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四大特點和看點之三---打鬥精彩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凡人的四大特點和看點之三-----打鬥精彩

發表人:名字很爛

發表時間:2011-02-27

本貼觀點可能令你反感,非喜勿入!(複製邊荒老道的話!嘿嘿!)

凡人中的各種打鬥上萬場,既有單打獨鬥、也有集團打鬥場面,而其中任何2場打鬥描寫都不相同,每場打鬥都有不同的特點和看點。同時,凡人的打鬥中各種打鬥元素(法寶、智慧、神通、靈蟲、毒藥等等)非常豐富,經常會出現不可預知因素,從而使打鬥過程更加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因此,打鬥精彩也是凡人的一大特點和看點。

凡人的打鬥描寫的特點究竟是什麼?這得從武俠小說的打鬥說起。

一直以來,小說中對於打鬥描寫都不是太重視,認為打鬥部分對故事情節的走勢和推動的影響很小,對小說表達的主題貢獻亦小,屬於可有可無的部分。因此,在描寫打鬥是走的是簡略的路線,儘快以很少的筆墨來表達打鬥部分,或者在打鬥中插入很多的人物喊話,並以此對話來突出人物性格以及其武功高強等等。

以武俠小說來說,很多時候“武”(打鬥)的部分描寫並不多,“俠”(恩怨情仇、忠孝俠義等等)的部分描述的居多,通常是以“武”為外衣,來表現“俠”的主題。談起武俠泰斗金庸的小說,大家說的最多的是金庸小說的各種人物性格、故事情節曲折以及表現的俠義精神等,但沒有人會說金庸的小說中某段或者某場打鬥精彩。《倚天屠龍》中光明頂上張無忌獨自一人連戰多場,除了那些不停地對話外和幾個招式名稱外,又有誰清楚記得那些打鬥的過程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打鬥描寫的方式和手段決定的。

在武俠小說中,最常用的打鬥方式是招式的對打,基本套路是不停變換各種招式的名稱,我稱之為招式打鬥描寫。它的基本特點是:功夫動作都是招式名稱,外加一些人物整體動作描寫,打鬥中人物喊話不斷,並且還能伴隨看到圍觀群眾的各種反映。由於以招式名稱代替動作,整體感覺其打鬥動作是模糊,人物在打鬥中的反映也很單調,不是叫好就是驚訝等。這種體驗就像是看電影中的遠距離長鏡頭裡的打鬥畫面:打鬥人物的動作、圍觀人群的喊叫聲和反映以及周圍環境等等你都能盡收眼底,但所有一切都不是太清晰。如雖然能看見有某些打鬥招式動作,但是卻看不到或者體驗不到此打鬥招式的速度、力量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下面以武俠三大家梁羽生、金庸以及古龍為例,具體看看他們對打鬥描寫各自特點,從中也能體會到招式打鬥描寫的特點。

摘抄梁羽生小說《萍蹤俠影錄》中,雲蕾與金刀寨主的比試一段:

-------------------------------------分界線-----------------------------------------------

兩人各自立好門戶,白衣少女(雲蕾)知他自居前輩,決不肯搶先發招,當下手撫劍柄,劍尖向下一點,這是後輩對前輩動手時,表示謙讓的起手招式。長鬚老人向後一個退步,只聽得刷的一聲,白衣少女一招“彩蝶穿花”,劍勢輕靈之極,長鬚老人喝聲“好”,一個“鳳凰奪窩”,身形反了過來,一下子就搶著佔了少女先前的位置,白衣少女吃了一驚,想不到這位金刀寨主,年紀雖老,身法迅捷,可是不遜年輕,這一個“飛身奪位”,自己的左右中三路,都已給他的刀勢制住了。

----------------------------------------分界線-----------------------------------------

摘抄金庸《射鵰英雄傳》江南六怪在塞外沙漠伏擊梅超風那一段:

------------------------------------------分界線----------------------------------------

江南六怪個個緊握兵刃,只等她一揭石板,立即躍出。梅超風忽聽得背後樹葉微微一響,似乎不是風聲,猛然回頭,月光下一個人頭的影子正在樹梢上顯了出來,她一聲長嘯,斗然往樹上撲去。躲在樹巔的正是韓寶駒,他仗著身矮,藏在樹葉之中不露形跡,這時作勢下躍,微一長身,竟然立被敵人發覺。他見這婆娘撲上之勢猛不可當,金龍鞭一招“烏龍取水”,居高臨下,往她手腕上擊去。梅超風竟自不避,順手一帶,已抓住了鞭梢。韓寶駒膂力甚大,用勁回奪。梅超風身隨鞭上,左掌已如風行電掣般拍到。掌未到,風先至,迅猛已極。韓寶駒眼見抵擋不了,鬆手撤鞭,一個筋斗從樹上翻將下來。…………..

