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以佛言說凡人(十二樓)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發表人:老衲要返俗

發表時間:2010-12-14

開篇語:佛經是人們千年來的文化智慧的積累結晶。它內容包羅萬象,一句看似簡單,卻蘊含無限的機理。在佛家前我只是個門外漢,只能從淺易的入手。凡人中的許多都可以透過佛理來說述和賞析。

先請各道友品析下面一段經文,我想大家會有所感悟。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盤,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諸道友是不是感到眼前的迷煙已經逝去,塵事的迷茫已經看清。是不是已經把視錢財如瓦礫,視方便門,如化寶聚。如果是,我想道友飛昇可待。所以請諸道友把瓦礫似的鑽石給點吧。開啟方便之門,多點回覆吧。

1.既不回頭,何必不忘。

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今日種種,似水無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妙色王求法偈》

這句話的意思我想大家都能理解。在佛言中緣分是雙方的就如;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緣分是一瞬間:世間萬物皆因因緣合和而生,因緣聚則物在,因緣散則物滅。有無緣份,就在你的一念之間;也許,有緣無份;也許,相見恨晚!(三世因果或三世緣)

當看到這句佛言讓我不由得想起兩個畫面:一是在滿山遍野的野菊叢中,凸顯的亭中兩個瘦長的身影在夕陽中緩緩被拉長,這應該是個副美麗的景色。然而相面的無言在幾聲蟲鳴中更的加冷清。不知從何處響起河水咚咚般的倩音:“韓師弟,大戰結束後。我恐怕就要嫁人了!”男子只是臉色有點變化,但並無言語。許久之後男子才言到:“那恭喜陳師姐喜結良緣了!回頭師弟一定備上一份……!”此時女子的身影顯得格外的淒涼和瘦弱。女子無語但她顫抖的身影卻一直在述說著。無語之間,兩人沉靜使得蟲聲也沉寂了下來。靜靜的,時間悄悄地走著。良久女子再也沒有傾述,轉身離開彷彿再沒有可留戀地了。但看起來卻帶著無數的痛苦和無限的傷心離去。此時的男子看到離去的影確是滿臉的惆悵和苦澀。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須誓言。痛苦的,悲傷的,無奈的,一切都無言了。多年之後,當男子再次聽到女子的音訊。然而卻不是喜音,當年那楚楚動人的身影已經在歲月中消跡了。此時男子的沉寂了,沉思了許久許久。也許是在回憶,也許是在感嘆,也許是在哀傷著什麼。此時耳邊響起今日種種,似水無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二是在風景秀麗的小山,山頂上凸顯的人影在風中飄搖。男子沉思著,過後又緩緩的舉起雙手,靜靜的看著好像在回憶著。眼中泛著甜蜜和迷茫,似乎在述說著。在這之前巨石之上靜坐這兩人。在風中沉寂著,卻瀰漫的甜蜜的情愫。女子靜思了許久開啟紅唇:“你既然已經有了雙修伴侶,無法正式娶我,而我也無意人做侍妾。不過我此生除了你外,也不會再對其它的男子動心了,更不會再嫁給他人了。”女子停下來又看了男子再言道:“我打算全身心放在修煉之上…以期大道可成。”說完之後靜靜的看著男子,良久轉身神色平靜的飄然離去了。因為女子知道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須誓言。當男子看著女子要離去的背影,緩緩的抬手卻又不捨的收回。時間靜止著,男子也無出言就靜靜的看著。然而往日今時的種種浮上心頭,他能做到像女子一般平靜似水無痕嗎?他或許會把今日的一切埋在心底在寂寞深靜的時候慢慢地回思和品嚐,酸甜苦辣鹹,誰解其中味;但不會忘卻。而這段的分離也許這就是緣即如風,來也是緣,去也是緣。已得是緣,未得亦是緣的驗證吧。男子念道會是明夕何夕,君已陌路嗎?

