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西夏跟遼國的關係,談不上親密,也談不上唇亡齒寒,真的要說唇亡齒寒的,應該是北宋和西夏,因為在三國之中,遼國明顯是最強大的。

可是偏偏,北宋跟西夏之間的矛盾更多,從仁宗即位,一直到神宗時期,百年的時間,兩國之間,爭鬥不休,幾乎誰都是抱著滅亡一方的想法,只不過對於西夏來說,是空想,這個空想,卻成為了拖垮北宋最大的禍首,跟明朝時候的女真是一樣的,北宋立國之間,花在西北的軍費,百年的時間,可能高達20億貫,這是一個可怕的,讓人膽寒的數字。

貫穿北宋的歷史,北宋和西夏之間的爭鬥不斷,西夏立國三戰,幾乎都是跟北宋打的,可是正式讓西夏穩定下來,還是在1044年西夏跟遼國一戰。

戰爭是起因很簡單,起初元昊請求遼國發兵協助自己共同攻宋,可是由於富弼使遼,安撫住了遼興宗,他沒有繼續出兵,反而要求元昊出兵幫助自己平定內部部族的叛亂。

元昊率領西夏軍隊的確照做了,幫了半天忙,遼興宗一點好處也沒有元昊,反倒把虜獲的戰利品都抱到了自己的營寨,元昊很生氣。緊接著遼國嫁給元昊的公主失寵,不久就過世了,元昊壓了很長時間才告訴遼興宗,這次輪到了遼興宗很生氣。

在雙方都很生氣之後,元昊又派人挑撥遼朝境內的部落叛亂,殺了遼興宗派來的使者,這一下徹底氣急了遼興宗。他決定教訓一下這個剛剛崛起的小兄弟,讓他知道得聽自己的話。

這一場戰爭,就這麼開啟了,遼國興兵十萬,氣勢洶洶的向西夏而來,動靜很大,卻被元昊用拖延戰術,先是敗退,引遼軍長驅直入之後,集中兵力進行決戰。

一戰之下,深入到了北部荒原的遼軍戰敗,10萬遼軍損失大半,包括蕭胡靚在內,大批大臣被俘,遼興宗狼狽而逃,這一戰是西夏大勝,可是元昊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選擇了正確的選擇,送還俘虜,並且繼續向遼國稱臣。

從此,西夏徹底站穩腳跟,在跟遼國的談判之中,佔據了一些優勢,從此之後,遼國跟西夏之間,再也沒有任何的戰爭,一直到遼國滅亡,七八十年之後,西夏才跟金國一戰。

西夏這一戰之後,終於從一個依附的勢力,變成了真正跟遼國有平等交流的勢力,甚至之後的眾多戰爭之中,哪怕西夏被北宋打的很慘,即將失敗的時候,遼國都會施壓,哪怕沒有真正動手,卻牽制住了北宋,讓北宋無法全力進攻西夏。

在三國之中,遼國一直都佔據心理的優勢,哪怕在1044年,敗給西夏,同樣沒有改變這種心理優勢,在水泥和稜堡出現之後,曾經擊敗過遼國的西夏,居然這麼輕易的,就要滅國了。

哪怕遼國再怎麼的遲鈍,從求救的公文上面就可以看出來,一封封的發來,越來越危機,許諾的條件也越來越高,之前還是納貢稱臣,現在,幾乎是準備依附了,這代表著什麼,滅國就在眼前。

就算遼國再怎麼短視,也不可能坐看西夏滅亡,唇亡齒寒算不上,西夏的遭遇,引起了遼國注意,正是這種關注,讓他們嚇了一跳。

遼國同樣是騎兵戰術,最多比西夏規模大一點,整體的兵力更高一點,可是看到這樣的鐵桶陣和層層突進,他們也沒辦法啊,真的代入到自己的身上,除了後退,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西夏只有五州之地,退無可退了就只能夠投降,遼國或許好一點,可是憑藉著國土的面積,撐到北宋撐不下去,這可能麼?恐怕連最激進的遼國將軍,也不認為,他們能夠依靠著國土,拖垮北宋。

北宋不用徹底的佔據遼國,只要拿下西夏,威壓吐蕃,再拿下幽雲十六州這些遼國領土之中最精華的部分,遼國就根本沒有反擊的能力,這些地盤,或許比西夏的大,可是也抗不了多久啊,一旦北宋恢復了漢唐江山,那麼遼國就真的是遊牧民族了,完全無法用的中央上國的名頭了。

