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凡人,反對催更(二):缺少了“規則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發表人:邊荒傳說(燕飛)

發表時間:2010-11-12

珍惜凡人,反對催更(二):缺少了“規則設定的嚴密性”,凡人還會是凡人麼?好書不是催出來的!

故事情節發展到現在,冥河副本進入了高潮,韓立遇見了有可能成為他靈界導師的青元子,四大妖王此行的主要目標“冥河神乳”,也到了六足的手中。按照他的說法,“只要服下神乳,再用其塗遍全身,可讓身軀立成通靈之體,以後控制的天地元氣從此可增幅數倍的。如此一來,我們修煉成真靈之事不是夢想了!”。哇靠,此物對於身體的增幅作用真不是蓋的,提高強度那是小case了,更牛的是能使身軀立成“通靈之體”,有助於控制天地元氣,可能修煉成真靈!從其功能來看,這東東簡直就是為韓立的“法體雙修”量身定做的,內服外敷之後,藥效應該可以幫助克服該功法的最大缺點:進階困難,從此順風順水,有望神功大成,千秋萬載,一統靈界!哈哈哈……

既然此物對於韓立來說意義重大,而他又是豬角,那麼這樣的好東西就沒有任何理由落入別人手中了。按照小白書慣用的寫法,此時應該按排一個這樣的情節:四大妖王為了爭奪寶物自相殘殺,六足雖然最終勝出,卻受了重傷;韓立受到青元子的指點,解決了青元劍訣中存在的缺陷,實力大進;在青元子的支援下,韓立埋伏在一旁突然殺出,滅了六足,接收了神乳,成為最大的贏家。當然過程要寫得驚險一點,不能讓他輕鬆得手,要製造些麻煩,讓兩人相持不下,比誰意志力更堅強,最後還是豬角咬緊牙關挺過去了,這樣才能突出其神勇和不凡,旁邊再輔之以元瑤、妍麗傾慕不已的眼神,恨不能立刻撲上去獻身,倒貼給心中英雄之類的描寫,讀者們的yy心態得到極大滿足,大聲喊爽,瘋狂丟擲手中的月票,寫手、書友皆大歡喜,一片歡騰。

凡人這樣寫能行嗎?

在其它的小白書中,這樣的套路屢見不鮮。有些寫手喜歡先把某些配角寫得很牛b,把不同境界之間的差距寫得天差地別,然後豬角突然莫明其妙地實力暴漲,大顯王八之氣,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出現“哇,他做到了!”一類的故事情節,襯托出豬角的“更加牛b”,以迎合讀者的虛榮和yy心態。成熟的讀者把這種寫法稱為“狗血鏡頭”,把這類書稱為“小白書”,因為這樣的寫法,只要是智力正常的讀者都是難以認同的,只能當童話故事或者純娛樂讀物來讀,圖的是輕鬆愉快地打發時間。

然而對於凡人來說,如果忘語這樣寫就全完了。因為凡人的看點,1/3來自於故事情節的引人入勝;1/3來自於嚴密的規則設定,特別是合理的修仙者戰鬥力設定帶來的精彩戰鬥場面;1/3來自於思想內容的現實性,對於天道理解透徹,對於人性揭露深刻,能引起有一定人生閱歷讀者的共鳴。凡人如果象小白書那樣,為了達到誇張的效果,根據需要隨意編造故事情節,不顧規則設定的邏輯合理性,那它就徹底完蛋了。

缺少了規則設定的限制,可以天馬行空地胡編亂造,凡人就不再是凡人了。

一、清晰而嚴密的規則設定,是凡人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玄幻修仙類的小說,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書中人物所處的,不是我們現實中的世界,而是一個虛擬世界。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個虛擬世界的創世神,就是作者本人,其中的規則設定,完全由他說了算。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天馬行空,胡編亂造。他可以顛覆現實世界的規則,按照自己的想象來規劃那個虛擬世界,但他不可以沒有邏輯性,自己打自己嘴巴,在後面的故事情節中,顛覆自己在前面已經交代過的規則設定。

凡人之所以成功,很關鍵的一點,是書中的規則設定清晰而嚴密。雖然是虛擬世界,其中完全都是假想的東西,忘語卻把其中的一些規則交代得十分清楚。書友們經常喜歡樂此不疲地尋找bug,就能充分說明這一點。因為只有在規則設定嚴密而清晰的情況下,出現違反邏輯的錯誤時,你才會感覺不舒服、不對勁。在規則設定混亂的小白書中,根本就沒有什麼邏輯性可言,還會有人去找bug嗎?