--------------------------------------分界線---------------------------------------------

梁羽生和金庸兩人對打鬥的描寫,大同小異。是很典型的招式打鬥描寫,動作整體感很強,但動作細節不足。金庸比梁羽生不同之處在於,金庸的打鬥元素更多,不再侷限於刀、劍等冷兵器,而加入了琴棋書畫等非兵器元素,因此,金庸的打鬥更富有想象且變化多樣。

古龍的在描寫打鬥時,劍走偏鋒,寫出了自己的特點。摘抄古龍的《飛刀,又見飛刀》片段如下:

----------------------------------分界線--------------------------------------------

淡淡的刀光,淡如月光。

月光也如刀。

因為就在這一道淡如月光的刀光出現時,天上的明月彷彿也突然有了殺氣。

必殺必亡,萬劫不復的殺氣。

刀光淡,月光淡,殺氣卻濃如血。

刀光出現,銀月色變,李壞死。

………..

-----------------------------------分界線-----------------------------------------------------

早期的古龍作品還能看到梁羽生金庸式的打鬥描寫,後期的古龍完全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打鬥描寫風格:打鬥描寫更加簡短,也不再侷限描寫人物的在打鬥中的整體動作,而是通常是一招制勝,將更多的筆墨用在渲染這一招的意境上。如上述的“小李飛刀”打鬥描寫場面,用月光、殺氣等元素來突出小李飛刀的那種一刀斃命的氣勢和意境。另外盜帥楚留香的輕功、神偷司空摘星的神偷技能以及四條眉毛陸小鳳的2跟手指等等無一不是如小李飛刀一樣的描寫。所以,古龍的打鬥描寫形成了自己的動作意境風格,由於描寫的是招式的意境,因此,其屬於招式打鬥的範疇。

上述梁羽生、金庸和古龍三大家,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打鬥過程簡略,打鬥部分不是情節的重點和看點。

現在的網絡小說,在描寫打鬥時,一脈相承了武俠小說的打鬥描寫模式,只不過將其中的武俠招式名稱換成了仙術、魔法、道術、鬥術等等招式。按打鬥描寫的相似度,可以將這些網絡小說的打鬥描寫分為如下二派:

1)金庸派。這種派系的作者,在描寫打鬥時,走的是金庸路線。打鬥基本是不同招式名稱之間的對打,作者將更多的筆墨用在解釋招式的效果、圍觀群眾的各種反映(甚至包括心理反映)以及招式出現後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等等方面,所有這些無非是在側面突出招式的功效,有時還會插入打鬥雙方不停地喊話等。

2)古龍派。這種派系作者,描寫打鬥時,走古龍路線。打鬥基本幾個招式就完成,然後作者使用大量的筆墨來描寫招式的意境和氣勢。比較明顯的一點,這種流派的作者在描述動作打鬥時,經常會用到類似上述“殺氣”之類的詞句。如戰意、劍意、拳意、霸氣等。

其實,網絡小說的打鬥描寫,完全上述2中流派的作者不多,更多的是上述2種流派的混合派。很多小說寫得後面,雖然場面越來越大,但其基本的打鬥套路不變,唯一變化的是不同的招式名稱而已。因此,無論其招式怎麼變化,招式名稱如何炫酷,但都還沒有脫離或者完全脫離招式打鬥範疇。由於讀者都是從武俠小說的打鬥描寫的模式體驗中過來,對於上述的打鬥寫法也還是認同的。

凡人的打鬥描寫與上述的招式打鬥描寫是完全不同的,它寫出了自己的打鬥風格,凡人的打鬥描寫有2個明顯特點:

1)凡人中的打鬥部分不再是情節的可有可無部分,作者忘語將打鬥描寫提高到了情節的很重要的位置,每一段情節的高潮部分都會伴隨一場或多場精彩的打鬥描寫。如人界練氣期情節高潮是血色試煉之地,在那裡韓立連番惡戰;築基期情節高潮是韓立與眾師兄弟們大戰越皇;結丹期情節高潮是虛天殿裡搶奪虛天鼎,更是連番混戰;元嬰期的情節的主要高潮部分有邊界之戰、墜魔谷屠魔之戰、昆吾山的混戰以及星宮保衛戰等等;化神期的情節高潮是地淵冥河之地的戰鬥。

關於凡人這種打鬥描寫對情節重要性的原因,正如一些書友總結的那樣,主要有:

