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二章 流行偶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如果一檔電視節目裡面邀請了馬特·達蒙、馬修·麥康納以及克里斯汀娜·阿奎來納做嘉賓,就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這句話是NBC《柯南·歐布來恩脫口秀》節目導演霍華德說的,聽起來有點酸,彷彿在說《我是大偵探》的成功不是因為節目本身精彩,而是因為請了有名的嘉賓。

霍華德為什麼這麼說,並不僅僅是出於同行的嫉妒,他製作的節目《柯南·歐布來恩脫口秀》原本應該是《大衛深夜脫口秀》,不過《大衛深夜脫口秀》的主持人大衛來特曼1993年帶著自己的一班人馬轉投去了cbs。

為了把《大衛深夜脫口秀》的空檔給接下來,NBC就請了當時還是個新人的柯南·歐布來恩做了個新節目《柯南·歐布來恩脫口秀》。

這幾年過去,柯南·歐布來恩終於算是慢慢把節目給做起來,但是人又忽然跑了,而柯南·歐布來恩轉投的新地方就是《我是大偵探》制作組。

這種挖角行為自然是刺激到了霍華德,所以《我是大偵探》播出之後,他在公開場合酸上幾句實屬正常。

不過霍華德的話也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是大偵探》的收視率確實很不錯。

《我是大偵探》才上第一期,就吸引了三百多萬觀眾觀看,擠進了當日播出的節目前三。

第一期節目播出後,這種新穎的節目形式大獲好評,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下一週的收視率肯定還要更高。

見到如此情況,ABC那邊既高興又後悔。

自己電視臺的節目收視率高自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而他們後悔的則是一開始沒有直接把節目給買斷,反而跟雨花公司簽署了類似對賭的階梯分成協議,《我是大明星》的收視率越高,他們所需要支付雨花公司的分成就越高,按照現在這種情況,他們需要支付的比例已經非常高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賭協議這種東西就是高風險高收益,他們現在是少賺了,但前期也少承擔了很多風險,雨花公司現在賺得多也是因為之前承擔了所有的風險。

當然,現在他們也不能過於樂觀,NBC霍華德的話雖然很酸,但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這三百多萬觀眾裡面肯定有很大一部分觀眾是衝著馬修·麥康納他們幾個重磅嘉賓來的。

但馬修·麥康納他們幾個並不是固定嘉賓。

這檔節目每期的人員計劃是在六個到八個,除了五個固定嘉賓之外,還會請一到三個流動嘉賓,而馬修·麥康納他們三個就屬於是流動嘉賓。

三人中,馬修·麥康納待的時間最短,下一期節目結束之後他就會離開,馬特·達蒙會多待一期,只有克里斯汀娜·阿奎來拉待的時間長一點,她會待到第六期結束才離開。

所以,在下一期節目結束之後他們就要面臨考驗,會否有人因為馬修·麥康納他們的離開而放棄節目。

當然,馬修·麥康納他們離開之後,也會有其他明星補上來,只不過未必會有馬修·麥康納他們這麼火。

雖然深空公司有能力邀請更多大牌明星過來,但是他們不會這樣做,一則是成本太高,即便是深空自己籤的藝人也不可能過來做慈善,該給的酬勞一分都不能少,二則,一檔節目如果太依賴大牌明星也不是什麼好事情,他們還是希望能夠靠節目內容取勝。

最好的情況是,這檔節目不僅僅不需要大牌明星來撐場面,而且還能幫忙造星。

深空公司現在造星的手段還是太單一了,如果能夠拓展一個造星的渠道,那對深空公司來說無疑是個利好訊息。

……

事實上,除了雨花公司拍攝的《我是大偵探》之外,深空娛樂自己也正在製作一檔節目。

也就是今天二月底的事情,當時斯汀夫婦忽然找到吉米,說他們接觸到一檔綜藝節目,有意向投資,詢問吉米這檔節目是否有價值。

自從斯汀夫婦跟深空公司在《兩杆大煙槍》這部電影的合作上大獲成功之後,斯汀夫婦就經常找吉米諮詢投資方面的事情,有時候是單純詢問,有時候則是希望從吉米這裡拉點投資。

但斯汀夫婦的投資眼光並不太好,他們找的專案基本上都是那種無人問津的,因為這種專案投入少,有以小博大的可能性。

但吉米知道,投資這種事情,對大部分人來說以小博大並不是常態。很多專案不是說不可能成功,只不過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了,完全沒有必要去拼。

