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雄心野望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河北的宋軍陷入了恐慌,半年前,御駕親征的大軍都在遼人的偏師面前潰敗,在半年之後,遼國就能組織軍隊來進攻宋,禁軍的精銳大多撤回了汴梁過冬,這些河北的地方軍,是難以對抗遼國皇帝耶律賢率領的遼軍精銳的。

韓匡嗣率領的前部兵馬很快就突破了昔日的分割線,涿州之類的州郡,都被他直接拿下,有一二敢於據守的城池,都被迅速包圍。

根據徐詠之的建議,最好是能夠說服這幾個城池開城,緩緩前進,但是韓匡嗣不願意,他希望進軍再快一點,如果是耶律斜軫或者別的部隊在別的位置取得了突破,那宋王的稱號和汴梁的浮華,就不是自己的了。

韓匡嗣分兵困住了據守的幾個縣城,大隊遼軍直撲真定府而去,這裡自古就是河北南下的要道,今天歸石家莊管轄。

“按照這個速度,明天就能見到安濟橋了。”韓匡嗣笑著說。

韓匡嗣說的安濟橋,是隋朝製造的一座大石橋,在真定附近,後來它又矗立了一千多年,寫進了小學語文課本,叫做“趙州橋”。

“耶律休哥大人,”韓匡嗣笑著對徐詠之說,“你覺得我們大遼兵馬的速度如何?”

“確實很快,但是背後那幾個據點,我覺得還是應該儘快打掉。”徐詠之又提醒了韓匡嗣一次。

“那種規模,一兩千守軍,成不了大事,而且宋的禁軍尚可一戰,廂軍嘛……”韓匡嗣輕蔑地笑了笑。

韓匡嗣說的是實話,各地廂軍裡最強壯的士兵,都會被皇帝派人選入禁軍,這樣禁軍就能夠對地方形成壓制,這是太祖皇帝趙匡胤時候形成的規矩,那時候的大宋禁軍依靠水路,能夠極快地出擊到山東、湖北、和江南各地,所以在首都放一支強軍,已經夠用了。

等到這些地方逐一安定下來,大宋首都汴梁駐軍二十多萬,但是要運送到河北、山西,都是非常緩慢的,所以兵部和樞密院也曾經有過建議,讓禁軍在河北山西屯紮,但是這件事始終都會爭吵不休,如果在這裡放了禁軍,就要有都虞侯、都指揮使在這裡指揮,日子一久,兵將互相熟悉,兵就不是皇帝的了,而成了將帥的,這又是唐末和五代的覆轍。

但是徐詠之知道有一支廂軍,比一般的禁軍還要強許多,這支兵倘若不碰到自己,也就罷了,如果碰到的話,就會非常頭疼。

這就是他的舊部,慕容延釗當年給的五百具裝騎兵、河北民軍弓箭手、虎捷步軍的一部分,外加山西和揚州的降兵,逐漸被他擰在一起,練成的那支兵馬,在他被褫奪兵權之後,這支兵馬被李守節管著,它被趙光義打成了一支地方廂軍,還抽走了很多的精銳,但是骨架還在,有戰鬥力。

關鍵的是,在夏天那場戰鬥的時候,這支兵馬沒有太多的損失。

遼軍走到滿城的時候,斥候來報,宋軍出現了。

“是禁軍還是廂軍?”

“是廂軍。”

“誰的旗幟?”

“主將是劉廷翰。”

“無名之輩。”韓匡嗣笑了笑。

“再探,要知道副將和監軍是誰。”

“劉廷翰這人打仗怎麼樣?”韓匡嗣問徐詠之。

“是個宿將了,雲州觀察使,比較穩重,但沒有過人之處。”徐詠之實話實說。

“真定這樣的重鎮,就安排一個觀察使嗎?”韓匡嗣有點驚訝。

“所以要去打探副將和監軍,”徐詠之說,“這人根本就不是事實上的主將,真正的主將是趙光義,他要在汴梁指揮這場戰鬥。”

“真是不知兵啊。”韓匡嗣說。

徐詠之沒猜錯,真定的兩個將領,觀察使劉廷翰接到了趙光義的陣圖,趕緊和大家一起商議。

他身邊的副將,就是節度使李漢瓊、刺史李守節,監軍是李繼隆,李繼隆是李妃的大哥,太子趙元佐的親舅舅。

陣圖拿出來,大塊頭的猛將李漢瓊連連搖頭。

“大人,”李漢瓊對劉廷翰說,“這陣圖上,把兵馬分成八陣,這麼分散,會被契丹人一舉突破的。”

李守節看了看,沒有說話。

“得臣,你怎麼看?”劉廷翰問李守節。

“我建議就結兩陣。”李守節說。

“可是官家的陣圖……”劉廷翰特別猶豫。

他從來沒有打過什麼像樣的大仗,讓他當主將,就是趙光義牽制周圍人的意思,在定州和南關,還有崔翰和崔彥進這樣的宿將——趙光義不想讓這些節度使級別的將軍再立下大功,不然的話,就要給他們拜相甚至封王了。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李漢瓊說。