現在的愛情更加的珍貴,因為純純的愛在悄悄地逝去。只有性與錢權的細線連線著,隨時可斷。佛有言過: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所有的一切都有它出現的理由,不必為此而感到驚訝!(白娘子中的十年修得同船度,百年修得同枕眠一樣)它也是月老手中紅線難以觸及,所以相見就是有緣,我們更應該珍惜你的愛人或女友,善待你的愛情。不要把曾經的誓言成為戲言,不要把曾經的山盟海誓成為藉口。不要像毛寧的《濤聲依舊》歌中一樣,等錯過才知珍惜。但我想所有的凡迷都會有情人終成眷屬。(可憐我只能唱單身情歌)

2.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

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因為有了愛,所以有了牽掛,所以就有了憂慮和恐慌。心中沒有愛時,便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就沒有憂慮和恐慌了。

這裡的愛我理解為“小愛”,人性中的愛,而不是佛家中指的大愛,博愛,愛眾生,愛萬物。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七七四九終成佛,放下世塵一切佛言中的七情六慾就是有世塵愛而生的。所以成佛要斬斷七情六慾,就從本質上切斷愛年的生成。佛言中的三毒:貪,嗔,痴。(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痴是愛到一定程度會痴迷,貪是痴迷到狂起貪念。這也是為什麼佛要去小愛,成大愛。

在修仙一途中,人人都是求長生了去來去無牽掛。在修仙途中那種種危險讓人已經覺得沒有了“愛”的存在的必要了。修仙的世界是自然法則的世界,只有強的者才適合生存和擁有一切。這是一血腥的世界裡,它的存在只會為自己在修仙一途中帶來阻礙和無限的麻煩和災難,甚至失去生命。因為他們已經害怕,恐懼它的存在,把一切有可以多扼殺在搖籃中。使得自己變得冷血和無情,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看似親密,卻是處處相互提防,保有後手。家族說得好聽是一家子,其實更多都只是為同族強者提供勞力和利益。內部也是爭鬥不斷。就像大晉皇族的怪人七叔為了長生不息出賣整個皇族的未來和生命。像乾老魔所修煉的五子同心魔用的就是自己最親之人的屍體和血肉。這也是為什麼有的道友說,修仙太冷血和無情。

可喜的事,在凡人並不是所有的人是如此的。因為有了愛,所以有了牽掛。在凡人有最可敬的父母。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星宮的雙聖,為了自己女兒凌玉靈的將來處處打算鋪平道路甚至不惜自身生命自爆。可敬的人,偉大的愛,無私的愛就是如此的。當然也有我們的豬腳跑跑,他的愛是對自己家人的思念和憂慮。當再次回到家鄉時,那物非人非時候,並不難以想象豬腳那時的傷心和痛苦,這已經是眼淚無法來詮釋的。在靈界對南宮那無限的思念和牽掛。也只在自己深靜的時候,品味中也許是苦,也許是甜,只是無人知。

作為凡人眾多的一芸,我們並不需做到大愛,我們只要有小愛就可以了。我記得有一位哲人西德尼史密斯說過:世上最幸福的是愛和被愛。當我看有人在討論愛和被愛哪個更幸福,我很無語。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區分和隔離開來,愛與被愛同樣的美好,只是要用你的真心,誠心和耐心!一個是你喜歡的一個是喜歡你的!愛是開心的,被愛是幸福的.也許你的愛會傷到自己和別人,在愛中或許我笑過,我哭過,我高興過,我傷心過,但我卻曾經擁有過。我想所有的道友都是處於愛與被愛的幸福環境之中,但我們更要關愛身邊每一人。

3.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此句是出至活-佛六世達-賴倉央嘉錯之言,當時已經身為活-佛的他,愛上一位美麗的姑娘瑪吉阿米,但是為法度和世俗所不允。他手下的宰相為了篡權更是將此事稟告清庭,清庭作為西藏的宗主國,只得下詔傳見六世達-賴。達-賴活-佛六世到青海時,忽然說他不想進晉京,違抗朝廷旨令不是開玩笑的事,但達-賴活-佛自有辦法,設壇焚香拜佛行禮如儀,然後就打坐入定,馬上圓寂,離開這個汙濁世界。

