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月球開基地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憑藉著強悍的法器套裝,在不斷的加速之下,只是花了兩個多小時就跨越了漫長的三十幾萬公里降臨到了地球之上,實際上如果有必要的話,這個速度速度還能更快幾分。

其實因為太空中沒了空氣阻力,所以只要離子推進器不斷的加速,只要距離足夠遠準備的燃料足夠充分,甚至以把飛行速度推升到光速的50%以上,當然目前技術儲備真駕馭不了這麼快的速度。

降落地方是月球北極永久陰影區,陽光永遠不會照射到這裡,氣溫常年的保持在-150度以下,這裡是最容易發現水到底地方,所以才選擇的在這裡降落。

雖然以天人境的實力完全可以長期閉氣內迴圈的,不過長時間這樣做的話回消耗一部分的真氣活力值,當然最最重要的是長時間閉氣真的很難受,因此降落之後,卻是第一時間還是啟用了法器套裝上的核心力場屏障,著屏障不當可以隔絕溫度的流逝也可以阻擋空氣的流逝。

隨著一個直徑兩米屏障隨之形成後,順便取出一瓶壓縮空氣,開啟了閥門空氣瞬間釋放了出來,迅速的充滿了屏障內的空間,形成了一個氣泡。閉氣兩個多小時後終於再次呼吸到了正常的空氣,卻是有種說不出的舒爽感。

“……丫的,以前還真沒想過,原來自由的呼吸這麼爽……簡直比啪啪啪都爽!”感慨了一句,也沒有浪費時間直接在月球極地仔細的搜尋起來。

這次大老遠的跑過來,倒不是為了尋寶而來,卻是最近弄到了一套好東西,準備在這邊弄一個基地出來,可以預見的未來幾年內都不可能有別人回來月球,所以在這月球上弄一個穿梭時空專用的基地卻是最優選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話說那套裝置卻是在老楊頭的忽悠下買的,足足花了3億多人民幣,一套可以直接在荒漠中就地取材列印出一個小基地來的3d列印裝置。

說起來這套裝備確實是華國為了4期探月工程而預研的裝置,當然目前還只是試驗階段東西肯定不能真正用到月球上,不過確實在戈壁灘內試驗過,已經完成全自動化列印設計。

目前真準備進行二代產品的研製,只是航天工程到處都需要錢,因此研發這種十年後才能用到的裝置資金也不是很寬裕,而王旭吃下了大定單,手裡有2億多美刀的現金儲備,最重要的是這位土財主,好像對什麼搞科技裝置都很感興趣,所以航天研究部門找到了老楊頭,然後王旭就被一通忽悠之下,花重金買下了那套已經完成了試驗使命的裝置。

說實在的這東西其實也就王旭這樣的土財主才有可能買,其他人哪怕是大型的建築公司都不太可能會購買,因為裝置太小了點,也太貴了點一點也不合算。

當然老楊頭不知道的是,王旭其實真的挺需要這樣裝置,話說別人要想把這東西帶上月球,需要資金可能高達幾十億的投入,而自家送過來也就兩三個小時的事,尤其是設備設計的很小巧,輕輕鬆鬆的裝進了次元空間內,簡直是為自己量身打造好東西,有這麼一套裝置作為參考後,將來也可以打造更加高效的專業裝置來。

至於說現成的裝置還無法在月球上使用,這一點對於動手改造能力極強的王旭來說根本就不是個問題,只是給裝置新增了一層外殼,又增加了一些輻射陣法就輕輕鬆鬆的搞定了一切。因此匆匆的準備的一個星期後,就直奔月球而來,準備先開分基地再說。

腳底下噴微弱的粒子流,以三百多米的秒速速度在月球表面上慢悠悠的移動著,法器套裝的頭盔對天眼感知能力有相當大的增幅,因此可以感知到附近數百米內的詳細信息。

主要是去感受月球表面月壤的成份以及厚度,想要就地取材建造基地,必須有足夠厚的月壤,而且這些土中必須要有一定的水分才行,要不然也不好建設。

在月球表面到足足轉悠了一個小時小時後,終於找到了一塊合適的地方,一個直徑約1公里小環形山,溫度-185度,月壤厚度高達20米,最重要的是在月壤發現了相當多水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水分也不是很多樣子,不過根據物質波判斷5米下的月壤中水冰含量卻是高達20%以上,基本上可以肯定著小環形山都是被一大塊冰隕石給撞出來的。

不過這些月壤中的氦3的含量的好事稍微低了些,不過卻發現了相當多氫燃料,確實是個建設基地的好地方。在環形山內仔細的轉悠了一圈確定了這裡大概情況後,終於確定了基地位置。

