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秦國見聞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龐癝離開邯鄲城之後一路上經上黨,過河內,去河東,終於在半個月後到達了函谷關外。

為防止夾帶東西。函谷關城門守兵對來往商旅的盤查極嚴。

在魏無忌安排的門客駕駛下,龐癝的馬車慢慢悠悠的來到了關前。

函谷關高大雄偉,即便是大梁和邯鄲城城牆也沒其高大,難怪秦國能以此阻擋關東六國合縱之兵。

這個時代的攻城器械還是很落後的,一般進攻一座城池非三五個月不能拿下更別說像函谷關這樣的雄關了。

前世的龐癝雖然是一個理科生,但卻不會造水泥、火藥等物,更別說攻城器械之類的了。

至於前世大學所學習的知識,早已還給了授課老師。

之所以龐癝對這段歷史熟悉,並不是因為龐癝專門研究過這段歷史,而是這段歷史太過精彩,即便是孤陋寡聞的龐癝也知道不少。

長平之戰、邯鄲之戰、戰國四公子、侯嬴、朱亥、範睢、白起、呂不韋、竊符救趙、奇貨可居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典故、人物、成語使得龐癝對這段歷史時期發生的大事耳熟能詳。

再說當龐癝的車駕來到函谷關城門前時,根本就不用龐癝現身,自然有門客前去和守門士兵溝通。

守門士兵一聽說是魏國亞卿前來出使秦國,自是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引龐癝進入城中的驛館。

如果是以往,別說龐癝是亞卿了,就是魏國國相出使秦國守門士兵也會一臉倨傲的讓其在一旁等候。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邯鄲一戰打掉了秦兵所有的傲氣,對待龐癝自然是小心恭敬,生怕有什麼懈怠的地方。

此時整個天下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龐癝之名了。

無論是說服魏王出兵救趙,策劃全殲秦軍還是收復上黨、河內都有龐癝的身影在其中。

此時已有不少義士仰慕龐癝之名而前去大梁拜訪,希望能拜入龐癝門下為其門客,卻不知此時的龐癝已然到了秦國。

守城士兵把龐癝引入驛館之後立刻前去稟報函谷關守將。

函谷關守將自是不敢怠慢,一邊派人向咸陽城傳遞訊息,一邊整理好服飾前去驛館拜訪龐癝。

龐癝連守將的面都沒見,就讓門客把守將打發走了。

魏無忌的門客極多,此次跟隨而來的十人都是有一技之長之人,其中為首的毛盾、呂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毛盾能言善辯而呂更善於打聽訊息,剩餘之人雖智勇方面比不過二人,但卻不是孟嘗君的那些雞鳴狗盜之士可比的。

跟隨魏無忌前往邯鄲救趙的有千餘人,龐癝便從這千餘人中挑選出了這十個人跟隨自己出使秦國。實在是秦國不講信用、出爾反爾的事情做得太多了的緣故。

商鞅詐騙魏國當時的河東主將公子卬,以罷兵言和為由言於公子卬,公子卬和商鞅乃故舊,又因罷兵言和之事當時在戰場上經常發生,公子卬便信了商鞅的話前去秦軍大營和商鞅商談罷兵之事,卻不想被商鞅扣押,致使魏軍大敗,這應該是開始了秦國不講信用的先河了吧!

之後張儀以商於之地為誘餌詐騙楚國和齊國決裂,楚懷王信以為真不信屈原之言同意張儀之辭,最終導致楚國受秦、齊兩國東西夾擊之敗。

而後秦王誘騙楚懷王出訪秦國,待楚懷王到來之後將其扣押,最終致使其身死異國。不得不說秦國這次做的有些過分了,不說當時列國都是極講信用的,就是扣押外國元首的事放在現代也會被人詬病不已的吧。

但說來也怪,秦國對此事屢試不爽,每次都會得到巨大的利益,因而秦國就更加的肆無忌憚起來。

之後戰國四公子中的孟嘗君、春申君、平原君三位都先後被秦國扣押過,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又怎會使人相信秦國的國家信用呢?

因而關東六國士人大多對秦國都是不屑的態度,也只有商鞅、張儀、範睢、李斯這樣在原本國家實在混不下去的人才會選擇入秦為相吧,要不然戰國時代的賢能之人如過江之鯽為何只有這幾人選擇了秦國而不是其他人呢?因為他們本身就不說什麼正人君子。

卻不知這些人及當政的秦王屢屢消耗秦國的國家信用,使得秦國不被諸子百家所信服,這才有了後來即便始皇帝一統天下卻無六國之人在秦國為官當政的結果。

龐癝是有些懼怕秦國再一次不講信用扣押自己,因而才挑選了毛盾、呂更這十名得力之人跟隨自己入秦。就是為了防止這種事如果真的發生了而自己毫無準備。

這並不是龐癝小人之見,實在是秦國做過的類似事情太多了,龐癝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秦國不會做扣押使臣的事情的。

歇息一晚之後龐癝便帶著毛盾、呂更等人出函谷關向西直奔咸陽而去。

進入關中平原之後,龐癝但見秦人並不想關東百姓那般大冬天的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過日子,而是每個村莊的男人都在曠野上進行軍事訓練。

這些秦人都是衣衫單薄、面黃肌瘦,但眼神卻都極其堅韌。

茅草屋、土胚牆,路過的村子每家每戶都是如此,但秦人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絲毫不以之為苦。

有一天,龐癝實在忍不住了便向村子裡的百姓問道:“村子裡已然貧窮到了朝不保夕、飢寒交迫的地步了,為何這些村民還是這麼努力的參加軍事訓練呢?”

這村民憨厚的笑道:“不然又能怎樣?自商君變法之後咱老秦人對律法絲毫不敢違背,咱老秦人早已過慣了這樣的日子,起碼現在咱還活著不是?再說只有努力訓練,在戰場上立下戰功,咱不也可以得到軍功爵嗎?”

聽完村民的話,龐癝長嘆一聲,感覺這些老秦人既可愛又可笑可悲。

可愛之處正如秦國戰歌裡所唱的那般: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幹,死不休戰!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桑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為了自己的國家,這些老秦人流盡了最後一滴汗、最後一滴血,他們是可愛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同時他們又是可笑可悲的。為了那虛無縹緲的軍功爵不顧生死的殺敵,可結果呢?沒有聽說過有幾個老秦人最後成為了秦國大將的,不是每個人都是白起、王翦。雖說白起、王翦是平民出身,但其家中富裕程度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在當地堪稱豪強。

如果這些老秦人知道他們祖祖輩輩為之效忠的秦國最後雖統一了天下但不到三十年時間就又被他們曾經的手下敗將徹底擊敗,不知又會作何感想?(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都市:我每週一個新身份前世五百次的回眸雙生花開:殿下請獨寵未來管家女公爵的異邦管家簽到百年,從掃地雜役到仙門老祖流浪平行世界墜入平行世界星斗至尊生死愛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