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視察京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虛冒的問題更是無從解決,臣執掌五軍都督府,管理著天下各都司衛所的兵籍,京營的士兵大多是京畿附近衛所的軍戶,軍籍由衛所管理,糧餉也由衛所發放,只有操練、出征時才隸屬於京營,至於士兵們的糧餉有沒有發放三大營的坐營官是不得而知的。而各都司衛所儘管掌管著軍籍、糧餉,但士兵有沒有操練也不得而知。”既然已經開了頭,張惟賢也不隱瞞,一五一十的說道。

“有的士兵早已逃亡,不知所蹤,然都司衛所為了冒領軍餉,還是將其記錄在冊,假如朝廷派人來核實就臨時找人來頂替,等領完了糧餉之後,馬上就把頂替的人攆走。”

“至於京營士兵大多老弱不堪用,則是另有原因。原本士兵服役年限到了之後,可以輪替,然而當年老的士兵要告退的時候,需要軍營、巡視衙門、驗軍廳、下糧廳出具文書,每一個衙門的胥吏都索要潤筆費,加起來至少五六十兩銀子,士兵們哪有這麼多錢,只好去借高利貸。驗軍廳一月一驗,倘若這個月沒有排上號,只能等到下個月,只要湊不出這筆錢就得一直排隊下去,至死都不能輪替。”

朱由校靜靜的聽著張惟賢道出京營種種弊端的原因所在,這才終於將京營的問題理清楚,原來根本的癥結就在衛所,既然如此不如乾脆將衛所直接裁撤掉。

“依國公看,將衛所裁撤掉如何?”朱由校試著問道。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張惟賢大驚,連忙勸阻道。

“為何不可,朕方才聽國公說起京營種種弊政的緣由皆因衛所而起,為何不能裁撤?”

“衛所乃太祖所立,祖宗定製後世子孫不得更改,否則就是大不孝。而且,京師七十二衛世襲軍官足有上萬人,陛下倘若一言就裁撤,這些人該如何安排,陛下要三思啊,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兵變,京師之地萬萬不能亂啊。”張惟賢跪倒在地,言辭懇切的勸說道。

“朕豈不知阻力重重,然問題總得解決。困難,朕是不怕的,這些人世世代代領著朝廷的俸祿,卻不思為朝廷盡忠,淨想著如何冒領糧餉,還敢兵變?朕倒要看看誰有那麼大的膽子!”朱由校冷笑一聲,回道。

張惟賢見皇上如此果決,心中憂急萬分,倘若被人知道皇上是在召見自己之後才有了裁撤衛所的想法,恐怕自家的大門都得被人用唾沫星淹沒。

“英國公不必如此擔憂,朕又不是急性子,放心吧,朕會一步一步來的。”見張惟賢如此擔憂,朱由校笑著說道。

張惟賢臉色稍稍放鬆下來,嘴角擠出一絲笑容,說道:“是臣多慮了。”

“假如真有那麼一日,國公身為勳戚之首當全力助朕才是。”

“臣定盡心盡力協助陛下。”

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誇道:“朕就知道勳戚中英國公一向是最識大體的。朕記得國公好像有一孫兒,如今年歲幾何了?”

想到張惟賢剛才所說的裁撤衛所會引起兵變,朱由校雖然不太相信有人真敢這麼做,但以防萬一,自身的安全還是最為重要的,英國公一系對朱家忠心耿耿,最後盡忠報國,可從中選一人護衛安全。

“回陛下,老臣有一孫兒名世澤,今已弱冠之年。”張惟賢不明陛下為何會突然問起,愣了片刻方才回道。

“如今何在?”

“尚在國子監中學習。”

明代對世襲勳戚有一套完整的培育體系,從朱元璋開始為了讓勳戚子弟日後能忠君親上,年幼之時就會由禮部挑選秀才入府教習子弟忠君之道,等到年紀稍長之後就送入國子監就讀,然後再入都督府歷練一番,當然也少不了去京營操練,之後會被選入宮中統領侍衛,亦或繼續留在都督府中領個閒職。

“英國公一系對朝廷忠心耿耿,朕常記在心中。世澤在國子監想必也學有所成,朕今日就賜他為散騎舍人,調京營歷練一番。朕打算日後留在身邊充任侍衛。”朱由校想了想後說道。

“陛下洪恩浩蕩,老臣感激不盡!”張惟賢大喜,連忙跪倒謝恩。

次日,寅時

朱由校在張嫣及一眾女官的服侍下換好朝服登上步攆,由四名錦衣衛大漢將軍抬著朝奉天門行去,魏忠賢以及司禮監一眾掌印秉筆隨堂太監隨駕。儀仗行至三大殿時,朱由校轉頭看去,天還未亮,三大殿的廢墟前已是人頭攢動,工匠們正在拆除幾個月前才搭建好的腳手架。

