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誰利用誰?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雪愈下愈大,潔白的雪花好似鵝毛一般從天而降,紛紛揚揚的灑在天地之間,目光所及,盡是銀裝素裹的景象。原契丹“王宮”、現遼州州府之中,三名官員一邊行走、一邊輕聲攀談。

“高句麗在扶余城、新城、遼東城陳兵八萬,加上安市城、建安城的兵力,那就是十萬,如果把五城青壯也算上,那麼高句麗邊境線,少說也有二十萬可戰之士,如果打起來,局面恐怕不利於我軍。”

說話的一名年輕官員,他叫楊元弘,出於弘農楊氏,現任黃龍縣縣令,他續道:“而我軍兵力不如人、物資亦不多;而高句麗五大重城屯積了數不清的糧草、輜重,一旦開戰,可兵力和物資可源源不絕的運輸過來。兩相對比,我軍優勢不大。”

新任司馬段德操回頭澹澹掃了楊元弘一眼,說道:“不至於,高句麗之所以這般緊張,實則是衛王、滕王、李將軍打得太勐,他們害怕我軍挾大勝之勢收復遼水平原東部,這才緊張兮兮的增兵;等誤會消除,高句麗軍自會慢慢散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元弘辯道:“話不能這麼說。在此之前,誰又料到小小的契丹敢殺我百姓、侵我領土?我聽人說,衛王就是因為營州總管鄧暠麻痺大意之故,氣得差點把他給宰了。至於高句麗,它的風格是喜歡以小搏大,有便宜則佔,無便宜則退,七百多年以來,從未變過。如今氣勢洶洶而來,我們絕不能麻痺大意,要做好作戰的準備。”

“現在大雪封路,糧草輜重的運輸成了一個大問題,諸位有沒有想過?我軍糧草、輜重在冰雪融化之前得不到補給,若是在此與高句麗進行大戰、太危險了!”

“《孫子兵法·九變篇》有云‘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由此引申,則是說爭鋒天下,不能計較一城一地得失,當以殺傷、俘虜、掠奪為善。”段德操略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況且衛王征戰多年,將此戰術運用得爐火純青,若是高句麗膽敢犯我大隋,無非再增幾座京觀罷了。”

“再說了,高句麗之強不在其軍、不在其裝備,而是在於山川之險、氣候之惡劣,他們要是從龜殼裡走出來,根本不夠我們殺。”

“那糧食輜重如何解決?”楊元弘又問道。

“衛王素來以戰養戰,何時帶過糧食輜重?就算戰事失利,可我們背靠燕、營、平、玄、檀五州,難道五州官倉、五州百姓連幾萬大軍都供養不了三四個月?”段德操說道:“眼下大雪封路、冰凍遼水,只要我們沒有主動去挑釁哪個部落,其他國家和部落也沒有進攻我大隋的魄力和勇氣,先把遼州徹底穩定,再論其他也不晚。”

“回過頭再說大隋和高句麗,其實也是五五開,只因李總管坐鎮的燕州、燕刺史坐鎮的遼州東山縣是兩把捅入高句麗心臟的利刃。若是高句麗軍若敢在北方挑釁我們,他倆可以直取位於遼水對岸、千山山脈餘脈的建安城,只要佔了此城,高句麗便被我大隋斬為兩半,使敵軍首尾無法兼顧,而高句麗若是失去了遼水平原這個塊最富庶的土地,國力至少減少三四成。我認為這也是衛王讓李總管集重兵於燕州懷遠鎮的原因所在。”

“段司馬所言甚是!”新任通守郭絢對於段德操的說法深以為然,他接著說道:“再者說,契丹雖是成了我大隋的疆土,可新設四縣沒有多少百姓。如果高句麗膽敢西進,我們完全可以再在這裡打一場,就算打爛了,於我大隋也沒有什麼損失。可是高句麗若是把軍隊囤積於此,其補給線會無限拉長,這正好給予我們殲敵有生之力的戰機。”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歡迎高句麗派大軍來戰,只要在這裡把高句麗的軍隊消滅乾淨了;這裡的國土還是我們的,而高句麗一旦失去了軍隊,其營建的兩三百座大小城池、關隘、要塞,也能輕易取下,最後,高句麗也是我們的。”