選定了地點隨之在環形山腳下轉悠起來,當然不是瞎轉悠,而是在高不過百多米的小環形山腳下,插入一個個的輻射陣法裝置,基礎裝置的直徑不過5公分,不到50公分左右很是小巧。金箍棒捅出來的深坑倒是挺合適安裝著基本構建的,放好構建夠一個火球砸下去直接念力屬性禁錮,不到兩秒鐘就完成了一個基礎構建的安裝。

三百多個基礎構建不到十分鐘就完全安裝完畢,隨著這些基礎構建的能量射線相互形成了迴路後,很快就形成了一個籠罩了整個小環形山的力場屏障。

已經可以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屏障了,雖然說這屏障還不是很強大,不過如此大的範圍內形成力場屏障,確實是第一次使用。

屏障強度不是很高,最多只能承受每平方釐米兩公斤的力,相當於兩個標準大氣壓,防禦力雖然不值一提,不過卻非常非常的實用,只要有著屏障在,只要屏障內的大氣壓力不超過2公斤每平方釐米,都不會逃逸到太空中去。

而且最神奇的莫過於當屏障被什麼東西穿過時,並不會損毀屏障,會在東西穿過後迅速的恢復,只要大陣還能繼續運轉就不用擔心回屏障回突然消失。這是一種全新的陣法設計,得益於那超算對八卦陣的推演,著就是成果之一,一種八卦陣九重疊的能量運作模式。

當然籠罩小環形山陣法也不只是一個弱力場屏障,還有一定的射線遮蔽能力,可以許多的射線照射到屏障上時都會被扭曲折射到其他地方,所以不是直系分析近距離觀察,很難發現這裡的異常。

在屏障外面轉悠的一大圈,仔細的觀察了一番,確定這屏障內的情況不會被衛星無意中拍到後,這才進了屏障,到了大陣的中心位置,取出一個比大型挖掘機的剷鬥還大的鏟子,開始了初期清理月壤工作。

倒不是不想用裝置,只是目前來說沒有任何裝置比自己動手的效率還高,一鏟子下去就是七八噸,隨之直接重疊到次元空間,然後繼續一鏟子下去再重疊到次元空間,效率高的驚人。

話說不再需要夫人煉化也能收取東西的手段後,次元空間使用起來是真很方便,尤其是用來搬運東西,不到半分鐘就在儲物空間內裝了幾十立方的月壤,一個閃身去了百十米外隨著念頭一動幾十立方的月壤放下,又是一閃繼續挖土。

很快一塊直徑二十幾米深達岩石層的空間被清理了出來。

隨著念頭一動次元空間內的好幾臺裝置直接重疊出現,一臺裝置月壤挖掘轉運裝置,一臺原料的加工分離裝置,還有就是列印材料合成裝置,最核心的裝備當然是一臺最大臂展達到10米的列印核心裝置,當然還有個魔幻版的核反應堆。

隨著裝置接上了電源,工作也隨之自動展開,效率是真的說不上多高,不過最主要的是可以全自動工作,只需要有人偶爾的遠端進行調整下就行。

一個鑽頭似東西扎進了厚厚的月壤中,鑽頭運轉起來後源源不斷的挖掘到了月壤,然後透過特殊的傳送帶送入了一個高反應爐內,進行深加工分解分離工作,一些氣體很快被分離了出來,氫氧氦水蒸氣等等氣體有些被釋放大空中,有些確實被存放到了小罐子裡。經過了加工的土壤開始摻入添加劑,轉移到了列印裝置上,隨之那打印頭開始延伸了出去,按照預先設計的建築圖紙開始列印起來。裝置雖然很小巧不過功能倒是相當的齊全,尤其是王旭刻意新增的一些陣法輔助,讓這套裝置變得更加高效好幾倍。

當然就算提升好幾倍的速度,其實依然刷不上快,大概的觀察了下,一個小時也就列印二十幾公分樣子,不過可以一天二十小時連續不斷的運轉,所以用不了幾天第一套建築就能搞定,到時候過來在進行一些後期處理工作就行。

自動化裝置高效的執行了起來,基本上不用親自控制,只需要偶爾的連線下資訊,進行一些細微的引數調整即可,原本是準備打道回府的。

不會回想起先前尋找基地時還感知到不少地球上相當稀少的材料,想了想乾脆去弄些材料收集起來作為儲備,反正現在的儲物空間還有將近一半空間是空著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秘復甦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武道學院城女總裁的近身特工女總裁的近身特工當我遇上你破曉天命[綜]賢妻良母重生之網紅回到清朝做霸主旗木家的三刀流劍豪鬼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