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你們說得對,但我不聽!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大業三年五月二十三日,遼東上空瀰漫著一絲緊張和不安,戰爭的陰雲籠罩在大隋東北上空。隨著隋軍主帥楊集再一次踏上大安縣,大隋與高句麗的戰爭一觸即發。

楊集平時是一個十分懶散的人,用楊廣的話來說,楊集有懶則偷、無懶也要創造懶來偷,所以這些年的年度評比之中,楊集從來就沒有被評為上上等過。

最高的一次評分還是在仁壽三年,當年是楊集的成名之年,他先是殲滅了尹吾國和處月部,接著打贏突厥汗國南侵大軍、陣前誅殺步迦可汗,楊堅便給了他一個上下等。

之所以沒有給上上等,一是楊堅怕他驕傲。二是因為楊集帶兵的方式一塌湖塗,打的時候更是毫無章法、毫無全局性,讓所有人都替他捏了一把冷汗,楊廣和楊素、楊雄等等兵事大家給的點評是“敵人比楊集更爛”、“楊集運氣好”,他才打出了這等戰果。

但是楊廣和楊素等人將尹吾、處月、突厥連在一起推演的時候,結果卻是令人目瞪口呆、啞口無言。只因楊集雖然亂打一通,可是以他為首的每場大小戰鬥都亂得恰到好處、亂得十分完美;如果換做他們中的任何一人,他們根本不敢在處處不如人、老巢有可能被端危險情況下出兵,至少也要停下來穩一穩,只有保證涼州安全以後,再打。然而這樣一來,就不可能做到楊集那麼完美了。

之後的每年評比,楊集的年終評分在中上、中中、中下徘迴,始終到不了上下等。

究其原因,還是懶政。

只不過楊集平時雖然比較懶,可是一旦進入戰鬥狀態、一旦進入搞事狀態,整個人就會氣勢大變,做事風格也變雷厲風行起來。

這一次,也不例外。

一行人進了軍營,楊集直接在中軍大帳開起了軍事會議。

中軍大帳寬闊、光線明亮,百餘人進入其中,也不顯多,擁擠更是談不上,在左邊一個架子上,還掛著一幅巨大的絹帛所制地圖,上面畫的正是幽州和高句麗地形地貌圖。

楊集上前在地圖面前詳細的瞧了瞧,便讓人將其撤下,換上一幅嶄新地圖,這才向眾人說道:“高句麗地形複雜、氣候惡劣、道路難行。舊圖缺少許多險關要塞,若是忽略了這些看似不起眼卻十分重要的地方,我們定然要吃大虧。這幅新圖乃是一名高句麗內應提供,此人在高句麗地位極重,為了保證他的安全,名字就不說了!”

“而後又根據百濟駐京使節、使臣所提供的情報,加以改進。還有一部分是從漁陽元家查獲,三者結合之後;又讓高建武為首的細作在老圖上進行補充,兩者一一校對、核實,最終才得出此圖。”

“由於時間關係,已經來不及製作沙盤了!不過我在涿郡薊縣之時,已經讓人拓印了許多份易攜帶的縮小版本,你們現在先看看這幅大圖,有個大概瞭解後,再從我的這裡領取小圖。”

幽州大桉雖是鬧得沸沸揚揚的,可百姓知道的內容僅僅只是貪汙、義倉被盜空,至於糧食去向、元家帶頭賣國、高句麗細作遍佈河北等事,官府並沒有對外公佈。而隋朝與高句麗的邊境早已全面封鎖,百姓也因躲避戰事而紛紛遠離邊境,所以楊集並不擔心訊息外洩。同理,他的主力軍隊藏在這裡,也相當保險。

誠然,高句麗獲取軍情的渠道還保留著,可高建武那個情報頭子都被抓捕了,而其他細作也被控制得死死地,現在哪怕是在洩密,那也是楊集所提供的假消息。

自從有文字開始,歷代兵家大師留下來的兵法都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一個善戰之將面對從未涉足過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地圖上瞭解,看得越清楚越明白,優勢和勝算越大,就算你一個字都不認識,但是必須學會看地圖,否則,永遠成不了獨當一面的人物。而宇文述、楊義臣、崔弘升、於仲文、韓洪、陰世師等主將都是善戰之將,識圖水準自然不話下,他們聽到楊集這麼一說,立刻圍到地圖之前細細觀看。

