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去其首腦、爭分奪秒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天將暮,楊集和楊善會等人來到專門關押將領的俘虜營。

“小人見過衛王!”僕骨崇看著大步走來的楊集,剎那間便汗流浹背,連說話的聲音都顫抖了起來。

“你竟然認識我?你誰啊?”楊集當初血洗大湖區以後,便因為步迦可汗數十萬大軍還在威壓涼州,所以他在哈爾湖畔勒石記功後,就帶兵離開了,自然沒有心思去記那些“小人物”。

楊集此話一出,楊善會、李大亮、尉遲恭等人忍不住笑出聲來。

僕骨崇者一張臉瞬間就變成了豬肝色,訥訥說不出話來。

楊集當年在哈爾湖畔勒石記功時,用數萬俘虜、孩童的鮮血染紅了那石碑、那片領域;時至今日,那片富饒的草原已淪人人畏懼的鬼域;而那幾座高高的京觀,尤在證明著楊集之功、大湖區突厥人之悲慘。

僕骨崇不但“有幸”見證了那場殺戮盛宴,還在屍體血海旁邊,被楊集逼著吃下一大砣血肉模糊的生牛肉,自那以後一個多月裡,無肉不食的僕骨崇寧可吃草也不願吃一口肉;而楊集,也透過那場殺戮,成了僕骨崇等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此時乍一見到這個魔鬼,嚇得他差點都跪下了。

然而他一開口卻發現,曾經傷了他們那麼深、他們念念不忘的楊集,竟然連他是誰都不記得了。

這種打擊,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僕骨崇不敢計較什麼、連怨言都不敢有,因為他現在又成了楊集的俘虜,部落上下的生死皆由楊集一言而決,若他把楊集惹惱了,他本人和部落勇士定然又成為楊集用來誇功的京觀。他恭恭敬敬的行禮道:“我是僕骨部酋長僕骨崇,有幸見過大王的英姿。”

楊集見他十分害怕自己,就安慰道:“我大隋王朝對待俘虜向來行天朝上國之事,向來以仁為本、善待俘虜。對於俘虜,我們一直以德行讓他們慚愧、讓他們心悅誠服,不是施以殺戮,因為我們知道殺戮只會帶來更多的反抗。所以你只管放心便是。”

楊善會、李大亮、尉遲恭等人聽了此話,臉色變得相當精彩起來。

尤其是李大亮,他從小就是楊集的跟班了,楊集所幹過的種種一切,他都有份;此時聽著楊集大言不慚、死不要臉鼓吹什麼“以仁為本”,他都不好意思的扭過頭去,不看這個臭不要臉的。

楊集不再理會僕骨崇,而是帶著楊善會、李大亮、尉遲恭巡視了一遍俘虜營。

慕容卑、僕骨崇、同羅漠在戰前,他們的軍隊累計起來足有五六萬人,一夜的混戰下來,陣亡的士兵和逃兵不過兩萬左右,但是被隋軍俘虜過來的,卻足有三萬多人。

這些俘虜不止是將不行,便是這些士兵的戰力、戰意、軍紀,也遠不如那些成軍不久的羌兵,與大隋精銳,更是沒法比。

尉遲恭看著密密麻麻的俘虜,忍不住向楊集說道:“公子,這些俘虜實在太多了,再加上鮮卑大草原的幾萬俘虜,那就更多了。不說每天消耗無數糧草,更有暴動的的危險。若是平時,我們倒是可以慢慢收編、慢慢押解去涼州,可是我們還要南下打仗。未免他們在背後造反,我建議來他個一勞永逸、一刀兩斷。”

他比了一個殺的手勢,繼續說道:“雖然有殺俘不祥之說,但是為了內部穩定,殺俘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更何況胡人畏威不懷恩,哪怕我們把俘虜們殺光了,他們也不會說什麼、也不敢說什麼。”

楊集搖了搖頭,尉遲恭的想法的確乾脆、省事,但這次不同於上一回!上一次,他們殺的是壓榨大湖區各部的突厥人,所以各部子民對大隋王朝懷有感恩之心,視隋軍為‘救世主’。

尤其是大湖區中部、南部牧民,聽說隋軍征伐的物件是突厥人的走狗訊息後,不但放下了手中武器,而且紛紛攜帶牛羊和肉乾犒軍。由此可見,普通牧民對大隋王朝印象非常好。要是現在大開殺戒,這份好感便蕩然無存,不利於後期的統治和教化。

