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五章 生活沒有結局,但小說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於東還沒到程民德他們住的小樓,就遠遠地看到程民德捧著本書坐在走廊的欄杆邊上,他連忙走過去關切道:“爺爺,這麼冷的天,怎麼坐外面?”

程明德還沒說話,奶奶盧芸就在屋裡說道,“於東,你不用管他,他就是這個毛病。屋裡面火盆燒的好好的,他偏不進來。”

“也不是很冷,這不是有太陽麼,老是在屋裡也不好,我出來透透氣。”

“出來透透氣當然好,不過爺爺你也要注意身體啊。”

“放心,我身體硬朗得很。”程明德又看到於東手裡的稿子,露出笑容,“你這手裡拿的莫不是新書的稿子?”

於東將稿子遞到程明德面前,“今天剛剛寫完,稿子還沒有校。”

程明德將稿子接了過去,笑眯眯地說道,“既然還沒有校,那我來幫你校。”

稿子拿到手後,程明德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這邊程明德認真看起稿子,屋裡面盧芸朝於東招招手,“於東,別跟他一起在外面吹風,進來烤烤火。”

“哎。”

於東應了一聲,隨後進屋跟盧芸聊起了天。

老太太也捧著本書,不過上面都是一些數學符號,單個拎出來於東還能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於東就搞不懂了。

“我聽落落她爸說了,你們公司今年的年會舉辦的非常成功,這段時間挺辛苦吧。”

於東搖頭笑道,“我算是半個甩手掌櫃,公司的事情有其他人操心,我倒是沒有怎麼忙。”

“也沒你說的那麼容易吧。”盧芸笑了笑,又看了外面一眼,隨即壓低聲音說道,“你是聽落落爸說這老頭子要看你新書,才特意把稿子拿來的吧,其實你根本就不用管他,他平時根本都不怎麼看小說的……非要先睹你的小說,我看無非就是兩個字,虛榮,等我們回到燕京,再見到那些同事,他又有了吹噓的資本。”

於東笑著說道:“新書拿來給爺爺看看,能得一點指教,也是我的幸運。”

“嘁,要說數學,他倒是可以指教你一些,但要說起文學,你哪如你?”

程明德在外面輕咳了一聲,“盧芸同志,你聲音大了點,我可是都聽到了。”

“那你就裝作聽不到。”老太太指了指背後牆上掛的一幅字,“看看你兒子給你寫的——難得湖塗。”

“我就說這幅字不好。”

程明德滴咕了一句,隨即側了側身子,儘量揹著於東他們。

今天的雖然氣溫不高,不過太陽卻很明媚,坐在走廊裡面,陽光從東南邊照過來,柔和地灑在程明德身上。

偶爾穿堂風掠過,但總體還不至於太冷。

程明德很喜歡這種感覺,剛剛因為陽光聚起來的一絲暖意,忽又被一陣過堂風帶走,然後等著暖意重新聚起。

正如他這輩子的生活一樣,為了即將到來的曙光和溫暖,要走過無數的艱難險阻,而最終,這些艱難險阻也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

程明德平時確實很少看小說,但並不是不愛看,畢竟他父親曾經就是知名的小說家,他只是因為平時專業方面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根本沒什麼閒暇時間去看小說。

這幾年,他看小說的頻次逐漸增加,主要也是因為他有了一個作家孫女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看於東的小說,不僅僅是因為於東是他孫女婿,也因為於東的小說確實好看。

於東確實也有些比較晦澀的小說,但更多的都是那種很容易就能讓人看懂的小說,只要看個開頭就能夠看得進去。

就比如現在他手裡的這份稿子,只是一個開頭就將他吸引住了。

故事的起點是上世紀末九十年代,也就是一百年前,沿江有一個村子因為常年遭受洪水侵擾,村裡有人便提議另找一個地方重新定居。

這個提議出來之後,既遭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對,也受到了一部分人擁護。

最終,擁護此提議的人決定,派遣三個隊伍分別朝三個方向進發,尋找適合居住的地方。

想要尋找一塊適宜遷居的地方並不容易,因為一般情況下好的地方都已經有人居住了,他們需要找到一個適宜居住且沒有人住的地方。

這一找,就是好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角是個十四歲的少年,因為叫陳晗,所以有了個外號叫小憨子。