世間都有兩難之事,何況是在危險和殘酷的修仙一途中。兩全之事是好,但雙贏之事難尋,只有被迫和無奈的選擇。修仙之路困難重重,抉擇在前又無法退縮。愛情,(就如活-佛所言的: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親情,友情讓人難以放開,一切又難割捨。有時兩全也是兩失,讓人難以捉摸。凡人中的兩難太多了,個人的抉擇,家族的抉擇,宗門的抉擇一時未選擇好就是生命的代價。家族,宗門的未來。一念成佛,一念地獄。這可能是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而我們的韓立也是如此。從小離家的時候就開始了,他那種種的兩難全之事接踵而來。從小要離家的他,為了家裡,放棄了家裡的溫暖加入七玄門。為了在墨大夫在威脅下生存,他只能的選擇過早的成熟和自立放下的美好童年。當他再次回家,看到小妹出嫁和父母的歡顏。她已經選擇了長生之路。在紫靈的離去,迷茫的韓立只能看著佳人倩影的遠去直至消失。因為他無法找到兩全之策,而事後的後悔亦無用。(其實當時的紫靈也是由於自己的性格和傲氣使得她不能接受侍妾的身份而斷然離去)在去靈界時對南宮的情意和修仙之事,兩難擇。此間之事很多。也許就是如此,韓立學會了理智的判斷舍與得之間的取捨。也是為什麼他能修仙路中立足的緣由吧。

世間路難走,古時的忠孝兩難全,情義兩難全,愛恨兩難全。也有唐寅的:貌嬌命薄兩難全,鶯老花殘謝世緣。年長盧姬悲晚嫁,日高黃鳥喚春-眠。有的好像隔著一條河或是一根網線的距離,得知彼此身體健康心情平和,這也許就是兩難成為自欺式的幸福了。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中都會遇到如何抉擇,如何走下去,如何才能兩全。我們可能會在遇到之時感到迷茫和無助,不知所措。但我們不能退縮,也不能像佛言中抉擇無礙,本不相隔,無來無去,必然往生!因為真正的路途就可能在前方,一步而已。所以此時的我們只有靜下心來,慢慢的思考和解析著尋找到光芒。希望所有的凡迷們都尋找到兩全之法。

4.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這是地藏王菩薩許下的大願。意向是好的捨身為人,但卻不符實際。導致大願變成心魔,久住地府,難以成佛。(可憐,可嘆)

心魔得在修煉一途中,最難突破的關卡。在大進階時都在出現心魔,那是一種測試和篩選。修行者認為:心魔是進步的瓶頸,突破心魔才可以使人的修為突飛猛進。死在心魔之下的不知有多少,當時韓立要進階元嬰不知道吃了多少藥,身上掛著多少道具。到最後才順利進階。但我們的幕靈沛道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在進階時心魔上不小心出現的一絲破綻後就離我們而去。留給我們的是惋惜和悲嘆,嘆惜佳人魂歸四方。(當然更多的是諸多道友的不滿,呵呵)心魔不止是在進階時,在平時的修煉也是很大的障礙。董宣兒董小妞就是中了韓立的愛情心魔,修為就停止結丹初期。後來我都不知道在怎麼解了。書中我到沒有找到因為把自己的願望立得太高或錯誤,而得心魔。

在西方心魔是指人的心中有一個天使和一個惡魔,即善惡兩面。貪念、仇恨心、妄念、執念、怨念、慾望等都屬於心魔。如何剋制就是保持平常心,開放自己的心態,認識自己的位置,調整自己的態度。(個人看法)

5.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是指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象,而這些現象是人們虛妄產生的幻覺。空,上面說到是產生現象的多種因素和緣由,是事物的本質。可說一切皆為虛幻。不要過分的執著,就如佛曰:放下,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修仙之路本就是在追求虛無縹緲,長生,是什麼?是無限的生命嗎?是無限的時間嗎?還是?我不懂,但我知道在這一途中已經失去許多許多。到頭可能就是一場空。剩下的只有其中的孤獨,可許多人已經不在乎了。因為他們心中執念已經深入骨髓了,再也難以根除。就像佛與我故事,佛曰:你心裡有塵。