因此斯汀夫婦找到吉米的時候,吉米不太當回事情,他覺得斯汀他們可能又是找到了什麼沒價值的專案。

其實斯汀接觸到這個專案跟深空公司也有關係,這個專案是英國金牌製作人西蒙·福勒想要做的,而西蒙·福勒又是辣妹組合中維多利亞的製作人。

維多利亞的丈夫大衛·貝克漢姆是英超俱樂部曼聯的當家球星,曼聯又剛剛被深空公司收購沒多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斯汀跟西蒙·福勒本來就認識,加上有了深空這層關係,所以西蒙·福勒有了想法之後就找到了斯汀,想要透過斯汀來跟深空聯絡。

本來西蒙·福勒還想過找貝克漢姆坐中間人的,但想來想去還是感覺不合適,最終選擇了斯汀。

看了節目計劃之後,吉米倒是沉默起來。

斯汀他們這次看中的是一檔唱歌節目,節目內容就是幾個評委走遍全國各個城市,面試年輕的孩子們,然後從中選拔出歌唱明星來。

別的不說,至少這次斯汀找的專案跟他自身的專業還是有關係的。

斯汀認為這個專案還是比較有噱頭的,但成敗與否取決於是否能夠找到真正的歌唱明星,如果不能,那這個節目最終將會一場鬧劇。

不過吉米的看法跟斯汀不一樣,他根本不在乎是否能夠找到真正的明星,這個世界上不乏有實力的年輕人,即便普通人中沒有,那些音樂學院裡面也能找到。

退一萬步說,即便他們找不到真正的明星,也是可以造星的。

只要候選人在節目中慢慢從普通人變成大明星,就能夠吸引到觀眾們。

所以,吉米認為,這檔節目是否好看,並不取決於能否找到真正的明星,而是取決於節目的編排。

編排,編排,既有編,又有排。

編排的目的,就是撩動觀眾的情緒,這也是吉米的拿手好戲。

當年於東剛剛進軍美國的時候,吉米就幫於東編過很多故事,最經典的,就是於東被籤證官為難最終“打臉”的故事,這個故事現在還在流傳,而且衍生出來好些個版本。

有時候於東他們在看電視的時候,還能看到一些人把這個故事當真的一樣往外說。

不僅僅是於東,深空系的,不論是作家、演員還是歌手,基本上都有一些奇聞軼事在身上,越出名的就越多。

當然,這些故事也不完全是假的,有些故事還是有真實性的。

編故事是吉米一貫的捧人方式,所以看到這個唱歌比賽節目的企劃時,他腦海中第一個想的不是要找出多會唱歌的,而是要找出有賣點的。

就說個現成的例子,他們深空音樂現在的王牌周傑侖,他的音樂當然好,但他現在在全球這麼受歡迎僅僅是音樂好麼?當然不是。

周傑侖第一張專輯雖然在歐美收穫了一批粉絲,但還算不上大火,在大部分人眼中只不過是個還不錯的新人歌手而已。

但是當深空公司開始發力,著重挖掘他個人背後的故事做宣傳,特別是那個“YU夫婦在餐廳發現天才音樂人周傑侖”的文桉出來之後,他才真正收穫了大量的粉絲。

周杰倫的個人故事有虛構的成分,但他本身的個性跟經歷就比較有特色,所以宣傳起來也很簡單。

吉米還特意拿著斯汀的企劃去跟於東聊了聊,當於東得知吉米的計劃之後,並沒有給出任何意見,只是別有意味地笑了笑,讓吉米放手去做就行。

跟於東聊過之後,吉米就跟斯汀以及西蒙·福勒見了一面,然後就把事情敲定了。

原本在西蒙·福勒的計劃中,這個節目只在英國做,畢竟他對這個節目是否能夠成功也不是特別有信心。

但是吉米敲定合作之後,直接雙管齊下,這邊英國的節目開始行動之後,美國這邊的節目也開始籌劃了。

現在英國那邊的《流行偶像》已經在進行海選了,而美國這邊也已經發起報名。

英國那邊的報名情況非常火爆,到了截止日期之前已經有十一萬六千三百多人提交了報名申請,不過吉米他們都知道,這十一萬六千多人裡面肯定有大量濫竽充數的存在。