“不錯!”段德操笑著說道:“暫時的吃虧,有時候也不是壞事兒。”

“……”楊元弘並未繼續話下去,相對於段德操、郭絢,他終究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年輕,看問題也不如兩人全面,不過經過兩人這麼一說,大有豁然開朗、獲益良多之感。

三人又走一會兒,見到了朱粲,郭絢問道:“朱將軍,大王在何處?”

“大王正和靺鞨粟末部首領議事。”朱粲笑著說道:“粟末靺鞨部帶來了千匹良馬、千張良弓、五車紫貂皮、五車黑曜石、五車人參,此外還有十隻獵隼。”

“這是好事啊!”郭絢笑著說道:“若是粟末靺鞨徹底臣服我大隋,我大隋又將多了一把利刃。”

靺鞨源遠流長,上可追朔到夏商周時期;自夫餘國衰弱以後,時稱肅慎的靺鞨諸部逐漸向東南遷徙,入居粟末水流域的靺鞨人(松花江),因而以水為名,號為粟末靺鞨。與此同時,高句麗也在不斷北拓,攻佔了原屬於夫餘國的南部大部分領土。北魏時期的李敖出使高句麗時,發現高句麗疆界“北至舊夫餘”。

高句麗本來是夫餘國的分支,高句麗的建立者朱蒙原本是夫餘國王子,因為受到迫害外逃,建立了高句麗國,可以說夫餘與高句麗是兄弟之國。夫餘國受粟末靺鞨、高句麗南北夾攻,堅持不住之下,夫餘王遂舉國降了同根同源的高句麗。巔峰時期“方圓兩三千裡、人口百萬”的夫餘國,至此滅亡。

高句麗吞併夫餘國後,以夫餘人正統自居,試圖奪回粟末靺鞨、伯咄靺鞨、安車骨靺鞨所佔的夫餘國故土;就連拂涅、號室、白山、黑水等部的領土,高句麗也認為是他們的。

開皇十三年,高句麗大舉進攻粟末靺鞨,粟末靺鞨戰事不順,其首領瞞咄被迫向高句麗稱臣;到了開皇十七年,高句麗前任國王、平陽王高湯聯合靺鞨攻遼州、燕州,被時為營州總管的韋衝韋尚書擊退。第二年,大隋三十萬大軍,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隋軍雖因天氣等原因失利,可平陽王高湯也嚇得退位了,臨終前將國祚交給其子高元。

高元登基後,首先向楊堅上表謝罪,自稱“遼東糞土臣元”,楊堅這才作罷。高元之後雖不敢進攻大隋了,但卻企圖把盟友粟末靺鞨徹底剷除;而他的理由是粟末靺鞨佔領了他們高句麗的國土。在此後的戰爭中,粟末靺鞨漸處於不利地位,於是便請求內附大隋。

楊堅答應了他們的請求,還決定把他們安置在營州一帶,瞞咄接到詔令以後,便帶著所屬的厥稽、忽賜來、窟突始、悅稽蒙、越羽等八部、部眾十多萬人,從夫餘國都城、北夫餘城(令農安)南下,然而出發不久,就被高句麗聯合契丹攻擊了,而瞞咄也戰死沙場。

瞞咄的弟弟突地稽臨危受命,接任粟末靺鞨首領,率眾退回北夫餘城,並且向伯咄靺鞨、安車骨靺鞨、南室韋借兵作戰,這三個部落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心知粟末靺鞨一旦亡了,下一個就是他們,於是便支援突地稽,讓他率眾和高句麗、契丹作戰。

