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全部留下!”這真的是石破天驚的一句話,剛剛這些人的推薦,有些是真的有關係,有些只是胡說八道,一部分人甚至只是給汝南郡王添堵,誰也沒有想到,仁宗並沒有多說什麼,直接就這麼同意了,全部都留下,全部都同意了。

大臣們還弄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難不成仁宗得了什麼失心瘋?把推選的人都給留下來,不是在制造矛盾麼?

“不行,這不合規矩!”說話的是趙允讓,他再也忍不住了,他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是針對他的,直覺告訴他,這件事情不對,稍稍不慎,說不定,他的兒子就失去了唯一的繼承權,這是他一直的起點,他不會不允許的。

“不合什麼規矩?”仁宗的話語突然的提高了,直視趙允讓,眼神之中的凜然,讓趙允讓都有些膽寒。

趙允讓想要說是祖宗成法,可是整個北宋,還沒有出現過繼,雖然說,太宗繼位,是兄死弟及,卻也是親兄弟,也就是他年少時候經歷過,當時真宗把他納入皇宮,只不過,伴隨著仁宗的出生,一切如同鏡花水月一樣。

這也是他永遠的怨念,這也是這一輩子瘋狂濫權的根本原因,他成為了權力極大的汝南郡王,兒子趙宗實也成為了嗣子,可是皇位給他們還是五官。

這一切,都在趙昕面前,變得那麼的無力,他所遭遇的一切,他的兒子也要重新的遭遇一次,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這也是鋌而走險的根本原因。

現在,不知道是什麼運勢到了,趙昕哪怕沒死,也變成死了,趙宗實有極大的機會,成為那個皇位繼承人,哪怕他親自出馬的,也必須抓住這個機會。

看著仁宗和汝南郡王的針鋒相對,所有知情者都默不作聲,他們感覺到很奇怪的地方,就在於,為什麼趙昕會假死,為什麼仁宗跟汝南郡王會達成一致的看法,原來,汝南郡王求得是嗣子的位置,而仁宗在這裡等待著,好精妙的佈置,好可怕的兩個人。

汝南郡王最終有些遲疑的憋出來兩個字:“身份!”

“身份?”仁宗突然大笑道:“難道身份都不同麼,那麼要不要請出諸位宗親,過來評價評價,他們的身份,跟你的身份,到底有什麼不同!”

宗親?汝南郡王的臉色大變,他突然明白了仁宗的用意,他的這個宗正,是就站在皇帝的天然對立面,因為皇帝肯定想要削減宗室的投入,壓縮宗室的權利,必須要有一個宗正跟他抗衡,宗親們的支援,是他的力量來源。

現在,他發現,他的力量似乎要消失了,眼前他帶領著宗親們跟皇帝爭奪,他天然就獲得了宗親的支援,哪怕他的兒子成為繼承人,宗親們也會支援,因為跟他更親近一點。

當仁宗提出了這個意見之後,代表著什麼,所有合適的,被推舉出來的,都有權利,哪怕再好的關係,別人當皇帝,總沒有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好,以前堅固的同盟,在一瞬間,就灰飛煙滅了,人都是自私的。

汝南郡王臉色慘白,他甚至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其他看熱鬧的宰輔們,聰明一點的,已經明白了,他們卻不多插嘴一句,不是敢不敢的問題,是有沒有必要的問題,繼承問題這是國本,如果提出來讓他們來看看,他們或許會說出來,現在只是一個資格問題,他們怎麼會輕易涉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到所有人都不說話,在把所有人的眼神都納入到其中之後,仁宗平靜的說道:“因為子嗣不暢的關係,關於國本的問題,幾經波折,出了不少的事情,我決定,在宗室近支之中,根據推薦,擇優選擇8到10名宗室優秀弟子,10歲以下,用5年的時間進行培養,然後用5年的時間來考察,擇優選擇繼承人!”

