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七章 三個恆星和肺魚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幾年中國科幻在國際上越來越出名,國家也非常願意宣傳科幻方面的內容。

這次《火星救援》上映,更讓國家看到了中國科幻的潛力,以後肯定還會加大宣傳力度。

幾個人正說著話,劉慈新搖頭晃腦地走了過來。

這傢伙最近一段時間長了不少肉,看起來非常富態,原本他眼睛不算小,現在因為臉上肉變多,眼睛看起來也小了不少。

臉上的笑容堆起來的時候,肉也跟著堆了起來,然後就將眼睛擠成了兩條縫。

走到於東他們身邊之後,劉慈新忍不住抱怨道,“你們怎麼都走了,就留我一個人在那裡,也太不夠義氣了。”

王靜康笑呵呵地說道,“他們最關注的還是你,你要不留,我們也走不了啊。再說了,你接受採訪的次數多,應付起記者來更加得心應手。”

劉慈新撇撇嘴,“我明白,你們就想保持點神秘感。”

於東看著劉慈新,笑道:“前些天,我聽胡書記說,你最近在準備新的小說?”

劉慈新推了推眼鏡,笑眯眯地說道,“也不算是準備新小說吧,我就是有了一點想法,離小說還太遠了。”

於東饒有興趣地問道,“什麼樣的想法?”

其他人也都看向劉慈新,科幻作家們在一起最喜歡討論,因為很多好的點子都是討論的時候出來的,也沒人擔心自己的點子會被人偷了,因為一個好點子並不是小說的核心,同樣一個東西,每個人寫出來都是不一樣的。

“我最近一直在想三體……你們都知道三體是什麼麼?”

眾人都點了點頭,何洪偉笑道,“想要預測兩個相互吸引的天體的運動規律,用引力理論就能解決,他們的軌跡基本上是橢圓形的,但是如果有三個天體相互作用,想要弄清楚他們的運動規律就很難了,我之前也想過這個問題,還試圖要解決它,但是很遺憾,我並沒有任何辦法解決這個被提出了一百多年的問題。”

“嗯,我最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劉慈新說。

“你難不成也想解決它?”楊瀟問道。

劉慈新哈哈一笑,“這怎麼可能,我只是個寫科幻小說的作者,並不是什麼科學家,我壓根就沒想過要解決它,我只是在想,假如在某個星系裡面,有三個恆星,這三個恆星不規則運動,而在這個星系裡面有一個行星,上面有一個文明,這個文明會怎麼樣?”

王靜康皺起了眉毛,他沉吟道:“我認為,在這樣一個星系裡面,很難有文明的誕生,條件實在太苛刻了,三個恆星不規則運動,意味著在這個行星上面,有的地方很可能會長時間處在白天,並且天上不止有一個太陽,又或者長時間沒有太陽,處在黑暗之中,不管是哪種情況,都不利於文明的誕生,如果有文明誕生的話,那肯定是我們無法理解的生命形式。”

“我倒是覺得難度沒有那麼大。”楊鵬接過話茬,“在非洲和美洲有一種魚,叫作肺魚,這種魚有雙肺,鰓蓋相對較小,在河流完全乾涸的時候它們會在河床的淤泥裡面做洞,用類似於冬眠的狀態度過長達半年的乾旱季節,這期間他們完全脫離水,可以在空氣中存活。假如大劉所說的這個星系裡面有生命存在,是否就像肺魚一樣?當太陽長時間存在的時候,這類生命體就會像肺魚一樣讓自己處在休眠的狀態,等到有水的時候再解除休眠。”

“但是這種生命即便是生存下去都已經十分費力,更別說是產生文明了,我依舊認為難度太高。”

劉慈新笑道,“我最近就在想這個問題,主要是我之前想過一個武器,能夠將空間降低一個維度毀滅世界,我想把這個武器給加到新書裡面,只不過暫時沒有具體的想法。”

於東笑道,“我覺得大概的思路挺好的,可以深入想一想,肺魚的這種提議也可以參考一下,我認為,如果在這樣的地方產生文明的話,他們肯定也急著要解決三體問題,又或者是……”

說到這裡,於東頓了一下,其他人都看向他,何洪偉忍不住問道,“又或者什麼?”

