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半島成了大國PK的平臺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從1910年到1945年,日本統治朝鮮長達6年。現在,突然一下來了美國、蘇聯兩個新主人,雖然他們與日本不同,但是,相同的是美蘇都希望按照自己的觀念、意志來管理朝鮮,朝鮮成了大國PK的平臺。

(一)蘇美管制大PK

在日本投降的前的1945年4月,斯大林就對南斯拉夫代表團說過:“這次戰爭和過去不同了,無論誰佔領了土地,也就在那裡強加它的自己的社會制度,不可能有別的情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後,朝鮮半島處於無政府狀態。因而,各地迅速自發地建立起各種各樣的自治管理機構,規模比較大的是人民委員會,並逐步承擔起管理地方的職責。這種朝鮮人自發建立的地方行政機構填補了日本統治崩潰後出現的權力真空,起到了穩定社會、保護和控制公共設施及工業、交通設施的作用。蘇聯佔領朝鮮北部後,為了加強對朝鮮北方的政治和行政管理力量,蘇軍立即在當地建立了軍事管制機構,稱作警備司令部。據不完成統計,這一時期,蘇聯佔領軍在朝鮮北方各道及其所轄各級行政機構中普遍建立的大大小小的警備司令部總計有11個。在最初階段,警備司令部的職責只是保管從日本人手中繳獲的財產和武器,但是後來發現這些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加強統治和控制還必須與當地的民治機構結合起來,因此蘇聯軍事佔領當局與朝鮮北方的人民委員會建立密切聯系,並按照蘇聯的要求進行改組,改組後的機構稱為人民政治委員會。僅僅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至1945年8月底,在朝鮮北部佔領區,人民委員會的改組基本完成,所有的人民政治委員會成員都是民族主義者或共產主義黨人,而蘇聯佔領當局則透過警備司令部直接或間接地控制著委員會。以後,隨著形勢的發展,蘇軍警備司令部的職責不斷擴大化,作為各級人民委員會工作的後盾,牢牢掌握所在地的人民政治委員會的最終決策權,貫徹、執行和維護與軍事管制相似的地方法律。

9月6日在朝鮮南部的漢城召開了人民委員會和各社會團體代表的全朝鮮代表大會上,宣佈要成立朝鮮人民共和國,並選出了中央人民委員會,當選的主席是呂運亨。委員會宣稱對整個朝鮮有管轄權,它由各種不同的政治成份組成,其中大部分來自左翼(民族主義和傾向共產主義),提出的綱領是:各派統一起來,實行土改以廢除封建專制,清除身居要職的日本人和與之勾結的朝鮮人,組織合作社,並實行其它經濟改革。

朝鮮半島的狀況,特別是朝鮮南部的自發政體對於美國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根據美蘇協議,朝鮮南部應歸美國管轄,9月7日,麥克阿瑟向朝鮮南部接連釋出了第一號、第二號、第三號佈告,並用飛機向朝鮮南部各地散發,宣佈佔領,要求服從管制。其中第一號佈告第一條規定:朝鮮三八線以南的所有權力,目前暫有麥克阿瑟本人行使。第二條規定:原日本殖民政府人員繼續留職履行公務。第五條規定:在軍事管制期間,英語為通用官方語言。美國公然也很自然地把朝鮮南部當作了自己的殖民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9月8日美國軍隊進入南朝鮮,9月9日美佔領軍司令霍奇與日本的朝鮮總督阿部信行簽定了投降協定。

韓國人說:“美軍進駐南韓時,美國決策當局不但不理解韓國國民的的排日感情和要求獨立的宿願,連必需的具體施政方針都沒有準備。加之根本沒有民政和統治經驗,美軍政當局在內外兩方面一再重複了不成熟的作法。”韓國人的這一說法太客氣了,美國是大爺還管什麼僕人的想法。

