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楊廣亮劍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趁諸位都在這裡,我有一事也宣佈一下。”楊廣沉吟半晌,說道:“前朝大象二年(580)年,前朝遵照古制,在地方上執行州、郡、縣三級制,其控制的周、齊兩地計有211州、508郡、1524縣。但是一個州、一個郡往往只轄一至三個縣,許多州縣、郡官實際並不理事,但這兩個額外機制的存在,使地方官制體系龐大,嚴重的增加了朝廷與百姓的負擔。”

“先帝為了減輕朝廷和百姓負擔,於開皇三年(583年)採納民部尚書楊尚希‘存要去閒、並大去小’的建議,對大隋控制的州、郡、縣進行撤併,改州、郡、縣三級為州、縣兩級。統一全國後,又將州、縣兩級制推行於南方。最終,完整的大隋擁有190個州、1255縣。同時,裁汰了大量的冗官,魏晉南北朝濫置州、郡、縣的情況至我大隋不復存在,此舉節省了朝廷的開支、提高辦事效率,也減輕了百姓負擔。”

“衛王出仕以來,為我大隋開疆拓土;先於西部拿下尹州、庭州、鄯善、且末、西州五州;去年又在東北,拿下了漠州、遼州大部,便是奚族的土地,也在不久之後,將徹底併入大隋版圖。在南方的交州,盧國公劉方為我大隋拿下了愛州、驩州、蕩州、農州、衝州五州。如此算來,我大隋增加了十二個州,現在計有二百零二個州。”

“二百零二個州看似極少,然國土累計起來,卻是廣袤無垠。面對這廣袤無垠的國土,朝廷中樞無法同時高效管轄和監督。而一些偏遠州縣官員辦事效率低下、不作為不說,還會因為朝廷監督不度不足,滋生了‘山高皇帝遠’、‘我是皇帝’等不法念頭,繼而開始貪贓枉法、為非作歹;由此發生的勾結商人、地方豪族欺壓良善之事,時有發生,使百姓對朝廷好感消耗殆盡,長此以往,怒到極致、忍無可忍的百姓必將群起反抗。”

眾臣默默點頭,皇帝的話大家能夠理解,他不是說哪個派系、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官員在行不法之事;而是陳述當前存在事實,以及制度上存在的巨大漏洞,不可等閒而視。

做完開場白,楊廣開始說計劃:“有鑑於此,所以我決定效彷漢武帝,在州以上設定監察州,使地方級別恢復成州、郡、縣三級;縣之下,仍是鄉、裡兩級。”

“監察州類似於州牧府、大中總管府、尚書省行臺,統籌轄下各郡軍政事務,官員也會按照御史臺、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標準配置,不過比起時有時無的州牧府、大中總管府、尚書省行臺更為完善,州官則是現在的刺史、長史、司馬等。親王出仕刺史時,則以州牧名之,以示尊榮;郡王、嗣王及其以下爵官擔任刺史時,皆為刺史名之。”

“至於現在的州名,恢復成耳熟能詳的古郡名、或古國名;郡官更名為太守、郡丞、郡尉、郡正等;縣名和縣官不必更變。西京和東/京特殊,則以府名之,日後西京官名是京兆府、東/京官名則是河南府。”(注)

至此,楊廣設想中的州、郡、縣、鄉、裡五級制,已經大致的陳述完畢。

楊集見到楊廣都說完了,可是其他人卻在默不作聲的思考著,便把一些常見的問題擺了出來,好讓大家更方便思量:“也就是說,地方將會形成州、郡、縣、鄉、裡五級?”

楊廣很滿意楊集的捧跟,微笑道:“正是這五級!”

楊集又問:“但不知聖人打算設幾個州?”

“其實就是現在的十四個大總管府,轄地不變、州治也不變,簡單來說,就是把戰時設、平時撤的大總管府形成定製。此十四州自西向東、自南向北,分別是涼、雍、益、梁、並、豫、荊、交、幽、冀、兗、青、徐、揚。”楊廣見大家都在默默聆聽,續道:“涼、雍、荊、揚、交五州轄地廣闊,隨便一個州,都比累計起來的兗、青、徐廣闊;但是州的設立、職權職責的劃分和明確,以及州名變郡名的初期,中樞和地方只怕都會混亂和動盪一陣子,所以我認為州郡縣三級制設立初期,不宜打亂現有的轄地範圍。至於監察州增減與否、轄地增刪與否,日後視實情來辦。諸公以為如何?”