這三大殿自建成以來就曾多次遭到焚燬,最近一次焚燬還是在萬曆二十五年,這二十幾年裡三大殿幾度準備重修卻又幾度停工,直到天啟五年初朱由校終於下定決心重修三大殿,結果沒過幾個月朱由校就落水了,一個來自後世的靈魂佔據了他的身體,再一次叫停了重修工程。

原因無他,工程太耗錢了,如今用錢的地方太多,只好等以後財政寬裕之後再重啟了。

朱由校心裡想著原先的“他”恐怕沒少親自動手建造吧。

就在這時,朱由校忽然感覺有些地方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是哪裡的問題,移目四顧,眼神忽然瞥到遠處站在牆跟處的侍衛,定睛一看才發現這些侍衛們的外袍竟破破爛爛的,外罩的甲冑更是鏽跡斑斑。

“停!”

魏忠賢跟在龍攆之後,忽然聽到皇上突然叫停,不知發生了何事,連忙湊到身前,問道:“怎麼了,皇爺?”

此等場景令朱由校觸目驚心,宮廷侍衛已經是從上直親軍中精心挑選過的,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輪換一批。連精心挑選的宮中侍衛身上的甲冑衣袍已是如此破爛不堪,大失侍衛之體,那二十六衛上直親軍,甚至整個三大營七十六衛中的普通士兵的裝備又會不堪到何等地步?

想到這裡,朱由校再也忍耐不住,朝魏忠賢吩咐道:“今日不上早朝了,朕要去京營看看。”

魏忠賢愣了愣,不解皇上為何突然要去京營,不過卻也不敢多問,回道:“那奴婢馬上命兵部安排行程,隨行侍衛。”

“不必了!”朱由校揮了揮手,打斷道:“命陸萬勝馬上挑三百名大漢將軍隨行即可,命孫承宗、袁可立及京營戎政、兵部官員同行。”

“奴婢遵旨”魏忠賢不敢耽擱,馬上命人去通傳。

一刻鍾後,在三百名大漢將軍的緊密護從之下,朱由校乘坐著龍攆從京城東北角處的安定門出城,一路向北疾馳而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久朱由校從龍攆上探出頭去向逐漸遠去的京城望去,只見一座巍峨的城池奇蹟般的聳立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之上,城牆高俊,諸多門樓、角樓、望樓、女牆聳立其上,城外護城河蜿蜒而過,就是這麼一座堅固的城池幾年後就會遭遇鐵蹄踐踏,雖然歷史上這次京城保衛戰最終還是守住了,但付出的代價卻極為慘重,想到這裡朱由校的心情逐漸沉重起來。

從京城東北角安定門出來往北十里,京師三大營的營地及大教場就設在這裡。

朱由校的聖駕一行人此時已能望到大教場那高大聳立的營門,教場外塹壕、鹿砦、拒馬、牆壘、車陣等一應俱全,上千間營房環繞四周,中間則是一處長寬足有數百丈的大教場,教場中央三丈多高的旗杆上,一面紅色的団龍旗迎風飄展。

只是放眼望去偌大的教場上空蕩蕩的,圍繞教場而建的營房處卻人來人往好不熱鬧,甚至有無數商販在內吆喝叫賣,看到這一切朱由校的眉頭緊皺,心想怪不得京營戰鬥力如此低下,空有教場卻無士兵操練,能有戰鬥力才怪。

教場轅門外零星站著幾個守門的士兵,朱由校只看了一眼就不忍再看,與陸萬勝等一眾錦衣衛大漢將軍一對比,這幾名士兵簡直連乞丐都不如,瘦弱的身板,身上衣衫也是破破爛爛,彷彿隨風就能吹散。

守門的士兵猛然見到一隊甲冑鮮明的騎兵直接朝教場轅門疾馳而來,竟嚇得紛紛抱頭鼠竄起來,只有兩個看起來稍微老成的士兵慌慌張張的舉起兩杆長槍試圖攔住這隊騎兵。朱由校突如其來的想要視察京營,事先並沒有通知任何官員,從皇宮裡出來時也並未打著皇帝的儀仗,就連平時乘坐的龍攆也捨棄不用,特地尋了一輛普通的馬車,為的就是要看到京營真實的面目,而不是文武百官事先操演好的樣子。

既然已經來到了大教場轅門外,也沒必要再掩飾下去了,朱由校擺了擺手,陸萬勝縱馬上前,大聲喝道:“聖駕來此,速速去稟報!”