當時,美軍進入南朝鮮漢城演奏的樂曲聲剛一落地,就宣佈不承認前天在漢城成立的人民共和國,並開始解散、取締和迫害人民委員會,因為這個委員會有明顯的“親共”傾向。9月19日,美國佔領軍在原日本總督府的基礎上成立了美國當局直接管理的南朝鮮軍政府代替總督統治。美國人在朝鮮的軍政府“頭”,由美第7師師長阿諾爾德少將擔任,取代原日本的朝鮮總督阿部信行,美軍同時任命109名校級軍官接替日本籍的局長和各道及重要郡的行政長官。但是,美軍的將校長官們根本不懂管理政府事宜,他們採取的是換“頭”不換藥的辦法,保留原有的行政機構和管理體制,而且還將原日本駐朝鮮總督阿部信行等許多日本人和各地方的親日分子留存在領導崗位上。這樣就變成了“人頭”是美國,而“四肢”仍然是原來的日本人和朝奸。所以,朝鮮人民最為痛恨的日本警察居然搖身一變戴上了“美國軍政府”的臂章,照舊橫行霸道。日本人在美國佔領區內享有廣泛的政治和經濟權利,唯一不同的是,行政管理機關的首腦人物和重要長官不再是日本人,而是換成了美國人。

麥克阿瑟當時指定美軍第4軍軍長約翰·霍奇少將任美在韓國佔領軍的司令。美國人後來評價說,霍奇少將曾經指揮美軍對日本沖繩島的進攻,是一名驍勇的戰將,但卻根本不懂政治,性格粗魯、說話直率,也不適合處理任何外交事務。他甚至同意朝鮮南部保留一支日本武裝警察部隊,防止60萬日本僑民免遭朝鮮人的報復,他既不喜歡韓國這個國家,也不喜歡韓國人民,他的名言是“朝鮮人和日本人一樣都是貓崽子”;他還要挖出與日本人一起同美軍作戰的許多朝鮮人,也就是要進行所謂的“肅反”。這些舉動引起了南朝鮮人的強烈不滿,霍奇將軍根本不知道朝鮮人對日本人有著百年的深仇大恨、勢不兩立,對日本的嚴酷統治和殘暴的日本警察一直到今天韓國人仍耿耿於懷。華盛頓政府對霍奇的魯莽表現也大為震驚,但木已成舟,也無可奈何,後來只好安排約翰·霍奇少將為美國駐南朝鮮的副領事,這是一個虛銜,無任何權力,相當於被撤職。

為進一步加強對朝鮮北方的控制,1945年10月初,經蘇軍遠東第1方面軍司令梅列茨科夫(Meretskov)元帥同意,在朝鮮的蘇聯第5集團軍司令部設立了民政府,以幫助在朝鮮北方建立正規的社會生活秩序。民政府是第5集團軍司令契斯季亞科夫(Chistiakov)中將領導下的一個部門,但它同時直接隸屬於什特科夫(Shtykov)將軍領導的濱海軍區軍事委員會。羅曼年科(Romanenko)少將被任命為民政府長官。其下設有一個不大的機關(50名軍官),負責領導民事方面的工作,

朝鮮北方的蘇聯民政府與在朝鮮南方的美國軍政府相比起來規模確實小得多,但是,蘇聯的統治是用共產主義黨的辦法,由蘇聯軍事指揮部透過各地方的自治機構實施領導,進而全面地掌控朝鮮北部的整個政治和經濟生活。在“裡”是里長,在“面”和“郡”是人民委員會,在市是市政委員會。人民委員會是在各民主團體協議的基礎上成立的。6個道的人民委員會並不是選舉產生的,而是由蘇聯軍事指揮部審批的,在每個道派有蘇聯全權代表,在各個市和郡都駐有蘇聯軍事警備司令部。這樣蘇聯的透過“民政府”——全權代表——警備司令部與朝鮮共產主義黨人的合作,牢牢地控制著朝鮮北方全域性。

