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襄州往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明朝初年實行分封制度,藩王守邊,各路藩王都封在了靠近邊境地區,並享有封地的軍政大權,雖然距離國中之國,

有一定距離,但藩王開府治事,儼然是個小朝廷,還有一規模不大也不小的軍隊,並且節制當地的政府官員。

而清朝實行的,是爵而不封。

也就是說,各路藩王,並不裂土建國,只是享有爵位和相應的賞賜俸祿財產,但沒有自己的封地,屬官,軍隊。

沒有皇帝的允許授權,或者獲得官職,王爺也不能上朝,干預政事的,王爺們都在北京待著,為了防止宗室內亂。

但是唐朝玄宗皇帝一朝卻是一個另類,因為出現了一個奇葩的產物,那就是“十六王宅。”

“十六王宅”,位於唐代長安城東北,設立於玄宗開元年間,是當時皇子集中居住的地方,玄宗朝之前,

皇子成年以後都是到地方兼任刺史一類的地方官職,以此來監督地方行政。

但是玄宗一朝後,成年皇子不在出京就職,而是集中居住與十六王宅,這並非前朝慣例,是玄宗皇帝的特殊安排,

其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

這十六王宅在長安城中規模如同一個坊市,所以這裡也被後世的人笑稱為唐朝王爺的豪華監獄。

從此以後親王再也不去地方了,不成年的時候在皇宮別殿,成年開府,住在自己王府裡。

雖然保留了兼任地方官和領軍的傳統,但都是掛名和遙領,年底的時候把自己手下的名冊呈上來過目一下。

親王從此不能參與政治活動,不能與大臣、外族有交往,不然會被懷疑結黨,謀逆。

像今日在場的永王就是如此,遙領荊州大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

襄州長史歐陽林的彈劾奏疏也是永王在地方的手下官員帶到長安,由他親自交給玄宗皇帝面前的。

所以今日永王也在這大殿之上,才能親自向鄭宏闡述襄州侵地案的案情奏報。

鄭宏聽完所有的案情,拱手說道:“臣已經知道案情的原委,臣回去以後,便會立馬督促當地梨園衛,

全面徹查此事。”

玄宗皇帝搖頭道:“不行,這襄州已有民變跡象,別人辦這事我不放心,還是你親自去一趟吧,

你去了以後要儘快解決此事,切勿夜長夢多。”

鄭宏有些愣了,他感覺此事有些過於認真了,但是上首的玄宗皇帝又道:“朕在位期間,絕不允許有民變發生。”

“原來是愛惜自己的名譽啊。”鄭宏心裡有些好笑,看了一眼玄宗皇帝。

心裡暗想道:“怕這事給你丟人,殊不知幾年以後,你那人就會丟的更大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玄宗皇帝雖然讓鄭宏親自去襄州查案,但是以他梨園衛大都督的職位去地方,難免會打草驚蛇,弄巧成拙。

這吳家乃是江南的士族大家,與江南的其他世家也頗有淵源,一個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現連鎖反應。

所以只能暗中探查,但是暗中探查也要有個掩護,因為畢竟是地方官員被滅門的大案,朝廷若要不管不顧,

反而會讓人生疑了。

鄭宏與玄宗皇帝和太子李亨等人商議一番過後,最後決定,由朝廷臨時任命一名採訪使,以巡視和監察山南東道,

順便徹查歐陽林滅門一案。

至於任命誰為這臨時的採訪使,鄭宏舉薦了一個人,那就是廣平郡王程若冰。

要問誰最能掩人耳目,那這位程咬金的曾孫子絕對是最佳的人選,只要這位“虎人”到了山南西道任採訪使,

絕對能掩住所有人的耳目,甚至很有可能連他自己都能給掩了。

商議完的鄭宏拱手又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稟明陛下。”

############

次日,玄宗皇帝下了兩道明旨,第一道旨意,便是由廣平郡王程若冰領山南東道採訪使一職,

前往襄州調查襄州長史歐陽林一家滅門慘案的真相。

就這樣,坐在家中喝酒的廣平郡王,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成了大唐一道的最高長官,雖然只是臨時任免,

