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簡在帝心乾坤斷(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就是明世宗登基時所稱的“嘉靖之治。”

而夏慕縱觀嘉靖一朝,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嘉靖皇帝一朝四十五年,太監始終不曾干政!有明一代臭名昭著的宦官政治,在嘉靖朝卻未曾發生,這是讓夏慕唯一佩服嘉靖皇帝的東西。

因為嘉靖皇帝身受正德朝太監權勢熏天的影響,親眼看見那幫身殘志堅的傢伙們把朝堂弄得烏煙瘴氣的情況,於是等他登基後,對於活躍的太監進行高壓打擊,或流放,或充軍,讓太監再沒有機會進入政治權力中心的機會。

但是!

別以為這樣的嘉靖皇帝就是有所作為的皇帝了。

嘉靖皇帝即位的時候,大明帝國已然積弊累累,宦官政治和斷頭政治將這個帝國折騰得不成樣子,從裡到外得疲憊不堪。宦官政治就是所謂的太監干政,而斷頭政治則是皇帝長年深居宮中,不見朝臣,朝臣們只知有君卻不曾見君。

所謂積習日深,積重難返,嘉靖皇帝即使是個有道明君,恐怕也是無力回天,更何況嘉靖也談不上有道!

在夏慕看來朱元璋的子孫,除了永樂皇帝朱棣外,大多都沒有乃祖風範,個個生長於深宮內苑,在女人和太監的看護下長大,沒有鬥志,沒有理想,花花公子一般。

所以,如果說嘉靖帝頒佈《即位詔書》,確實讓他看到一絲治世之光,但接下來的“大禮儀”事件卻完全改變了世人對嘉靖帝的看法。

曾經竭力輔佐他的首輔楊廷和,和其他忠直大臣,全都因為大禮儀事件,遭到毒打,流放遠地。

其實大禮儀事件的核心無非就是處理在小宗入繼大宗過程中,如何對待出身於小宗的皇帝的親生父母的稱謂問題。這個問題在現代人看來可能無足輕重,可是在中國古代宗法制極其嚴格的情況下,卻是關係到禮法名節的大事。

在宗法制度下,皇帝嫡長子一系為大宗,為帝統,是皇帝位的繼承者。其他的皇子為小宗,為旁支,只封王,沒有皇位繼承權。但無論大宗還是小宗,都面臨著有可能絕嗣的問題。如果小宗絕嗣還好說,畢竟沒有繼承皇位,延續帝統的重任,可是大宗絕嗣就非同尋常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是,當大宗後繼無人又沒有兄弟的時候,需要由小宗入繼帝位的時候,小宗需要過繼給大宗,然後才能繼承大統。名正言順。

嘉靖皇帝就是這樣情形,但他卻不想過繼給大宗。在他即位的第三天,他就追封死去的父親為皇帝,尊稱在世的母親為皇太后。他想藉此向天下人表明,他的繼承皇位不需要領別人的情。他所針對的物件,就是當時的正德帝的皇后張太后和首輔楊廷和。如果不這樣做,他就永遠擺脫不了張太后和楊廷和擁立自己為帝的陰影。

但嘉靖此舉遭到了以楊廷和為首的大臣的強烈反對。楊廷和曾以辭職相威脅,但此招並不見效,嘉靖帝沒有挽留楊廷和,立即批准他辭職。楊廷和離開京城後,嘉靖皇帝立刻把因反對楊廷和的主張而遭到貶謫的張熜從外地召回,並任命他為首輔,和反對皇帝的人作殊死的鬥爭。

最後“大禮儀”事件以嘉靖皇帝的全面勝利而告終,楊廷和父子流放的流放,死的死,而“大禮儀”也打碎了老百姓對“嘉靖之治”的無稽幻想。從此以後,朝臣再也不敢跟嘉靖帝叫板,由此也可以看出,嘉靖皇帝不具備將一個國家領向繁榮和富強的素質和心胸。

可是有時候這就是命!誰叫人家出生好,夏慕也是沒招,攤上這麼一個頂頭上司,就給認命!

不多時,只見來接他的只是幾個小太監,夏慕並沒有瞧見朱希忠口中的那位東廠都督黃錦,便收了心思,跟著小太監向著紫宸殿走去。

紫宸殿是大明宮中的第三大殿,是內朝殿堂,群臣在這裡朝見皇帝,稱為“入閣”,地位次於其南的外朝正衙含元殿和常朝宣政殿,其北就是皇帝修仙的蓬萊殿。

而他要去的地方時紫宸殿後方的西苑,西苑原是皇家林園,但自從不久前的宮中大火,皇帝要搬去玉熙宮住,可是玉熙宮破舊,十多年沒人住,自然要修,修還沒有修,因為戶部沒錢,便修修停停,一直耽誤到了今日。

此時已經是天光大亮了,夏慕也到了西苑,只見四周盡是紅牆黃瓦,畫棟雕樑,玉宇樓臺,高低落朝微之下,顯得金碧輝煌觀雄偉,可是再一看,卻都是道家的齋醮雷壇,弄得整個皇宮大內彷彿就是一座道觀,青煙嫋嫋,符籙紛飛,反倒不像皇宮了,也讓人壓抑許多。