由於朝鮮半島同時受美國的軍政府和蘇聯的民政府的領導,在三八線附近地區甚至還出現了可笑的情況:被三八線分割的三個道(江原道、黃海道和京畿道)的領導人既要服從蘇軍領導,又要服從美國人的指揮。例如,1946年1月6日,因反對朝鮮的共產主義,民族主義者曹晚植被彈劾下臺,次日被蘇軍逮捕。他身邊的一些人如丁一權、元容德、金白一和白善燁等人先後離開平壤,投奔朝鮮南方,後來都成為韓國軍隊的著名將領。

1946年年初美蘇聯合委員會進行多次談判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致使朝鮮半島政治局面非常復雜,矛盾更加激化。一方面,美國軍政府企圖改變在朝鮮南部各種政治力量之間權力的分配,宣佈朝鮮共產議黨非法,強化國家鎮壓機器,同時鼓勵溫和的左翼派加入美國軍政府控制下的左翼派和右翼派的聯盟,以便為在南方控制下進行大選創造充分的政治基礎。另一方面,蘇聯佔領當局也在朝鮮北方積極扶持政治力量,認為共產主義是唯一信仰,並為建立統一的中央臨時政府進行籌備工作。

1946年月0日,根據莫斯科外長會議達成的“託管”協議,美蘇駐朝鮮半島佔領軍聯合委員會在漢城開會,雙方首席代表分別是各自的佔領軍司令霍奇和什特科夫。討論建立朝鮮臨時民主政府和實行國際託管制度的有關細節。雙方代表從會談一開始就針鋒相對,4輪的會議毫無成果,5月8日宣佈只能無限期休會。

蘇聯人認為,“朝鮮政府的性質不可能不引起蘇聯的關注,因為從我們在遠東的政治、經濟和國防利益的觀點來看,這個政府的性質將決定朝鮮未來立場的一個決定性因素。由於上述情況,我們主要的任務是採取措施使朝鮮政府成員和工作性質有助於使朝鮮成為我們在遠東的一個安全據點,使朝鮮不變成某個對我們不友善國家手中的反蘇工具”。

而美國政府也有自己的意願,1946年夏,在蘇美聯合委員會的工作中斷之後,美國人加強了鎮壓。1946年5月1日,南朝鮮警察、特務等襲擊自由新聞、中央日報、人民報社、朝鮮共產主義黨、朝鮮勞動組合全國評議會及民主青年團本部,毫不留情地採取恐怖手段摧毀民主團體和人士,勞動黨以及追隨它的南朝鮮民主團體實際上被迫處於秘密狀態。民選的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呂運亨也被一個右翼的代表暗殺了。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回憶錄中說:“在南朝鮮,人們把分裂的局面歸罪於美國,這個地區的人越來越憎恨一切美國人。”

實際上,美、蘇之所以達不成協議,根本點是雙方都劃分了自己的勢力範圍,確定了意識形態,決不允許對方獨佔朝鮮半島。

1947年月10日,美軍任命反託管鬥爭委員會主席安在鴻為軍政廳民政長官。1947年6月日美將軍政廳改稱為南朝鮮“過渡政府”,在美軍政長官下設朝鮮民政長官,其下又設1部、6處、1廳,繼續按美軍的意願統治朝鮮南部。

