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一章 封鎖糧道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泛黃的夯土城牆,破舊的城樓,深已不足三尺的護城河等等,無一不訴說著這座古城的滄桑。

城上密密麻麻,盡是甲卒。個個執弓披盾,神情冷肅。城下軍陣如牆,刀槍林立,更有近千斤重的鐵炮直對城門,散發著懾人的寒光。

城牆倒是修的挺長,單隻一城就足有十三四裡之遙。李承志眺目遠望,竟似看不到盡頭。目能所及之處,只見塵煙飛散,黃霧翻滾。

那是後陣的兵卒在逐營撤走,將去豳華二州,支援李亮。

凝望一陣,李承志挪回視線,繼續打量著城牆,目露沉思。

長安城並不高,將將四丈,是劉邦建都時用夯土製成。但在西漢末年被更始軍(綠林起義軍之一)攻破,城牆已殘破不堪。

之後劉玄率綠林軍入城,因分贓不均從而內訌,長安再次破城。赤眉軍(綠林起義軍之一)不但將西漢王陵掘了個乾淨,更是一把火將長安城燒成了廢墟。

東漢建立,劉秀定都洛陽後,雖然將長安定為西京,但只是略微修繕一番。與新都洛陽比,幾乎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到了東漢末年,董卓挾幼帝以令諸候,遷都長安。長安城再次被攻破。不過這一次的火是董卓自己放的。

之後東漢滅亡,曹魏建國,依舊定都洛陽。自此後,長安甚至失去了陪都的資格,徹底淪為普通的州城。

這座用夯土造就的大城,距今已有七百年的歷史,就如風燭殘年的老人,經不得一絲的磕碰。

但李承志卻圍而不攻。

前三日,每天只是償試性的射幾輪箭,放一輪炮。到了第四日,李承志索性撤走了大半的兵卒。只予四城之下各留了一營炮卒和一營騎兵,圍城的兵力還不過萬。

到了第五日,莫說炮,竟連箭也不放了。只是辰時(早七點)與酉時(下午五點)各行一次操典。

便是這般,不足萬餘的兵力,卻逼的近三萬守軍龜縮在長安城中,連城門都不敢邁出半步。

李承志在打量城頭的守軍,長安城的守將也在打量他。

元遵是道武帝拓跋矽的玄孫,承爵陽平王,元恪繼位後,歷任幽州、青州、豳州刺史。

因與崔延伯不和,是以去歲崔延伯陳兵岐州,都督涇、岐、豳三州諸軍事時,太后高英準元澄之奏,將他與原任雍州刺史的羊祉對換了一下。

這一換,反倒讓元遵覺得掉進了大坑。

若還在岐州,至多也就是受些崔延伯的腌臢氣。然後如羊祉一般,待崔延伯大敗,隨元欽退回潼關,更或是撤回洛京便是。

如今倒好,已是兵臨城下,必敗無疑,但他身為雍州刺史,難道還能不戰而逃?

遭逢大敗,少帝與元懌正發愁無處渲洩怒火,更不知如何推諉戰敗之責,若他不戰而逃,不是直直的往刀尖上撞?

反觀與他對調的羊祉,連奚康生這樣的名將都敗了,崔延伯更是兵敗身死。縱然羊祉有敗兵之責,但也要聽命與崔延伯與元欽。且朝延如今正值用人之際,自是不會過多苛責於他。

所以元遵腸子都要悔青了。

除了悔,他還有恨,恨李氏逆賊都已佔據咸陽郡,更甚至已將緊領州城治所長安縣北境佔了大半,為何不一鼓作氣,將雍州城也一併攻下?

要知道,咸陽城與雍州城就隔著一條渭河,堪堪也就三十裡。且一馬平川,若用騎兵,不到半個時辰便至。

李承志倒好,愣是在咸陽停留了近月,才再次出兵?

若是元欽還在,這城破兵敗的罪責自然落不到他元遵頭上……

“殿下,便是鏖戰兩月有餘,但逆賊折損極微,也不至於休整近月才對,但為何如今才來攻我雍州?”

“還能為何?都怪元欽那個狗賊,非要行堅壁清野之策,一把火將涇、岐、豳三州的糧食燒了個乾淨。李氏小兒為免重蹈復輒,自然要偃旗息鼓,待我雍州全境夏糧入倉再來攻克,自然就能搶得許多糧草……便是你我欲破釜沉舟,燒的也只是雍州城內的糧草,難道還能將治下郡縣內的糧草也盡數燒光?”