他解釋道:“經過這兩番大戰,他們已經畏隋如虎,大隋不可戰勝的威嚴已經根植於大湖區各部之心,所以沒必要再以殺俘的方式來立威了。重重要的是,大湖區乃是涼州的戰略縱深,它的穩定與否,都與我們的西域戰略、南征吐谷渾息息相關,所以我們不僅成立了兼管軍事的漠西都督府;接下來還要用大隋法度約束他們、用漢學教化他們,使之親近大隋、心向大隋。待到時機成熟,再將之全盤納入大隋版圖。”

尉遲恭也覺得是這麼一回事,現在就連僕骨崇這種的酋長都怕得要死,普通牧民、普通士兵的情況自不必說,不過他還皺眉道:“只是俘虜實在太多了,我還是有點擔心。”

“我來想辦法!”楊集點了點頭,他的決定是從長遠考慮,目的是讓大湖區空有獨立之名、實際卻是大隋的疆土;但是尉遲恭擔憂也有他的道理,畢竟數目龐大的俘虜對於他們現在而言,就像是充滿變數的火山;要是沒有妥善安排就帶兵南下,這些俘虜確實有可能在戰事僵持之際發動暴亂。

“喏!”尉遲恭沒有多說什麼。

眾人在楊集的帶領下,返回關押普通俘虜的營盤之內,這些士兵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他們雖然被繩索捆綁了雙手,但是這裡的人實在太多了,如果他們互相幫助的話,很容易就能解開繩索,至於鐐銬這種東西,隋軍當然沒有帶。

楊集說道:“去把僕骨崇、車勒遼帶上來。”

“去把他們帶上來。”李大亮一揮手,幾名士兵便迅速離開,不久便將兩部首領押了過來。

楊集看了高大魁梧、桀驁不馴的車勒遼一眼,便對這個魯莽的大漢失去了興致,他徑自向僕骨崇說道:“僕骨崇,你們僕骨、同羅等部,原本只是一些半死不活的小部落,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你們是因為我打倒了突厥人、撿了我‘寄存’在大湖區的戰利品,才有後來的規模。可是你們非但沒有感恩,反而和慕容卑狼狽為奸,再次向盤剝壓榨你們的突厥人效忠、再次與大隋為敵。那些好不容易過上好日子的牧民知道嗎、同意嗎?這又是誰給你們的勇氣?”

車勒遼也懂得一些漢語,聽了楊集這番話,頓時就蒙圈了,不是說慕容卑是隋朝的人嗎?現在怎麼又不是了?

誰能告訴我,這是怎麼一回事?

僕骨崇望著楊集充滿煞氣的臉色、聽著厲若刀鋒的話,只感到胸口一窒,他有些磕磕碰碰解釋道:“請大王恕罪,我等曾勸過慕容卑那狗賊,奈何他一意孤行,我等也沒辦法。”

“好一個‘我等也沒辦法’!”楊集看著那些壯著膽子走過來的俘虜,便用這幾年學來的、草原通用的突厥話說道:“你們是因為大隋、因為我楊集,才能擺脫兇殘的突厥人、才能過上好日子,可是你們現在卻反過來與我大隋為敵,其罪當死,我也應該砍下你們的頭來築京觀才合理。”

這些俘虜在大批將領被帶走以後,等於是失去領頭羊的一盤群綿羊,再加上四周是虎視眈眈的隋軍精銳,使他們一直處於茫然、不安、惶惑之中,此時又聽這名殺氣騰騰的大將自稱是人盡皆知的惡魔楊集,而且還要砍下他們的頭,頓時嚇得面色慘白、簌簌發抖,一些人在死亡的威脅下,開始朝楊集下跪磕頭,祈求寬恕:

“大王饒命!”

“我們也沒辦法!”

“我們也是被逼無奈!”

“我們根本不知道酋長為什麼要與大隋為敵。”

“是啊!千錯萬錯,都是酋長和將軍們的錯,大王要殺,就殺他們好了。”

“對對對,大王要殺就殺他們!”