(二)半島南北大PK

美蘇兩個主子在朝鮮半島不和,劃分了勢力範圍,當地的朝鮮人也必然展開“窩裡鬥”。1945年10月8日-10日,朝鮮北部平南、平北、黃海、鹹南、鹹北五道的人民委員會在平壤召開聯席會議,成立五道臨時人民委員會,作為朝鮮北部的統一政權機構,並規定了朝鮮北部各鎮、市、郡、道人民委員會和臨時人民委員會代表的選舉方式。隨後,又於11月19日在平壤設立北方五道行政局,這是朝鮮北方第一個行政機構,具有自發的、民族主義性質。當選主席是民族主義領袖、平安南道人民委員會主席曹晚植。當時朝鮮共產主義黨的總部設在漢城,黨主席是後來到朝鮮北方出任副首相兼外務相的樸憲永。曹晚植在抗日鬥爭中是極受尊重的朝鮮民族領袖,但他骨子裡認為朝鮮需要獨立,在朝鮮的蘇聯軍隊與當年統治朝鮮的日本人性質是一樣的,都是外來的佔領者,這當然是蘇聯人不能容忍的。蘇軍什特科夫將軍向斯大林報告說,曹晚植不忠於蘇聯的政策,有“民族主義傾向”,這個評價對於曹晚植來講可以說是致命的。

1945年1月,當時在朝鮮北部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政黨,臨時成立的三個主要政治黨派是共產主義黨、民主義黨和社會民主黨。朝鮮共產主義運動的產生是在十月革命以後。當時,在俄國遠東地區的5萬朝鮮僑胞社會中有了萌芽,成立了初期的組織。後來,在朝鮮由於受日本人的鐵血鎮壓,朝鮮共產主義黨屢次鬥爭屢次失敗,基本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日本投降後,朝鮮共產主義黨逐漸有所發展,截止1945年1月1日,朝鮮北部的共產主義黨員已經達到4500人,共產主義黨在朝鮮北部境內的活動由朝鮮北部黨中央組織局領導。朝鮮北部共產主義黨給自己確定的任務是:一個統一的、獨立的、對蘇聯友好的民主義共和國,沒收日本人及其的企業和莊園,土地分給農民(首先是貧僱農),提高工人階級和全體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朝鮮北部黨中央委員會書記是黨的老活動家樸海南,朝鮮北部黨內組織局書記是金元鳳。

民主黨於45年11月初在海州市成立。其隊伍中共計有6000多名黨員。該黨主要是由中小資產階級、宗教界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代表組成。民主黨的首腦及中央委員會主席是曹晚植,蘇聯人認為曹晚植是朝鮮積極的民族主義分子和活動家,但是,曹有嚴重的民族主義傾向,屬於資產階級。民主黨提出了建立獨立的民主義共和國,聯合一切民主義力量,發展民族工業和文化,將土地分給農民等。該黨與共產主義黨合作,贊同他們的共同的政治綱領,並堅持與蘇聯友好的立場。民主黨在各道裡都有自己的組織,並以使自己的黨成為朝鮮規模最大的政黨為已任。民主黨在當時的朝鮮北方三個黨中為規模最大的。

社會民主黨於45年的9月初在新義州市成立,共計有1000多名來自於資產階級階層的成員。雖然該黨的首腦目前尚未選出,暫時由金策擔任,蘇聯人認為金策與地主階層有著密切聯系。社會民主黨宣佈自己支援在春川建立並由金九領導的“臨時政府”。該黨擁護在朝鮮建立一個獨立的民主義國家,反對其它國家對朝鮮的內外政策施加影響。在土地問題上,該黨贊成透過國家向地主贖買土地的途徑將土地分給農民。

雖然在上述三個政黨中,金日成沒有擔任領導職務,但是,蘇聯人認為,在目前現有的民族民主活動家中,在朝鮮北部最有名望的是共產主義黨的領導人金日成、樸海南,以及民主義政黨的首腦曹晚植。在三個政黨中,民主黨雖然人數較多,但是對該黨及黨主席曹晚植對共產主義黨的立場,蘇聯人是不放心的。蘇聯人認為,在人民中享有極高個人威望的黨的著名活動家是原朝鮮和滿州遊擊運動的領導人金日成。

在北南朝鮮勢不兩立的情況下,你搞你的,我搞我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分裂和相互取代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既定事實。