元遵恨的咬牙切齒,“你當城下賊軍為何圍而不攻,只圍了數日,卻又將大半兵力撤走?就是怕將我等逼迫過甚,萬一鋌而走險,行元欽故智,潰走之際將州境內的秋糧燒光……”

親信恍然大悟,又盯著城下的叛軍看了一陣,低聲勸道:“殿下,如今城下逆賊還不足萬,我城內守軍近三萬,豈不正是天賜良機,何不令守軍出城迎戰?”

“爾蠢不自知……良機個鳥毛?”

元遵怒極反笑,“崔延伯當世名將,威震宇內,且擁大軍三十萬,但結果卻落了個兵敗身死。而你難道不知,時叩隴關之敵賊,只是崔延伯之十成之一?

而如今城內守軍雖有三萬之眾,但十之八九卻是從涇、岐二州潰逃而來,早已為驚弓之鳥,豈是城下逆賊的敵手?”

親信聞言,聲音壓的更低,幾不可聞:“便是不能勝,也能趁機突圍……”

突圍?

“狗賊,你莫不是想哄爺爺出城送死?”

元遵越聽越惱,一把揪住麾下的領口,指著約一裡外的鐵炮罵道:“可曾看到那火炮,只這南城之下就足有十樽,而城下門洞就只三座,每座門洞外足有三門炮嚴陣以待。但等城門洞開,便會三炮齊發。兵馬都未衝出門洞,就會被盡數射殺,你如何突圍?”

親信的臉色煞白如雪:“如此說來,李賊竟是要將我等困死在雍州城中?”

“不然還能如何?李賊無非便是想不費吹灰之力,以迫使我等獻城而降。但我元遵身為元世宗親,又豈是搖尾乞憐之輩?爾等也莫要再勸,好生與我守城,無非便是與城共存亡……”

親信正值肝膽俱顫,心若死灰,但聽到元遵的後半句,雙眼頓時瞪的比核桃還大。

我等何時勸你投降了?

哈哈,原來是這個意思?

親信登時心領神會,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

……

待騎兵行為馬術操典,便是炮營按旅輪換出操。並不複雜,不過是站站軍資,練練佇列。

倒不是李承志有意耀武揚威,而是怕兵卒閒出毛病來。

自酉時開始,這一番折騰已是一個時辰以後,也就是戌時初,太陽已到了西山之巔。李承志令各軍陸續回營。

雍州四城之下,每城就只三座城門,西海各軍自然也駐紮在離城門不遠的地方。但並非徹夜不眠死守,而是各分兩部,一部值前半夜,一部值後半夜。若是在夜中聽到動靜,不論有無軍令,炮卒都會照著城門開炮。

備的彈藥全是開花彈,一旦炮響,方圓百步內寸草不生,來多少都不夠殺的……

李承志的帥營就扎在北城以東約三里的地方,這裡是長安縣治下,予月餘前佔了咸陽,便已歸西海。

所以於一月前,雍州就已是兵臨城下,所以元欽和羊祉才跑了那麼快。

但誰能想到,已喂到了嘴邊的肥肉,李承志硬是忍著不吃?

想必這一月以來,朝廷已是如坐針氈了吧?

李承志轉著念頭,隨大軍回了營。

剛入中帳,李聰便風塵僕僕的迎了上來:“郎君,大兄(李亮)捷報!”

李承志接過信封匆匆一掃,臉上浮出一抹滿意的笑容。

出兵七日,豳州便光復泰半,想來至多三五日,剩下的數縣便能盡數攻克。

之所以這麼快,全賴元欽的神助攻。若非他潰逃時燒了糧草,豳州數郡不會在短短兩旬內就烽煙遍地,各郡各縣相繼喜迎義師。

所以李亮不但未費一兵一卒,更是在短短數日內就收攏了近十萬起義軍。

當然,其中可堪徵用的戰兵應是十不足一,其餘大多為老弱婦孺。但如今李承志不缺地,只缺人和糧。

如今人有了,糧自然也不遠了。

李承志收起信封,又問道:“皇甫可曾遣人來報?”

“秉郎君,還不曾!”

李承志又自言自語了一句:“嗯,看來尚算順利!”

