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荒平定再議徵遼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時間到了貞觀二十年六月中旬,去年的今日,唐軍已然攻破了蓋牟城,在高句麗的大地上四處征伐,盡顯大唐國威。

然而大唐剛剛撤軍不久,泉蓋蘇文就捲土重來,他變得更加的傲慢,將唐軍主動撤軍,宣揚成他自己的軍功,更對外宣稱射瞎了大唐皇帝的一隻眼,對蓋州和遼州、巖州三處舊地多有騷擾侵略,並且不斷攻打新羅。

聖上收到情報自是勃然大怒,遣使責令泉蓋蘇文不得窺探邊境,然而泉蓋蘇文卻並不優待唐使,反而變本加厲,對遼東都督府多有侵擾,高仁武屢次組織兵馬對抗,苦不堪言。

其時徐真部軍威大振,回紇等大大小小十數個部落被征服,尊大唐皇帝為天可汗,可謂國威鎮戎狄,陛下遂上朝與群臣議論再徵高句麗之事。

褚遂良等一干文臣對上一次徵遼本就極力反對,如今剛剛結束了第一輪征伐,國力空虛,還未得到足夠的休養生息,若再度出擊,說不得要引起民怨。

李世民自知身子越來越弱,高句麗永遠是他的一塊心病,若不能征服高句麗,他擔憂生性懦弱的李治繼位之後,會面臨內憂外患,大唐盛世會因此而走向衰落,這也正是他親手將徐真培植起來的原因之一。

雖然文臣治理國家有一套,但出身軍伍的李世民心裡很清楚,若無法掌控國家的軍隊,單靠文治是無法坐穩真龍寶座的。

身為一國之主,他自然知曉徐真與李治之間有些齟齬,然他提拔培養徐真,除了給李治當鷹犬之外,更重要的是替他李世民,監督那些個文武百官,使這些人不能輕易的挾持聖意!

徐真乃是知恩圖報之人,從一個小小的武侯一步登天,聖上對他的恩澤已然重如山嶽,縱使他和李治私底下有何齟齬,礙於聖上厚恩,也必定拼死以報。

且說文武百官都不同意再次攻伐高句麗,李世民心中多有不悅,然又不得不聽取群臣之諫言,暫時擱置了對高句麗用兵的議論。

訊息傳到高句麗,泉蓋蘇文開始有些擔心起來,畢竟貞觀十九年的征伐,對高句麗而言,絕對是一場災難,如今土地無人耕作,大片領土被唐軍佔據,若唐國再度征伐,他也沒有把握能夠撐得住。

於是泉蓋蘇文遣使入唐,給大唐皇帝陛下獻上了一對高句麗美人,聖上聽從了群臣的諫言,將美人送回了高句麗,並將賜弓服於泉蓋蘇文,以示安撫。

豈知這泉蓋蘇文就是個劣根子,見大唐皇帝非但沒有收美人,反而賜了弓服,自以為大唐不敢再攻打高句麗,也就變得更加的傲慢,沒有遣使謝恩也就罷了,居然派兵攻打巖州,將巖州都督孫代音趕下了臺,佔據了巖州,複名白巖城!

聖上勃然大怒,下詔不再接受高句麗的朝貢,將征伐高句麗的議題重新提了上來!

徐真晉升柱國之後,四處征伐,平定了北荒,如今冠軍大將軍的名頭可謂名符其實,從初次上朝只能縮在殿門,到如今上朝議事坐在了英國公李勣的身邊,除了長孫無忌之流,又有何人敢再輕視他徐真?

見得朝臣們再次反對自己的計劃,李世民只能將目光投向了李勣,然而這一次,李勣也沒有站在李世民這邊。

李世民憤然而立,怒斥道:“爾等乃國之棟樑,奈何如此不堪用!莫不成偌大個朝堂,就無一人體諒朕之良苦用心耶!”

聖人發怒,朝堂頓時死寂,人人不敢抬頭,李世民是越看越生氣,正要散朝,卻見一人出列奏報。

諫議大夫、黃門侍郎褚遂良乃是極力反戰的臣子,然而由於老父逝世,褚遂良辭了黃門侍郎的職位,回家守孝去了,長孫無忌不得不主持反戰大局,自己不好出面,卻讓新晉上位的慕容寒竹出來進諫。

慕容寒竹被提拔為左庶子,正野心勃勃,得了長孫無忌的目色授意,慌忙出列奏曰:“聖上明察,高句麗傍山為城,一時難以攻克,往年大軍征伐,唐境之民誤了時候,不能耕作,所克之城,雖盡沒其糧,然入不敷出,再遇旱災,百姓已出現缺糧的跡象,若倉促出征,怕是國力不濟,不若待得來年,再議征伐...”

此言一出,群臣也是倒抽一口涼氣,如今聖上正在氣頭,新近又平定了北荒諸部,慕容寒竹卻說出這等話來,不觸犯龍顏才是怪事!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聖上並未發怒,只是擺了擺手,讓慕容寒竹退下,眼中卻毫不掩飾對慕容寒竹的欣賞。

徐真心頭警惕,這慕容寒竹居心叵測,又與長孫無忌坑瀣一氣,若讓他得了勢,今後還如何壓制得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念及此處,徐真同樣出列道:“陛下,臣有本啟奏。”

正扶著額頭輕嘆的李世民見徐真出列,雙眸頓時泛起精光來,臉色稍霽道:“徐卿有何要說?”

徐真沉吟片刻,好整以暇道:“臣以為徵遼之事,並非像諸位同僚所想那般艱難,招募大軍勞師動眾固然不妥,但除此之外,就真的別無他法了麼?”