1946年月8日,朝鮮北部各民主政黨、社會團體和各地人民委員會的代表在平壤舉行會議,決定撤銷五道行政局,成立“朝鮮北部臨時人民委員會”,金日成當選為委員長,下設1個業務部、局,對朝鮮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進行有計劃的統一領導。朝鮮北方的臨時人民委員會是由蘇聯佔領當局一手操辦而成立的,在莫斯科的原蘇共中央委員會檔案中藏有由蘇聯官員起草的朝鮮憲法和法規等大量文獻。朝鮮北部中央委員會檔案中還有許多蘇聯幫助朝鮮北方訓練幹部和技術工人,以及建立宣傳機構和蘇聯模式的社會組織的報告。當年8月,金日成將共產主義黨和新民黨合併,建立了朝鮮勞動黨,這一政黨一直延續至今。朝鮮北部開始按照蘇聯的體制,沿蘇聯人指引的道路前進。

1946年月14日,由美國軍政府建立了主要由右翼分子組成的“民主議院”,在美國的大力支持下,任命李承晚為議長,金奎植為副議長,金九為總理,“民主議院”所屬機構有四局十五部。南朝鮮開始按照美國的體制,沿美國人指引的道路前進。

金九(1876-1949),著名獨立運動家、政治家,南朝鮮政界右翼勢力代表人物之一。189年加入東學教,任教主;190年加入基督教。1919年流亡中國上海,197年11月在上海任韓國臨時政府內閣總理。198年建立韓國獨立黨。195年組織韓國國民黨,隨後同中國國民黨政府轉移到重慶,不久組建了韓國光復軍,宣佈對日作戰。金九一生都奉獻給了朝鮮獨立事業,特別是對日本人暗殺、爆破、投毒、縱火什麼都敢幹,朝鮮人都把他當做英雄。1941年在延安召開的東方民族反法西斯大會上,金九是名譽主席之一,在晉西北分盟的成立大會上,金九的畫象曾與孫中山和中共領導人的畫象並列。1945年11月日從中國重慶返回南朝鮮。

1946年9月,南朝鮮0多萬產業工人舉行總罷工,在共產主義黨、人民黨和新民黨等的領導下,很快席捲了整個南部地區,共有0多萬群眾參加了鬥爭,匯成了全民性的反美運動,提出了“反對美國殖民奴役政策”、“政權歸人民委員會”等口號。美國軍政府出動軍隊、協同武裝警察進行了血腥鎮壓,實行白色恐怖統治。先後有00餘人死亡,600餘人失蹤,6000餘人受傷。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回憶錄中也不得不承認說:“大多數朝鮮人既不希望美國士兵,也不希望俄國士兵留存自己的國土上……1946年秋季,在我們佔領的地區,曾發生過幾起騷亂和示威運動,在少數情況下,我們的軍隊還不能不向進行示威的群眾開槍射擊。”

1月1日,美國在朝鮮的軍政府下令組成“立法議院”,金奎植為議長。“立法議院”作為朝鮮所謂的過渡性民事行政機構和美國軍政府的政治點綴品,並為建立尊美親美的南朝鮮政府做準備。

而蘇聯卻反其道行之。由於朝鮮北部的農民被發動起來,革命熱情高漲,因此,朝鮮北部比南部絕對穩固,而且更有力量。在這樣的前提下,蘇聯佔領當局逐步減少了對朝鮮北方的直接統治和管理。自從1946年月蘇聯民政府向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移交權力之後,民政府總部人員進行了大幅度的削減。據美國情報機構的報告,1946年9月,在民政府的各處共有官員00人,但到1946年1月,官員數字降到了60人。1946年1月,蘇聯軍隊開始主動撤離朝鮮,當地的安全警察接替了蘇聯軍隊的保衛工作。隨著朝鮮人接管了自己的警察和軍隊,蘇聯佔領軍總數從1946年的40000人減少到1947年的10000人。甚至,司令也降格了,1947年4月日,蘇聯佔領軍司令契斯季亞科夫上將的職務由一位中將軍銜的軍官柯羅特科夫(Korotkov)接任。有材料說,到1947年7月,在朝鮮人民委員會中蘇聯顧問的人數已降到0人。

