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欲屠隴西李族震世家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楊集和宇文述的談話還在繼續,兩人所談的內容雖然是接下來的戰事,但是戰事其實沒有好談的;畢竟仗打到了現在,隋軍勝券在握,接下來只要穩打穩拿,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之事。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宇文述便有些心不在焉了——

雖然獲得巡察二十三郡軍府的權力,不過宇文述並不是太高興,一切是因為個使命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他知道這個權力乃是楊廣給他重新爬起的機會,同時也是一條捷徑;從這一點上說,楊廣仍舊信任他這個從龍之臣、親家。而之前的免官罷黜,只是就事論事、依法辦事、過去就過去了;楊廣的重情重義,宇文述心中十分感動。

但是楊廣給予他的這條捷徑,同時也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要是他能夠如皇帝之所願,把此事辦得圓圓滿滿、妥妥當當,那麼他不但可以迴歸中樞,甚至還能成為議事堂宰相之一;可是他如果再一次把事情辦砸了,他這輩子就完了。這不是他說沒有再次復出的機會,主要還是歲月不饒人,年過花甲的宇文述擔心自己鬥不過不多的時日。

今年,宇文述已經是六十二歲了,如果再把軍改後續的“軍府撤併”辦砸,問題將比之前更嚴重、受到的懲罰更重、復出所要的時間更久,而他都這個歲數了,哪能等到復出之日?就算等得到,可他未必還有進入中樞的陽壽。

接下來,他所要徹查的二十三個郡軍府,不但有著自上而下、自上而上、方方面面的壓力,還有時間要求,最後還不能失敗;如果再把歲月給他施加的緊迫感算上,他肩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也正是基於這些壓力,以及迴歸朝堂、入主議事堂的野望,促使宇文述前來找楊集。

兩人聊完沒有意義的戰事,楊集鍁想到一事,向宇文述說道:“大將軍,朝廷上次冊封有功之將時,聖人給我寫了一封信,他說以前的許多俊傑空有縱天之才、凌雲之志,卻無報國之門,但是科舉出現以後,他們都有步入仕途的途徑,而朝廷也因此得到了更多優秀的人才。而後,他說士及文武雙全、品行端正、見事敏速、性甚慎至,然而這樣一個近在遲尺的人才,卻被他疏忽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宇文述三個嫡子當中,唯有次子宇文士及德才兼備;宇文述在平陳之戰立下大功、其所溢位的功績被先帝加封到次子士及身上;後來不僅賜爵新城縣公,而且因為受到先帝賞識,迎娶了時為晉王的楊廣嫡長女為妻,楊廣登基為帝後,封他為駙馬都尉、殿中省尚輦局奉御。

尚輦局主管皇帝出行的車輦、傘扇,主官的名稱與其他五局同樣是叫奉御,官階正五品下;由於是六局掌宮廷衣、食、住、行、醫,所以能在六局當官的,都是天下近臣。如果宇文士及是一個才幹平庸的人,當這個尚輦局奉御自然天大的好事,可他才華橫溢、有名臣之姿,他在尚輦局完全就是大材小用。

而宇文述如日中天之時,做夢都想把宇文士及“外放”,好讓次子有施展才華的舞臺,並且為日後晉升積累政績和資歷,然而駙馬這層身份,卻把宇文士及限制得死死的。這倒不是說是駙馬不能外出為官,而是楊廣夫婦特別疼愛南陽公主,不忍心讓他們夫婦分開。

聽了楊集此話,宇文述心中頓時又驚又喜,他知道以楊集如今的身份,絕不會擅自拿聖人來騙自己,要是聖人啟用次子、讓次子外出為官,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但是楊集隨後的一句話便又讓他心涼半截。

只聽楊集繼續說道:“這話是聖人在考慮安東都護府、郡縣官員時,順勢提到了科舉和士及,但他並沒有決定用是不用,大將軍不要抱有太大期望。”

宇文述臉上的笑容變得苦澀了起來。

誠然,安東都護府異常偏遠、苦寒、貧窮,高句麗的殘餘勢力日後甚至還有可能發動叛亂,但底子越差的地方越容易做出耀眼成績。次子要是能夠來安東都護府任職,哪怕是當通守、司馬、長史、六曹主官,都比京城那個奉御好。

以宇文士及之才化來說,只要他能在這裡當上一屆官員,一定迸出令人驚豔的光華,即便條件不好,宇文述也能自掏腰包、幫助兒子。

然而、然而宇文士及是駙馬,皇帝皇后哪能讓自己的女婿來這兒‘受苦’?

宇文述嘆息一聲,說道:“多謝大王提醒,只是大王忽然提到士及,不僅是這麼簡單吧?”

