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仁宗認母(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到了晚上,兩人一起用過了晚膳,仍舊是散坐聊天。狄後吩咐下人將靜室打掃乾淨,鋪設床墊被褥,晚夜要與娘娘同寢聊天,打發漫漫長夜。

至歸寢之時,狄後因惦念夫人為何不知兒子年歲呢,由此追問道:“夫人有意欺瞞,是何道理呢?”

娘娘被狄後緊緊追問,不覺失聲說道:“皇姐,你難道不認得哀家了嗎?”說著,早已經淚如雨下。

狄後聞言,吃了一驚,問道:“夫人難道是李妃娘娘嗎?”但娘娘已淚流滿面,哽咽得說不出話來,狄後著急,又追問道:“此時房內無人,夫人何不細細道來。”

娘娘止住哭泣,方將當初受害,後得王興入宮來報,太子救回,已抱往南清宮扶養,心下稍寬。但六年後,太子見到生母,母子天性,面帶淚痕,劉後生疑,在先皇面前進讒言,要將自己賜死。後來餘忠怎麼替死,怎麼送往陳州,怎麼遇包拯假認母子,怎麼在開封府靜室居住,多虧公孫策治癒雙目,又遇展昭,方知當年發生的一切,今日前來南清宮祝壽,為的是吐露實情,一一與狄後細說了一遍。

狄後聽了,目瞪口呆,不覺也落下淚來。半晌才回過神來,狄後問道:“不知你有何證據?”

娘娘從懷中取出金丸遞過去,說道:“皇娘還記得此物嗎?”

狄後接過金丸,在燈下驗明,連忙戰戰兢兢地將金丸遞還,雙膝跪倒,匍匐請罪道:“臣妃不知鳳駕降臨,實屬多有得罪,望乞太后赦免。”

娘娘連忙扶狄後,說道:“皇姐不必如此,哀家還沒有謝你們扶養皇兒恩情呢?只是如何告知皇兒,使我母子重逢呢?”

狄後沉思了一會,方才說道:“待臣妃裝起病來,遣寧總管進宮奏明當今,聖上聞聽,必親臨南清宮,那時臣妃再吐露實情便了。”

娘娘覺得這個主意可行,點頭同意了。商議已定,又是一番往事家常,自不必提。

到了次日清晨,狄後派寧總管進宮,稟告仁宗:“娘娘夜間得病,甚是嚴重。”寧總管不知實情,只得進宮面聖。狄後又將暗中此事告知**王,讓他準備迎駕等事宜。

“娘娘夜間突然得病,很是嚴重,奴才特來啟奏。”寧總管進宮,找到正要臨朝的仁宗,匍匐在地,稟告道。

仁宗聞言,很是擔憂,朝也不上了,吩咐立即擺駕南清宮。

南清宮門外,仁宗對前來接駕的**王,問道:“皇娘得了什麼病?現在怎麼樣了?”

**王答道:“皇娘昨夜偶感風寒,此時已經好多了,陛下不必憂心。”

仁宗聞言,心下稍稍安心,一路行到狄後寢宮外。仁宗吩咐隨行人等皆在寢宮外等候,只讓陳林跟隨。

仁宗在**王側身引路下步入寢宮,只見裡面靜悄悄地,連一個服侍的丫鬟也沒有,又見御榻之上錦帳高懸,狄後正躺在裡面側身而臥。仁宗連忙幾步上前,伏在榻前,問安道:“皇娘,皇兒來看您了,您病情好些了嗎?”

狄後翻轉身來,猛然間問道:“陛下,天下至大至重者,以何為先?”

仁宗答道:“莫過於孝。”

狄後嘆了一口氣,說道:“既以孝為先,有為人子不知其母存亡的嗎?又有人子為君不知其母在外漂泊的嗎?”

這話問得沒頭沒尾,仁宗茫然不解,還以為是狄後病中胡言亂語,所以並沒有應答。

狄後又道:“此事臣妃盡知底細,唯恐陛下不信。”

仁宗聽聞狄後自稱臣妃,不覺大驚失色,說道:“皇娘何出此言,望乞明白垂訓。”

狄後坐起身來,指著仁宗掛在胸前的半塊和田白玉,問道:“陛下,你知道掛在你胸前的這半塊玉佩的來歷嗎?”

仁宗答道:“皇娘以前不是說過,這是您孃家家傳之物嗎?”

狄後說道:“陛下,以前你還小,臣妃沒有跟你說實話。其實這是你的救命恩人展堅,他家的家傳之物,當年……”接下來,狄後跟仁宗講述了當年發生的一切。

仁宗聽完,不勝驚駭,不覺淚如雨下,哭問道:“如此說來,朕的皇娘現在在哪裡?”