夏慕跟著小太監穿越一片錯落有致的建築群,進入名為‘延年門’的宮門,繞過一座琉璃玉帶橋,便到了一處極為寬闊的庭院。

這庭院四周種著奇花異草,還有大片大片的花圃與藥圃,精緻的好像大戶人家的藥園子,不似皇宮大內了。

夏慕嘖嘖驚奇,跟著小太監一直走到了正北方的大殿門口。只見小太監上前說明來意,門口的守衛便放行,夏慕這才上了六六三十六層的白玉臺階,走進大殿。

只是殿內的太監讓他在前殿裡先候著,自己轉身進去通稟去了。

夏慕站在焚香嫋嫋的大殿之中,偷偷轉眼打量。只見偌大的大殿,東面居然掛著太上老君的畫像,下面還有祭壇供奉。而殿正中則是一尊一人多高地三足加蓋青銅香爐。

嫋嫋的煙霧正是從青銅大爐中飄出,而整個大殿,也沒有夏慕想象中的龍椅,有的只是一個白玉圓榻,榻下鑲嵌著八卦紫金圖案。

世宗崇道,果然名不虛傳。

此時內殿走出一個太監,扯著鴨嗓子,對著夏慕一掃浮塵,說道:“跟著灑家來吧。”

“有勞公公了。”夏慕拱拱手,跟著那太監從外間的大廳穿過迴廊去。走進了中殿。

這中殿沒有什麼,正中央卻掛的著一幅素雅中堂,上面寫著幾行飄逸的行書記錄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夏慕知曉這是老子《道德經》一篇中極為著名的話,卻不知何人所寫,再一看左下方落款卻是‘嘉靖二十七年聖訓’,落款的底下是一方大紅印璽,上“御筆”兩個篆字。

可不知為何,看著這從《道德經》上摘錄下來的話,夏慕心中卻是沉悶。眾人都知老子崇尚黃老之術,講究的是修生養息,無為而治,可現在大明南倭北虜,禍國殃民,民生哀悼,死屍千里,餓殍滿地。皇帝無為而治,就是眼看大明子民遭受屠殺,國土遭受外虜踐踏!

如果這副字,換上“肅肅清廟,巍巍盛唐明。配天立極,累聖重光。樂和管磬,禮備烝嘗。永惟來格,降福無疆。”或許更好,可惜了,嘉靖皇帝就是這麼一個人,不問蒼生問鬼神,喜歡追求長生不老,整天躲在深宮內修仙求道。

一個將國家興盛指望太上老君的皇帝,你能指望他體恤國體嗎?不可能!答案是肯定的!

此時裡間走出一個太監,那太監穿著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大紅官服,讓夏慕便是一驚,自知此人應該就是朱希忠口中的黃錦了,急忙拱手:“黃公公。”

黃錦瞧了眼夏慕,露出個笑意:“你就是夏首輔的後生夏慕?”

“正是晚輩。”夏慕急忙又做了一禮。

黃錦十分滿意,這小子禮數周到,沒有瞧不起他們太監,還自稱晚輩,立即臉上的笑容又多了幾分,說道:“一會見了聖上激靈些。”

“多謝公公提醒。”

夏慕跟著黃錦走進內殿,只見殿中一道厚厚的紗幔下垂,裡面似乎坐著一個身穿道袍的老人。

黃錦見了,急忙跪下,夏慕一瞧,心知裡面就是嘉靖皇帝了,也急忙順勢跪下。

只聽黃錦細聲細語道:“陛下,夏首輔的後生來了。”說完嘉靖皇帝也不說話,黃錦急忙起身站在一旁低著頭。

夏慕卻跪在地上,起來也不是,不起來也不是,正心思這老皇帝是不是打坐睡著了,剛抬起頭瞧瞧看了一眼,就聽一記清脆悅耳的玉聲從裡面傳出來,讓夏慕一愣神,心思這皇帝驀然啞巴了,見個人還敲風鈴。

就在他還在愣神時,黃錦在一旁忙小聲提醒道:“陛下答應見你了,還不請安?”

夏慕一愣,合著這是皇帝的暗號,卻無暇他想,急忙叩首,山呼起來:“小人夏慕,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喊完夏慕跪在那裡便顯得端正而肅定,等待皇帝發話。

其實夏慕心中很清楚,嘉靖皇帝單獨召見自己這個錦衣衛,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手中的賬本,而並非自己是夏言後人的身份。根據夏慕對嘉靖皇帝的瞭解,此人極度排斥見大臣,不到非見不可,是不會召見的;但他既然召見自己,且還是單獨召見,那就說明他心中其實很在意那本賬本,看來他也並非是一心煉丹求仙的皇帝,多少還是在意他的江山的!

“夏言”紗簾後嘉靖皇帝幽幽的聲音傳出:“字光中,興化籍,嘉靖二十年生人,年紀輕輕就做起了錦衣衛百戶。”

嘉靖皇帝的語氣聽起了盛氣凌人,話語中那種萬人之上的氣勢,體現的淋漓盡致,讓人不敢怠慢。

這畢竟是夏慕兩世第一次見皇帝,心中有些慌亂,他盡力的平靜回答道:“小臣是興化人,今年剛好二十歲。”

“看來朕說得不差”紗簾後又傳來嘉靖帝的聲音:“夏言本就有正直敢言的性情,看來你這夏言後生是繼承了他的傳統,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你一個小小的錦衣衛百戶,竟然敢上書彈劾一朝堂部大員,膽子夠大!那朱希忠說你手中有關於嚴黨的賬本,可是真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炮灰農女的逆襲千萬別掃二維碼鬼掃二維碼都市神級二維碼系統神級保鏢在都市濟世救國策微信神醫我的野蠻女友新紀元:帝國崛起囚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