和菜鳥寫手們喜歡開頭一大篇文字,一股腦地把規則設定端出來的寫法不同的是,忘語虛構的凡人世界中,對於規則設定的交代,採取的是在故事情節之中娓娓道來的寫法,如果不是細心的讀者,甚至不會去注意它。比如在第26章《催藥生》中提到,每7天小瓶子能產生1滴綠液,大概能使靈藥催熟百餘年,這其實就是一個重要的規則設定,說明小瓶子雖然是逆天的,可以無視人界的天地規則,但其作用卻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大,它的使用照樣受到一定條件的約束。按照這種速度計算,每70天能催熟一棵千餘年的靈藥,所以書中寫道:“韓立在之後的兩個多月時間內,如此不停地重複相同的做法。每當有新的綠液從小瓶中產生時,他就把它滴在了這株三烏草上面………終於在它的葉子完全變得烏黑發亮以後,它成了一株世間少有的千年三烏草”。70天正好是兩個多月,這個時間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我們還可以按照這個速度推導出催熟萬年靈藥的速度:需要700天,大約2年,再考慮到只有天晴的夜晚才能生成綠液,陰雨天氣不行,所以這個時間還要長些,大概是3年多。根據這個速度,可以推算出在第413章《煉化》中,韓立用了20餘年催熟6根萬年天雷竹,是完全符合邏輯的:6根,每根3年多,剛好是20餘年。

清晰明確的規則設定,使得一個虛無縹緲的修仙世界,在忘語筆下變得格外的真實,近矩離活生生的展現在我們眼前,彷彿觸手可及、纖毫畢現。其它的一些異界小說,由於規則設定比較模糊,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也就很淡,因為在你寫手自己心中,它都只是一個很虛無、很空洞的世界,怎麼可能給讀者以強烈的真實感呢?忘語這點做得很好,把一個虛擬世界,當成一個真實的世界來寫,在一些規則設定的細節描寫上,都做得很到位,比如上面提到的小瓶子催熟靈藥的功能,比如每一個境界修士的壽命限制,都寫得相當的具體,這樣就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

然而正是因為規則設定的清晰,使其中的邏輯關系變得十分復雜,十分重要。之所以說凡人難寫,越到後面越難,是因為忘語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來理順其中的邏輯關系,而越到後面,需要理順的邏輯關系就越多,所以他自己說,經常要翻看前面的內容,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凡人中的規則設定太具體、太清晰、太複雜,一旦考慮得不夠周到,其嚴密性出現重大失誤,就會降低整本書的質量,嚴重影響閱讀觀感。比如在書中,處於每一境界的修士,其壽命都是有大致規定的,假如忘語考慮得不夠仔細,書中前文出現過的人物,按照推算應該早已坐化了的,在後文中卻仍然活蹦亂跳的,你說讀者看了會怎麼想?如果這樣的問題多了,書還能看得下去嗎?

即便是忘語如此精心構思,凡人中仍然存在一些規則設定方面的重大缺陷。例如在第485章《丹藥之爭》中,萬天明的肉身落入蠻鬍子的手中,此時交代了一個設定:肉身被毀了,修煉到中期的元嬰會化為青煙。這一設定在當時看沒什麼問題,但在後文中屢屢有修士肉身被毀之後,元嬰脫逃的事例出現,前面的這一設定就不能成立了。還有在人界篇中,關於地域距離的設定,就有書友分析過,按照修仙者動不動就飛幾萬裡的速度來推算,僅僅大晉的地域,就有幾億個地球那麼大,如此巨大的疆域,凡人為主的政權大晉皇朝,是怎麼實現其統治的呢?大晉南疆的“柱南大將軍”,帶著三四百的戍邊甲士,從南疆坐著馬車趕到大晉的都城晉京,你可以算算究竟要多長時間?