“聖人英明,臣無異議!”循序漸進是非常英明的決定,眾臣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紛紛拱手說道。

“單獨由我一個人說,不僅無趣、還容易造成疏漏,現在問題越多,日後的麻煩和錯誤就越少。”楊廣笑了笑,頗為輕鬆的說道:“諸公若有什麼疑問疑惑,但請一一道來。”

楊廣受楊集影響極深極大,變得沒有那麼武斷了;哪怕他在朝堂上固執的定下某項政策,事後也會召集重臣對話,說明自己用意、深意。

這種“民主”的作風,不僅讓他獲得好名聲、讓重臣有存在感,最重要的是少犯錯誤。而這種“群策群力”所帶來的好處,又讓他更加重視“群策群力、各抒己見”,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當然了,那些見不得光的齷齪事,肯定不在此列。

“聖人,州官權力極大,容易出現挾民自重、擁兵造反養匪自重等狀況,這也是總管府戰時設、平時撤的用意所在。”蘇威拱了拱手,問道:“聖人,老臣想問的是,朝廷如何防止州級官員?”

“州和郡縣一樣,執行先帝定下的三年任期制;原則上,官員任期一滿,要麼升遷,要麼平調他州。有品級的官員,一律由朝廷任免,禁止地方官員就地錄用僚左;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進行考核,以決定獎懲、升降。”楊廣說的這些政策都是楊堅時期制定,雖然因為交通不便等問題,使這些政策在很多地方、很多時候無法執行到位,但確實有效的避免了一些事端的發生。

“對此,我有不同意見。”楊集說道。

楊廣一擺手,道:“講!”

“我要說的是三年任期制,這項制度非常好、無可挑釁,但時間實在太短了!”楊集說道:“邊州路途遙遠,上任的官員總是因為交通不便、天氣不好、水土不服等意外,不能及時上任、無法及時履職。有的人接到任命以後,甚至走了大半年,方才抵達履職的地方。一來一回,光是花在路上的時間就有一年多時間,剩下的一兩年,又能做出什麼政績來?”

“我認為三年改成五年比較合理,如果朝廷擔心地方官員狼狽為奸,可以把上任時間錯開。比如說現在的州,頭一年初換刺史、第二年初換通守、第三年初換主薄、第三四初換長史、第五年初換司馬。該州各縣縣官亦是如此,不過時間則是調整到中期或年末。總之,就是別讓五大主官、州縣主官相處太久,免得他們聯手作桉。”

楊廣等人聽得面容潮紅,如飲美酒、酣暢淋漓。

大隋官制耗盡無數精英的心血,這才走到了今天這步,精英們在官制這方面早已江郎才盡;哪怕他們明明知道不完美、有漏洞,可究竟是哪裡不完美、哪裡有漏洞,但他們死活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所以楊集這兩個很尋常的方法,卻顯得十分珍貴。

蘇威面容振奮的高聲道:“聖人,老臣附議!大王此之二策實為老成謀國之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集沒有理會他這一套,又見一些人面露喜色,心知他們被監察州這個等級的大小官位吸引住了;殊不知,這是包裹毒藥的糖衣。

誠然,州郡縣三級制度是歷史必然、是大勢所趨,於國於民都有利。但說來說去,其實楊廣和楊堅一樣,都是劍指品級虛高的地方官、吃幹飯的散官勳官和爵官。

諸多品級虛高的地方官、吃幹飯的散官勳官和爵官之中,又以關隴貴族子弟為最;就拿今天早朝上那數千名吃幹飯的官員來說,至少有八成是關隴系,所以他的最終目的還是關隴貴族,只不過今天這一步,主要是砍向品級虛高的州官(現州)。

州升級成大州了,官名不變、品級肯定也不變,那“憑空”冒出來的郡官,幹的事情比州(新)官少了好幾倍,你又有什麼資格和州官(大)品級一樣?

二百零二個郡的郡官,有多少?而新增的十四個大州又能有多少職位?

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這樣一來,朝廷光是從俸祿這個大頭,就能省出大量的錢糧。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州官品級,的確虛高得不正常、不健康。就拿刺史來說,上州刺史是正三品,而六部尚書、九寺卿,也不過如此,你一個地級上州州官,竟然和中樞各部部長同級,正常嗎?

肯定不正常!

