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仁宗除了下了中旨,讓韓琦和歐陽修保護孫吉之外,在也準備了一系列的動作,背後是什麼人,他已經心中有數了,王德用就繼續的折騰,其他人,也不能讓他們好過了,最少說派系之中,已經暴露出來的,不能讓他們閒著,必須要折騰起來。

仁宗也清楚,他能夠做到的有限,甚至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影響到整個政局的穩定,甚至已經發現的也不是全部,可是不做點什麼,就對不起這些人對他的傷害。

暫時,仁宗還沒有想明白,到底要怎麼繼續保護趙昕,不過,在他把禁宮都清理乾淨,給禁宮一個良好的環境之後,還是準備讓趙昕回來。

在禁宮之中,起碼不會遇到像保州兵變這樣的事情,如果能夠在東京汴梁鼓動造反,連仁宗這個皇帝都能夠被拉下馬,更別說一個區區皇子了,對於這一點,仁宗是相當有信心的。

就在東京汴梁,因為韓琦和孫吉一封奏報,暗流湧動,一系列的命令開始頒佈,一部分人比使喚的厲害,經常是一個任務還沒有最終完成,另外一個命令也跟著下達,疲於奔命的跑。

在苗家莊,趙信正在考慮同樣的事情,他很清楚,接下來是一個關鍵的點,決定他接下來的發展。

他很清楚,可能他不能在苗家莊待了,必須要會到東京汴梁,這恰恰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雖然說回去之後,會相當的安全,以仁宗的佈置,加上他的聰明才智,一些陰謀詭計不可能威脅到他,可是他自己也被限制住了。

再怎麼說,他還是一個孩子,一個只有四五歲,在尋常人看來,根本不頂用的毛孩子,可是他心中蘊含的東西,足以改變整個北宋,甚至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他需要時間,需要人員,需要一個展示能力的天地。

可是,身份方面,又不能放棄,皇子的身份,還是仁宗唯一兒子的身份,讓他基本上不用擔心什麼天花板,或者強取豪奪之類,可是為了這個身份,浪費10年,甚至是15年的時間,這合適麼?

矛盾的心理,讓趙信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夠有一點算一天,慢慢的等待。

韓琦帶著大軍進入到保州,苗家莊恢復了平靜,包子生意和肥皂生意,也重新開啟了,只不過數量沒有很大,相反還萎縮了不少。

整個保州的人口,是一下子去掉了7成左右,剩下的,也都貧苦不一,如果不是朝廷的賑濟,就要出事情了。

在解決了保州兵變之後,對於錢,就沒有什麼緊迫性了,包子和肥皂,能夠換來一定數量的資金,支持者卡牌系統和有關的研究繼續下去,已經可以了。

這其中,特別要說一下水泥,從拿給孫吉稜堡的圖紙,並且藉著孫吉的手,把這個稜堡交給了韓琦之後,趙信就已經知道,北宋高層肯定會大幅度的修建稜堡。

建造稜堡的關鍵性物資,紅磚和水泥,紅磚好辦,從水冷變成風冷,改變一下磚窯,稍稍的普及一下,介紹一下幾個關鍵的點,就可以了,以前的青磚窯,很大可能能夠轉換成紅磚窯。

磚頭上面不成問題,關鍵就是水泥和鋼鐵,前者是必要的,整個北宋,也只有苗家莊掌握,是建設稜堡的根本,少了它,稜堡就根本建設不起來。

後者的鋼鐵也很重要,甚至是稜堡之中,造價最大的地方,北宋的產量已經不小,在小規模的建設稜堡之中,是可以使用的,其中,只要不接觸水的大部分支撐,可以用毛竹來取代。

雖然後世對毛竹,竹篾作為骨幹的工程,被稱之為豆腐渣工程,可是只要不潮,多雨,蘸水,這樣的毛竹,柔韌性和強度是都夠的。

西北是設麼地方,這個時代,西北的環境,遠比21世紀好的多,可是也是乾燥多雨,這不是環境造成的,這是氣候條件造成的,這裡,毛竹有天然的用武之地。

毛竹跟鋼鐵相比,便宜了許多,也容易生長,竹類是生長速度最快的,一個60英尺的樹木,可能要60年的時間,可是對於竹子來說,有適宜的環境,比如說下雨,可能就只需要59天,有時候,一天能夠長1.5米,可怕的要命。

中國南方,有大片大片的竹子產地,以前這些毛竹,沒有太大的作用,做成一些手工藝品,根本用不到,可是一旦稜堡大規模的建設,肯定要大量使用,這等於說節約了成本。

鋼鐵,未來也會研究,無論是冷兵器時代,還是熱武器時代,鋼鐵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系,趙信哪怕對他們瞭解不高,可是土製的小高爐還是可以做到。