雖然叫小憨子,但是少年並不憨,反而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他到了快娶親的年紀,卻因為父母都不在了,所以決定跟叔叔一起踏上尋找新家園的征途。

離開村子的時候,他們總共有八個人,幾年之後,卻只剩下四個,正好一半。

另外四個,有兩個病死了,一個早早地逃了回去,還有一個路過某個村的時候被留下來當了倒插門女婿。

其實當時那家人看上了更加聰明伶俐,長相俊俏而且年紀要小很多的小憨子,不過小憨子卻一心想著跟叔叔找到新家園,所以拒絕了對方。

他的叔叔為了這事還跟他聊過,並告訴他,如果他選擇留下可能會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小憨子卻堅持認為,他們會找到一個新家園,他也會在新家園擁有更好的生活。

就這樣,找了幾年,一直到小憨子快十八歲的時候,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並不完美,但是絕對有希望開墾的土地。

他們帶著好消息回到了村裡,但是當村民得知他們找的地方是在一個山上時,之前同意遷移的人很多卻打起了退堂鼓。

畢竟他們現在所在的這個村子,雖然經常發洪水,但土地肥沃,沒有發水的時候糧食產量是很可觀的。但是去了山上後,卻要花很長時間去開墾,而且開墾出來的土地也肯定沒有江邊的肥沃。

後來經過了各種動員,總算還是拉了一部分人過去。

這部分人來到那個山上,開始重新規整村落,同時他們為新的村子起了一個名字——離洪村。

而就在山腳下不遠,有一個洪村,這個村子民風彪悍,好勇鬥狠。

原本離洪村的到來,並沒有引起洪村的注意,畢竟他們兩個村子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山下,而且中間還隔了一個村子。

不過當離洪村漸漸開始有模有樣,山上的天地開墾地越來越多時,洪村的人就有意見了。

他們開始藉著名字的由頭,各種找離洪村的麻煩。

一開始,離洪村的人以為洪村的人找麻煩就是簡單地因為村名的事情,所以乾脆就退一步,把村名改了,叫做離潮村。

但即便如此,洪村的人依舊不幹,非要離潮村叫“用名費”,而且還是按人頭要,沒個人頭每年要交定額的糧食。其實洪村不過是看到離潮村開墾了不少土地,有些眼紅,想要從離潮村這裡得到一些好處罷了,至於名字的事情,他們才不管呢。

這種無理的要求離潮村的人當然不幹,雙方開始爆發衝突,甚至一度因為衝突造成了人員傷亡。

在與洪村的鬥爭中,離潮村艱難地發展著,雖然不是很富足,但是大家都還挺滿意,至少不用隔段時間就搬家了,山上開墾的田地也能讓他們吃飽。

……

時間慢慢推移,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戰火燒到了他們這邊,小憨子的孫子十五歲就跑去參加抗戰。

陳家人一直盼著參軍的兒郎回家,但是最終卻在很多年後等到了一張照片。

照片中,小憨子的孫子站在一個大樹下,跟兩個戰友拘謹地看著照相機,臉上都是燦爛的笑容。

送照片的人告訴他們,小憨子的孫子在一場遭遇戰中被炸彈擊中犧牲了,細節沒有透露,但是可以想見當時的慘狀,以至於只有一張照片送回來。

以後的很多年,離潮村的人們都生活在閉塞的山村裡面,過著並不富足卻很知足的生活。

但是後來,好像是從某一天開始,世界突然變了,外面的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離開村子,湧向城市。

