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四章 或許也可以拍成電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兩個陌生人之間,只需要透過五個人就能相互認識,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六十年代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並將之命名為六度分離理論。

這個理論雖然無法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但現實中,大部分情況確實用不到五個人就能夠認識另一個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布萊絲只透過兩個人就聯絡上了於東,她先找了著名音樂人肯尼·羅傑斯,想問他是否能夠幫忙聯絡斯皮爾伯格,她想透過斯皮爾伯格聯絡上於東。

但是巧合的是,肯尼·羅傑斯跟吉米認識,還存有吉米的電話。肯尼·羅傑斯直接就把吉米的號碼給了布萊絲,隨後布萊絲就打了個電話給吉米。

接到電話的時候,吉米跟於東剛到蘭頓書店。

聽到對方想要找於東,吉米捂著話筒跟於東說,“國家作曲學院藝術創作系的主任布萊絲,說是想跟你聊聊。”

“布萊絲?”於東有些疑惑,他想不通自己跟對方有什麼地方能產生聯絡:“有說為了什麼事情麼?”

“我問問。”

吉米對著電話問了一句後,又捂住話筒,“她想問你認不認識一個叫丹·布朗的人。”

於東挑了挑眉毛,“我還真認識,她跟丹·布朗什麼關係?”、

“既然認識,你們倆聊聊吧。”

於東點點頭,接過電話,開口道,“你好,我是YU。”

布萊絲本來還疑惑這吉米怎麼說一句停一句,隨後聽到了於東的聲音,意外道,“YU你好,沒想到你就在旁邊。”

於東笑道,“也是碰巧,我才來美國沒兩天,今天正好要辦籤售會,所以跟吉米在一起。聽你提到丹·布朗,請問是因為什麼,你跟丹·布朗認識麼?”

“我是他的未婚妻。”布萊斯笑道。

這傢伙原來都要結婚了啊,於東笑了笑,“我之前在好萊塢的一家唱片店買了一張他的專輯,因為音樂挺特別的,所以給我的印象很深。”

布萊絲愣了愣,她的未婚夫沒有記錯,當時買他專輯的人就是YU。

“YU,你的籤售會在洛杉磯麼,方便我們過去跟你見一面麼?”

於東也是一愣,還有這等好事?他之前就在想怎麼找到丹·布朗,沒想到這就送上門來了。

“當然可以,不過我可能給不了你們太多時間。這樣吧,我這邊籤售要開始了,如果你們要來,可以打這個電話跟吉米聯絡。”

“好的,我們一定會過去的。”

於東把電話還給吉米,吉米問道:“那個丹·布朗不會就是上次我們在好萊塢遇到的那個落魄音樂人吧?”

“就是他沒錯,這個布萊絲就是他的未婚妻。”

吉米難以置信地搖頭,“他有這樣一個未婚妻還混得這麼差,可見我的判斷還是沒問題的,他在音樂這一塊不太有可能出人頭地。東,如果你想涉足音樂界,回頭我介紹幾個知名音樂人給你。”

於東笑道,“你怕我不懂音樂,亂搞嗎?”

“瞧你這話說的,我對你的審美百分之百信任。”吉米又岔開話題,“走吧,籤售會要開始了,今天來的人可不比上次少。”

於東看了眼外面排隊的情況,確實,才八點多鍾,讀者已經排到了書店外面。

蘭頓書店比小熊書店寬敞多了,裡面環環繞繞排了得有三五百人。

兩人朝籤售的桌子那邊走,吉米又說,“我看你得弄個全球巡迴籤售會,搞個籤售會的主題名字了。”

“又不是演唱會,搞什麼主題名字,而且我哪有多少時間辦籤售會。”

“時間不多沒關係,把全球巡迴籤售會的名頭先打出去。全球巡迴……聽起來就厲害,就算是不知道你的讀者只要聽到是全球巡迴籤售會,都會第一時間清楚你是個全世界聞名的大作家。”

於東這會兒已經坐下了,一邊調整椅子一邊聽吉米說,這次蘭登書店弄了把質量不錯的椅子,坐起來很舒服。

吉米繼續說:“我會聯合各國各地的出版社和書店弄一次反饋活動,新一批印刷的書裡面就會附帶一張調查表。讀者們可以填寫調查表,然後寄給出版社,我們根據各地收到調查表的數量來決定是否要去當地辦籤售會。”