於東笑著指了指腳下,“又或者,他們會想方設法找一個更加適合他們生存的地方,比如我們腳下的這個星球。”

劉慈新哈哈一笑,“我就在往這個方向想。”

“嗯,你慢慢想,想好了再寫。”

劉慈新的寫作風格,大家都知道,這傢伙動筆之前喜歡把所有東西都想好,等到全部想好了之後再動筆,然後就用很短的時間把書給寫出來。

一部幾千字的短篇,劉慈新都要想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中篇想個半年都是正常的。

如果是長篇,不醞釀個兩三年都不可能出來。

正因為知道劉慈新的習慣,所以於東雖然知道《三體》要出來了,但也並沒有急,按照《三體》這個故事的體量,劉慈新少說也要準備個兩三年。

跟楊瀟他們又聊了一會兒,於東往前走,於東上滬作協的一群人之後,便停下了腳步。

一見到於東,李曉林就埋怨起來,“於東,你什麼時候給我們稿子?不管是中篇、短篇還是長篇,發個稿子過來給我們看看啊。”

坐在旁邊的金羽澄笑道,“曉林姐,你們好歹之前還收了他不少稿子,我們《上滬文學》呢,想搞一篇於老師的稿子是難上加難啊。”

金羽澄其實也是在開玩笑,大家都知道,於東現在稿子少,《收穫》、《鐘山》這幾家一線雜誌都分不到,哪裡輪得到他們《上滬文學》。

因為約稿的事情,於東被李曉林抱怨過不少次,但於東現在時間真的太少了,無暇顧及。

“回頭吧,回頭我看有沒有中短篇小說,拿去給你們看看。”

“回頭,回頭,次次都是回頭,次次都沒看到你回頭,這兩年不但稿子不往《收穫》送,連人也很少往上滬跑了,我們作協這些人天天都盼著你回去呢。”

於東笑道,“年後我就回去,到時候去登門拜訪。”

“這還差不多,父親從杭州回去之後,還唸叨過你們幾個,問你們最近如何,聽說你在擔任申奧大使,他還挺高興。”

聽說巴今唸叨自己,於東也是微微嘆了口氣,他之前倒是想過去拜訪巴今,不過多有顧慮,老人家現在身體很差,幾乎是吊著一口氣的狀態,去看望他很可能會影響到他修養。

“年後方便去探望巴老麼?”

李曉林想了想,說,“可以,正月十五後,不要太多人。”

於東點點頭,“好。”

說完之後,於東又看向王安意,“大姐,一直沒有機會當面恭賀你獲茅盾文學獎,今年你能獲獎,絕對實至名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謝謝小弟了,不過獎項這種東西吧,一時浮雲罷了,最終留下來的不是獎項,而是作品。”

聽得出來,王安意是想要安慰自己,於東笑了笑,沒有繼續深入這個話題,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五月份的時候,深空準備組織一次作家訪問團,到時候會去到大概七八個國家,跟當地的作家們做交流,這次的活動是報名制,到時候你們都積極報名啊。”

“去七八個國家啊,那得要不少時間吧。”王安意問道。

李曉林笑著說道,“你又沒什麼職務在身,還擔心時間問題啊。”

“我就算是閒人一個人,也擔心在國外呆太久啊。”

“不會的,行程肯定在兩週之內完成。”於東說道。

“那要帶多少作家參加?”李曉林問道。

於東搖搖頭,“暫時沒有定名額數量,看報名情況吧,如果大家積極性比較高,就多帶點人,如果積極性低,就少帶點人,我估摸著,少說也得有個二三十人吧。”

“那我得先把具體情況問清楚了,回頭好幫你們宣傳,這次的活動費用都是你們包吧?”