我拍拍手,抖抖衣服,對著鏡子整整衣冠。

佛曰:心裡的塵是抖不掉的。

我茫然四顧,一片迷茫。

佛曰:心裡的塵只能用心,才能消除。

於是我用力地擦拭。

擦拭的掉嗎?修仙者已經是入山卻不知山何處。他們在追求中有的已經是無所不作,無所不為了。只要對自己有利的,就不會放棄。也許這是修仙界的本質吧。就像皇族的怪人七叔為了求長生出賣了整個皇族的未來和生命。然而到最後知道魔族的長生之****失去自我的意識仍然執迷不悟。最後得到的是生命的終結和無限的不捨無奈不平。還有弱小的女修士會用自身來依靠強者失去貞潔的代價。難道她們就不可以自生嗎?難道只在修仙界找到自己生存的真理嗎?她們是怕容顏的老去,死亡的臨近嗎?還是生存的迫求?我不知。韓立也在修仙路上犯過痴,在他再回到家門前卻遲遲未回。那時長生之事已經深入他的內心。但事後的修煉已經是在被趕著走了,我不知為什麼他沒有停下來?也許是……?我想起辰東大大在《長生界》中說過一句話:不求長生,只求共生。不爭百世,只爭一世。不求永恆,只求今生。我想那時的蕭晨已經看透了塵世的虛幻,珍惜身邊之人,之物。

現實中的我們就不能過分去追求,而放棄身邊的美好。過度的追求就會迷失自我,迷失就會做出不容的事。掌控好自己,我們最後的命運是死,每個人都是如此。但要我們的是人生的旅途,美滿和幸福,笑得走完一生。而不是追求中拋棄一切,在閉眼之前滿是後悔,苦澀和空虛。知足常樂,幸福之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6.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

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此句的動是不好的念頭,也可引申為做事時要保持冷靜,凡是要問本心,你心裡不衝動那麼你行為上就不會衝動。就不會體受人間苦難。

凡人中的形象代言人就是老魔韓立,事事都是深思熟慮不衝動耐著性子去幹活。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場合不會掉鏈子。

先從一事先推出多個可能性的答案,

先用篩選法,選出如此做可能會有啥好的後果。

再用迭代法,啥後果利潤較大,風險較小。

最後用排除法,選擇出最好的答案。

那腦子像電腦一樣的執行著,幾乎都是韓老魔在最後得到豐厚的回報。當然事都有意外,當年不知是老魔那個執行步驟錯了就去了天鵬聖地。那是凡迷的唏噓很大。韓立為什麼在修仙界或靈界中立足,都是他先詳細的思考,不衝動,不莽撞之後才行事。

現實中的我們更加不能衝動,衝動是魔鬼。他可能會毀了你的一生。凡事要多想,多思考。我想大家都知道衝動的後果。我們要把握世界,就要先把握個人行動;要把握個人行動,先處理好內心的平衡。這才能達到我們所求的目的。

7.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恨,愛別離,求不得

生苦:人生世上,入輪迴糾擾,諸多苦紛至沓來,就是活著,乃是所有後續苦難的基礎。因此生即是苦。

老苦:氣力衰減,精神日下,色身朽壞,盛年之日不復再,此為老苦。

病苦: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識,此是病苦。

死苦:人之限將近,若殘燭將滅,或壽盡而終,或遭天災人禍而亡,那短暫得可以忽略不計,但它是不可抗拒性。此乃死苦。

怨憎會苦:仇怨憎惡,揮之不去,反而集聚,此謂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生死無常,聚散無定,親愛之人不得共處,此即愛別離苦。

求不得苦:世間萬物,心有愛樂而不能求得,此名求不得苦

凡人為什麼會如此的吸引人,我想人物塑造的成功就是重要一點。小說的成功永遠離不開配角的存在。一個好配角能使書近一步更加鮮明,更加有可讀性。就如《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唐吉歌德》中的桑丘,那都是一個經典的存在。而忘語也給我們塑造眾多鮮活的人物,每個角色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個角色述說著一段不同的人生經歷,豐滿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性格和作風也逐步形成。一個活靈活現的小人物就出現在腦海裡,使得我們已經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記著這一個人物,其中“玩泥巴的孩子”看的最透徹並能很好的描述與拓展開來每一人物的特點與重要。讓我們覺得這並不是豬腳一個人的世界而是一群人物的戲臺。我們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和自己相近的人物,那可能就是你的縮影。而一生的經歷卻離不開人生的七苦。七苦是使得人物更加靈動,富有情感。更是人物得到精神上的涅,就如鳳凰**叢生得到昇華。使得人物在隨著變化而性格和追求也在變化,更加的充實。