朝堂頓時譁然,雖然徐真風頭正勁,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暗中嫉恨徐真的人也越來越多,聽聞徐真如此稟報,諸人都用冷哼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李世民卻充耳不聞,身子稍稍前傾,用期盼的目光催促著徐真,徐真也不擺姿態,繼續分析道。

“高句麗本屬窮苦之地,物資匱乏,民生艱苦,泉蓋蘇文又把持朝政,窮兵黷武,民眾自是苦不堪言,不得民心甚矣,如今經過我大唐征伐掃蕩,更是雪上加霜,只能故作傲慢張狂,實乃色厲內荏。”

“我大唐完全不必勞師動眾去征討,只需多派偏師深入,輪番侵擾其疆域,高句麗軍民必定疲於奔命,躲入城中避戰,如此卻延誤了農時耕作,必能使其千里蕭條,人心離異,遼東之地,可不戰而取之!”

“若不怕竭澤而漁,我騷擾軍完全可以趁機將沿途的田地青苗全數燒燬,待得來年,高句麗必定缺衣斷糧,到時再揮師征伐,定能一戰而定矣!”

徐真言畢,緊緊握拳,高昂起頭顱來,似乎已經看到了來年高句麗民生潦倒,不堪一戰的結局一般!

然而他偷偷掃視了一番,整個朝堂卻鴉雀無聲,似乎所有人都被他的言論驚了一下那般,李勣猛然回過神來,心頭暗道:“妙哉!”

果不其然,李世民聽了徐真的計策,頓時笑逐顏開,哈哈大笑道:“徐卿果是我大唐人才!”

“茂公(李勣表字),徐真得汝之真傳,乃我大唐之幸,今命你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徐真副之,左武衛牛進達未青丘道總管,右武侯李海岸為副,領水陸兵馬一萬五,合營州都督府兵馬,共入高句麗!”

“諾!”李勣和徐真等人齊齊站起,欣然領命!

李世民的二度徵遼之議被朝臣們反駁了數次,今番終於得以解決,心頭自然暢快,轉入後宮之時還傳出哈哈笑聲來。

退朝之後,文武百官多有搖頭嘆息者,也難怪徐真會深得聖人歡心,從上次徵遼歸來之後,徐真就像變了一個人那般,四處征伐,而且每戰必勝,今日又獨得聖上歡喜,若任其發展下去,只怕徐真是要取代李勣之位,成為掌控唐軍的第一人了!

徐真與李勣一同回府,二人好生商議了一番,徐真才回自家的府邸。

因著加官進爵,又得封柳城縣公,柱國之勳,徐真早已搬離了神勇伯爵府,而入駐崇仁坊中的一所大宅,掛牌徐公府,仍舊由摩崖老爺子操持日常瑣碎,府中清一色的高句麗婢子,僕從雜役更是任由驅使。

到了徐公府門前,徐真卻見得一隊依仗分列府門兩側,進去了才發現,原來是被破例封為歸思縣主的李明達來訪,正由凱薩作陪。

李明達向來不太喜歡凱薩,然而時隔兩載,她的心性也成熟了起來,迴歸到原先的知書達理,對凱薩也是溫言軟語,以姊妹相稱,又有張素靈從中調和,自然融融恰恰。

見得徐真回來,這小丫頭連忙飛蝶一般撲過來,拖住徐真的手就嘰嘰喳喳說個沒完。

徐真從高句麗歸來之後,未修養太久就出兵北荒,還未與李明達獨自見過面,小丫頭心中本該惱怒,可見了徐家哥哥之後,卻忘記了這事兒,瞥見徐真仍舊戴著自己贈送的鐵扳指,心裡跟吃了蜜一般甜絲絲的。

然聽聞徐真又要領兵出征高句麗,小丫頭不由癟了嘴,好在徐真並非即刻出征,兵部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籌備作戰計劃,而且後勤方面也要籌措良多,估計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動身。

“以後一定要常來徐公府走動走動才是,否則徐家哥哥一走,又不知道何時才能迴歸了...”李明達如是想到。

徐真雖然也疼惜李明達,但首要之事,卻是備戰即將到來的二次徵遼,為此,他又跑到閻立德和姜行本的府上,將自己的一些新創意,拿出來相互鑽研討論,希望能夠製造一些新鮮東西出來。

李淳風一直沒有機會拜訪徐真,此次正好到閻立德的府上,與徐真敘了舊情,欣欣然加入到了研究實驗的隊伍當中,連摩崖老爺子都不甘寂寞,經常往閻立德那邊跑。

時間就這麼不知不覺過去,到了十月,聖上自覺靈州一行消耗了極大的體力,旅途又疲勞,年前想要保養一下身體,遂詔令祭祀郊廟社稷明堂、大臣及四方上表疏、四方朝貢客人、徵調與宿衛換防、發放魚符傳符、任命五品以上官員以及拜官解職、處決死罪等,都上奏與他知悉,其餘事務皆由皇太子李治處理。

到了十二月,以長孫無忌為首的眾多大臣擔心聖上身體,多次請求行封禪禮,剛正不阿的蕭瑀卻不能贊同,諸多文官分為兩派,蕭瑀由是脫離了東宮核心地位。

聖上最終還是答應了舉行封禪禮,詔令製作封禪依仗,送到了太子處,太子越發勢大,然蕭瑀卻因此失勢,遭到罷黜,這已經是他第五次被罷相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藥滿田園搖曳藥田間英雄聯盟之最強王座熾天使之劍唐僧師徒遊太空傳世瑪法侯門嫡女如珠似玉我才不是武祖傳人三國之揚帆起航掌家小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