“我始終認為過度的保護、寵愛,對於士及這樣的人才,實非好事!”楊集向宇文述說道:“你看李敏那樣的人,都去涼州當官了,而且還做得不錯,如果換成士及,定然更好。”

“末將三子,化及和智及不成器,做了許多荒唐荒謬之事,誠然很令人失望;然,他們兄弟二人主要是品德不端,多少還是有一點才華、一點本事。至於李敏,嘿嘿,連做壞事的本事都沒有……”宇文述冷笑一聲,不屑的說道:“呵呵,李崇乃是令人仰慕的英雄、忠烈,然而虎父生了一個扶不起的犬子,要不是娶了樂平公主之女為妻,他連當個縣令的資格和本事都沒有。”

楊集聽得暗自驚訝無比,他記得當年一起從涼州還朝之時,李敏一口一個“舅舅”的叫宇文述;而宇文述也表現得十分親近,甚至在軍改之時,還把李敏拉入了自己陣營。

怎麼現在,宇文述變得如此的激憤了?

想了想,楊集好奇的問道:“大將軍,李敏乃是申國公李渾之侄,而申國公是大將軍的妹婿,你們應當是親戚……”

“我沒有這種白眼狼親戚!”宇文述忽然暴怒了起來,頗為失態的打斷了楊集的話,他深吸一口氣,說道:“大王,末將有皯失態。然而大王有所不知,當初軍改失敗、鄙府慘遭叛軍攻克,隴西李氏可謂是首當其功,我宇文家與隴西李氏不共戴天。”

說到最後,宇文述臉都扭曲了。

李渾是他妹婿、申國公李穆第十子,當年尉遲迥造反之時,李穆的第五子李榮勸其造反,但是李穆不為所動,令李渾把尉遲迥使者押送回京,表示堅決支援楊堅平叛,尉遲迥叛亂被平定後,李渾受封為安武郡公、上儀同三司。

開皇六年,李穆病逝於大興,申國公之爵由長孫李筠繼承,然而李筠卻遭到堂弟李善衡殺害,身為最小的李渾想謀取這申國公之爵,他找上太子(楊勇)左衛率內兄宇文述,只要宇文述幫他牟取到父親傳下來的爵位,他每年把一半俸祿給予宇文述。

宇文述便向楊勇說“立嗣以長,不則以賢。今申明公嗣絕,遍觀其子孫,皆無賴,不足以當榮寵。唯李金才(李渾字)有勳於國,謂非此人無可以襲封者。”

楊勇信以為真,竟奏楊堅,最終楊李渾如願以償的承襲申國公之爵。但是李渾失信於人,僅僅只是給了宇文述兩年,之後便不認賬了,宇文述喝醉以後,惱火的向朋友於象賢說“我竟為李金才所賣,死且不忘!”

宇文、李二人都是於象賢的好朋友,於象賢當個了和事老,對李渾說宇文述足智多謀、不好惹,最好兌現承諾,不料李渾不但沒有聽勸,反而說自己是隴西李氏子弟、父親故舊滿天下,自己更不好惹,先與宇文述斷絕了關係不說,還放言說宇文述要是有本事,儘管來戰、儘管來惹。

宇文述雖然又氣又恨,可他當時只是楊勇麾下小將,還真惹不起李家。直到楊廣當上太子,舅郎二人才因為李宇文氏的勸說,慢慢走動,但關係也就那樣。

武舉舞弊桉爆發之後,宇文述慘遭重創;便主動向隴西李氏示好,而李渾便是中間聯絡人。他為了讓隴西李氏綁上自己的戰車,便在軍改之時,應李氏之請,將外甥李師閏、李師中,以及李渾之侄李琪、李基、李公挺、李善衡等十多個隴西李氏子弟安排進了軍隊之中。但是隴西李氏棄仁義而用詐譎,關鍵時刻居然站在了關隴貴族那邊,而李安期謀反舉動,更是隴西李氏和張瑾在背後推波助瀾。

這個時候,李渾又一次宣佈斷絕關系,跟著關隴貴族一起、對宇文述喊打喊殺。

面對這種白眼狼一般的親戚,宇文述能不恨嗎?

此時面對楊集,又希望得到楊集幫助,所以宇文述雖然沒有提到自己為李渾爭到申國公爵位一事,卻把軍改所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說了。

聽完宇文述的痛斥,楊集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神采。兩人談到現在,楊集已經知道宇文述此來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自己在“撤併軍府”這件事上幫他一把。

這是因為大隋府兵將領多數出自關隴貴族,而重新步入朝堂的宇文述孤掌難鳴,根本玩不過實力雄厚的關隴貴族;他知道自己和關隴貴族的矛盾同樣不可調和,所以希望雙方結成一個對付關隴貴族的同盟,讓自己在軍府的問題上全力支持他、配合他;如果自己與他聯手對付關隴貴族,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在對付關隴貴族的問題上,雙方利益相同,合作是合則兩利的好事,加上又於國有利,所以楊集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回去以後不但適當的推波助瀾,而且也會給予宇文述一定支援;但是撤併軍府之事畢竟以宇文述為主,無論是功還是過,結果都是宇文述,所以要想讓他旗幟鮮明的赤膊上陣,那肯定是萬萬不行的。