(1)透過打鬥描寫來突出表現境界、神通、法寶的各級各類之間的等差別;如透過戰鬥,向讀者展示了法器、法寶、通天靈寶以及玄天之寶之間的差別。

(2)在打鬥中,展示一些修仙元素(寵物、功法、符篆等等)的升級後的使用差別;如透過戰鬥,向讀者展示了嘀魂每次升級後所增加的新技能。

(3)透過打鬥描寫,為後面劇情埋伏筆,推動情節的發展。如在墜魔谷之戰中韓立的2把金雷竹劍被古魔血焰搶走,這為後來韓立為搶回2把劍而殺古魔血焰的情節做鋪墊。

2)正因為打鬥部分對情節的重要性,忘語將凡人裡的打鬥處理的很小心,寫的極為詳細。完全摒棄了武俠小說招式打鬥的策略,而是用一連串的動作方式來描寫打鬥場面,我稱之動作打鬥描寫。而且凡人的動作打鬥不同於招式打鬥中的,它的動作更具體化和細節化。

下面以人界昆吾山韓立殺古魔血焰為例,詳細說說忘語式動作打鬥描寫特點,由於原文較長,先將整個動作過程縮寫如下:(1042章)

------------------------------------分界線-----------------------------------------------

古魔向韓立氣勢洶洶地攻來,韓立祭出盾牌,擋在身前,並衝古魔神秘一笑。古魔一怔,立即覺察地面上的圭靈,輪著一柄巨斧直奔他而來,此時古魔顧不得再攻擊韓立,而是身形一轉,雙刀向上交叉,正好擊在巨斧上,架住巨斧。接著圭靈施展巨大術,巨斧又開始慢慢往下斬去。古魔一驚,雙刀往上一舉,然後身形往後飄去,並且在倒退的過程中,古魔第三只手臂上青色長戈脫手射向圭靈。正在這時,韓立向古魔施展驚神刺,讓古魔一顆頭顱突然一疼,動作一下慢了下來,身後魔遂飛刀殺到,一刀割掉一顆頭顱。古魔顧不得傷勢,往黑衣女子逃去,一下跨出三四十長。突然,大衍傀儡閃現,古魔一眼望去,結果被傀儡的眼睛迷住,在失神的瞬間,雷鳴劍殺到,古魔顧不得已身形一晃躲開。剛站穩,背後金色小劍又殺到,古魔無奈轉身對付小劍,這時魔遂飛刀從另一方殺到,一刀割掉古魔另一顆頭顱。

-------------------------------------分界線-----------------------------------------------

上述是整個打鬥過程中,並沒有見打鬥雙方使用各種招式,而是雙方一連串的打鬥動作組合,整個動作過程連續流暢,讀者讀下來一氣呵成。上述過程,是本人縮寫的,將上述縮寫部分與上面摘抄的“金庸”和“梁羽生”比較,就能發現,縮寫部分跟梁、金二位寫得打鬥描寫的寫法近似:動作精煉,都側重於整體動作,唯一不同的是,縮寫的凡人部分沒有招式名稱,都是純動作描寫。

但是純動作描寫還不是凡人的打鬥描寫的全部特點。

將上述縮寫部分的原文摘抄比較如下:

-------------------------------------分界線-----------------------------------------------

一團銀光突然在古魔附近爆裂開來,接著人影一晃,一個詭異的身影浮現而出。(古魔附近大衍傀儡閃現)

古魔大吃一驚,如同驚弓之鳥的急忙做出戒備姿態,魔氣滾滾地將自己包裹其內,然後才望去,結果方一和對方雙目接觸,卻驀然一陣天旋地轉,腦中頓時除了兩團妖異紫光外,再也沒有其他感覺了。(古魔一眼望去,結果別傀儡的眼睛迷住)

“迷魂術”

古魔神識強大就是元嬰後期修士也不能相比的,故而曾經震捏住乾老魔的眩光晶,只讓次魔瞬間失神一下,就馬上清醒過來。(片刻失神)

但就在這片刻失神,一枚翠芒在雷鳴中驀然到了魔氣之前,其中交織閃爍金弧讓剛清醒古魔,看的一清二楚。(雷鳴箭殺到)

-------------------------------------分界線-----------------------------------------------

比較縮寫部分和原文發現,凡人原文在寫打鬥部分時,將動作的細節寫得很形象和具體。在寫古魔被傀儡眼睛迷住時,寫道“結果方一和對方雙目接觸,卻驀然一陣天旋地轉,腦中頓時除了兩團妖異紫光外,再也沒有其他感覺了”。這裡從古魔被迷住的體驗角度來寫古魔被眼睛迷住的動作,寫得很形象、很有想象力。在寫大衍傀儡出現這樣寫道“銀光突然在古魔附近爆裂開來”,用銀光爆裂開來很形象地將傀儡突然出現發難寫得生動具體。像這樣的將動作的細節都呈現出來的寫法,在凡人打鬥中經常用到。因此,凡人打鬥動作描寫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動作具體化、細節化。

