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迷蹤(7)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朕記得那是貞觀二十年,太宗皇帝病重,先帝為太子,下詔軍國機務委太子處理,先帝仁孝,每日朝罷入內廷在太宗皇帝身邊侍疾。朕就與那時與先帝相識。”女皇顯然陷入了久遠的回憶當中,狄公侍立一旁不敢插言。“先帝亦十分喜愛王右軍的書法,但有一個人比先帝要更喜歡,那個人就是——朕,朕當年身為才人,服待在太宗皇帝身邊,曾經多次見過這《蘭亭序》,王羲之之字如其人一般風骨清舉,高貴質樸。當年朕初見就對其愛不釋手。只是當時朕身份低微,對王右軍的墨寶只可遠觀,卻不能擁有,先帝知朕心愛此物,曾多次將馮承素用雙鉤填墨法摹寫的副本給朕賞看,後來太宗皇帝病重,叮囑先帝要將《蘭亭》隨葬,先帝也允了。”

“可先帝登上大寶後不久,時值朕的生辰,先帝說要送朕一物,朕當時只以為是珠寶首飾、名貴珍奇,可是開啟一看,朕呆住了,匣中竟然是本應隨葬昭陵的《蘭亭序》!”

“原來當年先帝在民間確實尋到了晉時所用的古紙——蠶繭紙,由姚希文交給馮承素,讓馮承素在紙上摹寫《蘭亭序》,終於有一副最為成功之作,寫成之後連許多書法鑑定大家都瞞了過去,據說區分一法只有馮承素與先帝兩人知曉,先帝就將這份《蘭亭序》一直留在自己的身邊,但是一直也沒有敢將之顯於太宗皇帝面前。”

“是啊。”狄公點點頭。“《蘭亭序》,古今莫二珍寶太宗皇帝的平生摯愛,相傳太宗得到《蘭亭序》後,對其愛不釋手,日則把玩臨習,夜則同榻而眠,外出隨身攜帶,不離半步,一時不見則寢食難安,對其痴迷幾於瘋狂。就因為太宗皇帝對《蘭亭序》愛之及深,所以對它的看管也是極為嚴密,能夠接觸到它的只有可以摹寫真跡的幾個人和太宗親近之人,先帝或是馮承素確實是可以趁機調換真跡,但是如果真的調換真跡,那麼能否逃的過太宗皇帝和當時書法鑑定大家褚遂良的法眼就不好說了。而我推斷,若是《蘭亭序》真的被調包,也只可能是在太宗陛下病重之時或是駕崩之後,那時萬事繁亂,冗雜多端,而先帝也初掌朝堂,眾人恐怕也無暇顧及這《蘭亭序》,此時下手確實是最佳時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女皇垂下眼皮,未發一言。

“朕也曾經問過先帝區分之法,但先帝只是笑著對朕說:‘媚娘,朕給你的自然是最好的。’可是沒想到當年馮承素竟然將同樣手法炮製的《蘭亭序》寫了兩份,而那一份竟然多年後惹出事端,而它的出現也讓朕竟然對先帝留給朕之物心生懷疑,真的是……”

女皇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手撫木匣,顯然是又沉浸在往事之中,雖然面上沒有什麼表情,但是狄公卻發現她的眼角眉梢卻有一絲溫柔宛轉的情愫在流動,那是從高宗皇帝駕崩後狄公多年未曾見過的。

狄公嘆了口氣,想要躬身悄悄退去。

“狄懷英!”女皇的聲音又冷冽了起來“先帝至孝,太宗皇帝的遺詔先帝自然是照辦無疑,若是朕再聽到有誰詆譭質疑先帝的話語,定要治他一個大不敬之罪!”

“臣知曉,所以剛剛臣只是說,在陛下面前斗膽猜想。”

“是啊,一切也只是猜想。人生百年、韶華白首,一切一切不過虛空大夢,朕此身過後,狄卿對這《蘭亭序》的猜想,世人對這《蘭亭序》的揣測,朕要帶著它們一起去見先帝。”

狄公點點頭,隨著女皇的目光向遠方望去,而那遠方的盡頭是一片巍峨的陵寢,那裡沉睡著這位女皇的丈夫。

後記:

《蘭亭序》的下落是一個謎團,雖然史書上記載它最後葬於昭陵,但是五代時耀州刺史溫韜把昭陵盜了,他寫的出土寶物清單上,卻並沒有《蘭亭序》,那麼十有八九《蘭亭序》就藏在乾陵裡面。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本文就是選用了後一種說法,文中與紙的鑑定、墨的製作、《蘭亭序》的臨摹、以及馮承素其人的相關情節都來源於史料。有一點當注意的是,史書上記載了王羲之寫《蘭亭序》時所用的筆(鼠須筆)所用的紙(蠶繭紙),但卻沒有記載用了什麼墨(也可能是我沒有找到吧),不過我也就是以此作了文章。當然,姚希文是自設人物,長生墨是自命名,狄公斷《蘭亭序》一案是自己文學創作,大家就不要深究了,呵呵。(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秘復甦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不可思議的貓咪不可思議的世界開局贅婿到第一首輔從奪舍蕭炎開始降臨諸天追美寶鑑狄小杰偵探社德蘭大陸亞瑟志罪惡江湖荒村亂葬天狼十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