於東笑道:“調查表這種東西很好偽造吧,別人只要影印就行了。”

“不行。”吉米搖頭,“每張調查表都是有特定編號的,紙張也是油彩紙。想要偽造就要找到專門印刷廠,重新排版,而且如果印出來的編號跟別人寄過來的相同就會作廢。當然,最關鍵的問題是,很多地區售賣的書籍總數就那麼多,就算有人偽造,也不能超過書籍銷量總數。”

於東算是聽明白了,吉米根本不擔心別人偽造,因為他最終看的還是書籍在當地的銷售情況。這一招說白了,就是刺激銷量而已。

或許有人認為,不用這麼麻煩,直接跟讀者們說哪個地區的銷量好就去哪裡開籤售會不就好了。但是這樣一來,太直白,太功利,讀者們可能會反感,換了調查問卷這種方式,就溫和多了。

“你呀,套路讀者有一手。”於東笑道。

吉米哈哈一笑,“我這哪叫套路讀者,我在為他們謀福利,沒有我搞這個活動,他們想讓你去他們那裡辦籤售會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那事情就這樣說定了,這次的活動肯定要些時間才能出結果,正好能讓我們慢慢規劃一條路線出來。”

“行,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等到吉米走後,程硯秋抱著一個保溫杯走了過來,裡面裝的大概是她做的養生茶。結婚後,她開始喜歡上研究一些廚房裡面的東西,不過平時沒有場地給她試驗,所以就退而求其次,開始研究一些養生茶。

這玩意簡單啊,有個開水壺就能弄了。

於東沒有細數,不過這段時間他喝過至少有二十來種養生茶,什麼枸杞茶、蜜棗茶、銀耳茶、蘆根蜜糖茶、桔紅茶……

有的還不錯,有的超難喝。但是媳婦做的,就當是良藥苦口了。

“今天是什麼茶?”

於東看著保溫杯,忽然想起《阿甘正傳》裡面的一句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如果讓於東來說,大概是,人生就像養生茶,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壺裡面有些什麼東西。

程硯秋將杯蓋開啟,拿手把氣味朝於東這邊扇了扇,“你聞聞。”

於東嗅了嗅,猜測道:“有一點淡淡的蜜棗味,枸杞,肯定還有枸杞,嗯……好像還有人參。”

程硯秋哈哈笑了起來,“說得跟真的似的,裡面什麼都沒有。我沒找到材料,就給你倒了一壺白開水。”

“沒毛病,我老婆泡的,就算是白開水也能喝出糖味來。”

“瞎掰。”程硯秋甜甜地白了於東一眼,“你忙吧,我找個地方看書去。”

於東笑盈盈地看著妻子背影,然後招招手讓人放讀者進來,籤售會正式開始。

按照於東的慣例,第一個讀者總能獲得特殊待遇,這次也不例外,他提筆在扉頁上寫下:人生就像白開水,它是什麼味道,取決於喝它的人。

“朋友,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白居易,YU。”

“啥?”於東詫異地看著面前這個金髮碧眼的青年人,他的發音不太標準,但還是能聽出來說的是“白居易”。

“白居易。”他大概以為自己發音不行,又重複了一遍,然後解釋道,“因為你我開始喜歡中國文化,所以就讓我的中國朋友給我起了個中文名字。他跟我說這個名字非常好,象徵純潔跟富足。”

純潔跟富足……可不是嘛,純潔,白!富足,居易!

“挺好的。”於東點點頭,在扉頁上繼續寫:贈白居易。

把書還給對方,於東笑著說,“加油,如果喜歡中國文化,可以去中國逛逛。如果有機會再見,下次我帶你認識另外一個白居易。”

“另外一個白居易?”白居易抓了抓腦袋,不明白什麼意思,不過於東說下次有機會再見,這讓他感到很興奮,“我一定會努力的。”