不過宇文述與隴西李氏的矛盾,卻是讓楊集既意外又驚喜。他和隴西李氏也是有矛盾的,矛盾主要是發生在吐谷渾戰役之時。李氏為了獨霸絲綢之路,當起了慕容伏允的內應,把隋軍部署情況詳細的說了出去,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楊集死了、敗了,楊集的勢力就會澹出涼州,他們以後就能暢通無阻的把禁物賣給西域各國,賺取鉅額錢財。至於大隋能否殲滅吐谷渾、死多少士兵,盡皆無所謂。

這筆帳,楊集一直記在心上。

他不是不想清算,一是時間不允許,當他打完吐谷渾,楊廣立刻召他回朝,讓他率軍伴駕北巡,北巡被高元攪合以後,又被楊廣安排來打高句麗。

二是楊集這次的野心極大,他要拿下的是整個隴西李氏,而不僅僅只是一些替罪羔羊;若不能完完整整的用一個大家族的性命來殺雞儆猴,還會有世家門閥為了一己之私,像獨孤家和李氏、元氏這般出賣大隋王朝、出賣民族和百姓;而世家門閥也都以為他好惹、好欺負,給他接二連三的製造麻煩。

但是他手上的罪證還不能讓這個傳承千年、枝繁葉茂大家族灰飛煙滅,加上時間又不允許,故而沒有急匆匆的打草驚蛇。不過楊集雖然不在涼州,可是他先在伏俟城得到了大量通敵罪證和人證,接著又讓州牧府的幾大要員默默蒐羅李氏罪證;而臨桃通守宋正本管理的兩千多名天門子弟,更是以各種身份滲入李氏大本營隴西郡和天水郡,並以錢財和各法辦法對李氏子弟搞釣魚執法。

而宇文述和李氏有幾年時間之久的合作,他手上定然有李氏很多見不得人的罪證;既然他也對隴西李氏恨之入骨、還想藉助自己的力量來完成軍府撤併之使命,那麼兩方合作一把也是無妨。

念及於此,楊集也不再遮遮掩掩了,他注視著宇文述,沉聲說道:“我大隋各地軍府所存在的問題,與當初的京兵毫無二致。比起天子腳下的京兵各營,很多軍府更過分,許多府兵將領甚至把府兵當作成了自己的私人軍隊,平時多行不法之事。這也是聖人誓要清查和撤併之因。”

“軍府所存在的問題若是不能及時切除乾淨,遲早變成天下不穩之因。所以,在這件事上,我的態度與聖人一樣。而且我也猜到大將軍的來意了。”

說著,又向面露期待之色的宇文述,重重的說道:“只要大將軍秉公執法、公平公正,我會全力支持大將軍巡察和撤併軍府。”

“多謝大王支援!”楊集如今是大隋軍方第一人,而且還是尚書令,在軍中、民間都有非同尋常的威望,他的承諾讓宇文述吃了一記定心丸,他站起身來,向楊集一禮及地,鄭重的說道:“末將已經吃了一次慘痛教訓,同樣的錯誤絕不再犯。而且以末將這把年紀來說,甚至連犯錯的資格都沒有了。”

宇文述覺得自己此話服用力不夠,又很坦誠的補充道:“末將的心思與所有人都一樣,都希望自己能夠為子孫後代搏出比較好的資產。然而末將所剩時日已然不多,故而不管是為了朝廷也好、還是為了自己子孫後代也罷,都要全力以赴辦好此事。”

“大將軍能這麼想,那是再好不過了。”楊集點了點頭,說道:“大將軍且先回去巡察,做好撤併的前期準備,等我打完此戰,便入朝配合。”

說著,又向宇文述說道:“這裡實非談細節之處,一切,等回去了再慢慢詳談。而且除了軍府撤併以外,我還有一件事,需要與大將軍一道完成;此事涉及的勢力,與我倆都有仇恨,光是這一點,我們就有合作的基礎。”

在對付隴西李氏的問題上,不是他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除了宇文述這個盟友以外,他還要把楊廣和楊秀、楊昭、楊暕、楊智積、楊綸、楊靜、楊雄、楊達等人一起拉下水,畢竟大家都能從中受益,不能什麼事都讓他楊集一個人來扛。一旦皇族子弟全部下水,那麼所有人都是商殃,即便以失敗告終,最後也是不了了之,而不是單獨車裂某一個人。要是有人不忿而造反,大不了就像楊堅那樣,兄弟子侄和女婿外甥一起上。

更何況當前內外局勢之好,遠超立國前後無數倍,天下民心更是盡在楊廣之手,幾大糧倉又是滿滿的;佔著大義的楊廣帶著楊家子弟再打一次天下,那都是輕而易舉之事;區區逆大勢而為的叛亂,又算得了什麼?

宇文述也明白這裡不是詳談之地,他也不是何事、敵人又是哪個勢力,徑自向楊集抱拳一禮:“末將遵命!”

兩人又談了一會兒,宇文述便興致勃勃的告辭離開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秘復甦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西遊:開局抽了個至尊寶極品至尊寶圖先天宗修真從培養靈根開始快穿宿主:腹黑男神,真要命大唐天外客大唐破軍龍珠之完美世界斬男色小戶千金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第三世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