中州刺史,從三品;和御史大夫、十二衛將軍同一等級。

下州刺史,正四品上;吏部侍郎和九寺少卿亦然。

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一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亂世時期,各個時期的各個政權,都怕那些與敵接壤的地方官獻土投降,都怕打仗時,從背後捅友軍一刀子,便來他個高品級養忠良、‘高薪養廉’,前者是名,後者是利。各個政權盡皆此心,地方官的品級就勐然上漲了。

楊堅撤併州、郡、縣時,裁汰了海量冗官冗員,而那個時期的大隋立國不久,周、齊兩地都是人心未附,在外面又有南陳、突厥汗國,若他敢對品級虛高的地方官下手,大隋一定亡於改革之中。

二是楊堅雖然輕鬆的篡奪了北周天下,可也向關隴貴族集團許下了各種各樣的重大承諾,對於那些投奔他的人,都授予高官厚祿,讓他們以為遇到明主、真心實意的為大隋效力。

他這種收買人心的方法在創業初期,確實有莫大好處,但也給後來留下官員冗累、品級虛高、吃幹飯官員眾多等隱患。等他幹掉了南陳、打趴突汗國,再想扶制歸正時……喲嗬,關隴貴族幾大門閥都有了反隋的實力。

比如說西魏幾大家族,就算到了現在,依然很強大。

其中李姓就有三個,分別是太師李穆家族、八柱國太尉李虎家族、八柱國太保李弼家族。李穆家族雖然沒有在西魏八柱國之中,可李穆左宇文泰奪天下,李穆兄弟三人皆是國公,而他本人在西魏、北周、隋三朝皆為一品高官。

他的八個兒子,國公郡公各有兩個、縣公四個。侄子九人,國公兩個、郡公兩個,餘者皆是縣公;有的人已經死了,可是他們的爵位卻傳到了現在,另外還有百多名子弟,皆是身有職事官、散官、勳官的人物。

而楊集前世看過的那些穿唐小說中,主角們往往以“一族兩國公”、“一門兩國公”沾沾自喜,連他們那些千古名臣老子竟然也引以為傲,自稱是“前無古人”,其“父子”當真無知得可憐。

至於李虎家族、李弼家族的境情要差一些,當然不是說李虎和李弼能力、功績不如李穆,而是他們不如李穆三兄弟能生,生出來的,也不如李穆的子侄好養,好養卻不如人家命長。可是儘管如此,這兩個李氏家族只要還活著的,皆是公卿侯伯。

還有八大柱國裡的於謹,本人是三朝元老,官至太師,十個兒子俱為公侯,不是總管,就是刺史。兒子於翼當年坐鎮幽州,明確表態支援楊堅,正是因為他在幽州盯死了蠢蠢欲動的北齊皇族、官宦後裔,楊堅這才坐穩了江山。

這個家族能生的程度,比李穆家庭更加過分,於謹有八個兒子;每個兒子平均下來,至少生了六七個,其長子於寔就有十二個兒子,而於寔之子於仲文,又特麼的生了九個。

這麼一一積累下來,現在的於家,怎麼也得有幾百個子弟!

而於謹這些子孫後代,不是從軍、就是從政,加上於翼率先支援楊堅、為楊堅震懾齊地的緣故,全都得到極高回報,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一個人低下七品。

面對這麼強大的關隴門閥、關隴門閥聯盟,楊堅不傻眼、不著急才叫有鬼了。

如果他年輕氣壯,自然不憷。可歲月不饒人,他不僅年邁體衰、還多病,所以一切都以平穩交接為重,被迫將這些歷史難題,交給隋二世。但由於楊勇太過文弱,扛不起這些歷史重擔,這才把繼承人改成了楊廣。

而楊廣這個被楊堅寄予厚望的兒子,現在顯然是要光明正大的亮劍了。

楊集倒是想看他,接下來,如何回答重臣的問題。

至於他楊集,如果這裡沒事的話,還是儘早回去找老婆生兒子為宜;若不然,光靠日天、日月兄弟,又如何繼承得了這麼多家業?

相比人家於仲文,楊集自卑得不行。

————————

【注:隋執行的是東西兩京制,即是大興城(西京)、洛陽(東/京),隋官方並不存在“東都洛陽”之說。到了唐朝,才改“東/京洛陽”為“東都洛陽”。】

(本章補8月20日,上個月還欠勤6天;求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西遊:開局抽了個至尊寶極品至尊寶圖先天宗修真從培養靈根開始快穿宿主:腹黑男神,真要命大唐天外客大唐破軍龍珠之完美世界斬男色小戶千金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第三世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