不論是英國還是美國,前期兩邊的評選機制都是按照深空公司舉辦的wcg來的,先進行各個城市的選拔,每個城市選拔出五到十個人,所有城市的選拔結束之後,把這些人聚集到一起再進行選拔,最終宣傳幾十個人來進入決賽圈。

所謂的決賽圈,就是開始上電視的階段,這部分的選拔過程觀眾們都是可以看到的。

當然,到了決賽圈的比賽機制跟wcg就不太一樣了,wcg畢竟是競技比賽,完全憑比分決勝,但《流行偶像》不同,為了讓觀眾更有參與感,選手的晉級也會跟觀眾投票有關係,獲得觀眾投票多的選手在晉級的時候將會更有優勢。

而且為了增加懸念,比賽還增加了復活賽機制,每輪比賽結束之後,淘汰的選手還有一次復活機會,只要獲得觀眾票數最多就能拿到一張復活票。

理論上,只要某個選手的觀眾緣足夠強,即便他藝能很差,雖然不能獲得冠軍,但是也能進入最終的決賽,進入最終決賽之後,至少也能拿到一個第四名。

不過理論只是理論,如果不是刷票的話,藝能太差根本不可能有很好的觀眾緣。

……

《我是大偵探》第一期結束之後,吉米心情非常不錯,他對自己果斷決定進軍綜藝節目很是滿意。

有了《我是大偵探》開了一個好頭,相信後面《流行偶像》也不會太差的。

今天過去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已經英國的公司想要購買《我是大偵探》的版權了,他們想要做一個跟《我是大偵探》一樣的綜藝節目。

拿到收拾資料之後,吉米第一時間給於東打了個電話。

接到吉米電話的時候,於東剛剛起床沒多久,一聽是吉米就知道是因為《我是大偵探》。

“節目收視率很不錯吧?”

“沒錯,陳濤已經跟你說了?”

“沒有,不過我昨天晚上在深空部落上逛了一會兒,關於《我是大偵探》的討論挺多的,收視率應該沒有問題。”

“收視人次三百多萬,是個非常不錯的開局,而且觀眾的評價都很高,後續的收視率會更高的,陳濤那小子估計現在已經樂開了花。”

“這小子心比較大,說不定這會兒都還沒醒,不知道資料怎麼樣,一會兒我來給他打個電話。對了,你上次不是說斯汀他們搞了個節目麼,現在進行到哪一步了?”

吉米笑呵呵地說道,“正要跟你說這個事情,英國這邊已經開始進行海選了,美國這邊剛剛開放報名。”

“英國那邊的報名情況如何?”

“超過預期的火爆,總共報名了有十一萬六千多人。”

聽到十一萬六千這個數字,於東忍不住挑了挑眉毛,好傢伙,英國剛剛人口普查全國常住人口才不到六千萬。

關鍵是《流行偶像》報名是有限制的,標註了是三十歲以下,十六歲以上。

十六歲以上,三十歲可能不到一千萬,這也就意味著這個年齡段裡面不到十個人就有一個人報名了。

於東輕笑道:“看來英國的文藝氛圍還是十分好的嘛。”

吉米則哈哈一笑,“我在考慮是否給海選的評委購買跟耳朵有關的保險,到時候他們的耳朵肯定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折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我有一劍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總有奇葩想殺我奇葩緣奇葩世界奇葩異能滿天飛生化時空資料化修仙遊戲一隻萌虎下山來[穿書]小和尚下山人生參考書我的五菱宏光通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