“這是自然,不管是路費還是食宿費用,全部由深空公司解決,此外,還有團隊經費,錢不會太多,不過作家們可以用這些錢買點小東西,或者在國外玩一玩。”

李曉林笑道,“你這麼說我心裡就有譜了,這不就是公費旅遊麼。”

“嗯,你也可以理解成深空公司的團建活動,只不過這次的團建活動僅限於作家群體,而且團建主題是文學交流活動,有些作家可能還要舉辦個一兩場籤售會。”

王安意撇嘴笑道:“我說呢,原來是拉我們幹活去了,你要這麼說,我報名就沒有心理負擔了。我這人啊,有個缺點,最怕白吃白喝了,你要是從我身上壓榨一點,我倒是輕鬆一點。”

“這屬於是優點了。”於東笑了笑,“這種活動以後肯定會常弄,如果有條件的話,我是希望每年兩次,春季一次,秋季一次,讓咱們的作家多出去走走。一則是防止閉門造車,出去學習學習,開拓一下視野,二則是也宣傳咱們國家的文學、文化。眾人拾柴火焰高,文化的宣傳,要靠所有人的努力,咱們這些作家更要肩負起重擔。”

“嗯,我非常贊同這種做法。這兩年國外不管是學者還是普通讀者,都對我們國家的文學作品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們當然應該乘勝追擊,讓更多的人瞭解並且喜歡我們的文學、文化。拜訪的國家定下來了麼,都有哪些國家?”

於東擺擺手,“還沒有完全定下來,不過美國、法國、英國這三個國家肯定在內,其他的,像是德國、義大利可能性也比較大。春季這一次,就去歐美那幾個國家,等到秋季,我們再組織大家在亞洲周邊轉一轉,亞洲的很多國家經濟水平不發達,但現在也是我們走過去的好時機。”

金羽澄問道,“如果去的國家比較多,那是不是對作家的知名度要求比較高,如果作家去到這些國家,但其作品都沒有被翻譯成當地語種,那也沒什麼好宣傳的。”

“這也無妨,只要一部分作家知名度高就行。一些知名度相對較低的作家,正好趁著這次的機會去國外好好宣傳一下自己,說不定就能開啟新市場。”

說完之後,於東看了看時間,笑著說道,“幾位,不好意思,我要失陪一下,有些事情我要跟吉米商量一下,作家訪問團的事情過些天公司那邊會發通知,各位看到通知,有意願的話就可以按照通知上面寫的方式報名。”

“沒問題,你去忙吧。”李曉林說道。

……

等於東走後,李曉林微微嘆了口氣,“可惜啊,今年於東沒有獲得矛盾文學獎,評委會那邊也太保守了一點,雖然於東是比較年輕,但是他完全有資格有實力拿到這個獎。”

金羽澄看向於東的背影,“不過他似乎真的沒有受到影響。”

李曉林哈哈一笑,“於東是何許人也,他對獎項是可沒有多看重,不然他鬧一鬧的話,獎肯定有他的。”

“這話有點矛盾了吧,結果沒出來的時候,於東不知道自己沒獲獎,肯定不會去鬧,等結果出來之後,他再去鬧,也沒用了呀,評委會也不可能因為他鬧就更改結果吧。”金羽澄說道。

“結果沒公佈之前就鬧的也不是沒有,只要深空公司提前給點壓力,評委會那邊可撐不住。而且於東還是申奧大使,當時看到於東擔任申奧大使的新聞的時候,我還以為於東的獎是穩了,沒想到最終是這麼個結果,我感覺這屆評委會的思路出了問題,既想獲得關注度,又不想把獎項給最受關注的作品,彷彿被普通讀者猜中獎項結果是個恥辱一樣。”

其他人都點點頭,表示認可李曉林的看法。

這一屆矛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明顯比上一屆的獲獎作品更為普通讀者所熟知,比如《長恨歌》和《塵埃落定》,但偏偏最熱的作品沒有獲獎,而且還放了一個沒什麼知名度的作品,能看得出來評委會的心理非常矛盾。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深空彼岸我有一劍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總有奇葩想殺我奇葩緣奇葩世界奇葩異能滿天飛生化時空資料化修仙遊戲一隻萌虎下山來[穿書]小和尚下山人生參考書我的五菱宏光通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