意地說:"啊哈!現在我們可把這些法國佬關進老鼠籠裡了。"

9月1日,剛剛運抵前線,由中國江南制造局生產的六百門大炮張開血盆大口,對法軍最後攻擊開始!

六百門大炮輪番開火,下午普軍發起總攻。此時是1870年9月1日午後,抱病在軍中的拿破崙三世希望戰死不成,便在臉上薄施胭脂來掩飾蒼白面色,接著懸起了白旗。

毛奇發現白旗,便立即命令普軍陣地所有槍炮停止發言,然後派出薩倫朵夫上校赴敵陣。不到午後6點30分,上校返回,和上校同來的一名法軍軍官帶來了法皇給威廉一世的信。威廉一世展讀道:

"我的兄弟:

命運沒有使我歿於軍旅,我只有將我的佩劍交納於陛下手中。你的善良的兄弟拿破,9月1日,於色當。"

俾斯麥代表國王口授了一封覆信:

"我的兄弟:我很遺憾,我將接受陛下的佩劍,望您委派一名負有全權之責的軍官,前來洽談您麾下如此忠勇的軍隊的投降事宜。我方將委託毛奇將軍參與接洽。"

9月2日一大早,俾斯麥穿上他那煙塵僕僕骯髒不堪的軍裝,套上長靴戴上軍帽,策馬五公里會見了拿破崙三世。法皇坐在一輛雙駕馬車上,身邊站著三名軍官,另外還有三名軍官騎馬護駕。法皇提出想見普王,俾斯麥託辭威廉軍營離此地較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俾斯麥換了一身整潔制服,與身著鎧甲的騎兵儀仗隊一道護送拿破崙三世到弗雷努瓦村休息。毛奇和文普芬簽訂投降書之後,威廉一世會晤了被俘的拿破崙三世。兩位陛下都動了感情,拿破崙三世出來時,熱淚盈眶不能自已。

9月5日,拿破崙三世抵達普魯士國王的城堡威廉斯赫埃。他在這裡被囚禁到1871年3月19日。

普法戰爭結束了,普魯士大獲全勝,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這位傲慢的皇帝陛下成為了俘虜。

但是,勝利只是一個方面,俾斯麥所想的,只要利用這次勝利,進一步征服法國,進而讓整個德意志在狂熱中完成統一,用鐵和血的手段!

俾斯麥這位出身於保守派陣營的容克,使用了戰爭手段,摧毀了阻礙德國統一的內外勢力和德意志聯邦的全部舊關係,完成了三百多年來德意志民族不斷追求的統一大業。

中國,德意志帝國,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國家能夠想到,這兩個國家會走到一起,並且結成最堅定的盟友,世界新的政治格局開始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魔王神官和勇者美少女破九天遠征軍之潰兵兄弟異世刀神異能之歡喜人生大爭之世重生之叱吒風雲鬥神天下娛樂世紀盜宋
作者西方蜘蛛其他書
迷蹤諜影 我家農場有條龍 抗戰之血色戰旗 無限怪物訓練營 血沃軒轅 強明 國魂 血火河山 刺刀1937 無限之軍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