修仙之路本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求長生,遠老,病,死。特別是女修士害怕紅顏的老去,就像董萱兒選修“化春決”。(韓立好像也怕老,居然做養顏丹來吃,裝嫩)。怨憎恨,書中就太多,就是我們的主角也是一樣得。極陰祖師和星宮的一位長老,差點被其殺死的恨都已經是幾百年了,但卻未能忘懷。人物中怨憎恨最深的就是玄骨,沒有一刻是不想殺死自己的叛徒弟子。也是藏得最深的人,在自己怨恨千年的仇人面前也是平靜如水。利用一切可以用得,從而達到目的。愛別離,我想到了一個場景就是陳巧倩在越都滿山野菊的亭中與韓立的離別,而且是陳巧倩單方面的付出。陳巧倩已經在第一次受到傷害心裡已經是滿是傷痕,而她的再次戀情使她得到一絲的撫慰但天公不作美再次以失敗告終。特別是韓立說:那恭喜陳師姐喜結良緣了!回頭師弟一定備上一份。我都想掐死他,這句話都傷人心啊!當時陳巧倩的傷心痛苦可想不知了。求不得才是修仙目的,為了追求而得到。

人生七苦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有的只能避免,卻不能磨除。七苦也並不是真的苦,只要我們確定的面對的態度,苦也變樂。怨憎恨是求不得的,我們最好看開和看遠點。我想看大海是最好的治療方法,海納百川學肚量。不要過度的追求,那只會失去的更多。

8.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同義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是永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樹一菩提,一葉一如來。)

此句講的是悟,萬物皆可悟道,萬物皆有有法。每人的道也不同

修仙一道可認為是悟之一道,不管你是修啥功法都要有悟性。尤其是在進階的時候更加重要。悟性決定了你的修為的瓶頸高低。特佩服韓立在學眨眼劍法之時,眾人都不能會有收穫,但他學會了。我想如果蘋果砸到韓立或佛頭頭如來的頭上,他會不會悟出萬有引力定律。(道途,實在難解,我有點亂了)

佛的故事中有一篇《悟道之本》寫到:學僧到法堂請示禪師道:“我常常打坐,時時年經,早起早睡,心不雜念。我想在您座下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用功了,可為什麼還是無法開悟?”禪師拿了一個葫蘆,一塊鹽,交給學僧說:“你去將葫蘆裝滿水,再把鹽倒進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會開悟了!”

學僧遵照指示去做,沒多久,跑回來說道:“我把鹽塊裝進葫蘆,可它老不化;葫蘆口太小了,伸進筷子也攪不動。我還是無法開悟。”禪師拿過葫蘆倒掉了一些水,然後只搖晃幾下,鹽塊就溶化了。禪師慈祥地說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裝滿水的葫蘆,搖不動,攪不得,如何化鹽,又如何開悟?”

悟道本不是虛無縹緲得,並不是那種只求長生的道。在挫折中進步,在錘鍊中提高,這也是一種悟道之法。道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追尋一定存在的規律。道就在你的身邊,只要你有細心地去認識,去觀察。再從中找到可行的規律。說不定我們凡迷中的那個道友突然悟出股票的走勢規律成首富了哪。(有關悟道的佛家故事有很多,都很有趣,大家可以看看)

9.目蓮傷心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地藏王菩薩捨己為人,敢以犧牲的精神普渡眾生。佛言:隨緣自在。無我捨己,慈悲助人。