等到小學裡面的老師都離開的時候,離潮村的村民們才意識到,這個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可是,世界不一樣了,離潮村的生活還是要往下過,娃兒們還要上學。

有的人開始努力將孩子帶出大山,送到城裡面上學,但是更多的人卻辦不到,只能眼看著學生在學校裡面混日子,或者乾脆讓孩子早早輟學,要麼在家幫著乾點農活,要麼去城裡面打工補貼家用。

直到後來,一個支教老師的到來改變了這個村子的命運。

這個老師放棄了大學老師的工作,來到了偏僻的山村,成為了這所破敗小學的校長,然後一個一個地將學生們拉回到學校。

似乎是這個老師的出現,啟用了離潮村有史以來存在於骨子裡面的抗爭精神,人們開始真正地為了走出大山而奮鬥。

一百年前,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洪水來到了這片土地,一百年後,他們又為了更好的生活嘗試用知識突破樊籠。

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

程明德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隨後問於東,“這就完了麼?那個支教老師呢?她成功了麼?離潮村的學生們最終有沒有利用學到的知識走出大山?”

於東正在跟盧芸聊天,沒想到程明德看得這麼快,都已經看完了。

十好幾萬字的手稿,不到三個小時就看完了。

於東走過去,看了看程明德手裡的稿子,“嗯,爺爺,這就已經是完稿了。”

聽到已經結束了,程明德皺起了眉毛,“這結局是不是太倉促了,我還挺想知道支教後面的事情,支教的結果怎麼樣,總要有個交代吧。這個支教老師的身體如何了?我看書裡面寫到,她似乎身體不太好?”

於東搖頭笑道,“爺爺,這個故事已經結束了,它並不是一個專門寫支教的小說。”

“我知道。”程明德點點頭,“其實支教只是整個故事中的一小部分,雖然故事很簡單,卻對映了中國的百年滄桑。我能看得出來離潮村的抗爭精神,也能感受到這個地方人民的堅韌意志,但我就是想知道這個支教老師的結局,以及那些孩子的結局。”

“對了,你這書裡面的那個倒插門的人,是不是《向西》裡面的那個?”

於東扯了扯嘴角,“或許是吧。”

其實於東但是也是寫過之後,才覺得跟《向西》裡面的開頭有些像,後來乾脆就把角色名字改成了李厚清,跟《向西》裡面前後映照。

至於支教老師這部分內容,於東原本也準備做一些詳細的描述,但是後來他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選擇將這部分內容給模湖化了,正如他所說,這部小說的主題並不是支教,而是離潮村這百年來的興衰。

於東也知道,如果把張月瑩的事情寫出來,肯定能夠賺取很多讀者的眼淚,但這不是他想要的,他希望讀者們能夠從這本書裡面感受到一種命運抗爭的力量,同時明白想要改變命運,讀書是最好的選擇。

這些東西,正是當下中國人所需要的。

另外,於東也有點私心,他已經在現實中經歷過一次張月瑩的離去,實在不想在書裡面再經歷一次。

“算了,我也不問了。”

程明德忽然笑了起來,“於東,你應該體諒我,作為一個幾乎一生都在研究數學的人,總希望事事有個結果。但是我也明白,小說跟生活不同,生活永遠都有明天,但是小說卻可能在某一天忽然停止,迎來故事的大結局。”

“譬如你,假如你是一部小說的主角,那麼如今你功成名就便可能就是這部小說的結局。再譬如我,如果我是一部小說的主角,或許當年我跟華羅庚一起回國的時候就已經是故事的結局了,又或者七十年代我徹底解放時候是結局。但是現實中,我們都存在一個故事裡面,不會因為我們某個人做了某件事而終止。”

於東笑了笑,假如他是一部小說的主角,那結局應該會是在他成功達到自己的所有目標那天。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總有奇葩想殺我奇葩緣奇葩世界奇葩異能滿天飛生化時空資料化修仙遊戲一隻萌虎下山來[穿書]小和尚下山人生參考書我的五菱宏光通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