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魔改版鐵浮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一戰,漢軍僅僅小勝,斬首數百級,未能擴大戰果。

對這樣的戰果,楊信也只能感慨:——非是漢軍不努力,奈何羌人有高達。

得承認,髑髏著實難纏!

岸尾羌每每作戰,進則以髑髏為前驅,退則以之斷後,董卓、尹端等悍將拼死搏殺,也僅幹掉一兩頭髑髏,而己方損失也是不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雙方陷入僵持,楊信自然也離不了兵營,回不得家。

對他而言,這倒不是壞事。

楊信也不急於回家,他想先弄清自己的身份,免得回家後露餡。

他幾番打聽,旁敲側擊地詢問,終於理清了頭緒。

這一世,他還叫楊信。

不過,不同於除了英俊一無所有的前世,這一世,他算是真正的後浪了。

——弘農楊氏,嫡長孫。

這身份可非同一般!

須知,弘農楊氏是貨真價實的名門望族,一等一的簪纓世家。

瞭解三國史的人大多知道,漢末第一世家,當屬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袁紹、袁術兩兄弟能發跡,也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還有九十分靠家族背景。

但少有人知,四世三公的可不止汝南袁氏,還有弘農楊氏。

自楊信的高祖,世人敬稱“關西孔子”的楊震起始,至曾祖楊秉、祖父楊賜、父親楊彪,都是已至或將至太尉,號為“四世太尉”,聲望相較汝南袁氏,甚至是猶有過之。

不過,雖然拿到了個歐皇開局,但楊信實在高興不起來。

接下來,可是個“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死亡副本!

他得自救,拼盡一切法子自救!

……

數日後。

“身端體正,拈弓自然,架箭平直,前推後走,弓滿式成,力自腳起,箭成風雷……去!”董卓口述法門,一絲不苟地演示姿勢。

接著,他舌綻春雷,一箭射出。

嗖~~

箭出,尖嘯如霹靂,震響四野!

離弦之箭橫空,捲起無數道碧色電弧,竟是化作一道三尺雷光,剎那橫渡出數十丈,直直箭靶。

轟!

伴隨著沉悶雷鳴,青色雷暴激盪流散,將一座箭靶生生擊為焦炭。

這是董卓的獨門射術,——三尺驚雷。

他的身畔,楊信昂首而立,神情凝重,動作與其如出一轍,口訣運轉分毫不差,可惜手中無弓,只是個徒有其表的空架子。

他在跟隨董卓學射術。

世人對董卓的印象,往往只是個嗜血、殘暴、好色的胖子,但事實上,他可是實打實靠軍功崛起的悍將,不止猛鷙過人,其實也精通謀略,擅用奇計,狡詐多謀。

這幾天,楊信學了不少東西。

除了董卓的“三尺驚雷”,還有尹端的一式技擊“寸斷”,還有,則是馬騰據說源自伏波將軍馬援的馬術,名曰“御龍術”。

不用說,三人肯傾囊相授,也是因為他背後的弘農楊氏。

畢竟,三人都是武夫,身份低微,沒什麼背景,能有機會拉攏他這楊氏子弟,自然也願意順手為之。

楊信潛心學習,也隱約有所覺察,這一世,自己或許是那種只存在於傳說中的神人,——“別人家的孩子”。

他有過目不忘的能耐,董卓口述的每一句口訣,他都能牢記於心,且可輕鬆領會其要義,信手拈來。

任何招式,他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當然,因自身體質緣故,唯一的瓶頸是,——上手就廢。

董卓膂力過人,可開五石強弓,縱馬驅馳之際,左右馳射,箭如連珠,除卻胖了一(億)點點,還真有幾分飛將軍的彪悍風采。

而楊信,他甚至還沒弓高。

不過,他並不氣餒,依舊專心致志,苦練不輟。

楊信相信,每一分耕耘都會有所回報。古詩就對勤勞有過謳歌,曰:後宮佳麗三千人,鐵杵磨成繡花針。

……

“楊信,你年紀還小,身體也孱弱,切不可急功近利,需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張奐走來,溫言教導道。

“循序漸進?”

“先打好基礎,可選擇奔跑、跳遠、負重等,熬煉筋骨,強化體魄;接下來,是基礎招式,如《劍道》,《手搏》,《蒲苴子弋法》,《李將軍射法》等;待有所小成,才可修煉高深技擊。”張奐娓娓道來。

他已暗中觀察了楊信好幾天。

張奐原本以為,對方是小孩心性,一時興起,等遇上些挫折,自然也就放棄了。

他沒想到,此子雖出身世家,年紀也小,意志卻異常堅定,且聰慧異常,令他起了愛才之心。

“謝張伯父指點!”楊信趕忙記下,恭敬道。

劍道?手搏?