這話是句民間土話,如果你真的有所不受,那打完仗之後,你就要好受了。贏了倒也罷了,輸了的話,只怕就是抄家流放之類的罪過,你就跟盧多遜去崖州海南島做鄰居了。

“我做不了這麼大的決定,我們還是佈下八陣吧。”劉廷翰說。

“我們一起去高處看看敵陣吧。”李守節提議說。

幾個人帶了親兵,到城外的小山上看了遠處的遼營。

“是韓匡嗣和耶律休哥。”李守節看了看陣營。

“一個漢人,卻要做契丹人的走狗,韓匡嗣真正可恥。”劉廷翰說。

“韓匡嗣是個飯桶,”李漢瓊說,“俺倒是很想跟耶律休哥較量一下。”

“耶律休哥是官家的仇人,如果要是能俘虜了他,你就交了好運了。”劉廷翰說。

“那俺一定要試一試。”李漢瓊打定主意,亂軍中他要去突襲一下耶律休哥。

“你還是小心為上,”李繼隆勸李漢瓊,他是個細心人,消息靈通,“有訊息說,耶律休哥其實是我們的一位熟人。”

“是誰?”李漢瓊吃了一驚。

李繼隆看了看李守節,有點欲言又止。

李守節說:“國舅爺,不用避諱我,那個人已經是大宋的敵人了。”

“聽說,耶律休哥就是徐矜!”李繼隆說。

“那就更好了,”李漢瓊說,“殺了他,怕是可以封王吶。”

“你想得太遠了,李太尉。”李守節說,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如果擺出八陣,必輸無疑。

“那就擺兩陣吧,”李漢瓊說,“俺統率一陣,李得臣帶一陣,主將和監軍在後面。”

“這……我……”劉廷翰現在非常被動,轉向了李繼隆。

若果國舅爺願意承擔責任,自己就好辦多了。

“這是打敗耶律休哥的最好機會,”李繼隆說,“如果打敗了,我願意承擔責任。”

“俺也分一半,了不起這個太尉銜還給官家。”

倆人這話一說,劉廷翰有了底氣。

“就這麼辦!”

李繼隆看了看劉廷翰:“我還有一個建議,如果耶律休哥真的是徐矜的話……”

他看了看李守節。

“李得臣,你去詐降吧。”

李守節點了點頭,他一直處於糾結和矛盾當中,他認為徐詠之為了自保而加入遼國可以,但是為遼國打仗,那就是大大的不應該,他背棄了和太祖皇帝的盟誓,而李守節則至今都認為自己的事大宋的忠臣。

如果和徐詠之相見,那就要用大義去問責他,然後幹淨利落地和他戰鬥,殺了他,或者死在他的手上。

“就算耶律休哥真的如民間所傳,就是徐……”

他差點說出了“徐大人”。

“就是徐矜,他也不是遼軍主將,這個事情有風險,倘若被遼軍將計就計……”

“不會,”李繼隆說,“韓匡嗣是個草包,倘若是他的大兒子韓德讓也許不會中計,但是他是個老頭子了,他總是希望透過更巧妙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是老年人的弱點。”

“李得臣,派出使者。”劉廷翰下令了。

“是。”李守節領下了將令。

李守節猶豫了一會兒,最終決定自己去遼營。

“謹慎啊,得臣,”副將費陽穀對李守節說,“如果耶律休哥不是徐大人,你豈不是要死了麼?畢竟遼國曾經給徐大人發喪,也許大人真的已經不在了。”

“我就賭他是,我還確信他是。”

“這太冒險了。”

“我想要見見大人,告訴他,我們可以去太行山落草為寇,要不去太湖洞庭山,總之,他不應該拋下自己的兄弟,去投奔敵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人有他的苦衷,是皇帝把他欺負得太狠了。”費陽穀說。

“我要親口聽他說說。”李守節備好了馬,直奔遼營。

遼軍把李守節矇住眼睛,送進了大帳。

“我家大人李得臣與耶律休哥大人有舊,交戰的時候,將會以白旗為號,陣前倒戈。”李守節對韓匡嗣說。

“你家大人如何和耶律休哥有舊?”韓匡嗣問。

“乃是耶律大人的舊部。”

“你搞錯了吧,”韓匡嗣笑道,“耶律休哥大人的兵馬,都是我們遼國的精兵,哪有宋將?”

“我奉了我家將軍的命令,要見到耶律休哥大人,單獨說倒戈之事。”李守節說。

韓匡嗣跟韓德凝說了幾句話,韓德凝下去了。

他把徐詠之引到大帳後面,帷幕之後,能夠看到李守節。

“是我的舊部,”徐詠之說,“我可以見他。”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江湖刀劍客孤星刀客重生拈花手傾國之戀——新羅篇我家山莊通萬界千古至尊萬古帝叛變之源點程式碼阿斯嘉德我要了阿加斯特的魔石舞者山那邊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