當然,瑕不掩瑜,在人界篇的規則設定中,雖然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細小瑕疵,但總體來說是相當成功的,人界篇之所以如此成功,給我們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嚴密的規則設定功不可沒。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清晰而嚴密的規則設定,是凡人中人界篇成功的關鍵,但如果處理不好,也可能將成為凡人靈界篇失敗的起因。在上一張貼子中貧道說過,最近忘語卡殼了,除了有可能在故事情節的構思方面出現了短路之外,更有可能的是在規則設定方面卡住了。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有可能導致靈界篇整體的失敗。

在凡人中雖然有各式各樣的設定,但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書中人物的修為境界和戰鬥力的設定,因為這是最經常受到檢驗的一個設定,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個設定。我們說凡人的成功之道在於“規則設定嚴密”,其中大半說的就是這一設定的合理性,下面我們就對此來進行重點分析,以說明問題。

二、人界篇修為境界和戰鬥力設定的成功之處

(一)、人界修士的修為境界設定

在第127章《靈根之說》中,萬小山告訴韓立,修仙按照境界劃分,應分為下境界、中境界、上境界三大階段,下境界包括煉氣、築基、結丹、元嬰、化神五層,中境界有煉虛、合體、大乘三層,上境界只有渡劫這一層關口,過了此層即可飛昇仙界,與天同壽。

人界篇中不同修為境界的特徵是十分明顯的:

煉氣期:經脈中出現一股類似於真氣的能量流,儲存在丹田處,感官變得十分敏銳,此時修士的意識存在於“元神”中,身體滅亡時元神可以出竅。嚴格地說,煉氣期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修仙者,壽命與凡人相比,無明顯延長。

築基期:氣態的真元變成了液態,壽命比凡人增加一倍,可達200多歲。

結丹期:液態真元壓縮後固化,固化的真元在丹田處凝結出一粒拇指大小的珠子,壽命可達500歲以上。

元嬰期:結嬰之前須先碎丹,在擺脫心魔反噬之後可成嬰,元嬰有與修士相同的思維,可從天靈蓋飛出,脫離肉體自由活動,特殊的功法可凝結第二元嬰,這樣相當於有了兩條命,元嬰期修士壽命可達千年以上。

要如何來理解煉氣、築基、結丹、元嬰之間質的區別呢?可以這樣來看,無論是哪一個階段的修士,其修煉都是吸收“天地靈氣”,轉化為自身法力的過程,原理上有點類似於給蓄電池充電,修士戰鬥中消耗法力,就相當於蓄電池放電,電放光了之後,還可以透過打坐吸收天地靈氣,或者握住靈石,吸收其中的靈氣來充電。

修煉進階提高修為相當於什麼呢?這相當於給自己體內的蓄電池擴容。假設煉氣期修士的丹田,相當於工作電壓為10v、容量為100ah級別的蓄電池,那麼築基期的,就是100v、*****ah級別,結丹期的,是1000v、*****ah級別,元嬰期的,是*****v、*****ah級別。每一個級別的修士修煉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量變引起質變,進階到下一級別,相當於體內更換了一個更大容量的蓄電池。

(二)、人界修士戰鬥力設定

人界篇中修士的戰鬥力設定,沒有明確的文字說明,只能從大大小小的實戰案例中進行歸納總結。按照貧道的觀察,人界修士的戰鬥力,是由以下6種因素綜合起來決定的:法力、神識、功法、武器(包括法寶、傀儡、蟲獸等)、經驗、體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還有一項對於修士來說極其重要的能力:速度,是由以上幾種因素累加起來決定的,比如法力高的速度肯定快;特殊的功法可以極大地提升速度,象樂上師的風遁術;某些輔助性的武器可以提高速度,如韓立的“御風車”、“紅色披風”、“風雷翅”;特殊的體質可以有特別快的速度,比如風希這只“裂風獸”,是以速度見長的。

以上這6種因素,以及由此產生的速度,決定了修士以下3個方面的能力:進攻、防禦、逃跑。

進攻能力:法力高的,攻擊力肯定強;神識強大的,可以操縱的法寶多,能佔便宜;功法偏向於攻擊性的,進攻能力強;法寶犀利的,無往而不利;經驗豐富的,可以選擇合適的攻擊點;體質特殊的,赤手空拳就能有強大的攻擊力,比如妖獸和古魔。

