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馬騰續說竺玄空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話上回到,馬騰教之竺玄空,可在傳教中以佛祖喻為中國之神仙,竺玄空不以為然。

於是,馬騰只好道:“這是權宜之計,方便之門!

中國人知道有神仙,崇拜神仙,但他們還不知道什麼是佛!

你以此為切入,等他們信到一定程度,所謂佛祖啊,神仙啊,不都無所謂了嗎?

再,儘管佛祖與神仙有很大的區別,不過為了傳教之需,將佛祖一時成是神仙,也不會有多大的罪過吧?”

竺玄空若有所思地:“這倒也是。佛祖在一些重大的法會前,為了增強信眾的信心,有時也是會使用神通的。”

馬騰道:“這不就結了!

看來,你是一時沒轉過彎來,把大漢當成你們天竺了,仍然沿用你們原來在天竺的傳教方式和思路,這可不成。我還是這麼跟你吧。

假如,我們假如啊,假如佛祖當年沒有誕生在天竺,而是誕生在了中國。我們中國也有一個聖人,名曰孔子。孔子你知道吧?”

竺玄空頭。

馬騰繼續:“假如這兩位聖人易地而生,我想請問你,悉達多在中國還會成就為釋迦牟尼嗎?孔丘在天竺還會成就為孔子嗎?”

竺玄空毫不遲疑地:“聖人還是聖人,佛祖還是佛祖。不論他們降生在哪裡,都會成就他們的無上功德。”

馬騰嘆了一口氣,心這個費勁喲!但若不把他心中的這個彎扭轉過來,自己當初心裡的那些設想很有可能就會功虧一簣!

於是耐心地:“在我們中國有個法,叫做‘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意思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為橘子,是甜的;而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為枳了,是澀的。

這明了什麼?

同樣的一顆種子,在不同的土壤環境條件下,可能會變成完全不同的兩樣東西。

孔丘在中國為什麼會成就為一個高山仰止的聖人?

他的學,核心的東西是仁義禮智信。而這套學,是中國人幾千年來一直崇拜信仰的東西,因此,很容易為人們所接受、推廣。

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又進行了總結提高,因此,他在中國被遵稱為聖人。

同樣,悉達多在天竺,當地的人們相信因果,相信五道輪迴。

他的理論和學與天竺人的傳統是一脈相承的,只是他達到了前人所未曾有的高度,所以被稱作佛祖,稱為聖人。

你看,佛祖的這些學和理論,在天竺當地很容易被人所接受,然而到了中國傳教之難,你也體會到了吧?

如果孔子的學到了天竺,傳播起來恐怕也會是相當的不容易。

因為兩地的土壤不同,人們的思想觀念不同。

改變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可能不會是太難,只要環境和條件變了,一切都會變;但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怕是難上加難!

我費心費力地這些話,目的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四個字:因地制宜。

既然是上天給了你這樣一個使命,來大漢進行傳教,你的思路,你的方式,包括將來你傳教過程中的一些輔助手段,都要進行變革、轉換甚至是改造。

由原來天竺的一些東西,轉換為中國的一些東西,這樣你才能行得通,才會被當地的人們所接受。”

竺玄空道:“將軍,我想我有明白了。”

馬騰心想,你可能只是有明白,還早著呢!

於是繼續道:“今年我到貴寺的時候,晚上去向多勒大和尚請教幾個問題。你猜他是怎麼回答我的?”

竺玄空饒有興趣地問:“噢,怎麼的?”

馬騰:“他並沒有直接回答我,而是用中國人的思想、觀和方法,向我詳細解了關於道的問題。

雖然他沒有明,但從他對道的解釋和明中,我也領悟到了一些關於佛的要旨和意趣所在。

我後來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方便之門吧?

如果大和尚一上來就跟我因果,輪迴,而我又沒有那麼大的慧根,我一時能夠接受嗎?

如果這次我不接受,那以後我還會再踏進寺廟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多勒大和尚真是學究天人。

他的潛臺詞告訴我,其實所謂的佛,所謂的道,都是一碼事,名相不一樣罷了。

天下的真理,沒有許多,只有一個,只是叫法不一樣而已。

就好比你現在外面穿的這件衣裳,你們在天竺稱作什麼?”

竺玄空道:“袈裟。”

馬騰:“在天竺稱袈裟,在大漢知道你是僧人的,可能會稱作僧衣;

不知道你是僧人的,可能就會稱作長袍,也會有別的叫法,但不都是這件衣裳嗎?

因此,不必要固執一些名相。

我這些話的目的,就是想告訴你,你今後若想順利地傳教,就要認真地研究中國人的思想和文化,把佛家的一些理論,用中國人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就容易被中國人所接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比如,你們的佛經,是用你們的文字寫成的吧?”

竺玄空頭,:“是梵文。”

馬騰道:“梵文?我想在中國恐怕沒人會認識梵文吧?當然你們會把它翻譯成漢文。

我的意思是,不能簡單地進行翻譯。

要把佛祖的學,用中國人習慣的方式,或者變成中國人平常的話,也或者變成中國人習慣的觀念,透過這種方式表達出來,這樣再用來傳教,就容易的多了。

不過在此之前,你得好好地研究一下中國文化才行。”

竺玄空:“我在研究。

我來中國二十多年了,實話,我對中國文化很著迷。

你們的老祖宗太偉大了,就易經,用那麼兩個最簡單的符號,就能把天下的事情解得那麼精闢透徹!

我敢,世界上任何一個文明,都做不到這一!”

“一陰一陽之謂道嘛。”馬騰了一句。

“噢,將軍也懂易經?”竺玄空好像是找到了兩人共同的話題,感興趣地問。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7號基地
相關推薦
甲斐的野望此生長水果人[無限]三國之白馬天下三國之一馬平川重生1999帶著傳奇遊異界盛世風華:洛王妃仙尊始亂終棄以身償債:愛妻,要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