突地稽是一個相當有遠見、有才華的首領,他不僅撐過了最艱難時期,還帶著粟末靺鞨壯大,超越了兄長時期的巔峰水平,成為靺鞨諸部中最強大的部落。

在州治官邸大廳之中,楊集接見了突地稽,此人只有三十左右,身穿皮裘、頭帶貂帽,帽子之下垂下幾條油光光的辮子,從髮式上看,和契丹人區別不大。

“大酋長此來,不知所為何事?”據楊集所知,這個突地稽在史上內附了大隋,後來隋亡而降唐,他功勳卓著,身經大小數十戰,既有功於隋、也有功於唐。尤為難得的是,不管隋末怎麼亂,他都沒有背叛隋朝、沒有率部自立,可謂是一名嚮往中原文明、忠於職守、極有節操的異族名將。

但人終究會因時而變、因勢而變;粟末靺鞨原本就和北部的南室韋、伯咄靺鞨,和東北的安車骨靺鞨友好,加上契丹已亡,所以粟末靺鞨唯一的敵人是南部、西部的高句麗;既然有了如此良好的外部環境,突地稽未必會內附大隋了。

“稟大王,我部多前年請求內附,貴國高祖文皇帝允准我們內附,怎奈遷徙途中發生意外,使我部無法南下。”突地稽倒也沒有謾罵契丹、高句麗,他解釋完當年之事,便進入了正題:“如今契丹已亡,遼州大安縣與我部領土接壤,雙方交流再也不會受到第三方阻礙,我希望聖人可汗接納我們、給予我們一個恩賜。”

楊集聞言,平靜的問道:“什麼恩賜?能否說說?”

“大王,我們不敢有過分請求!”許是感覺到楊集語氣不善,突地稽態度愈發恭敬:“我部地處蠻荒、不通教化,十分仰慕天朝上國文化,而且突厥、霫族、奚族、高句麗、百濟、新羅皆受大隋冊封,我們心中十分豔羨,所以希望聖人可汗也能恩封於我,賜予我部貿易往來的待遇!”

楊集知道突地稽不想內附了,不過也無所謂,他又問道:“還有呢?”

“還有、還有……”突地稽咬了咬牙,起身行禮道:“大王,我部長期遭到高句麗欺壓,希望得到大隋庇護!”

高句麗在好太王高安手中壯大後,連續出現長壽王、文諮明王、安藏王、安原王、陽原王、平原王六代英主,其政權也處於對外征服的擴張之中。

與“強大”的高句麗為鄰,力量相差懸殊的粟末靺鞨無疑是悲催的,他們常年被迫依附於高句麗,平時要向高句麗繳納賦稅,打仗時,則淪為高句麗的馬前卒和炮灰。除了高句麗,就連大隋眼中的“小契丹”也欺負他們,其處境可想而知。

粟末靺鞨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也如大隋周邊所有的國家、部落一樣,存著“大樹底下好乘涼”心思,一門心思想抱大隋的大腿,但之前內附之路、稱臣之路皆高句麗和契丹打斷了。如今的路已打通,而粟末靺鞨以東的國家和部落、北方的南室韋都向大隋稱臣了,這就顯得他們格外的另類、格外的不安全。

他們鬥不過龐大的“大隋共同體”,那就加入其中好了;只要成為大隋附屬國,那麼在大隋心目中的地位,粟末靺鞨和其他國度是一樣的。

要是他們這些依附大隋的國家和部落發生爭鬥,大隋也不好過於偏向誰;如果實在鬥不過對手,還能請大隋主持公道,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對粟末靺鞨而言,只要他們向大隋稱臣,起碼高句麗不敢隨隨便便拿捏他們了。而且重要的是,高句麗名義上是向大隋稱臣,可東北各族都知道兩者關係實際並不好;若是粟末靺鞨徹底投向大隋,不但不用怕高句麗,還能在未來或許會發生的隋、高大戰中,跟著大隋一雪前恥,撈取好處。

楊集說道:“此事我會向聖人稟報,將你的誠意一一說明,至於有何冊封,就不是我能定的了。”

突地稽雖不內附了,但也算是擴充大隋的影響力了,而且他們在域外自力更生,既能避免他們借大隋之權勢和財富壯大、反殺大隋的事情的發生,又能以他們自己的力量牽制高句麗。他日如果攻打高句麗,還能號令粟末靺鞨,令其軍隊參戰,可謂是一舉多得。

“多謝大王!”突地稽聽到楊集這麼一說,頓時大喜過望,連聲稱謝。

楊集略一思索,向突地稽說道:“明年四月二十六,我大隋遷都洛陽,你可親自去道賀,這樣更顯誠意。”

突地稽喜道:“遵命!”