這些在21世紀,被稱為高能耗,低產出的高爐,在這個時代,在公元11世紀,那絕對是先進,有了這個,一定會把鋼鐵的價格壓低下來。

研究的方向,更多的還是水泥。

水泥是唯一一個沒有先例,雖然在燒製陶瓷的上面,有一定的共同之處,可是完全是一個不同的新的行當。

好在,水泥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在有了標準的配方,並且生產出水泥之後,研究新式水泥的活動,實際上是停止。

在熱武器沒有出現和普及的前提下,貿然研究新式的水泥,那是沒有什麼作用的,你用鐵錘砸不開,跟用火炮砸不開,這在熱武器時代,是兩個概念,可是在冷兵器時代下,都是砸不開,強度更高的話,那就溢位了,沒用了。

可想而知,未來稜堡時代,甚至是大建設時代,對於水泥的需求量是多麼的可怕。

好在,只要配方弄出來,擴大基本上,不存在什麼問題,用更高高爐,用更加方便的研磨工具,趙信甚至奢侈到,利用一些隕鐵構成鋼磨的基本構造,用一點點的雕琢,整合出了研磨工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最簡單的機械傳送件的,粉碎機,就是硬度更高的鐵或者是鋼,用來粉碎石灰和一些水泥的熟料,讓他更加的粉末化,更加的好用。

在沒有動力,沒有蒸汽機,沒有電的前提下,水力和人力,就成了基本的選擇了。

水車是最簡單的工具,在木匠們的支援下,在趙信用隕鐵提供了關鍵的中軸,水車的興建,已經不成問題了的,不但解決了碾磨和動力的問題,也帶來了不錯的灌溉問題。

苗家莊被重新規劃,一些曲塘被挖掘出來,水車在水流的帶動下,灌入到這些渠道之中,本身只有河邊,或者是很近的地方,才可以水澆地,現在,在完善的溝渠之下,完成了整個苗家莊水澆地的改變,僅此一項,苗家莊未來的糧食收入,就會翻幾個臺階。

一部分水車被用來榨油或者磨面,形成了一些作坊,可是更多的,就是用在水泥工坊之中。

水力的大部分的利用,把孫吉等人解放出來,當然了,為了避免沒有水的地方,整個中原地帶,水資源較為豐富,水力可以利用,可是如果放在西北,那就不行了。

如果說要大規模的普及稜堡,當然不能在中原建設水泥廠和磚廠,這些都是建築材料,比起糧食什麼的,要沉重許多,這個時代,沒有後世發達的物流,最好,也是最節約的方法,就是在到當地興建,運輸距離最好不要超過200裡。

關於水泥的研究,進行的相當的順暢,擴大的高爐,增加水力和人力的機器,極大的節約了人手,水泥已經從最開始的小批量生產到中等程度的生產,一個小型的水泥窯出現了。

水泥已經擁有了量產可能性,一個個的技術被攻克,一連串加強生產,降低能耗和消耗的技術出現,這些都作用到了實際之中。

在卡牌系統之中,關於水泥的價格也飛速的下降,達到了之前3成的程度,也就是說看原來的水泥的價格,跟現在相比,是三倍。

更低的成本,帶來更高的收益,也會讓稜堡的價格有較大的減少,跟預想的不一樣,最終只有一成,使用量最大的水泥和磚頭,不是稜堡價格的主體。

磚頭沒什麼好說的,紅磚一出來,就比青磚廉價,可是小規模生產跟大規模生產,不像是水泥那樣的明顯,畢竟使用的材料都是黏土,煤炭,這兩樣,在這個時代,相當的廉價,至於人工,在苗家莊比較高,在別處,可以忽略不計,北宋擁有著天然的工人,廂軍,而且只要需要,隨時都可以擴大到數倍,甚至是十幾倍的程度。

水泥和磚頭兩者加起來,稜堡的價格下降了1成半,也就是說,原來3000貫左右的成本,現在降低到了2550貫左右,看起來不多,一旦稜堡的數量足夠多的前提下,這個節約的數量也不少。

實際上,趙信很清楚,這個對於稜堡的降低,已經到達極限了,原材料的降低,不是那麼容易,以後如果再繼續降低,就需要統籌上面,如何讓人都最大限度的發揮他的作用,把工程分成不同的斷,最終協同的完成,這個方面做好了,稜堡的價格也能夠降低。

這點趙信並不清楚,他最多隻能夠按照他所瞭解的東西,還有一定的經驗方面,做出一些提點,未來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還要看那些施工者。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