綜上,凡人的打鬥部分描寫的特點是:打鬥是凡人的重要情節部分,忘語將打鬥部分完全系列動作化,不再有具體招式名稱,並且這種動作也是很具體化、細節化的。看凡人的打鬥描寫部分,好比電影中的近鏡頭特寫動作一樣,能夠很清晰地看到雙方在打鬥的細微動作和表情,正是透過這些細節動作和表情來體現該打鬥動作或神通的威力,而讀者從中也能感受到該打鬥動作或神通的力量、速度和節奏等,透過一些神奇的功法神通細節想象你甚至能體會其中的動作美感,這種體驗在讀招式打鬥描寫是沒有的。在招式打鬥中,每一個招式名稱後,作者會用大量的筆墨透過對招式意境、氣勢等描述來渲染招式的威力和效果,這種打鬥方式描寫的精彩程度更多的是依賴於作者渲染的筆力,而凡人的這種動作打鬥方式的精彩程度更多依賴於作者的想象力。另外,由於凡人中描寫鏡頭的拉近,在打鬥中,只見雙方的肉搏,而很少看到旁觀人群的反映;打鬥雙方基本不互相喊話、鼓舞士氣等,都是上手就是生死之搏。

忘語將打鬥動作細化的同時,並沒有完全放棄整體動作的描寫。在一些打鬥場面上,整體動作與細節動作並存,尤其是在寫一些配角的打鬥以及由於境界、實力差距太大基本瞬殺的場合,多採用是整體動作描寫,動作細節描寫少。同時,由於凡人中的有關打鬥的元素很多,如各種功法神通、法寶、靈獸、種族、傀儡等等,因此,每次打鬥時,忘語可以根據需要將這n多種打鬥元素進行自由組合,這使得凡人中的打鬥富於變化。再加上,忘語與眾不同的動作打鬥描寫,所以,凡人的一些大部分的打鬥往往能夠寫得精彩非常。

凡人式打鬥是很精彩,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要想做到凡人式這種打鬥寫作必須做到兩個條件:

1)想象力必須豐富。作者必須要有豐富地想象來具體細化一些動作和神通,如上述的古魔血焰被大衍傀儡的眼睛迷惑的時候,忘語用“腦中顯現兩團妖異的紫光”這一細節想象很具體形象地把大衍傀儡的“眼睛”神通刻畫出來的。在凡人中,忘語將數以萬記的法寶、神通、功法、符篆等等進行了細節化,這些都各具特點,幾乎沒有相同的。

2)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進行設計,而且在具體動作或神通的細化上也需要時間來構思的。從上述韓立狙殺古魔一些列精準動作來看,忘語對整個動作過程是進行過仔細設計,所以才能讓整個過程如雲流水。這種動作設計描寫比招式設計描寫要難得多,所花的時間也更多。招式打鬥描寫,沒什麼難度,就是取招式名稱,然後描述下該招式的功能效果,或者描述下招式發出去後的意境和氣勢就完了,接著就出打鬥的結果,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因此,這種招式打鬥描寫受到了每天需要更新的網路寫手歡迎。在起點,大部分作者的打鬥方式都是招式打鬥描寫。其實只要願意花時間設計打鬥,將一兩場打鬥像忘語一樣寫得花哨、好看並不難,難的是始終堅持將打鬥寫好,很多網路作者是不會也沒這個耐心和毅力花時間仔細構思設計打鬥場景的。

從韓立參加第一場與金光上人打鬥時,凡人就採用這種動作打鬥描寫,而且保持上萬場打鬥的風格始終如一,能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尤其是凡人中出現的數萬法寶、神通的具體化細節化的想象就夠忘語抓破頭腦的了,這也難怪忘語自爆說:現在寫打鬥不好寫,連頭髮都糾光了。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到,忘語對凡人的精益求精態度。有些人就是不明白,忘語為什麼每章需要6-7小時?看看凡人的那些打鬥就知道了,忘語將時間都花在這些細節的構思上,所有才有了那麼多經典的打鬥段落和場景,如墜魔谷、邊界之戰、昆吾山等等。

綜上,凡人總的打鬥特點是:打鬥部分是凡人情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集中展示各種修仙元素(法寶、神通、妖獸、種族等等)以及爭奪修仙資源的重要手段。在打鬥描寫中,忘語將打鬥系列動作化,並且以豐富的想象將打鬥的動作、功法神通等具體化、細節化,形成了自己獨特地打鬥風格,這種忘語式的打鬥風格使得凡人中的打鬥部分情節動感十足、精彩異常。因此,別的小說的打鬥你可以很快略過去,但凡人的打鬥卻不容錯過的。

。。。。。。

收集整理人:huhaoslm3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聯盟之我有很多英雄池極品人生凌天尋命錄在霍格沃斯種蘑菇逆襲都市開外掛最佳拍檔(重生)我老婆來自修真家族路明非挑戰FGO重慶姐妹他是重慶方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