防御能力:法力高的,釋放出的護罩就厲害,低階的修士根本無法突破;神識強大的,可以提前發現敵人,瞭解對手的底細;功法偏向於防禦性的,防御能力強;法寶厲害的,象烏龜殼,怎麼也打不破,比如溫天仁的“八門金光鏡”,在韓立的“狼首如意”面前就很無奈;經驗豐富的,懂得怎麼躲避;體質特殊的,本身就有強大的防禦力,比如風希和龜妖,即便被麻翻了,韓立也拿他們沒辦法。

逃跑能力:法力高的,跑得快;神識強大的,對手沒辦法鎖定他;功法偏向於保命的,都有一些跑路的神通,比如落雲宗的呂洛修煉“千浪訣”,修為不如程天坤,逃命卻比他更利索;適合跑路的法寶,關鍵時候很管用,比如韓立的紅色披風;經驗豐富的,知道什麼時候該跑了,總能比人早一步起腳,逃命的機會更大;體質特殊的,跑得極快,別人趕不上。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人界,雖然修士的戰鬥力是由以上6種因素綜合決定的,但歸根到底,最關鍵的還在於他的境界高低,在於體內蓄電池容量的大小。境界大致決定了他的法力有多高、神識有多強、速度有多快、能用什麼樣的武器,也就大體上決定了他戰鬥力的強弱。所以在人界,越階作戰近乎不可能,煉氣幹不過築基,築基幹不過結丹,結丹幹不過元嬰,元嬰幹不過化神,基本上是不可動搖的鐵律。

(三)、人界不同境界修士戰鬥力及戰鬥模式的具體分析

1、煉氣期。典型戰例:第142章《襲殺》,離開太南谷之後的韓立被二人組偷襲,黃衣漢子用“冰錐術”攻擊,韓立以“火球術”還擊,另一名大漢埋伏在泥土中,以“巨力術”抓住韓立的雙腳,被韓立縮骨後逃脫,黃衣漢子拿出葫蘆法器,準備施法,韓立以“金剛符”護身,祭出“飛劍符寶”將2人滅殺。

此戰是韓立在煉氣期首場比較完整的戰鬥,從中可以看出,煉氣期的特點是法力低微,神識、體質作用不大,使用的主要武器是各種各樣的符、法器,常用的攻擊手段是低階的五行法術,此階段修士大多是少經戰鬥磨鍊的菜鳥,經驗豐富的狠角獲勝的機率較高。

其它典型戰例:陸師兄之戰,血禁試煉之戰。

在煉氣期,最強大的武器是符寶,因為大家都法力低微,比較寒酸,如果身懷頂階法器,能大大提升整體戰鬥力,世俗界的武功如“羅煙步”仍能派上用場。

2、築基期。典型戰例:第261章《血靈大-法》中鬼靈門少主王蟬,先以飛叉法器攻擊韓立,後以血靈大-法形成的血雲將韓立圍困在半空中,韓立放出頂階法器“烏龍奪”,王蟬的血靈大-法源源不斷地放出血鬼,韓立以“青火瘴”為掩護祭出“小刀符寶”,王蟬以“金骷髏頭”符寶咬住小刀,正催動血雲想收拾韓立時,卻因把“青火瘴”釋放的毒霧大量吸進血雲內而中毒,趕緊轉身逃走。

此戰是韓立築基後參加的首場戰鬥,從此戰中可以看出,築基期修士使用的武器和煉氣期差不多,都是符、法器和符寶。但隨著境界的提升,法力的增強,功法的作用顯現出來了,此戰中“血靈大-法”的威力讓人印象深刻。

其它典型戰例:宣樂之戰、越皇之戰、救南宮之戰、古長老之戰。

在築基期,韓立的武器變得豐富起來,傀儡開始發威。神識的作用顯現出來了,象“紅線遁光針”這樣成套的陰人利器,只有神識足夠強大的修士才能操作。功法開始分化,韓立“青元劍訣”比同階修士法力深厚得多的特點,使他擁有了在築基這同一階層之內,跨越中、後期階段進行挑戰的本錢。越皇宮之戰中,陳巧倩的雪虹師姐催動符寶時撤去了防護法器,被冰妖輕鬆滅殺的事例,說明在這一層級的戰鬥中經驗仍然極為重要。體質在此階段依然是無足輕重。

