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冶煉的改變,進行了一段時間,雖然還沒有徹底的完成,卻已經擁有了應用的基礎,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冶煉同樣是如此。

未來,只要定海軍初步的發展起來,擁有了一個城市的基礎的時候,趙信肯定會對冶鐵高爐進行建造,註定要被淘汰的落後技術,趙信也是差不多就行了的。

第一批人員已經陸續上船,還有一些手續需要完善,保州現在,負責的是歐陽修。

歐陽修來到保州之後,跟趙信的交流很少,卻還是知道趙信是誰,他甚至提前知道的,不過是幾千人的遷徙,他大手一揮,寫下了通關文書。

一切就緒,只欠東風了,趙信再也不是孤身一人的穿越者,而是有數萬,甚至是數十萬的追隨者。

離開了保州城,趙信專門去看了韓琦,保州候的身份,讓他沒有怎麼通報就見到了韓琦,韓琦有些落寞,趙信知道是為什麼。

慶曆四年,發生了許多的大事,有上升到國與國關係的,也同樣有關羽朝廷時局的。

跟韓琦關係最大的,就是變法的結束,從慶曆三年開始變法,只是支援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實際上,在韓琦被派往保州的時候,就有些苗頭了了。

保州兵變立下大功,哪怕有趙信分潤功勞,他都是作為軍事方面的統帥,順利的,在短時間之中,就解決了保州兵變,這一點的功勞,誰也搶不走,應該回京遭到重用,可是按照他的渠道得到的訊息,哪怕現在的朝堂,因為立儲的事情,變得有些混亂不堪,也應該透過關於他的任命,可是這個任命遲遲沒有下達。

遲則生變,韓琦現在的資歷,不可能現在就接樞密院使這個職務,可是迴歸朝堂,哪怕還是為樞密副使這個職務,也可以為新法更加做一定的幫助。

沒有,任何訊息都,一直都懸空,甚至是新法大部分的官員的權利,都開始被削弱,最開始是以立儲,和其他的事情的,韓琦是何等的敏銳,他很快就看出來了這其中的不同。

仁宗的心變了的。

北宋的朝局,就是這麼的奇怪,皇帝被大臣們的權利限制,皇帝不能夠決定一個大臣的生死,卻可以決定一個大臣的權力,看起來很矛盾,實際上,一點都不矛盾。

皇帝想要無故處罰,甚至決定一個大臣的生死的時候,這是關係到了大宋的基本國策,刑不上士大夫,官家於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個鐵律,一定會遭到所有士大夫反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樣的話,當皇權跟相權,起了根本的衝突的餓時候,對於皇帝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他也不可能透過這樣的旨意。

可是針對相權,在不動用國本的情況下,對相權進行調整,確切的說,是讓誰當首相,讓誰不當,卻是可以由皇帝決定的,任何一個首相都有反對者,都是一方勢力,只要因利是導,這一點還是比較容易的。

這也是仁宗在位期間,首相不停的改變的根本原因,從仁宗看中范仲淹,委以重任,調回中樞,到現在,仁宗心態改變,開始逐步的清理新法的羽翼,韓琦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可是偏偏,他卻沒有辦法,新法的根基很淺,為首的范仲淹,雖然揹負天下名望,卻只是一個樞密副使,甚至因為品格的關係,只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一個新晉的韓琦,都可以成為中堅,完全沒有一個可以成為中流砥柱人員。

一切新法的實行,都是依託著皇帝的支援,一旦皇帝的心態改變,新法也就成為無根之木了。

韓琦感覺自己,如同網在網中的蝴蝶,越是掙扎,網就拉的越緊。

“看來韓相是很不甘心!”趙信對於韓琦心中的想法,是心知肚明的,也就是年輕的官員才有這樣的毛病,有追求,有渴望,有堅持,一旦積年日久,那麼就只剩下對權利的渴望了。

果然,韓琦點點頭說道:“是啊,都到了這番天地了,還有什麼可以退的。”

“不,希文先生有些太著急了,治大國若烹小鮮,走的太急會扯到蛋。”

兩句話,一句話精妙深入,是道德經之中的文字,帶著濃濃的文采,另外一句,粗俗不堪,讓人難以嚴明,可是兩者結合在一起,卻也不無道理。

韓琦實際上,也感覺到了有些不對,可是怎麼不對,他說不清楚,章得象和賈朝昌他們最開始支援新法,可是慢慢的,他們似乎懈怠了,有些投機耍滑。

得到了仁宗的認可,范仲淹可以主持新法,是實際上的宰相,真正的首輔是的章得象,輔相是賈朝昌,韓琦和范仲淹都是一樣,樞密院副使,跟真正的宰輔,還差太遠。

這兩個人一個人是首相,一個人是副相,是朝廷之中的中堅,哪怕仁宗看中范仲淹,把他推上了位置,可是名義上,這兩者身份,遠在範希文之上,這讓韓琦有些擔心。

這也是感覺到了掣肘之後,范仲淹急於獲得權力的根本,所以提出了改變科舉,並且對於貴族的蒙蔭之類的,進行了一系列的限制。

實際上,之前的變法都觸及到了一部分人的權利,卻不嚴重,一直到了這個改變科舉。

科舉是北宋的大事,或者說,是唐之後,每一個王朝的大事,選拔人才,為朝廷輸送新血,改變朝廷格局,這些都要由科舉完成,可是這一次的改變,不管范仲淹是否動用私心,都極大刺激了文官集團和身後的皇帝。

每一個變法者,面對著掣肘,他們能夠做出來的選擇都是唯一的,用擴大相權,擴大權力,來獲得力量,不同的是,王安石成功了,他在新法的實行過程之中幾乎是一己之力,控制了整個朝堂,因此遭到了眾多大佬的反對,然後當神宗一死,高皇后掌權之後,直接一翻到底。

可是仁宗對於朝堂的控制,對於政治的敏感,遠在神宗之上,既然發現了問題所在,迅速淡化的處理,哪怕對於范仲淹,對於新法,還是保佑著很高的期許,可是他依然毫不猶豫的決定,放棄變法,迅速讓朝廷迴歸到正常的環境之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