鐵桶陣和水泥,成為整個北宋最可怕的軍事武器,這兩者之中的核心就是水泥,這一點,遼國和西夏,還是用了很長時間,耗費巨大才得到。

水泥的廉價性和出色的效能,可以跟北宋的防守能力珠聯璧合,讓這個武器成為了北宋的首選的,北宋也知道,在跟西夏和遼國戰鬥的時候,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是取勝的關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北宋的優勢是什麼,守城,可是守城,總要有城可守吧,深入內部,大城林立,無論是遼國,還是西夏,都攻不進來,甚至金國突然襲擊,攻破了開封,可是最終止步於長江前方,中原龐大的國土和一個個密集的城市,讓遊牧民族的鐵騎,無法順利的進入,金國如此,蒙古同樣如此,不是來自中東的回回炮的出現,或許他們面臨著城市的銅牆鐵壁的,依然只能夠望洋興嘆。

在這個時代,遼國和西夏的攻城能力,還沒有後來金國和蒙古的高度,北宋和西夏的爭奪,更多的就是在邊地,在一些草原和荒漠的地區,一些戰略要點的爭奪,幾乎是幾次反覆。

北宋如果取得優勢,就會建城,固守一片區域,把防線和戰線,大大的向前推進一步,西夏如果取得優勢,在攻破城市之後,第一個選擇就是毀城,有些地方,往復多年,城市建設和毀掉,不知道多少。

北宋軍方都知道,只要把城市建設好,連成鏈的話,西夏根本攻不下來,這是任何一個低階軍官都知道的事情,可是偏偏,北宋沒有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建設一個城市,耗費巨大,要堅固,不但使用各種磚石多,糯米漿還有人力也相當的龐大,除了城市,還有駐軍,1萬人,可以抵擋住5萬人的攻擊,可是超過5萬人就很難了,單獨一個城市就靡費巨大,如果駐軍夠多的話,那就更多了,這也是北宋後期,僅僅是一個西夏戰場,每年耗費就超過3000萬貫的根本原因。

現在,水泥出現了,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粘合性很重要,可是廉價才是重點,水泥砂漿的價格跟黃泥槳差不多的,紅磚的產量和廉價,比起土磚,只是稍稍上升了一個檔次,這樣的情況下,建城的成本,就在農戶人家土胚房的基礎上面,上升了不足50%。

這對於普通農戶而言,還是貴啊,因為哪怕多了50%,也不是普通農戶能夠承擔的,一文錢要掰成八瓣來花。可是對於北宋來說,便宜啊,建城的費用,可能只是之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一加一不等於,再加以也不等於三,說的就是這樣。

同樣地塊,建設一座城,跟建設三座城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座那叫扼守要害,很容易被大軍集火,可是三座城,不但駐兵的密度增加了,防禦強度可不是3那麼簡單,各種戰術更加靈活,三點成為一個固定的點,並且成為了一個防禦面。

點的防守,容易拔除,可是面的防守要怎麼應對呢?面對著體系化,互相呼應,完全可以以任何一點為固定的支撐,吸引敵軍,然後另外兩點,或者包抄,或者破襲,中國的兵法韜略之下,能夠做的手腳,能夠產生的變數,可就巨大了。

水泥和紅磚,可以把以前建設城市的費用,降低三成,這一點,對於大規模興建西北防禦北宋來說,是天然的好消息的,哪怕沒有稜堡,水泥的出現,讓本就適合守城北宋,現在就更進一步了。

趙信就這麼的算了麼,他深深知道,封建社會,無論是漢唐還是北宋,他們在防禦上面,都是有誤區的,他們不但加固了城防,也把城市作為了一個區域的核心,也就是說,城市的軍事用途只是一部分,還有相當部分的民用用途。

相反,歐洲卻走上了另外的一條路,城市是城市,除非是類似首都這樣的,或者是區域核心城市,這樣的相對較少,可能100座城市才有一個,是軍民一體的,不但民用設施相當的龐大,連軍事設施也是如此。

除了這些之外,大部分城市,確切的說是城堡,全部是單獨的軍事用途的。

也就是說,這個城堡之中,很少駐紮的平民,最多就是騎士以上貴族和他們的家眷,剩下全部都是專門的武裝力量。

專業,代表著強大,歷史上圍城的慘劇,或多或少跟內部有平民有關,當所有糧食都吃光了的,最終不是軍心盡喪的城破,就是吃人的喪心病狂。

打個比方吧,一個3萬人的城市,只有5000駐軍,跟一個7000駐軍,一個平民沒有的城市,在糧食一樣的前提下,誰守衛的時間長。

邊境軍州,特別是新附的區域,軍民結合完全沒有必要,城市起不到多少軍民結合作用,反倒不如專業的軍事用途。

在專業軍事用途的城堡之中,趙信當然知道古代城堡最可怕的稜堡,趙信在送上水泥的同時,還把最適合水泥的稜堡拿出來,兩者珠聯璧合之下,立刻變成了喪心病狂的組合。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