南宮重傷後被王蟬等3名築基期修士追殺,古長老元氣大傷後被韓立、曲魂借用陣法之力滅殺,充分說明修士的法力就象蓄電池,過度使用,電是會放光的,這時候會給低價修士以可乘之機,出現了越階勝敵的可能性。

3、結丹期。典型戰例:第659章《六道傳人》,號稱亂星海元嬰之下第一人的溫天仁對上了韓立,溫天仁晃動手中的紫色小幡,紫色雲霧將其包裹在內,隱匿起身形,韓立以二十四口青色飛劍亂扎,卻全象扎在了空處,韓立放出噬金蟲,卻被溫天仁的飛針法寶收拾了,韓立用“青冥針”應對,並用“陰魔斬”斷了溫天仁左手,溫天仁使出“六極真魔功”,以為穩操勝券,卻被“辟邪神雷”破解,溫天仁祭出銀鍾,被韓立的花藍古寶收走,最後溫天仁祭出壓箱底的“八門金光鏡”,困住對手,韓立以“狼首如意”的護罩防守,雙方比拼起了法力,由於韓立手握“萬年靈液”,佔據主動的溫天仁反而變得處於下風,最後在法力即將不濟之時,雙雙被鬼霧吞噬。

這是韓立修仙歷史上罕見的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驚險刺激,扣人心弦。從結丹期開始,修士們可以使用威力驚人的法寶,因而結丹修士之間的戰鬥,經常比的是誰的法寶更犀利,這場戰鬥,就是一場經典的賽寶大會,作為富二代的溫天仁,財大氣粗,以為吃定了草根出身的韓立,未料到韓立已在弱肉強食的生存鬥爭中完成了原始積累,在比拼中不落下風。

其它典型戰例:古修遺址戰花藍怪人、戰玄骨,虛天殿戰鬼王、戰鐵火蟻、再戰玄骨,南明島外戰兩位逆星盟正道修士。

結丹期修士之間的戰鬥,法寶最為重要,法力和神識有一定關係,如果是象“六極真魔功”這樣的極端功法,也有相當大的作用,噬金蟲成為韓立新的殺手鐧,體質不是重要因素,經驗的作用也大不如前,因為結丹修士個個都是百歲以上的老手,不會有菜鳥能活到這把年紀的,大家都老奸巨滑,作用就相互抵消了。

4、元嬰期。典型戰例:第689章《初試神通》慕蘭穆姓大上師追上韓立,兩人發生戰鬥,韓立巨劍斬下,被穆上師寶珠的藍色絲網困住,穆上師使出靈術“冰晶術”,對身懷“乾藍冰焰”的韓立根本無效,韓立用銀鍾攻擊對方,穆上師祭出能瞬移的“千重峰”,韓立的“風雷翅”躲閃得快,攻擊無用,韓立以“青冥針”攻擊,被穆上師的冰盾擋住,韓立以“雷遁術”突然閃到穆上師身邊,“乾藍冰焰”包裹的手掌穿過穆上師的“晶冰盾”,按在其胸膛上,將其頸部以下冰封,穆上師的元嬰捨棄了身體,瞬移逃走。

此戰是韓立成嬰後與同階修士的第一戰,有試試身手的意思。從這一戰開始,“速度”作為戰鬥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開始進入我們的視角,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經歷了長時間法器、法寶的遠距離對戰之後,世俗界武林高手之間近身博鬥的戰鬥模式,在元嬰期修士之間再次大放異彩,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以“風雷翅”的速度接近對手,再以“乾藍冰焰”冰封對方成為韓立屢試不爽的絕招。

其它典型戰例:舉不勝舉,略。

元嬰期修士之間的戰鬥最為豐富多彩,慕蘭修士的靈術、樂上師的蓮花功法、青銅古燈、七焰扇和虛天鼎等通天靈寶、元后傀儡、第二元嬰、古魔的神通等,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邊界大戰堪稱人界篇寫得最為精彩的戰鬥場面,墜魔谷是最令人叫好的副本。在元嬰期,法力極為重要,元后修士因為法力上的巨大優勢,可以無條件地輕鬆戰勝元中;神識的作用得到進一步開發,在慕蘭神師神識的鎖定之下,韓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元嬰期的傀儡使其威力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元後傀儡的出現更是令人讚歎;通天靈寶的巨大威力,使寶物的地位進一步凸顯;功法的威力也相當突出,象樂上師的蓮花功法,完全可以和法寶硬拼;體質的作用,也因“明王訣”的出現和古魔赤手空拳表現出的驚人神通,而顯得尤其讓人驚訝;經驗在元嬰老怪中作用更為弱化,這些人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的老油條?