楊集知道靺鞨人是一個漁獵民族,以善射聞名,他們人口雖少,但個個都很勇敢,否則的話,他們早就被高句麗給滅了。他沉吟片刻,便問道:“不知你們有多少軍隊?”

突地稽雖不知楊集為何有此一問,不過他此刻有求於人,還是老老實實的說道:“我們為了防止高句麗軍,北夫餘城常備的兵力就有兩萬人,個個都是敢戰能戰的勇士;如果有需要的話,還能從民間調集三四萬名青年勇士。”

楊集點了點頭,說道:“高句麗軍這次來勢洶洶,而我大隋因為大雪封路的緣故,暫時無法調集兵力過來;所以我希望酋長有所作為。”

突地稽深施一禮:“靺鞨上下願聽大隋調遣!哪怕大王讓我們進攻高句麗軍,也不在話下。”

坐在下首的郝瑗也忍不住點頭了:難怪楊集接見之前就說突地稽非是池中物了,果真是有一點名堂。且不說能力如何,光是果斷堅決、鏗鏘有力的態度,就很不錯!

楊集微笑道:“我不是讓你打,而是讓你幫我拖一拖高句麗軍;你回去後,讓你的軍隊從北部牽制夫餘城的高句麗軍。”

“我明白了。”突地稽肅然道:“我回去以後,就集結軍隊,配合大隋、配合大王。”

突地稽已經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了,而且知道大隋對他的態度,決定此次的配合,所以也沒有在這裡浪費時間,談了一會兒,便告辭而去。

等到突地稽退出大廳,郝瑗問道:“大王,你打算扶持粟末靺鞨?”

“不是我要扶持,而是我大隋需要這麼一個盟友。”楊集說道:“高句麗是我大隋之敵,而我們終究要離開這裡,今後有這個部落在北方牽制高句麗,無疑是一件好事。”

郝瑗緩緩的說道:“我看突地稽野心勃勃,不像是久居人下之輩。就怕他借大隋坐大,成為第二個東突厥。”

楊集澹澹的說道:“所以我才讓他集結軍隊,牽制高句麗!”

郝瑗雙眼一亮,問道:“大王是希望他集結兵力之舉,刺激到高句麗,好讓他們幹上一架?”

“對!我就是這麼想的。”楊集悠然一笑:“我們打這場佔爭,原本只是復仇之戰;可是高句麗卻緊張兮兮的在邊境部署重兵,但是他們又不能向我大隋發起攻擊,如果興師動眾、卻灰熘熘的收兵回去,又如何向國民交待?所以,我給他們安排一個敵人、給他們創造一次向我大隋示威的機會。”

“而突地稽有五萬多名青壯,又是在本土;如果雙方打起來,怎麼也得幹掉幾萬名高句麗軍吧?就算不打,於我們也沒有什麼損失。”

郝瑗聞言,苦笑道:“大王,實在是太……”

“實在是太奸詐了,是不是?”楊集看了郝瑗一眼,笑著說道:“兩國之間本來就是利用與被利用、被利用與利用的關係,最終結果,主要是看誰佔據大勢。而突地稽此番前來,無非就是想利用我大隋。既然如此,我們反過來利用他一把,也沒錯。”

“……”郝瑗無言以對,但心中卻十分贊同楊集之策。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西遊:開局抽了個至尊寶極品至尊寶圖先天宗修真從培養靈根開始快穿宿主:腹黑男神,真要命大唐天外客大唐破軍龍珠之完美世界斬男色小戶千金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第三世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