黃楓谷的令狐老魔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得知黃楓谷遇到危難,千里而來。在黃楓谷最困難的時候,他總是陪伴在黃楓谷的眾人之中。為了黃楓谷的將來,他犧牲掉一部分人來換取。有人說:他陰險,毒辣,狡詐,做事果斷狠決。但卻沒看到他在背後嘆息不止和黯然神傷的神情,為那些痛失的弟子感到悲傷和自責。因為這是他親手把他們送向死亡。他知道他柔弱的一面出現在眾人之前,他現在是他們的希望,讓門人們認為犧牲一部分人換來的是正確的,也更是為了不讓已經迷茫的弟子帶上刺激和陰影。當他知道韓立已經是元嬰修士時,就立馬來了。擔心自己死後黃楓谷的處境,儘管韓立是當年被他遺棄的人之中,儘管韓立可能記恨於他或黃楓谷,他毅然來到韓立面前肯求幫忙。那時他已不是宗門內高高在上的長老,而是為了自己子孫未來而討價還價的慈祥老爺爺。從生前到自己死後,他都為著黃楓谷做打算。有一種愛叫付出,我想令狐已經幫我們詮釋了。(書中有很多捨己為人的人,落雲宗的程長老。行宮的雙聖為子女不惜自爆滅敵,他們讓我們懂得母愛,父愛的偉大和無私)

現在的我們可以沒有捨己為人的心,但是一定要有憐憫之心和同情之心。那你連人的天性都沒有了。憐憫之心人性中最基礎的。現在社會上為什麼會把孩子把腎還給父母時會大勢宣傳。因為人性的冷漠和淡化,使得人與人關係的疏遠。(報道上的子女殺自己的雙親已經見多了)

10.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通俗的說法是你我同體,同生同滅,(我只能理解到著層次)也有如:心生法界生,心滅法界滅,心有法界有,心無法界無。誰也離不開誰,好像由心生的。

修仙世界本來就是比做凡人的世界充滿危難和血腥,但修仙者卻比凡人懂得更多,活的更長壽。在危險重重的修仙之中機遇總是伴著危機,沒有白的便宜。凡界的平靜卻無奇,修仙界的機遇不斷卻血腥。是當凡人好,還是當修仙者好。我們每人的理解不同,選擇也不同。但凡人和修仙者已經是有機結合的一體的,凡界與修仙界也是一體。離不開,離不得。

凡迷和凡人也已經成為了不可分割的一體。我們已經離不開凡人,凡人也離不開凡迷。沒有凡迷的凡人是不全的,凡人也可能走不下去。沒有凡人這也就沒有凡迷的存在。凡人是大家的,大家是凡人的。凡人是凡迷同有的家,我們應共同保護。大家應相互體諒和關心。

11.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在凡人書評區,看到挺多的人對水軍和dj道友存在著不滿。對之惡語和指責。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做會給他們帶來傷害嗎。每個人對凡人的支援方式不同,但本意是相同的。都是在為凡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他們默默的付出雖然不惜要你們的支援,但我們卻無權指責。我記得dj在自己的一篇書評中寫到:為了凡人,我願意去賣身。這是他對凡人的一片赤誠之心,沒有人可以去說一個懷有赤誠的人。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做好自己。我們能聚在一起就是緣,請好好珍惜。我們在凡人裡就是一家人,我們要相互體諒和理解。在沒有做之前要好好想想。讓我們廣結眾緣,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讓我們相互包容,因為凡人是我們的家,我們是一家子。

結束語:這是我在凡人發的第二張帖,第一張正規的長貼。凡人中的能人太多了我這點筆墨都不好意思寫和發出去。這次藉著冬評的東風,厚著臉就發了個帖子。個人能力有限,不好之處請包涵,不對之處請指點。還兩個經典佛言讓我無從下手思考良久還是找不到頭緒。

一是: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希望各位道友提點一下,共析同賞。

在這兒我也要感謝一些人,我沒有鳳姐那樣豪爽,酒量海涵。(一瓶就可以把我幹趴下)我只能說聲,謝謝。

謝謝忘語,是你給了我們在一起的緣和一個共同的家。

謝謝副版主,是你們給了我們一個好的讀書品書的環境。

謝謝那些為凡人chuqian的道友,你們是凡人的主力軍。

謝謝評書的道友,你們使得凡人更加生動和多姿多彩。

謝謝水軍,你們的努力我們永遠支援。

。。。。。。

收集整理人:huhaoslm3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聯盟之我有很多英雄池極品人生凌天尋命錄在霍格沃斯種蘑菇逆襲都市開外掛最佳拍檔(重生)我老婆來自修真家族路明非挑戰FGO重慶姐妹他是重慶方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