看完以上分析,相信你會讚歎:人界篇的修士戰鬥力設定確實寫得相當之好。不同境界的修士,其戰鬥力各組成要素所發揮的作用以及戰鬥模式,是截然不同的,韓立每晉升一個境界,接下來呈現出的戰鬥場面,立刻煥然一新,讓人目不暇接,大呼過癮,不得不對忘語的構思拍案叫絕,佩服得五體投地。

凡人和小白書的確是不同的,如果說上張貼子中所說的“故事情節的可讀性”是摩天大廈的框架和外觀,那麼“規則設定的嚴密性”就是鋼筋網,正是它把整幢大樓緊緊地牽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有機整體。如果說以“起承轉合”的手法來表現故事情節,已經是大大增加了寫作難度的話,那麼要構思這樣一個清晰而邏輯嚴密的規則設定,就不僅僅是難度的問題了,需要花費的腦力不計其數不說,還真得有一定的天賦,要有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來支撐才行。

書友們,凡人不容易,忘語不容易呀。咱們別催更了,為了這樣一部難得的好書不至於可惜掉,讓他慢慢寫吧。

三、靈界篇的設定有麻煩,忘語卡殼了

人界篇修士的境界和戰鬥力設定,以及戰鬥場面的描寫,堪稱完-美,值得肯定。然而這種完-美,對於靈界篇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至少在以下兩個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

一是元嬰期不同階段修士之間的實力過分誇大,使得靈界篇難以為繼。在築基期和結丹期,初、中、後期之間的實力差距並不明顯,韓立在與宣樂之戰中,以築基初幹翻了築基後;在玄骨之戰中,以結丹初結果了結丹後;然而進入元嬰期之後,不同階段之間的實力差距拉大了,韓立在元嬰初時僅比一般的元嬰中略強,破陣大戰中,在元後的慕蘭神師面前不堪一擊。這種“境界越高,不同階層之間的差距越大”的設定,在人界篇並沒有什麼問題,完全解釋得通,卻給靈界篇的寫作增加了難度。也許這樣的寫法,對於人界後期的故事情節來說是必須的,但在靈界篇和人界篇的銜接上,忘語顯然是考慮不周。既然前面書中的情節多次強調,因為實力差距過大,元后修士在元中面前牛b得象個爺似的,那麼又怎麼可能到了靈界,化神與煉虛、煉虛與合體,之間的差距反而不那麼明顯了呢?

韓立在元初時只有元中的實力,碰到元后只能跑路,按理說境界越高差距越大,化神中時有化神後的實力還可以理解,怎麼可能有煉虛後的實力?和前面的設定一對比,靈界篇化神、煉虛、合體修士同臺競技的描寫,看起來就顯得是那麼的刺眼,那麼的令人難以接受。

二是元嬰期寫得太長了,從634章《結嬰》,到1261章《進入節點》,元嬰期足足寫了628章,這與結丹期的236章、築基期的183章、煉氣期的209章相比(從韓立開始修煉長春功算起),結構上極其不合理。所以很多人最喜歡的,還是墜魔谷之前的那部分,之後的內容,就讓人感覺有些臃腫了,不如前面那麼精煉,節奏沒有那麼明快。元嬰期寫得太長,對於靈界篇來說決不是什麼好事,你在元嬰期就基本上把各種各樣的戰鬥模式都寫盡了,靈界篇還怎麼寫出新意來?