“……”

僕骨崇聽到俘虜們的聲音漸漸走向統一,頓時嚇得臉色慘白、冷汗直流;車勒遼聽了,則是氣得瞠目結舌。

楊集看到越來越多的俘虜磕頭求饒,便朗聲說道:“我也知道千錯萬錯,都是你們酋長、你們將軍的錯!和你們半點關係都沒有;我也不想殺你們這些‘無辜’的人。而且還給你們最後一個機會。”

俘虜都松了一口氣,只要有活命機會就好。

“接下來,我會帶著你們去對付兇殘的突厥人。百夫長以下的將領由你們自己從軍中選擇,你們認為誰能帶好你們、誰有本事,就選誰。”楊集朗聲說道:“這些新的將領,我給你們一天的時間來推薦,而且他們將會領著大隋的俸祿、成為大隋的軍官;全家老少,盡皆過著大隋人的美好日子。”

“多謝大王!”俘虜叢中,傳來陣陣歡呼聲。

草原的等級觀比大隋還要深入人心、比大隋還要嚴重,酋長相當於個個奴隸主,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非但殘酷的盤剝奴隸,就連普通牧民的收成,也多數落入他們之手;至於軍隊之中的將領,幾乎都是酋長的兄弟子侄,普通牧民根本就沒有出頭之日。只要一代人是普通牧民,那麼世世代代都是普通牧民。

楊集這個惡魔,如今不但沒有殺他們,還讓他們自己窮兮兮的群體當中選拔將領;雖然說百夫長及其之下的將領職位不算高,但是對於這些普通士卒來說,至少是一個希望、至少有了盼頭。

俘虜們的表現令楊集十分滿意,他知道自己在大湖區的‘威’已經夠多了,接下來應該示之以利了,等嘈雜的聲音漸漸訊息,便說道:“只要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你們立下戰功,我便按照大隋軍規將你們提拔為千夫長、萬夫長、將軍、大將軍,賜予你們精美的瓷器、賜予你們結實的鎧甲和鐵鍋、賜予你們禦寒的衣服和美酒。讓你們過著比你們酋長還要好的日子。”

楊集此言一出,場面頓時又炸開了。

隋朝的將軍、大將軍地位可是很高的,至於有多高,沒有人知道,但他們知道慕容卑昔日向大隋稱臣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大將軍而已。

或許他們當不上大將軍,但是只要立功了,至少可以和隋人一樣有糧吃、有房子住,再也不用過著那種將一口破鐵鍋、一柄破刀當成傳家寶的日子了;再也不用擔心父母孩子凍死餓死在冰冷的寒冬之中……

僕骨崇雖然料到自己會失去很多很多,但是當他聽楊集要讓這些俘虜去作戰的時候,一顆心便活了。

他覺得楊集一定會讓自己去約束俘虜、帶領俘虜。可是他萬萬沒想自己在楊集眼中,連個屁都不是;不但把他一腳踹開,還當著他的面把俘虜們收買乾淨。使他變成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一個毫無用處的廢物。

更讓他惱火、心驚的是:這些該死的俘虜,竟然這麼怕楊集、竟然這麼信楊集,眨眼之間就把他賣得一乾二淨,開始以隋人、隋軍士兵自居了。

“回大帳!”楊集沒有繼續說什麼廢話,帶著眾人回了中軍大帳。

回到帥帳之中,楊善會微笑道:“恭喜大王,不但解決了後患,而且再添一支軍隊;若是崔師都督也用此法解決收編俘虜,大湖區就是我們大隋的了。”

尉遲恭皺眉道:“長史是說,這些俘虜就這麼成了我們的軍隊了?不會再造反了?”

“自然!”楊善會笑著說道:“俘虜中的將領,是各部酋長的親信,一旦這些人帶頭鬧事,除了動兵戈鎮壓以外,我們別無他法,大王先是把將領們關押在另外一處,使普通士兵成了一盤散沙,不足為懼。此刻大王再以軍官之位、重利誘之。”

看著尉遲恭不以為然的神色,楊善會繼續解釋道:“酋長任所命的將領都是他們的親信,這類人良莠不齊,在軍中並不怎麼得人心。而士兵最佩服的,卻是那些有勇力、有能力的人,所以士兵們選出來的軍官,必然是有威望、有能力、得人心、出身不好、不受重用的人。”

“這些被推薦者,對酋長恐怕沒有多少歸屬之心,反倒是大王給了他們機會,他們自然會心向大王。只要這些新將領穩定下來,那麼其他士兵自然會跟著他們走。”