地圖雖然遠不如沙盤直觀,可是上面的河流、山川、丘陵、城池、小鎮、堡壘、橋樑、道路都標註得一清二楚;甚至就連遼水、烏骨水、鴨淥水、薩水、浿水水情的季節變化也用紅字一一批注出來。

眾人頓時都被吸引住了,紛紛與腦海中的舊圖做詳細對比,發現新舊地圖大體一致,但是細微處的差距卻是相差不止千里。在驚訝楊集準備充分之餘,也看得格外認真。他們都是有自己思想和靈魂的名帥、名將,不會一味盲從上級的命令,甚至在楊集到來之前,每個人腦海之中都在想“如果我是主帥,這又該怎麼打?”

有了這個假設,他們便不由自主的結合地圖、以主帥的眼光和格局來推演這場戰役。然而新舊地圖存在的巨大差異,也讓有所準備的的一些戰術和打法都不能用了,於是便一邊看圖,一邊還與身旁副將低聲交談,商議著之前的不足之處。

楊集用兵風格是群策群力、集眾人之智為己用,此時見到諸將議論紛紛,便知道他們在思考和商量戰術戰法,於是也沒有出聲去打擾,而是任由他們交流。

如此等了約有半個時辰,議論的聲音漸漸澹去,楊集心知差不多了,這才讓諸將迴歸原位,說道:“高句麗整體的情況,你們應該都有了足夠瞭解。在我和裴相、韋長史等人到來前,你們對於如何攻打地圖上的城池,應該也商議過了!”

“正是如此!”眾人盡皆應是。

“這一路上,我也一直思考如何來打這場戰鬥!”楊集說道:“高句麗的整體實力遠不如我大隋,可是他們士兵素養、武器裝備並不差,再加上他們有天時地利之便。我們必須正視對手、正視對手的優勢;唯有如此,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大王言之極是!”宇文述頷首道:“高句麗與我大隋以往的敵人不同,絕對是塊難啃的骨頭,末將的看法是步步為營、穩中求勝,然後尋找取勝戰機。”

“大王,末將認同宇文將軍的提議!”於仲文拱手一禮,但卻有些猶豫不絕。

“於將軍,有話但說無妨!”見他欲言又止,楊集微笑著說道:“大家的目的都是以最小的代價打贏這場戰爭,不管說什麼都無礙的。更何況我大隋又不言獲罪。”

“喏!末將失禮了!”於仲文先朝西方一禮及地,而後平身道:“末將認為當年之失利,主要還是我朝文武覺得不可一世的突厥汗國都給我大隋打得節節敗退、潰不成軍,普遍都瞧不起所謂的‘小國寡民’的高句麗。所以高元挑釁之時,自大輕敵之音充斥了整個朝堂,接著,便匆匆忙忙的調集三十餘萬大軍遠征高句麗了。回憶當初,中軍將帥毫無準備亦不為過。”

那場不堪回首的慘劇發生在開皇十八年,離現在僅僅只是幾年時間而已,在場眾將即便沒有參戰,卻也知道大隋失利的原因,所以聽了於仲文的話,無不點頭贊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隋當年集結了水陸大軍三十餘萬,浩浩蕩蕩就向高句麗挺進,結果水師不但不瞭解水文和風浪的季節變化,甚至連落腳點都不知道在何處,然後就開了去。但是水師的失利還是情有可原的,只因大海茫茫,人和船隻在海上風暴面前,半點辦法都沒有。

與之相對,陸上部隊就輕敵得相當過分、相當讓人心痛了;他們明明知道遼西走廊一到雨季就進入“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狀況;明明知道曹軍在雨季中因為水土不服、氣候惡劣,減員十分嚴重,連郭嘉都患病去世;然而有了前車之鑑,他們依然毫不準備。所以大軍進入遼西走廊以後,立刻陷入曹操一樣的悲劇——全軍上下在遼西走廊之中進退兩難、飢寒交迫、減員無數。

