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全國知青的學習典範【欠賬加更1/7】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李奎勇看著鄭桐,一字一頓的說:

“鄭桐,你說的沒錯。但你忽略了一件事兒,咱們目前幹的這件事兒一旦成了,咱們知青點一定會成為全國模範,到時候你們幾個,絕對比貴族還要搶手!”

鄭桐懶洋洋的說:

“哥們兒,不是我說喪氣話。咱們眼看著就要撐不住了,可馬主任那邊,還是毫無音訊。咱們都跑了多少趟知青辦了?始終見不到人,都說他去省裡了,什麼時候回來也不知道……你說說,這事兒還能成嗎?”

李奎勇笑道:

“這才哪跟哪,就沒信心了?說實話,我李奎勇做事兒,還真沒做不成的!不要灰心,咱們再堅持一個月,要是馬主任還不回來,我就給首長、給曉白他爸寫信,咱們走上層路線,我還就不信了!”

他這麼一說,大夥兒總算有點盼頭了,氣氛熱烈起來。

曹剛問道:

“奎勇,上大學我是不指望了,我這榆木腦袋,還是走招工的路子靠譜,你知不知道都有些什麼單位?”

李奎勇沉吟道:

“就目前的訊息,招工是面對下鄉三年以上的知青,你們要走這條路,就還得在這在熬兩年。不過,招工單位確實不錯,比如從內地遷到三線的軍工企業,製造類國營企業,還有的就是縣屬企業和商業系統……”

曹剛興奮的說:

“要真是這些單位,咱就是在這多熬幾年也值啦!這麼好的機會,咱就是不下鄉插隊,跟北京貓著,那也撈不著啊!”

張廣志、趙大勇和郭潔三人立即隨聲附和,表現出對招工的巨大興趣。

李奎勇恨鐵不成鋼的說:

“你們幾個就不想上大學?”

郭傑笑道:

“奎勇,說實在話,咱們幾個還真不是那塊料。上學的時候就盼著趕緊畢業,有朝一日當工人呢,這可正遂了願了!”

李奎勇又轉向兩個女生:

“你倆怎麼想的?”

蔣碧雲毫不猶豫的說:

“我要上大學!”

王虹看了一眼蔣碧雲,有些猶豫,小聲問道:

“我,我也想上大學,可以嗎?”

李奎勇笑道:

“每個知青點,每年都有推薦名額呢,只要你想上,自然沒什麼問題,不過是個早晚……”

鄭桐頓時明白了,他笑著說:

“奎勇,每個知青點每年只有一個名額吧?這樣的話,我排最後,讓碧雲和王虹先去,哥們兒正好在這多讀幾天書!”

聽他這麼說,蔣碧雲立即跟了一句:

“讓王虹先上!”

王虹被感動了,紅著眼圈說:

“碧雲,你……”

卻聽李奎勇戲謔的說:

“先別著急讓,你們想過沒,要是有兩個名額呢?”

鄭桐和蔣碧雲都愣住了,這次王虹搶了先:

“要有兩個名額,就讓鄭桐和碧雲先去吧,我再等一年沒什麼,要不然他倆又分隔兩地……”

說到這,忽然捂住了嘴巴。

蔣碧雲面色大紅,撲過來撓王虹:

“死丫頭,你胡說什麼?”

大家都吃了一驚,還以為這仨妞都上了李奎勇的賊船呢,萬萬沒想到,蔣碧雲居然看上鄭桐了?

鄭桐也很意外,其實在鍾躍民追秦嶺折戟沉沙之後,他就不敢對蔣碧雲下手了,擺明了李奎勇的光環太耀眼,這並不是出手的好機會。

看到這場面,他大張著嘴,一副中了彩票的模樣。

眾人鬧了一會兒,迅速放過了蔣碧雲和鄭桐,畢竟他倆八字還沒一撇呢,可別因為大夥兒起鬨,又涼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奎勇轉移話題,笑嘻嘻的說:

“不出意外的話,等馬主任回來,躍民就要去當兵了。他算是第二批,我和秦嶺是第一批。這第三批的收成,就要落在咱們這兩座養殖暖棚上了。所以,從今天開始,所有人都跟著我進圈,學習養殖技術,有沒有意見?”

眾人轟然應諾,士氣高昂。

秦嶺一步三回頭的走了,太陽照常升起。

八百多只小雞都長大了,老母豬也產下了十六只豬崽。

母豬一般有四五對**,在當前這種條件下,一窩豬崽正常情況下,能養活八隻都不錯了,但在李奎勇的精心照料下,居然全部都活了,而且個個都吃的胖乎,非常喜人。

在這個年代,幾乎稱得上奇蹟了!

兒童節,馬貴平終於來了。

果然是鍾山嶽帶出來的兵,頭就是夠鐵!

這件事兒做的並不容易,縣裡不重視,他就一趟一趟往市上跑,市上不搭理他,他就住在省裡不回來,一直軟磨硬泡,到底拉來了調查組。

恰好,省裡正準備宣傳標兵李奎勇呢,就讓宣傳隊跟著他們一起來了。

這麼一來,陣勢就大了……

看見村口一輛一輛汽車排著隊往進開,常貴嚇得屁滾尿流,還以為是來捉他的,他勉強扶著酥軟的雙腿,騎上驢就往白店村跑!

真是往自個兒臉上貼金,抓他一個村支書,需要這麼多人?

面對調查組,李奎勇侃侃而談。

從雞場的人工授J技術,到母豬的產後護理,從暖棚的日常維護,到飼料的迴圈利用,把調查組的專家聽得雲遮霧繞,感覺這輩子的書都白念了……

等忽悠完調查組,李奎勇立即被記者包圍了。

這年頭樹立一個典範是多麼大的功績,記者們盼得眼睛都紅了!

對著鏡頭,李奎勇義正詞嚴的說:

“偉大舵手指引我們,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要利用我們腦子裡的知識,與惡劣的大自然對抗,靈活變通,為當地農民謀福利,找出一條吃得飽,穿得暖的路子,這就是我們知青存在的意義!”

當然,李奎勇也沒貪功。

他在鏡頭前隆重介紹了九個夥伴,誇他們起早貪黑,不怕苦不怕難,每天都出去要飯,要不到就去荒山野嶺挖野菜,哪怕自己吃不飽,也沒餓著暖棚裡的牲口一頓……

這段採訪,很快就上了電視。

緊跟著就被各級官媒反覆引用,李奎勇的這段話,甚至被原封不動的做成了宣傳標語,出現在全國知青點的外牆上……

正如李奎勇所料,幾乎在一夜之間,石川村知青點就被做成了當代知青的學習模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千面之王碧血洗銀槍碧血刀丹心碧血漫威:開局簽到迪迦諸天之從四合院的傻柱開始靈感證道影帝女友是宮女異世的異世召喚師從被女總裁領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