這句話一處,汝南郡王徹底的失落了,他完全沒有想到,自以為仁宗失心瘋一樣的宣佈趙昕的死,跟他做了交換,最終會得到這個結果,8-10人,代表著什麼,著代表著他的兒子繼承的機率只有八分之一,或者是十分之一。

趙允讓可不會奢望,仁宗會把名額都弄到他家,之前提出來的選擇,那個不是皇家近親。

近支又不是他一個,仁宗朝又是比較特別,仁宗沒有親兄弟,真宗只有他這麼一個兒子,也就是說,除了早封的王爺之外,其他的絕大多數都是郡王,特別是當楚王薨了之後,現在都是郡王。

真宗只有一個兒子,那麼太宗呢,趙允讓是太宗四子的兒子,只是趙允讓本身,就有兩個兄弟,真宗更是有9個兄弟,如果再追述到太宗,那就更多了,如果從這個方面來選擇的話,整個宗室,能夠選擇的,恐怕不下百人。

這樣的情況之下,怎麼可能有他的機會。

實際上,不但是汝南郡王在想,其他人也在想,可是沒有,別說是宋朝,就算是其他皇朝,都沒有先例,只不過,這沒辦法反駁。

都是近支,難不成,同樣是太宗重孫,誰比誰近。

因為真宗只有仁宗一個孩子,嫡系也就是趙昕,趙昕死了,連近支的堂兄弟都沒有,只有同樣一個曾祖父的。一個曾祖父,誰比誰金,別說什麼汝南郡王曾經被真宗養育,這說不上來,也不能擺出來當做例子。

趙允讓的心情是崩潰的,他自以為強大的實力,在仁宗這麼一番話之下,已經灰飛煙滅了,最強大的宗正和宗室的力量,當8個強大的宗親,為了自己的兒子各自為戰的時候,宗室就是一盤散沙。

同時,因為趙昕身死之後,聚集在他周圍的這一批人員,數量龐大,遍佈在朝堂各處的這些中低級官員,這本來是他巨大的支援力量,也會伴隨著仁宗的宣佈而灰飛煙滅。

現在繼承人不是他一個人,而是8個人,想要說服他們放棄,那是肯定不能的,8個宗室,還都是近支,肯定是勢力更大的可以加入,他們本來沒機會,現在變成有機會,怎麼不全力爭取。

一個驚人的想法,在趙允讓的心中升起,難道,從一開始,仁宗就是故意的。

無論是趙昕,還是趙宗實,都是仁宗所無法控制的,仁宗沒有足夠多的子嗣,不可能在子嗣之中找平衡,之前也是決定趙宗實一個,可是現在,不知道他怎麼想通了,提出了這麼一個方案。

看起來是沒有問題,擇優選擇,皇帝還能夠擇優來選擇,這可是開天闢地的大事,以前是沒有這個能力,畢竟,嫡庶長幼,這些分別,直接把選擇權放在很窄。

現在,仁宗讓趙昕這個正排的皇子退出,成為一個侯,反倒是把這個皇位的位置解放出來了,從宗室之中,挑選出來8到10個,這樣選擇的範圍本身就相當的寬泛,在經過系統的教育,相信有皇位作為激勵,就算他們不想學,他們的家人,也會逼著他們的,這樣還真的就能夠選擇出合適的。

於大臣們而言,心中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他們不知道這件事情是好是壞,又不是現在就選擇太子,只是提供一個選擇儲君的方法,只要在身份上沒有問題,誰也說不出什麼。

都是太宗的子孫,誰比誰近多少,肉爛到一個鍋裡了,反正都是人家老趙家的事情,他們過渡的涉足到其中,反倒是有了不好的影響。

一些聰明的,甚至看好戲一樣的看著汝南郡王,機關算盡太聰明,汝南郡王的小動作,不少大家族都是心知肚明的,只不過沒有影響到他,保州兵變跟他牽扯起來,著實有些石破天驚的,可是那有什麼用,仁宗這一招可真的是棋高一著啊。

一些比較正值的,沒有想那麼多,比如說范仲淹,就首先表示贊同,一個英明的皇帝,對於北宋來說,那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合理的制度要想得到延續,沒有一個合格的繼任者,那是不行。

很多時候朝政就是因為朝令夕改而造成,比如說,太祖,太宗,再比如說,現在沒有出現的神宗,王安石的變法,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果神宗一直都推動下去,未必一定會讓北宋的弊病盡去,可是一定程度上面,不會變成後來的樣子。

可是神宗死了,高太后對於王安石採用了全盤的否定,加上司馬光,最終最大的斷裂開始了,北宋後期,進入到了黨爭的時代的,正直的,有操守的,根本無法在這個政治環境之下成長起來,反倒是這些牛鬼蛇神更多了一點,這些直接影響了之後的局面。

從這個意義上面說,這一個制度是有積極的意義的,可是沒有卵用,以後的皇帝,是不是還會如同仁宗這樣,生幾個都活不下來一個,就算是有幾個,也不可能這麼選,都是兒子,難不成真的不論感情,直接的依靠能力麼?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麼清晰,這麼明確的意見,最終,只是一個特例而已。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