1947年,南朝鮮警察按照美國人的指示,破壞了所有印刷廠並查封了左翼派的報紙,頒佈了逮捕左翼派政黨和組織領導人的命令。由於恐怖活動和追捕,南朝鮮左翼派政黨和組織不得不轉入地下。1948年,由於聯合國的使團到達朝鮮並籌備南方的單獨選舉,開展了反對左翼派的大規模恐怖活動。許多活動家被捕,許多人沒有經過審判和調查就被處決了。勞動黨受到排擠,地主不向參加勞動黨的農民出租土地,而參加勞動黨的工人和職員則遭到解僱。由於這種狀況,朝鮮南方勞動黨黨員人數到1948年底從90萬減少到4萬。1949年,由於政治上不太堅定的黨員退黨和對勞動黨員的迫害,黨員人數進一步減少。

1947年8月15日朝鮮解放紀念日這一天,金日成給蘇聯莫洛託夫的一封覆函中說:“我們深信統一的民主朝鮮政府將在很短時間內建立,朝鮮將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我相信,由於蘇聯以及您個人努力的結果,建立朝鮮臨時民主政府的問題將按照符合整個朝鮮人民利益的三國外長莫斯科協議的精神得到解決。”11月18-19日朝鮮北部召開了人民會議第三次會議,透過了制定朝鮮臨時憲法的歷史性決議,同時透過了起草訴訟、民事和刑法等法典的決議,並批准了朝鮮北部人民委員會所透過的一系列法規。

(三)多國和聯合國的PK

朝鮮半島的問題由於美蘇干預而在世界成為聯合國和大國關注的焦點。1945年1月16日至6日,在蘇聯莫斯科召開了蘇、美、英三國外長會議,以蘇聯所提方案為基礎達成了對朝鮮進行“託管”的協議。後來中國國民黨政府也參加了這個協議。這個協議的主要內容是,為重建朝鮮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創造條件,特設立一個臨時的朝鮮臨時政府;為協助成立這一臨時政府,由駐朝鮮南部的美軍司令部和駐朝鮮北部的蘇軍司令部的代表,組成聯合委員會,該委員會在諮商朝鮮各民主黨派、社會組織,以及美、蘇、英、中四國政府後,提出各項建議,然後,由該委員會的兩國政府作最後決定;並確定四強在朝鮮的託管以五年為限。

美國在三國外長決議公佈的當天,美國的無線電廣播就轉播了如下通報:“在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上,根據蘇聯的建議,透過了關於對朝鮮建立期限為5年的託管制的決議。”美國人十分清楚,朝鮮的社會各界已經表達了獨立的願望。因此,美國無線電臺關於對朝鮮實行託管的報道,在朝鮮南部引起了抗議莫斯科決議的浪潮。1月9—0日,根據右翼黨領導人(金九、李承晚)的倡議,在漢城組織了抗議莫斯科決議的群眾集會。美軍司令部對遊行採取放任和同情態度,將建立託管的全部“罪責”推到蘇聯身上。

雖然蘇聯被美國出賣了,但是,蘇聯並不著急,朝鮮南部歸美國管轄,遊行、抗議隨他去吧!朝鮮北部是穩定的,絕對不會鬧事的。朝鮮半島問題的關鍵和焦點是:朝鮮到底應該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政權。蘇聯希望朝鮮成為一個親蘇的社會主義性質的。美國則要求在朝鮮建立一個親美的資本主義性質的。聯委會本身就是一個“大雜燴”,美國和蘇聯又各自佔領了自己的地盤,怎麼可能建立一個臨時政府,這純粹是“扯淡”,被愚弄的只能是朝鮮。