所以說,如果單純從人界篇來看,其修士境界和戰鬥力設定以及爭鬥場面的描寫都是極為成功的,但在人界篇後期,忘語沒有適當收斂,為後面的寫作留點空間,使靈界篇很難合理地接下去。

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如果沿著人界篇的設定繼續寫下去,那麼靈界篇的故事情節就根本沒辦法展開。以元後和元中之間的實力差距為基礎,按照“境界越高,相鄰階段之間差距越大”的思維來推理,那麼化神與煉虛、煉虛與合體之間的實力差距,將是天差地別的。這樣的話,韓立遨遊靈界,周旋於煉虛、合體之間的故事情節,就缺少了邏輯基礎。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徹底打破原來的框架,重新建立靈界篇自己的規則設定,以新設定來解釋靈界越階作戰成為常態的新情況。

打破原來的框架不難,《木靈之戰》一章就是對人界規則的徹底顛覆。但更為要緊的是,在打破原來的框架之後,你必須迅速建立起新的規則設定,來解釋目前韓立身上出現的真正實力大大超過自身境界的現象。這個設定,必須是全新的、系統的、合理的,是可以讓人接受的,而不是簡單地交代一句“韓立論真正神通,應該可以力敵靈帥後期的存在”,就可以矇混過關。

然而令人擔心的是,在韓立進入化神之後,忘語的寫作似乎有點不在狀態。在化神之前,每一個境界的特徵都很明顯:煉氣期真元是氣態的,築基期真元變成液態,結丹期真元變成固態凝結出金丹,元嬰期碎丹之後形成元嬰,而且在不同階段,我們看到的戰鬥場面也截然不同。但到了化神期後,這種勢頭嘎然而止,韓立已經修煉到了化神後期,我們還不知道他體內發生了什麼變化,而且除了新修煉的法體雙修功法之外,化神期的韓立,也沒有奉獻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戰鬥場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增強版的元嬰期修士在戰鬥,而不是化神。

忘語卡殼了。因為人界篇結束後,勿勿忙忙地趕著寫靈界篇,沒有時間充分構思故事大綱和規則設定,這是網路寫手在商業制度面前的無奈,對於凡人來說是一種悲哀。初入靈界時韓立修為全失打回原形,忘語本可以慢慢鋪墊,認真構思的,但卻又為了迎合部分書友的喜好而倉促提速,結果前戲不足,蘊釀不充分,很多設定都來不及想清楚,就被催更大軍挾裹著踉蹌前行。

靈界篇修士的境界和戰鬥力設定應該怎麼寫?其實忘語以前早已有很好的思路,貧道試分析整理如下:

無論是化神之前,還是化神之後,修士的法力都跟2個概念息息相關,那就是“天地靈氣”和“天地元氣”。在凡人中,前面提起比較多的,是“天地靈氣”,後面卻經常提“天地元氣”,它們指的都是“天地之力”。

“天地之力”是什麼?貧道問你,日月星辰為什麼會運轉?為什麼會有颶風、海嘯、地震、潮汐、火山噴發?風為什麼會吹,水為什麼會流?這些都是自然的力量,稱之為“天地之力”,而“天地之力”的來源是什麼?就是“天地靈氣”、“天地元氣”,或者通俗點說,就是“天地之間的能量”。

貧道不知道在忘語心中,這2個詞指的是不是同一個東西。如果不同的話,根據2個概念在書中的意思,貧道區分如下:“天地靈氣”是普通修士可以直接吸收煉化的能量,相當於煤、石油,可以直接燃燒;“天地元氣”是化神以上修士才能運用的能量,相當於風能、太陽能,人們不能直接利用,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之後才能運用。

(一)、元嬰以下修士與“天地靈氣”的關係

元嬰以下修士就象是“蓄電池”,只能吸收靈氣之後轉化為真元,才能形成自己能夠運用的法力。

1、吸收靈氣就象是充電,但首先你的體內得有蓄電池,否則就沒法充進去。(127章《靈根之說》中提到:一個人若是沒有“靈根”,那修仙的事想也不要想,因為你根本就無法感應到靈氣,更不要說修煉出法力的事!)