尉遲恭這才弄清楚楊集此舉的真正用意,他想了想,皺眉道:“只是,這些俘虜背叛得實在太乾脆了。”

楊善會明白尉遲恭的意思,知道他擔心這些人臨陣倒戈,便耐心的解釋道:“其實尉遲將軍只要仔細一想,就會發現俘虜們的表現並非偶然:首先是草原人尊重強者、崇拜強者,以追隨強者為榮;而大王和大隋王朝,無疑是強得不能再強的強者,所以他們覺得投降並不可恥,而是榮耀;其次是他們的酋長、將領也淪為我軍的階下囚,一個二個盡皆自身難保,這又使他們的投降,失去了後顧之憂。正是有這兩個因素,所以他們在利誘之下,投降得既合情又合理、既乾脆又爽快。”

李大亮在一旁說道:“我認為把酋長、將領們幹掉更好。”

“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楊善會笑了笑,目光望著楊集:“但不知大王有何打算?”

“崔師初來乍到,還需要這些酋長幫忙,暫時還殺不得。至於那些酋長們委任的將領皆殺之。”楊集看向尉遲恭,眸中閃過一抹冷芒:“敬德,去把酋長們一一甄別出來,然後把他們的的將領統統沉湖。”

“喏。”尉遲恭應了一聲,殺氣騰騰的走出了大帳。

“大王英明!”楊善會望著楊集,露出了濃濃的讚賞和佩服之色,比起自己和李大亮的觀點,楊集的決定無疑更高明一些。

大隋暫時還需要的酋長,雖然有發展成慕容卑的後患,可是他們一旦失去了這些親信和爪牙,縱有天大的本事,也幹不出大事來。

更何況此時他們還是俘虜身份,楊集怎麼殺都無所謂、怎麼殺都合情合理,甚至還能那些慘遭盤剝的普通士兵、牧民,更加忠誠。

誠可謂是一舉多得。

至於那些變成了空殼的酋長,縱然再恨,但又能說什麼?敢做什麼?

“長史,未免夜長夢多,你立刻以我的名義給崔師寫一封信,讓他敢這麼幹,並且說明這麼幹的益處。”楊集吩咐道。

“喏!”

。。。。。。

正如楊集之前所料,東突厥六萬大軍當天黃昏就到了姑且水西岸,他們見天色已晚,便擇地紮營;隨軍的兩三萬名牧民也抓緊時間,將充當軍糧的數十萬頭牛羊一一收攏。

在他們所劃定的營盤正中間,很快就立起了一杆三丈高的白色狼頭旗,士兵們以此為參照,紛紛在四周支起了帳篷。而在旗幟之下,有一輛由二十匹戰馬拖曳的巨大帳篷車。

車伕所坐的轅座後面,是一塊丈餘深的平臺;而平臺後面,是一頂用銀線和羊毛織成的王帳。此時正有一名突厥青年站在平臺,他頭戴脫渾帽、身穿隋制亮銀盔甲、手握裝飾華麗的腰刀,從他‘中外合璧’的衣著來看,多少有那麼一點點不倫不類。

但是這六萬名士兵、兩三萬名牧民,沒人會覺得他不倫不類,只因這名青年不但是突厥西部莫賀咄設(軍事統帥),還是他們東突厥的二王子阿史那俟利弗設。由於東突厥既沒有東宮太子之說、也沒有立嫡長為嗣的規矩,所以阿史那俟利弗設也有繼承汗位的資格和希望。

這樣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哪怕是一絲不掛,別人也只會覺得他豪邁不羈、奔放灑脫,而不是說他有毛病;現在他還穿著衣服,誰又敢說他不倫不類?

阿史那俟利弗設注視著幹得熱火朝天的士兵,目光一片熾熱。

近年來,他的父親啟民可汗正一天天老去,但是啟民可汗仍然奮戰在第一線、仍然沒有放下軍權、仍然沒說哪個兒子有資格繼承他的汗位、仍然對幾個兒子一視同仁。

也正是啟民可汗這個“一視同仁”,不但助長了阿史那俟利弗設的野心,而且導致他的勢力越來越大;這又導致他的野心進一步增長,心中大有一種“突厥第二代大汗非我莫屬”的感覺。

就在阿史那俟利弗設想到美好之處,‘軍師’史蜀胡悉大步走上車來,他向阿史那俟利弗設行了一禮:“卑職史蜀胡悉見過二王子。”

“先生來了啊?”阿史那俟利弗設很不喜歡這個粟特人,只因此人先在步迦老兒和父汗之間左右逢源,待到步迦老兒死後,便全力為父汗出謀劃策;可是現在,他又在自己和大兄之間左右逢源、左右撈好處。

但是史蜀胡悉畢竟是他父汗的心腹,不僅對他奪嫡有大用,而且即將發生戰爭,也要仰仗他的才智,所以阿史那俟利弗設強忍心中的厭惡,和顏悅色的問道:“先生,你認為慕容卑打得過楊集嗎?”