1947年5月1日,美蘇駐朝鮮佔領軍聯合委員會在漢城復會,雙方雖然就同北南朝鮮各政黨及社會組織諮商的程式和內容等問題達成協議,但美國主張首先廢除三八線,在行政、經濟各領域實現南北統一,再建立臨時政府,而蘇聯則堅持先建立臨時政府,認為只要臨時政府成立,國家的統一自然會實現;美國主張按照北南朝鮮的人口比例確定代表名額,而蘇聯則堅持南北代表對等。也就是美方主張北南朝鮮“人口比例制”,蘇聯提出北南朝鮮“對等代表制”。雙方在重要的問題上唇槍舌劍,會談再次陷入僵局。其實,雙方爭論的焦點不在於什麼制,而在於:朝鮮到底應該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政權?但是誰也不捅破這張紙,受愚弄的只能是朝鮮人。在這種矛盾不可調和的情況下,蘇聯政府使出一招,由蘇軍代表在聯合委員會上提出:蘇美兩國軍隊在1948年初同時撤出朝鮮,給朝鮮人民以自己組織政府的機會。蘇聯外長莫洛託夫也向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正式提出了同樣的建議。但是,美國政府拒絕討論蘇聯的提議,因為它很清楚,南朝鮮的局面完全靠美軍來維持,如果美軍撤出,允許朝鮮全境進行自由選舉,由勞動黨領導的朝鮮北部人民委員會肯定將在選舉中獲勝。但是,蘇聯的建議又是符合朝鮮人民願望的,並得到了世界輿論的支援。為了挽回頹勢,美國人也回應了一招,決定利用自己對聯合國影響的優勢,中斷美蘇關於朝鮮問題的協商,把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

9月17日,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單方面向聯合國大會提出議案,要求將朝鮮問題列入大會議程。蘇聯等國強烈反對美國的提案,蘇聯向聯合國大會提出提案,再次建議美蘇軍隊同時撤出朝鮮,同時建議邀請北南朝鮮的朝鮮人代表參加聯合國關於朝鮮問題的討論。

10月18日,由於美蘇雙方無法達成協議,美蘇駐朝鮮佔領軍聯合委員會停止工作。

11月1日第二屆聯大透過一項設立聯合國大會臨時委員會的決議,臨時委員會由聯合國全體會員國各派一名代表組成,作為大會閉幕期間的行使聯合國大會職權的輔助機構,亦稱“小聯大”。蘇聯代表反對建立臨時委員會,認為美國的這個議案是企圖削弱安理會的權力,破壞聯合國憲章關於五大國一致的原則。

11月14日,聯合國大會在美國操縱下否決了蘇聯的提案。透過了關於朝鮮問題的決議,決定設立“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由該委員會負責1948年月1日以前監督在全朝鮮舉行會議選舉,然後成立朝鮮的統一政府。這個委員會由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國民黨政府)、薩爾瓦多、法國、印度、菲律賓、敘利亞以及烏克蘭等9國的代表組成。表決時,蘇聯、烏克蘭等代表拒絕投票,烏克蘭宣佈不參加這個委員會,但是,聯合國依然我行我素。

1948年1月8日,由印度人梅農率領的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進入朝鮮,朝鮮北部人民委員會拒絕讓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入境。臨時委員會難以在朝鮮全境進行工作,只好向聯合國覆命。

月6日,美國操縱“聯大臨時委員會”(小型聯大)透過單獨在南朝鮮舉行選舉的決議。這樣聯合國就“強迫姦汙”了朝鮮。為防止夜長夢多,美國在南朝鮮的軍政府自行宣佈1948年5月9日舉行大選,以便先聲奪人,造成既成事實。不久,發現5月9日正遇上日蝕,美國軍政府和李承晚集團認為不吉利,便把投票日子改為10日。看來,美國人操縱聯合國既是傳統又是拿手好戲。(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醫道兵王極道兵神極道兵王陽間生死判致命未知竊國睥睨群雄三國之傲視群雄鬥羅:從簽到女神開始少年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