2、修士不能直接運用靈氣,必須先轉化為真元,這樣才能成為自己能夠運用的法力,就象蓄電池必須先充電,要用的時候才能釋放出來。靈氣越足,充電就越快。(220章《靈眼之泉》中提到:天地間的靈氣並非均勻分布在世間的,那些靈氣鬱結最濃密的地點,最適合修仙者打坐修煉。)

3、結丹之後,蓄電池容量增大,可以容納更多靈氣轉化的真元,從而法力大增。(398章《結丹與法寶》中提到:感受到天地靈氣往體內瘋狂的灌輸,全身真元在丹田處拼命翻轉後,凝結出一粒拇指大小的四色珠子。)

4、修士體內的真元,和外界的靈氣之間是有聯絡的。(470章《詭異黑甲》中提到:可是要做到這一步,就要求修士必須有辦法將自身靈力徹底和空間的一切能量溝通暫時斬斷掉,不能有一絲地聯絡。畢竟這一界的修士,頂多斂氣隱匿之術足夠高明讓人無法發覺而已,怎可能真斷絕和天地靈氣的聯絡。)

5、結嬰和結丹一樣,都是體內蓄電池容量的增大,可以吸收更多的靈氣,儲存更多的法力。(637章《結嬰(中)》中提到:空中靈氣忽然間混亂翻滾起來,轉眼間形成了無數的靈氣漩渦。)

(二)、化神以上修士運用“天地元氣”的情況

化神以上修士不僅僅是“蓄電池”,還是“發電機”,他們即使不充電,也可以調動“天地元氣”,直接轉化為自己能夠運用的法力。

1、化神能直接吸收“天地元氣”,轉化為自己的法力,但這種轉化也是有限的。(774章《太真七修與聖禽》中提到:此鳥雙翅一展沖天而起。方圓十里地火靈氣忽然間不穩起來。無數地火靈氣如同萬流入海一般。絲絲地朝青鳥身上灌注而去。……能夠操縱天地火靈,這只聖禽最起碼也有化神以上境界了。不過,這只聖禽的境界雖高。但剛出來時,體內靈力卻只有元嬰初期左右,如今雖然吸收了這般多火靈氣,也只是勉強提升到後期。)

2、身體的承受能力很關鍵,否則吸收的天地元氣有可能反噬,對人體有害。(1101章《衝階化神》中提到:我沒事,只是天地元氣反噬,吃了些小虧而已。)

3、化神可以初步調動天地元氣,說明化神以上境界的劃分,與調動天地元氣能力的高低有關。(1256章《進階化神》中提到:化神一成,韓 立就可初步調動天地元氣,呼風喚雨,神通幾乎和世俗傳聞中的神仙一流,並無不同!)

以上是人界篇中與“天地元氣”和化神相關的設定,貧道認為寫得很好,很有邏輯性。現在問題的關鍵在於,化神以上修士是如何調動“天地元氣”的,運用之後的戰鬥場景是怎麼個狀況,靈界篇中沒有清楚地描寫出來,所以才會給我們以與人界篇差異不大,與元嬰修士之間的戰鬥沒多大區別的印象。

這方面要怎麼來突破,怎麼來圓場,只能靠忘語自己去思考,別人誰也幫不上忙。貧道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不敢在這裡說,怕干擾忘語的寫作思路。前頭韓立在修煉“金剛訣”時,忘語寫說突破瓶頸要靠戰鬥中的“頓悟”,貧道當時看不慣批評了一下,現在有點後悔,不知道影響了忘語的思路沒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寫了這麼多,歸要結底還是一句話:珍惜凡人,反對催更!如果你覺得凡人寫得好,那麼就多給忘語一些時間,讓他把靈界的設定考慮得更詳細一點。如果只是圖個痛快,起點不缺少爽文,你完全可以到別處去解決,為什麼非要在這裡催呀催呢?忘語不是不寫,兩年多來他從沒斷過更,你有什麼理由對他說三道四?忘語也不是街頭上見人就喊大爺的乞丐,他是有尊嚴的,即便是求票也從未低三下四過,給不給票只憑你自己的良心,你又何必自己把自己當爺看,對著他吆五喝六的?

用心與不用心,是差很多的。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看在忘語這麼用心的份上,書友們就別在更新方面對他要求太高,給他一點空間吧?還有,看在貧道寫貼這麼用心的份上,看貼的朋友,總得給點意見吧?哈哈。

。。。。。。

收集整理人:huhaoslm3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聯盟之我有很多英雄池極品人生凌天尋命錄在霍格沃斯種蘑菇逆襲都市開外掛最佳拍檔(重生)我老婆來自修真家族路明非挑戰FGO重慶姐妹他是重慶方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