“打不過。”史蜀胡悉感到相當無語,如果慕容卑打得過,他們何須冒著兩國全面開戰的風險,跑來這裡助戰?

事實上,史蜀胡悉早已向阿史那咄吉效忠了,而且此戰也是他倆聯手促成的,名義上為東突厥奪取大湖區,實則是消弱阿史那俟利弗設,乃至於搞死阿史那俟利弗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戰若是打贏了,啟民可汗根本就承擔不起隋朝的憤怒,他必然要甩鍋,稱是阿史那俟利弗設擅自行動、私下所為,然後再把阿史那俟利弗設綁去大興城。此戰若是打輸了,楊集沒理由不問罪、沒理由不追究責任,所以最後倒黴的,還是阿史那俟利弗設。

至於阿史那俟利弗設,一旦落入大隋之手,即便不死,這輩子也休想再回東突厥了。

當然了,他們勸說啟民可汗出兵的時候,不是這麼說的,而是以大湖區為誘餌。說是如果打贏了,隋朝必然會重新評估東突厥的實力、認同東突厥的實力,而不是興兵來戰,到時候,只要認慫的進貢一大筆財富、再收買一批大隋臣子,大湖區便是他們的了。

如果打輸了,則是說盡附屬國之責,幫宗主國教訓慕容卑,之所以和楊集起衝突,完全就是場誤會,完全是楊集屠殺弱族、謀取軍功,然後再收買一批大隋臣子,大佔便宜的楊廣便會不了了之。

而啟民可汗殲滅阿史那懷德、統一東突厥以後,野心和信心噌噌上漲,對於富庶的大湖區早已是垂涎三尺,於是在史蜀胡悉和長子的勸說和鼓勵下,讓次子悍然向大湖區進軍。

兄長和史蜀胡悉的算計,阿史那俟利弗設自然是不知道的。他現在不缺軍隊、不缺財富,缺的是令人心服的威望、缺的令父汗欣賞的軍功、缺的是打大仗立大功的機會。只要他這次把楊集踩死,那麼東突厥上下就會覺得他更有能力、更適合當下一代大汗,父汗也放心的把東突厥的大權交給他。

至於什麼算計不算計的,他懶得想、懶得管,即便是知道了,只怕他現在也不會怎麼在意,因為他太需要這個機會了。

阿史那俟利弗設此時聽到史蜀胡悉篤定的說慕容卑打不過,皺眉問道:“先生為何這麼肯定他打不過?”

“二王子!”史蜀胡悉緩緩的說道:“慕容卑原先只是一個小部落的酋長,力量小得可憐,他是佔了隋朝的便宜,這才成為大湖區之主。大湖區其他部落是害怕隋朝,才不得不遵他為主,儘管如此,可是大家仍然口服心不服。可他現在竟然和人人畏懼的隋朝為敵,大家自然就不聽他的命令了。如果失去了各部的支援,就憑他那點本錢,又如何是楊集的對手?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他能打贏,而是能堅持多久。”

他和阿史那咄吉雖然算計阿史那俟利弗設,可是他們知道突厥人的軍魂、骨氣、脊樑,早已被大隋王朝打光了、打斷了;而眼前此戰,既是東突厥首次向昔日故主亮劍,同時也是重塑軍魂之戰。

若是打贏了,便能擊破隋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他們除了得到大湖區以外,還能把丟掉的靈魂找回來,讓將士們覺得強大的隋朝也不過如此,從而有了和隋朝作戰的底氣和勇氣。若是又輸了,那麼突厥人的志氣和骨氣將會跌落谷底。

正是意識到此戰的影響學深遠、意義重大,所以他倆衷心希望阿史那俟利弗設打贏此戰、所以史蜀胡悉不但沒有給阿史那俟利弗設使絆子,反而盡職盡責的幫他詳細分析。

“原來如此。”阿史那俟利弗設點了點頭,笑呵呵的向史蜀胡悉承諾道:“先生只要幫我打贏楊集,你日後要什麼,我都滿足。”

“多謝王子恩寵,卑職一定竭盡全力幫助王子打贏此戰。”史蜀胡悉微笑行禮。

阿史那俟利弗設問道:“接下來,先生覺得我們應該怎麼打?又需要做到注意哪一點?”

