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逢集,是民間的一種說法,有些地方也稱之為趕集,是中國農村傳統的一種商業活動,用逢和趕這兩個動詞跟集市相結合,這是一種動態的集市,是為了廣闊的農村來準備。

單獨的一個村莊,就算是苗家莊這樣,很龐大,人口眾多的村莊,也不可能每一樣東西都有,距離縣城比較近的,可以前往縣城去購買,可是比較遠一點的,就不行了的,往往會在10-15裡的範圍之中,自發的尋找一個大一點的村莊,作為中心村莊,然後以每隔幾天的形態,組成集市。

在集市之中,會有周圍村民自發交換物品,也會有一些專門針對集市的商家,提供物品過來,總之,集市是滿足了普通的農民對於商品的需求。

苗家莊很大,很自然的就成為了中心村鎮,周圍15裡,甚至更遠的地方,差不多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村子的,或許靠近保州城那邊的,會選擇前往保州,在保州另外一段的,肯定要前往苗家莊了。

說實話,苗家莊人口眾多,購買力強大,本身就是一個不錯的市場,這也是苗家莊成為集市的一部分原因。

算上之前耽誤的時間,差不多十來天的時間,沒有逢集,周圍的人都等急了,一些身在保州的商家也有些著急,每一個集市,是普通的百姓兌換東西的場所,也是商家銷售的場所。

哪怕是到了後世,現代化發達的後世,集市也是農村常有的交易方式,雖然農村的購買力不足,可是量能巨大,對於品質的要求不高,平日裡面沒有什麼生意,逢集才有,這樣甚至誕生過一些專門圍著集市存在的流動商販。

聰明人,哪朝哪代都有,這樣明顯的利潤,只要沉浸其中,就會知道,北宋也不例外,甚至這段時間,也有了一點點的例外,一些眼光驚人的商家,在苗家莊本身,看到了機會。

當饅頭在整個保州風靡的前提下,這些商家不可能知道苗家莊到底收穫了多少利潤,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知道的,苗家莊人應該很有錢。

沒這就是最樸素的商業眼光,一個如此風靡的生意,肯定是會賺錢的,無關乎賺錢多少的問題,他們選擇了這裡的,最少在這一次,肯定會有一定的收益,甚至連苗遠前往保州的時候的,也很多人問詢,什麼時候開集,甚至如果不開集的話,他們可以繳納一部分的費用,到苗家莊銷售一部分產品。

正是兩方面的壓力,最終促成了這個固定的集市,再一次的開啟。

在趙信到來之前,集市,算的上是苗家莊的固定收益之一,一天的集市,差不多會有200多個不同的攤位,加上一些十里八項來的小商販,大攤位每天20文,小的攤位每個5文大攤位是有固定的地點,小型的涼棚,位置還好,小攤位,就是劃出一片地方,他們就是市集的主要組成部分。

至於農戶人家,拿著框子,或者推著車子,臨時叫賣的,基本上,不去管它,除非影響到了整個集市的秩序。

算下來,接近3貫的收入,一個月4次左右,一年下來是一百多貫,這是比較固定的收入,再加上木材房,鐵匠坊,還有其他的一些,也能夠獲得比較不錯的收益,這也是苗家莊的固定進項。

只不過,在趙信抵達之後,這一切發生了變化,一個饅頭房,一天的利潤,就查過了集市10年的利潤,這讓苗遠吃驚的同時,也有些看不上市集了,在一切都沒有步入到正規之前,他沒有開啟集市。

老關係,商人加上其他的村長里長之類,除非另外一個集市,能夠取代苗家莊的地位的,否則的話,苗家莊的集市,還真的需要開。

一天的集市,在前一天的下午,已經開始準備了,來自保州城的客商,都已經提前的開始佈置了,固定的100多個鋪面,最少有50個開始佈置了,分別是布匹,日用品,針頭線腦,成衣,還有各種其他的生活必需品。

作為地頭蛇,苗家莊自營的產品,佔據在最好的位置,木器坊和鐵匠坊也開始擺放都是普通的農民們常用的各種的各種的日常用品的。

當天晚上,出爐的饅頭包子,有了第一批的買主,就是這些商人,他們需要在苗家莊留下一定的夥計,自己也很喜歡吃,說實話,饅頭和包子的熱銷,不是沒有原因的,別說是普通百姓,商人吃起來也可以。

滷味沒有出來,否則的話,饅頭配上滷味,那可是絕配啊,趙信也會做飯,卻不是大廚級別的,滷味這玩意需要很多的次的嘗試,並且,在北宋,一些調味料是沒有的,這就給製作提供了更大的難度。