到了九月,大軍好不容易走到遼水西岸,正當大軍準備強渡遼水之時,緊接而來的一場瘟疫,直接弄死八九成兵馬。

最後,周羅睺為首的水師好歹還殺了一些高句麗水師,可陸上部隊竟然連一個高句麗士兵都沒殺死,就這麼悽悽慘慘的收場了。

“於將軍,請接著往下說!”楊集默然點頭,楊堅誠然犯了決策上的失誤,可他畢竟是皇帝、不是帶兵的主帥,當他把大權交出來後,具體事宜就與他無關了。所以責任在於於仲文用“中軍將帥”代表的主帥楊諒和軍師高熲,而王世積、周羅睺等行軍總管,實際上都是遵照他們的命令行事。若非他倆沒有那麼輕敵大意,就算最後拿不下高句麗,卻也能夠從容而退。

如今回首來看,楊諒和高熲在陸上的安排,分明就是套用郭嘉所提出的“兵貴神速。今千里襲,輜重多,難以趣利,縣城此聞之,必為備;不如留下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但問題是曹操的敵人是北方的烏桓,敵我雙方之間根本沒有遼水、遼澤阻攔,所以曹軍雖然在行軍途中損失慘重,卻也能奔襲千里,打出“白狼山之戰”這場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典戰例,此戰曹軍大獲全勝,斬蹋頓及名王以下十餘人,俘虜二十餘萬人。

比較有意思的是,張遼本來是堅決反對曹操遠征烏桓的人,因為他擔心劉表襲擊兵力空虛的中原,然而曹操和郭嘉卻認為漢朝傳承數百年時間,百姓都以身為漢朝子民為榮,當他們用大漢的名義遠征民族大敵之時,“皇叔”劉表如果攻伐曹操,那就等於通敵叛國、自絕於天下,所以他倆一點都不擔心。

聽他們這麼說,張遼萬分不樂意、萬分不放心的隨軍北伐,可他做夢也想不到曹操竟然把“白狼山之戰”的指揮大權交給了他,而他居然因為指揮這場歷史性的大勝仗而一戰封神。

看看人家,回頭再看看模彷都模彷不到家的楊諒和高熲,著實是一言難盡。

“喏!”於仲文明白自己之前那番話,多少對先帝不敬,暗自捏了一把冷汗,此時見楊集沒有在意自己的“含沙射影”,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氣,他接著又說道:“他們對高句麗一點都不瞭解,既不知道高句麗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利優勢,也不知高句麗關於利用這種天賜之優勢,故而從一開始就小覷的對方。正所謂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我們絕不能再犯這種錯,末將認為穩打穩拿才是最好打法。”

旁邊的韓洪拱手一禮,說道:“大王,高句麗與東西突厥、吐谷渾、契丹不同。遊牧民族以草原為主,我軍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之上很難掩藏行跡,打他們理應速戰速決,若能聚而殲之,更佳;否則,我軍將會面臨沒完沒了的襲擊、打擾。”

“而高句麗山川險峻、地貌複雜、叢林遍佈,面對這等國度,我軍即便擁有百萬大軍,也沒有開闊地勢擺開陣式,但若不管那些設在山上的小要塞、小堡壘,我軍糧道極可能被山上的敵軍破壞,一旦失去了後勤物資,結果必將進退兩難。末將也主張將所有要塞一一拔除,如此再步步向前,絕不能急功近利!”

“大王,末將附議!”崔弘升聽到大家把自己的心聲都說了,他也不廢話,直接便起身贊同。

“大王,末將附議!”

“大王,下官附議!”

裴矩、韋津、達奚景、段德操、皇甫無逸、楊元弘等人,亦是紛紛響應。

等到大家表完態,楊集目光帶笑的說道:“你們說得對,但我不聽!”

眾人聞言愕然!

突地稽亦是目瞪口呆,他自幼在戰爭中長大,雖然他都是在平原之上、丘陵之間作戰,沒有叢林戰、攻堅戰的經驗,但跟了宇文述、奚達景這麼久,也學了不少中原兵法、作戰方式。

他知道不管在任何時候,只要進入一個全新的未知的領域作戰,都必須保留可以隨時作戰的體力。而高句麗山高路險,大軍在行軍途中的消耗,遠比平原要大。而且無處不在、無從查起的敵人的襲擾,讓人防不勝防。

若是一味求快,非常容易為敵人所乘。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西遊:開局抽了個至尊寶極品至尊寶圖先天宗修真從培養靈根開始快穿宿主:腹黑男神,真要命大唐天外客大唐破軍龍珠之完美世界斬男色小戶千金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第三世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