兩名攔駕的守門士兵一聽聖駕竟然來此,慌忙扔下手中長槍跪倒行禮,然後才一溜煙的跑去報信。

就在這時,教場內忽然傳來一陣整齊肅殺的喊聲,

“殺”

“殺”

“殺”

廝殺聲驟然從大教場內傳來,陸萬勝等一眾隨時侍衛卻頓時如臨大敵。

“護駕!”

陸萬勝大喝一聲,猛地抽出腰間懸掛的繡春刀縱馬擋在朱由校的車駕前,剩下的大漢將軍們也紛紛抽出繡春刀將馬車團團圍住。朱由校見這群侍衛如臨大敵的模樣,輕笑了一聲,說道:“陸將軍,不必如此緊張,這是京營,難道還有人造反不成?走,進去看看!”

陸萬勝應了一聲,但絲毫不敢放鬆警惕,揮手命一隊人馬先行進教場內勘察一番,待得知原來是教場內有一隊士兵正在操練,這才放下心來。

“哦?竟有人在操練,進去瞧瞧!”朱由校突然對這隊操練的士兵產生了興趣。

待一行人進了大教場才發現在教場西南角有一隊士兵正排著整齊的軍陣,手持著長槍,在首領的指揮下聯絡擊刺之術。這隊正在操練的士兵人數並不多,只有大約不到三百人,但訓練卻十分有素,不僅陣型十分整齊,手持長槍一刺一擊,整齊劃一,每次向前擊刺時都齊聲高喊“殺”,人數雖然不多,但卻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肅殺之氣。

朱由校暗贊一聲,“好強的氣勢!若京營將士全都如此,東奴又有何懼?”,心裡對這支士兵的首領更加好奇起來,打眼望去,只見一名身罩對襟無袖鱗甲,頭戴玉簪瓣明鐵盔的魁梧大漢,虎背熊腰,比陸萬勝還要高出半頭,腰間懸掛一副弓袋、一柄腰刀,一隻寬大的手掌正按在刀柄之上,揹著身子在士兵中間來回巡視,時不時糾正一下士兵的動作要領。

大漢全神貫注,渾然沒有注意到身後朱由校等人已經來到了隊伍前。

直到陸萬勝出聲喊道:“聖駕來此,爾等速來接駕!”,大漢這才聽到轉身快步來到隊伍前,整理行伍後,方才半膝下跪,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微臣勇士營把總指揮周遇吉見過陛下,請恕微臣接駕來遲之罪。”

“眾將士平身!”朱由校滿意的點點頭,微笑著讓眾將士平身。

“等下!剛剛那個把總說他叫什麼?周遇吉?這個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猛然間一股熟悉的感覺忽然湧上心頭,朱由校嘴角的笑容突然凝滯住。

“是了!就是他!守寧武關的周遇吉!他這時候就在京營了?”朱由校突然想起來這個名字為何如此熟悉了,明末湧現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文臣武將,這個周遇吉就是其中一位,先後率兵抵抗闖軍、清軍,最後在寧武關一役力戰而亡。

不過印象中,周遇吉首次出現在史書中已經是崇禎九年的事情了,那時已經是京營遊擊了,至於崇禎九年以前周遇吉本人的人生軌跡史書卻無記載,這個情況其實在明末諸多武將中十分常見,他們平時大多寂寂無名,後因在與清軍或闖軍的戰鬥中一戰而天下知。

來自後世的記憶讓朱由校不禁對這位目前還只是個把總的未來名將油然升起一種敬慕之情,上前一步親切的拍了拍周遇吉的肩膀,聞言說道:“將軍治軍有方,雖只是二三百人的隊伍,在將軍的調教之下,卻給人以千軍萬馬的感覺!”

周遇吉自覺平生能夠一睹天顏,已是榮幸之至,此時竟得到皇上如此高的評價,心中激動萬分,慌忙半跪下,顫聲道:“陛下如此盛讚令微臣惶恐不安!”

朱由校正要將周遇吉扶起來,不料就在這時,從各處營房內急匆匆的湧出一群人朝聖駕處跑來,等到了朱由校身前紛紛跪倒迎駕,朱由校掃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眾人,冷哼了一聲,說道:“去閱兵臺!”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我,武當放牛娃,簽到五十年!末世Online冷漠皇帝嬌寵妃無盡潛能各路神仙在我家打工蹭飯這檔子事鍾離的黃昏荒星生存:開局地獄難度贗品修真記紅樓第一狗仔.無敵高手在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