第一個讀者就是白居易,給於東帶來了好心情,同時他也在期待後面會不會出現什麼李白、范仲淹之類的,所以今天給了不少特籤,就為了問問他們叫什麼名字。

不過可惜的是,就那麼一個白居易,李白他們都沒來。

……

快中午的時候,布萊絲和丹·布朗一起去了書店。

於東正好也有些累了,便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正好見他們一面。

見到布萊絲的時候,於東有些意外,雖然對方保養不錯,氣質也很好,但是看得出來,應該有四十歲了。

於東記不得丹·布朗多少歲,但是丹·布朗現在就站在於東面前,怎麼看也只有三十左右,兩人估計有至少十歲的年齡差距。

關於丹·布朗的私人生活,於東並不瞭解,他只看過丹·布朗的作品,所以對於丹·布朗後來是否跟布萊絲在一起,他也並不清楚。

見到於東,布萊絲非常熱情,先是跟於東握握手,然後對他介紹,“這就是丹·布朗……”

於東笑著擺手,“布萊絲,不用介紹了,你知道的,我跟丹·布朗見過。”

隨後於東主動跟丹·布朗握了握手,“好久不見啊。”

如今的丹·布朗還沒有寫小說,在音樂界也混得不好,心情比較鬱結,如果不是布萊絲拉著他過來,他大概不會來見於東。

布萊絲一直認為丹·布朗是有藝術天賦的,所以一有機會就到處推銷丹·布朗,這次過來找於東,倒也沒有什麼具體的目的,就是想要跟於東這麼一個如今在影視圈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作家搭上關係。

見面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布萊絲跟於東在聊天,丹·布朗只是靜靜地聽著。布萊絲跟於東聊的東西也沒什麼營養,因為兩人不是一個圈子的,布萊絲也不可能跟於東聊音樂,最多也就提一提丹·布朗的那張專輯。

其他時間,布萊絲都在誇於東的小說,於東想要誇回去,也不知道誇什麼,他只知道布萊絲是國家作曲學院創作系的主任,其他的都不瞭解。誇丹·布朗吧,也只能誇一誇他那張專輯,誇多了又顯得很假。

十五分鍾之後,布萊絲主動告辭,他知道於東今天比較忙,外面還有很多讀者在等著。

於東笑著送他們出辦公室門,然後對丹·布朗說,“布朗先生,我平常不在美國,如果你想找我的話可以透過吉米。吉米你也見過,上次跟我在一起的那個美國人,號碼你們也有。我跟布萊絲一樣相信你的藝術天賦,可能只是暫時還沒有得到好的發揮而已。”

這樣的話像是客套話,不過丹·布朗還是感激道:“謝謝你,YU。”

於東對他來說比較特別,因為於東是第一個不知道他跟布萊絲關係而買了他專輯的名人,這樣的肯定對他的鼓勵是非凡的。之前他一度對音樂失去信心,要不是布萊絲,他甚至都已經放棄音樂了。

這次見了於東,雖然沒說幾句話,但是卻讓他對音樂重拾了信心。

送走丹·布朗之後,籤售會繼續進行。

程硯秋偶爾會來給於東添一點熱水。

關於喝熱水這件事情,羅恩有些不太理解,因為他從來沒見過身邊有人平時喝熱水的,涼水不是更好喝麼?

不過羅恩還是尊重了於東的習慣,給他準備了熱水,同時還接下了給於東添熱水的活,不過看到程硯秋去給於東添熱水,他便沒有再去打擾。

他此時正看著長長的隊伍發笑,不出意外,今天應該能賣出去至少五千本於東的小說。

當然,這都是次要的,關鍵是他們蘭頓書店是全美第二個,洛杉磯第一個開辦於東籤售會的書店。

而且於東還同意等到籤售會結束之後,給他們再留一些簽名書籍,用作活動獎品。

這次籤售會,賣得最好的當然是新書《致命身份》,其次就是《第二世界》。

《致命身份》他已經看完了,頗受震撼,既為結尾處的反轉感到震撼,又為小說裡面妙到毫顛的視角展開而震撼。

YU的寫作風格一直是個迷,他似乎很喜歡做一些試驗,從《生化危機》開始到這本《致命身份》,他的風格一直都有改變。

又或者不能算是改變,更像是……有這麼一個戰士,他的軍火庫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武器,而他只會在合適的時候使用它們。

當然了,也有人猜測之所以會不一樣,是因為翻譯者的風格不一樣,或許YU的原作風格很統一。

……

馬丁·斯科塞斯也參加了今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他是從拉斯維加斯趕來的,原本他正在那裡拍攝自己的新電影《賭城風雲》。

第二天上午,他去了一趟環球影業,他有些電影上的事情需要跟公司那邊聊一聊。

剛進到公司,就碰到市場部的總監喬·詹姆斯,對方一手拿著本書,一手捧著杯咖啡。

看到馬丁,喬笑著打招呼,“嘿,馬丁,《賭城風雲》的預算又不夠了麼?”