“一個字,那就是‘快’!”史蜀胡悉說道:“首先是從當前戰局來說,楊集的軍隊不如我們多,而且是一支深入敵境的孤軍,如果我們在他殲滅慕容卑之前,迅速推到大湖區中部,那他就腹背受敵,糧食使他支撐不下去,一旦他士氣衰敗,其他各部見到有便宜可戰,自然給他搞小動作,令他防不勝防、處處是敵。”

“其次是從隋朝內部來說,隋朝看似如日中天、氣焰萬丈,但楊集初登大寶,他對天下的統治力、掌控力,遠遠不如楊堅,否則楊諒也不會反他了。而且據我所知,楊廣因為清算楊諒黨羽、遷都、開鑿運河等事,與強大的軍事集體鬧得很僵。同時又因為推廣書籍,這又得罪了強大的文化集團。如今大家都在等著他的笑話、都巴不得他出錯。”

“至於楊集,他是楊廣用來對付軍事集團、文化集團的利劍,而且前不久,又把楊廣功勳之臣宇文述、虞世基等人搞下來了,所以他也是仇人滿天下。”

“如果楊集被我們困在大湖區中部,他的仇人肯定不願救他;即便楊廣強行派兵,楊集的仇人也會以各種理由拖延。步迦可汗進攻涼州的時候,那些人不就隱瞞軍情了嗎?”

“不錯!”阿史那俟利弗設也知道這些,他沉吟半晌,又問道:“涼州軍呢,這又怎麼說?”

“涼州軍在南方和吐谷渾對峙、交戰,都被吐谷渾士兵牽制了,不足為懼。”史蜀胡悉說到這裡,笑著說道:“所以說楊集太自以為是了,竟然以一州之力,同時在南北開戰,純粹是自取滅亡的取死之道。若是他死在大湖區,對涼州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這個時候,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難道不會趁機奪回鄯善和且末?難道不會進攻甘州和涼州?”

“於隋朝而言,重要的是與關中接壤的甘州和涼州,而不是遠在域外的大湖區。有了吐谷渾在前頭吸引楊廣的怒火,我們又怕什麼?”

阿史那俟利弗設這才恍然大悟:“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就是先派一支精兵北上,既是救援慕容卑,也是牽制楊集,同時也是斷掉楊集給養?”

史蜀胡悉捋須點了點頭:“正是如此,雖然分兵有些風險,但我認為值得一試。”

阿史那俟利弗設笑著說道:“打仗本來就有風險,分兵算不了什麼大事,只要前後軍不會分開太遠就沒事了。”

次日一早,阿史那俟利弗設便向西北方的匈奴水一帶進軍,同時任命能征善戰的大將、執失部酋長執失豪為先鋒,令他率領三萬精兵向扎布汗河中游、後世的阿爾泰一帶進發。

阿史那俟利弗設要執失豪搶佔的地方,也是大湖區中部、南部的交界,它的西邊是“西北—東南”走向的戈壁阿爾泰山山脈、東邊是於都斤山山脈。兩山夾著的是一段比較狹窄平原,平原兩邊皆是不利於騎兵馳騁的戈壁灘,只要透過這一段東西窄、南北長的小平原,前方便豁然開朗。而扎布林河從北方流到這裡,又正好浩浩蕩蕩的向東流,從而成了中部和南部的界河、“護城河”。

只是阿史那俟利弗設所不知道的是:李靖的目的其實也是這個小平原,只要隋軍率先搶佔這個關鍵交界點,便能藉助兩大山脈、“護城河”,把阿史那俟利弗設的大軍御於中部之外,同時也是給楊集收編俘虜爭取時間。

第352章:去其首腦、爭分奪秒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西遊:開局抽了個至尊寶極品至尊寶圖先天宗修真從培養靈根開始快穿宿主:腹黑男神,真要命大唐天外客大唐破軍龍珠之完美世界斬男色小戶千金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第三世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