屠宰的關係,大量的內臟,豬頭,豬腳之類的留下來,狠多,都不得不浪費掉了,豬腳和豬頭之類的,清理乾淨的,也可以做成飯菜,用來供的長弓隊的來吃,可是內臟,如果處理不好,味道非常不好,這可不是普通的豬肉,內臟之所以沒有人吃,也不是沒有原因,因為就是味道。

目前,能夠利用上的,也就是豬肝,豬心,這些不用怎麼處理,稍稍清洗一下,就可以做成食物來吃,腸子一部分可以,用來刮制,最終形成的腸衣,可以用來製作香腸

香腸相傳是宋朝時候發明的,跟蘇東坡牽扯上關係,可是世界歷史上,早在五六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的古人已經可以製作香腸了。

香腸的製作很簡單,就是把小腸給刮乾淨,留下腸衣,然後把肉剁碎,經過了研製和一些調料等等,填充到廠子之中,就可以了。

當然了,對於下水的製作,也有一定的方法,比如說大腸,只要用鹽來清洗去味,就可以製作出味道鮮美的大腸,這中間核心就在於鹽。

鹽在整個北宋,是被管制的物資,價格也較為昂貴,用鹽來清洗和醃製大腸,就如同後世,用牛奶洗衣服一樣的可笑,即便可以,也昂貴的嚇人。

在卡牌系統之中,鹽的侷限價格,可能只有市場上價格的十分之一,甚至是更低的,可是這玩意,不能拿出來使用,少量的,在家庭之中的使用海可以,如果苗家莊上了滷味,那就是數量龐大的,耗費的鹽也相當的驚人,全部用鹽來清洗,很容易被人多嘴雜的說出去,到時候,自然有鹽司過來詢問。

北宋之所以能夠收取那麼龐大的鹽稅,一個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北宋實行了最嚴格的鹽稅制度,對於私鹽的打擊力度,達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一旦引來鹽司,又說不清楚這些鹽的來源的話,問題可就大了。

穿越之前,趙信很喜歡吃大腸,苗家莊能夠每天使用20頭豬,每天的下水數量很龐大,只是大腸和一些難以清洗的部分,就數量巨大,暫時只能夠煮熟剁碎了餵豬或者

仔細尋找替代的方法,趙信已經開始嘗試了,還用處理豬肉的方法,輔助了一部分麵粉和少量的鹽,這些鹽的來源,當然是比較正規的,鹽的價格有些小貴,哪怕盡可能少放鹽,多放麵粉,平均清洗10斤大腸,都需要有半斤鹽,這個數量有些讓人吃不消。

到時候,大腸幾乎都是鹽來洗出來的,沒辦法,只好降低,大概是降低到了原來五分之一的程度,多用麵粉,看能夠不能夠把味道壓一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鹽和麵粉,滾水,料酒,醋和淘米水,這四者結合在一起,對於豬下水的味道去的還比較可以,達不到大量用鹽和麵粉來清洗的程度,卻可以把味道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後世,一些喜歡吃大腸的,更多的是喜歡吃大腸的那股髒氣,目前苗家莊,口味重的也有,有些家庭開始嘗試著煮著吃,可是效果不怎麼好,哪怕放了醬油煮了,味道還是比較衝。

紅燒是炒的工藝,暫時,還沒有的被趙信放出來。只能夠選擇用滷的方式,找到醬油之類,再加上的一部分的調味品,慢慢的調動滷味的味道。

滷味,作為後世一種簡單的菜餚,也是銷售量最廣的一個菜餚,一般的街道和聚居點,都有一到兩個滷味店,就是如此,製作容易,還味道不錯,吃的人多。

滷味的核心,也就是鹽和醬油,其他,就是一些增加香味的味道,而滷味,可以讓原來廢棄的,沒有辦法食用的東西,變成無上的美食,滷豬腳,豬皮,內臟,大腸,這些原來要麼餵豬,要麼只能夠硬著頭皮吃的肉類,也變成了可以上桌的菜餚。

當然了,現在有了一定的成果,香腸也做出來了,一部分豬心,豬肝等味道不是那麼強烈的,稍稍調製一下,也能夠吃,只不過是滷味不怎麼過關,味道浸入還不太好,如果放在莊戶人家自己吃還麼有問題,出來賣就不行了。

除了原有的木工和鐵器,苗家莊只是增加了饅頭包子和豬肉的一些產品,主要是香腸,肘子,還有煮熟的鹽水豬下水,這些早早就準備好了,同其他提前到的商家一起,準備迎接這個10天來,第一次的市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