這一次雖是他親征,但領兵征戰的依舊是皇甫。七日前出兵之際,皇甫由西向東,過渭河進馮翊郡(轄今高陵區、三原縣、閆良區、富平縣)。

馮翊郡不大,郡境堪堪百里寬廣,且西培大半都被咸陽郡包圍,是以郡中早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雖然不似豳州諸郡一般主動請降,但皇甫讓的兩萬大軍剛一渡河,諸縣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一下便繳械投降。

倒是皇甫又由南向北,轉攻北地郡時遇到了不小的抵抗。

也是因為北地郡緊鄰華州,一旦告破,華州便有失守之虞。是以元欽調兵遣將往北地郡支援,聲勢極大。

但李承志估計,官兵便是抵抗的再激烈,也只是守城為主,是斷然不敢野戰的,不然敗的更快。

而此次出兵,西海的戰略意圖是以搶糧為主,佔地為輔。而皇甫素來沉穩,自然會將他的意圖貫徹到極致。

“李彰呢?”

“午間已攻下霸城,正往驪山進發!”

“知會予他,莫要進的太快,以免元欽狗急跳牆,故伎重施!”

過了驪山便是華州的鄭縣,而鄭縣距潼關也就百里。一旦大軍攻入鄭縣,莫說據守潼關的元欽,包括洛京的少帝、顧命親王元懌,並滿朝文武,哪個不大驚失色,肝膽俱裂?

萬一元欽腦子一抽,將華州的糧草也盡數燒光,就得不償失了。

也是因為李承志根基太淺,雖連戰連捷,勢如破竹,不過都是憑一時之勇。是以絕對沒有攻克京畿的實力。

其餘不論,光是糧草就能愁的他掉光頭髮。

其次,火藥又不夠了……

……

時值九月,天氣漸冷。京中的小娘子已不敢只披一襲輕紗就招搖過市,都已老老實實的換上了長裙。

田中粟米早已收盡,老農趕著耕牛奮力犁田,只求在落雪之前將田耕完,最好再能下一場雨,將地澆透。

待天冷後,就能將田中的硬土凍的稀碎,細若粉塵。來年春種,出芽率自然極高。

今年尚算風調雨順,如河東、河南、山東的收成都是不差的。洛陽也在此例,老農自然喜笑顏開。

若是往年,滿朝文武自然也已彈冠相賀。說不得皇帝就會找個由頭賜宴王公大臣,與民同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今年,殿中百官個個愁雲慘澹。

十日前,元欽捷報,稱大敗賊帥皇甫讓、李彰,拒敵於華州之外,潼關無虞。

但事實又是如何?

繡衣使早已查的分明:自半月前,賊將皇甫讓、李彰相繼攻克京兆郡的新豐、蓮勺,北地郡的銅官、頻陽,賊逆陸續陳兵於華州邊境。

而元欽卻龜縮於潼關而不敢出,只是遣羊祉與楊鈞兵分兩路,予州境禦敵。

也根本不是元欽與捷報中所稱的大敗賊敵,而是對峙幾日後,叛軍便自行退兵,撤入了就近的縣城之中。

看來李承志似是有罷戰之意,也可能是因天氣漸寒,故而撤兵,想來今年再無戰事。

這算是喜訊,而且是今年朝廷與西海開戰以來唯一的喜訊,但元懌總覺得哪裡不對。

李承志向來是得理不饒人,怎會棄大好局勢,而偃旗息鼓?

果不然,昨日近夜時分,夏州傳來急報:月餘前,賊將李豐自金明郡出兵,進犯夏州。不足十日,便取朔方(今陝西子長,清澗一帶)、偏城(今陝西延長、延寬一帶二郡。

而後不知又用何法重開高奴縣油湖,之後驅兵於白乾山之邊牆,以火油彈開路,奚康生且敗且退,如今已退到了統萬城。

但不知何故,叛軍也不下牆,更不再攻城佔地,只是依邊牆進軍,不知是何意圖。

而如此大規模調兵,又急行近千里,李承志總不能是閒來無事,派兵卒去北地吹風吧?

元懌深知其中必有原因,可惜他不曾領兵,對兵事只算是粗通,是以剛至卯時,宮門方開,便敲響了端鍾。

京有不乏老於行伍,精通兵法之輩,更有如李崇這樣的名將。

而只看了一眼,李崇便猜出李承志的意圖:順邊牆往北進兵,只為阻斷六鎮與洛京之間的糧道。……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秘復甦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狩魂者大狙最強神鬼閻羅人在東京開始打卡重生從零六開始附生繡麗人生超級男保姆原神從刻晴開始才不是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