可是能出長安遊玩一番,還是令這個準備在長城裡做一輩子安樂王爺的程若冰欣喜若逛。

雖然一直恩養在京中幾世的勳卿後代出外為官的事足夠稀奇,使朝中掀起一場不小的轟動,

但是接下來的這件事相比,那就有些不足為奇了。

因為玄宗皇帝的第二道聖旨,便是責令重開御史臺,而且由禮部尚書何知忌領御史大夫銜,

這個訊息一出,有些人便感覺不對勁了。

禮部尚書領御史大夫銜,那就是這個從二品的御史大夫是個兼職,而且由一個年歲不小的從三品禮部尚書兼任,

這就足以說明御史大夫一職已經變成了榮譽稱號。

而真正掌控御史臺的變成從三品的御史中丞,這就足以證明,御史臺在三法司之中已經不再高於刑部和大理寺,

從而也沒有了對刑部和大理寺的轄制。

御史臺雖然復立,但是權勢已經被削去大半,看來梨園衛帶給御史臺的傷痛,依舊還是存在的。

################

這一路上,鄭宏和高啟隱在程若冰的儀仗裡,有廣平郡王府的府兵保護,這一路也算太太平平,不曾發生什麼事故。

成冰若去山南東道上任採訪使,雖然朝廷派了一百侍衛沿途護衛,但是為了場面,成冰若又自掏腰包,管吃管住,

又將自己府裡的兩百多看家護院的府兵全部帶上,為的就是一個排面。

這一隊人馬無人坐車,全是騎馬而行,三百多人的騎兵隊伍由長安出發,經武關而出關中,

一路南下浩浩蕩蕩,所過村鎮,百姓無不駐足觀看。

這也應了程若冰的心意,這一路上他是高高興興,甚是滿足。

過了武關,行了兩天的路程,就到了南陽郡,這裡還有一個名字又叫做宛城。

熟讀三國演義的鄭宏知道,曹操在這裡失落過,司馬懿在這裡高潮過,這裡嶺鄉嶺東西連亙,白雲碧草,

縱目望去,不可窮極,到了此處,只有深知它歷史之人都會心生茫然。

鄭宏卻沒有這許多感慨,什麼南陽、宛城,他早恨不能插翅飛到襄州去,早日辦了那裡的事情後,

他好早日回到西域去。

一行人騎馬又走了三四天,已經到了樊城,過了樊城,再走五六十裡的路程便到了襄州,這襄州原本是衣冠南渡時期,

東晉政權再此安頓難逃的難民的,當時劃出荊州的襄陽、南陽、順陽、新野、隨等五郡為襄州,州治在襄陽城內。

可是久而久之,襄州發展壯大,竟然將原本的襄陽給壓了下去,到了唐朝中期,天下人竟然只識襄州而不知襄陽了。

迎接採訪使的官駕在襄州城門口已等候多時。太陽還未落山,襄州刺史吳漢卿、襄州駕吳漢宇、

襄州司馬錢多用站在人群最前邊。

程若冰身為廣平郡王,被朝廷委任山南東道採訪使,南巡山南東道稅賦徵收和一應政事,

順便調查一下歐陽林一家的命案。

地方大員被殺,雖說是招了強盜歹人的加害,但是朝廷就算再不重視,那也應該派個三法司裡的專員過來調查,

可是只讓新任的採訪使代為調查,三法司壓根不聞不問,這就有點太不拿歐陽林的案子當回事了。

與官職並無太大干係,但程若冰的身份實在非同小可,那可是一個堂堂郡王,雖然在長安城一轉一大把,

但是來了地方上,那就是祖宗一般的存在。

整個山南東道的大小官吏,等著看熱鬧的襄州百姓,全都擁擠在城門口,顯得一片混亂。

襄州城裡的捕頭、巡檢神色緊張地領著百十個衙門捕快維持著秩序。

程若冰的人馬剛剛映入眼簾,人群就騷動起來,襄州的三位高官和諸位士紳提起袍子緩緩步下現搭起的木臺。

一到城門處,士紳們組織的鑼鼓隊就聲樂喧天,鞭炮響聲密密匝匝連成一片,一時硝煙四起。

程若冰的三百餘名侍衛在兩個侍衛長的帶領下搶先下了馬,雁翅狀左右一分。

程若冰和鄭宏連袂而下,頓時碼頭上一片亂七八糟地高呼:“歡迎廣平郡王、山南道採訪使程大人!”

程若冰和鄭宏瞧了這通亂不禁相視一笑。鄭宏此來襄州,是以程若冰的屬官支使的身份同行的,

由於是隱藏身份怕露了馬腳,他不想和地方官太過糾纏,所以很快便和程若冰分開了。

程若冰面前一眾畢恭畢敬的官員簇擁著他,襄州刺史吳漢卿當先走上前來,微笑施禮道:

“程大人一路風塵,真是辛苦了,卑下吳漢卿與吳漢宇、錢多用以及眾官員恭迎大人。”

程若冰看了他一眼。只見這位吳漢卿年約四旬、身材高大。生得儀表堂堂。

而後面的吳漢宇跟他模樣相當,有個五六分相似,看樣子不是親兄弟便是族弟。

而後邊的錢多用的模樣就相形見絀了,他身材卻瘦小枯乾、尖嘴猴腮,一襲袍子空空蕩蕩的,彷彿風一吹就能吹上天去。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魔佛道主陰陽童子此刻我復甦了華夏神明官場沉浮錄:利慾場都市貴公子囧月風華錄從實習醫生開始簽到重生之城市修仙緣何清風白雲緣起長相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