我只知道手挊,還有左右互搏,畢竟,咱也是手藝人出身,特別擅長針線活……

他暗暗嘀咕。

當然,張奐此來,並不是為了指點楊信。

他召集了諸將,入帳商討軍議。

身為一名優秀的混子,楊信也跟著進了營帳。

有耳濡目染的機會,他當然不會錯過。

楊信年紀尚小,才剛滿五歲,加上身份的特殊原因,也沒人管他,任他自由出入。

……

“據探子回報,羌人雖潰走數里,但元氣未傷,已重新集結,醞釀第二次攻擊。”張奐神態沉著,在地圖上指點,介紹軍情。

“他們還敢來?”董卓低哼一聲,甕聲甕氣道,“這次,一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就是,就是……”

其餘諸將沒敢像董卓這樣粗魯無禮,卻也戰意昂然。

“不過這次,他們倒弄出了些新花樣。”張奐眉頭微蹙,稍有頭痛道,“據探子回報,他們傾全族之力,聚集了十三頭髑髏,以鐵索相連,齊頭並進,名為‘冒刃髑髏’。髑髏並駕齊驅,其勢如洪,怕是難以正面阻擋。諸位,可有應對之策?”

鐵索相連?

十三頭?

諸將面面相覷,想到髑髏的強大難纏,都是面有難色。

一頭就已經很難對付了,何況髑髏成陣?

“大人,”董卓思索一陣,提議道,“不如避其鋒芒,繞過那冒刃髑髏,直取羌人後方。”

他這一提議,立刻得到諸將贊同。

避實擊虛,這本就是兵法中最常用的戰術。

“怕是不行,”張奐卻搖搖頭,否決道,“我部以步卒居多,騎兵可以繞行,步卒卻是困難……何況,若被髑髏攻破中軍大帳,折了大纛,必會使我軍軍心渙散,不戰自潰。諸位,還有別的建議麼?”

眾將都訥訥無言。

尹端一貫勇而無謀,而董卓固然狡猾,但一時之間,也難有想法。

帳中一片沉默。

“張伯父,可願聽小侄一言?”

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

張奐一怔,不由啞然失笑:“楊信,你有想法?這是軍議,可各抒己見,但說無妨。”

當然,對一個五歲幼童,他自然不抱什麼期待。

不過,楊信發言的時機選的不錯,能緩和帳內壓抑氣氛,說不準,還能有拋磚引玉的奇效。

“我以為,冒刃髑髏看似聲勢浩大,實則外強中乾,有著致命缺陷!”楊信一開口,就語出驚人。

他自信滿滿:冒刃髑髏?不就是魔改版的鐵浮屠麼?看我楊武穆破之!

“哦?你說說……”張奐聞言,倒也不以為意。

“將髑髏相連,聲勢雖浩大,卻也相互牽制,互為累贅。一旦其中一頭倒下,就會拖累其餘髑髏。”楊信聲音稚嫩,但思維清晰,“故而,我有一策,——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張奐眼神一凜。

楊信點頭,滔滔不絕道:“只需斷掉其中一兩頭髑髏的雙臂,令其無法行動;再多挖陷坑,困住一兩頭,這樣一來,整個冒刃髑髏都會被拖累,進也不得,退也不得。這時,我們可從容繞過髑髏,絞殺其餘羌人。”

帳中則愈發安靜,眾將士神情數變,由無視轉為鄭重,看著楊信的視線,都是跟看著怪物一般。

才五歲啊!這傢伙是妖孽麼?

神童!

怪不得弘農楊氏能累世公卿……

諸人冒出同樣的念頭。

“妙計,真是妙計!”張奐撫掌大笑,滿臉讚許,“楊信,此戰若勝,你當記為頭功。”

在他的心中,對楊信又高看了一眼:此子聰慧過人,且意志堅定,又有靈氣,加上弘農楊氏的出身,日後必成大器!

“不敢,不敢,”楊信不敢居功,謙虛道,“所謂愚者千慮,亦有一得,小子只是點微薄想法,不敢稱功。”

對於張奐“此子必成大器”的內心感慨,他自然一無所覺。

即使知道,楊信也不會在意。

本來,大器晚成就是他的人生信條,財大器也粗就是他的終極追求。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光陰之外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寶塔修仙神豪簽到:開局一套湯臣一品蚩尤道統帶著問道系統重生末世女王A爆全場全民領主時代之我能簽到打卡冒險者語錄末世重生之不負從神鵰開始這位斬妖師也太娘了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