馬丁也笑道:“如果你們市場部能幫電影多拉幾個廣告,我就不會為經費而苦惱了。”

“之前不是給你們拉了個手錶的廣告麼?我們已經盡力啦。”

馬丁眯了眯眼睛,“你看的什麼書?”

喬笑著舉了舉手裡的書,“YU的新書《致命身份》,說不定後面我們公司還會投拍這部小說,我提前看看,做準備。”

“你總是能把偷懶說得非常冠冕堂皇。”

馬丁當然知道YU,昨晚他還見過對方,晚宴時他曾動過念頭去跟YU聊聊,不過最終因為遇到的朋友太多,YU身邊又圍了不少人而沒有去。

想了想,他又問:“好看麼?”

“我也是剛買到手,策劃部的小夥子們都說很不錯。自從咱們公司拍了《第二世界》之後,公司裡有不少人都成了YU的書迷。聽說今天YU在籤售,不少人都想請假過去。”

聽喬這麼說,馬丁來了興趣,“我先去辦正事,一會兒你把書借我看看。”

“我這本還沒看呢……”

辦完正事之後馬丁去找喬,後者扔了一本《致命身份》給他,“我幫你從策劃部借了一本,你先看著,不過記得還啊。”

馬丁卻搖了搖頭,“我拿的這本是你的,你手裡那本才是從策劃部借的。”

說完,馬丁就拿著書走了。

喬在辦公室裡翻個白眼,這個馬丁,什麼便宜都佔。

馬丁拿著《致命身份》回了家,在床邊的軟椅上舒舒服服地坐下,開始看書。

看了一會兒,馬丁忽然感覺周圍陰沉沉的,但是抬頭一看,外面依舊陽光明媚,他才意識到不是現實中天氣陰沉,而是這部小說太陰沉了。

如果把這部小說比作一間房子,那麼這間房子應該沒有窗戶,沒有門。有一個黑色的天花板,很高,四面也都是黑色的牆,只有一面牆裂了一條不算大的縫。

從這條縫往外看,能看到一絲光亮,但也僅僅是光亮,而看不到任何其他東西。

雖然小說裡面沒有設定什麼特別驚悚的情節,但是字裡行間卻有股無形的力量,這股力量把人拉到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靜靜悄悄的,只能聽見不知道從哪兒傳來的腳步聲。

恰恰就是這樣簡單的腳步聲,可以調動著讀者所有的情緒。

這部小說對人物心理的描寫以及細節展現簡直不可思議,這有些顛覆馬丁的想象。因為之前他對YU的瞭解停留在《生化危機》和《第二世界》兩本書上,雖然這兩本書他都沒有讀過,但是他多少有些瞭解。

他本以為於東是個純粹的商業小說作者,沒想到他的小說竟然會這麼細膩。

等到馬丁看完結局時,他忽然拍了拍大腿:“竟然是這樣。”

他原先認為這本小說想要探討的是家庭、校園暴力、青春期,卻沒想到最終竟然轉向了人格分裂。

不過細想一想,之前確實已經埋了伏筆。雖然年紀、性別、身份都不同,但是裡面這幾個角色真的讓人感覺是一個人。

如果把這部小說拍成電影……

馬丁忽然就產生了這樣的想法,而這種想法一出來就停不下來了,他甚至找到本子和筆開始記錄自己的靈感。

這裡怎麼改,那裡又怎麼設計。這部小說要改編成電影,肯定不能按照原著照搬,不然一定會死得很慘。書中很多心理描寫用電影根本沒有辦法展現,馬丁需要構思更多的情節來讓電影變得飽滿。

這麼改著改著,不知不覺,竟然已經到了晚上。看著夜幕,馬丁突然拍了拍腦袋,自己在想什麼呢,《賭城風雲》才拍,哪有時間操心下一個計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總有奇葩想殺我奇葩緣奇葩世界奇葩異能滿天飛生化時空資料化修仙遊戲一隻萌虎下山來[穿書]小和尚下山人生參考書我的五菱宏光通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