話落,只聽罩壁後傳來悲聲陣陣,走出一個身穿一品服飾的夫人。

仁宗見了發愣,不知該說些什麼。

娘娘怕仁宗不信,連忙將金丸取出,遞給仁宗。

仁宗接過金丸細看,與劉後金丸一般,只是上面刻的是“玉宸宮”,下面是娘娘名號。仁宗遞還金丸,雙膝跪倒,哭道:“孩兒不孝,苦煞皇娘了。”說到這,不由放聲大哭。

娘娘抱住仁宗,兩人哭成一團。

只見狄後不知何時,已經下了床榻,雙膝跪倒塵埃,匍匐請罪。連**王與陳林也各跪在一旁,苦苦相勸。

母子抱頭痛哭多時,方才止住哭聲。仁宗又叩謝了狄後,攙扶起來,又吩咐**王與陳林平身。仁宗對太后說道:“皇娘如此受苦,孩兒再為人君,如何面對滿朝文武?豈不得罪天下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太后說道:“皇兒回宮後,即刻降旨,遣郭槐與陳林前往開封府宣旨,包卿自有辦法。”這是包拯之計,命李誥命告知太后,太后才奏的。

仁宗說道:“好,孩兒回宮就降旨,明裡派郭槐去宣旨,暗裡卻是命包卿突審郭槐,拿到劉後加害皇娘的口供。只是劉後垂簾聽政多年,雖然這幾年因體弱多病還政於孩兒,但在朝中的勢力依然不可小覷。孩兒擔心郭槐不肯招供,而劉後強行介入,下懿旨把郭槐釋放,那時孩兒進退兩難,就不好辦了。”

狄後建議道:“王興侍衛,他當年親身經歷了此事,可以做為本案的人證,臣妃建議派他前往開封府做證,不知陛下聖意如何?”

仁宗點頭同意,說道:“朕小時候住在南清宮之時,王侍衛就非常疼愛朕,朕沒有想到,他竟然還是朕的救命恩人。”

太后道:“皇姐,哀家與王侍衛多年沒有見面了,你可以安排哀家與他先見一面嗎?哀家要當面感謝他。”

狄後說道:“王侍衛就在寢宮外,哀家這就叫他進來。”說著,狄後一拍手掌,寢宮門開啟,走進來一個五旬左右的大漢。

只見大漢身穿武服,走起路來虎虎生風,歲月雖然在他臉上留下了明顯的痕跡,但一雙眼睛目光依然銳利,身體依然壯實。他走到近前,雙膝跪地,匍匐在地,叩見到:“微臣王興,叩見聖上,李太後,狄後,王爺。”

太后上前扶起王興,說道:“王侍衛,你還認得哀家嗎?”

王興滿臉激動之色,答道:“認得,當然認得。微臣永遠記得太后的樣子。”

仁宗上前拍了一下王興的肩膀,說道:“王侍衛,你忠心為國,捨身救駕,立了大功,即使封將封王也不為過。可你卻屈身王府做了近二十年的護衛,真是委屈你了。”

王興想起當年之事,不覺已淚流滿面,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太后勸道:“王侍衛,今日是高興的日子,不要再悲傷了。哀家有個好消息告訴你,展侍衛的兒子,展昭,當年被五臺山高僧所救,現已學藝有成,如今正住在開封府裡。”

王興問道:“太后,您說的是真的嗎?我展大哥真的還有骨血存活世間嗎?”

太后含笑點頭,又安慰一番,才吩咐王興前往開封府,先和展昭見一面,等郭槐到後,再出堂做證。王興領命,急匆匆地趕往開封府去了。

仁宗又安慰太后許多言語,然後駕轉回到宮中,親自御筆草詔,秘密封好,欽派郭槐與陳林一起前往開封府宣旨。郭槐領命,欣然與陳林直奔開封府而來。

且說昨日包拯伺候太后去後,回到書房等候訊息。半個時辰後,展昭與包興一起押著空轎回來,包興稟告道:“老爺,狄後留娘娘在南清宮,說是要多住幾天。那裡賞了跟役人等二十兩銀子,轎伕二十吊線。”

包拯笑道:“好,本府知道了。你們回去休息吧,不要向任何人提起此事。一切等明日本府上朝打探訊息回來再議。”

第二天清晨,包拯在朝堂打聽到,狄後昨夜得病,仁宗已經趕往南清宮探望。包拯暗忖:“這必是娘娘吐露實情,狄後使的計謀。聖上此去南清宮,必能與娘娘母子相認。娘娘若在聖上面前提及本府之計,聖上必遣郭槐與陳林前來南清宮宣旨,命本府提審郭槐,拿到劉後與襄陽王謀害娘娘的口供。”包拯想到此,急忙趕回開封府。

包拯回來府衙不久,王興便奉命趕到,在王興說明來意後,包拯命人叫來展昭,展昭見到當年與自己父親共事多年,並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王興,自然激動異常。而王興見到當年自己大哥的兒子,心情同樣激動。兩人相互問候回憶往事等,在此不必細說。

包拯也在一旁不時聊幾句,於是,三人就這樣在書房喝茶聊天,等候聖旨的到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我有一劍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護花醫武高手重生醫武贅婿仙道煉神從神蹟走出的強者1其實我就是喪屍母體我,嫦娥男閨蜜!馬文才,你欠抽穿梁祝做女夫子開局融合混沌本源王妃,快點生個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