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整個煉製的步驟,看起來非常的繁瑣,可是實際上,就是作為胚子的鐵刀,作為新增的鋼條,鋼條相當的少,大概不到一兩的樣子,把鋼條熔鑄到胚子上面,也比想象之中,耗費的更少的。

以往打造一個菜刀,最重要的就是成型的過程之中,現在本身就有的形狀,只用把鋼條融入其中就好了,烈火焚燒之下,熟練的鐵匠門,最多一刻鍾就差不多了,這代表著什麼,一個上午的時間說不定,就是十把左右。

實際上,效率就是這麼的快,張小寶還不算熟練,一個上午2個多時辰的時間,完成了11把,而最多的一個,曾經在苗家莊待過的大匠,完成了21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樣下來,一天下來,可能一個人最多,能夠完成80把,甚至是更多。

這不是天方夜譚,這是真實出現的,在大規模鍛造已經展現出了工業的實力的前提下,個人的效率是會顯著的增加的,後世一個小小的加工廠,一年都可以生產60萬套菜刀,那不是單獨一個的,那是一套包括幾個刀具,剪子,磨刀石在內最少五六個。

菜刀是最簡單的,也是銷量最大的,然後就是剪刀,一些常見的刀具,這些跟菜刀是一脈相承,只是稍稍調整,就可以進行加工了。

在菜刀有了一定數量之後,就開始了另外一個大類,農具類,主要是鋤頭和鐵鍬。

這兩個大類,實際上,在整個北宋,並不多見,菜刀之類的,大部分家庭都必須有,因為切菜,總不能用木頭,或者別的材質吧,再加上菜刀不貴,小一點的,也就是兩三斤,不超過300文,可是出頭和鐵鍬就不一樣了,因為是農具,經常在耕地的時候使用,稍稍差一點的,就容易磨損,必須要上好的,可是上好的,價格就貴了很多。

鐵作為根本,然後加入表面的鋼,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甚至因為材質的關係,可以把出頭和鐵鍬的,弄得相當的輕薄,最輕薄的,甚至一把出頭尖頭,一把鐵鍬頭,就是兩斤左右。

至於效果,還真的是不錯,鋒利程度上面,效率上面,都比以前喲了較大的提升,特別是耕地用的犁,本身他的木質結構就較多,現在加入了一些鐵質的部件,在加上了鋒利的刃,頓時,效能更上了一個臺階,在耕地之中使用的時候,磨損很小,可以長期使用。

鐵的硬度才4,鋼卻可以達到5.5以上,不要小看這麼1.5點的提升的,帶來的硬度上面的提升,非常的好,而且付出的成本也不高。

關鍵還是在於鋼鐵本身的成本,鐵的成本降低到了30文以內,鋼降低的就更多了,原來最少在300文一斤的鋼,一下子可以降低到了65文左右,比起鐵還是貴了一杯,可是也就是原來的鐵的成本,最關鍵的是,這樣的新增的不多。

拿一把很寬厚,同時也比較大的菜刀來說,一斤左右的重量,在鋒刃的地方,使用了大概一兩左右的鋼,成本也就是44文,加上工錢,費用,其他的,也不會超過60文,可是原來一把的鐵刀,價格可是在300文以上的。

300文的菜刀,是怎麼樣的,那是最低階的鐵匠打造出來的,只能夠稱之為鐵刀而已,稍微一些名牌一點的,比如說實力更高的鐵匠打造出來的,也差不多在800到1貫左右的,這樣菜刀都可以賣的很好,現在100到150文左右的,質量上面,趕得上之前的名牌,當然銷售的前景好了。

菜刀,這是每一個家庭都需要使用的,之前價格較高,原因就在於重量,一般的使用的菜刀,最少也在3斤鐵左右,因為太少的話,這個刀磨損的就有些太快了,使用一段時間,就必須要磨製的,可是有了鋼刃,就可以做的較為的輕薄。

在鐵匠工坊,最大的菜刀他的重量大概是1.2斤左右的,最小的只有6兩多,其中還要扣除木頭柄子的一二兩的重量,這種情況下,使用少了成本就低了。

不是每一個人願意使用沉重的菜刀,雖然說,切菜對於廚師而言,是一個基本功,可是長期積年累月的使用使用,輕一點,而且不是請一點半點他們使用取來,就比較的方便了,也相當的輕薄,適合大部分人的使用。

菜刀,廚房之中的各種刀具的,農具,還有一些生活的用品,一些鐵鍬鏟子之類額,還有其他一些東西,這就是冶煉廠現在的主力了,可以說,只要是日常生活之中,經常用到,都會生產。

不過,對於作坊來說,不可能每天都生產,因為熔鍊和建模,這個需要時間,一次性完成兩三萬個模,然後夠一段時間的使用,接下來再建模。

在趙信在的時候,要把每一個步驟都走一遍,最少說,短時間,在對於冶煉沒有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不會開啟一些新產品的。

這些調整都是細微之間的調整,從建模,到成型,再到專門的生產線,一步步的生產,看起來有些不起眼的一個個的步驟,居然到了最後,讓效率大增。

原來一個鐵匠小組,一天最多就是50把菜刀,還是不停的,從早晨到晚上,不眠不休的額進行,可是用了一部分的工具,甚至連建模,都是有專門的機器,這樣極大的加大了效率,一般一個7人的小組,一天可以完成的500把左右的菜刀,平均每一個人都超過了70把,也不是太累,一些體力的,或者是耗費較大的活,都是由輔助裝置幫助,極大的增加了效率的。

單純到每一把菜刀上面,實際上的工錢,是在減少,一般的鐵匠,打造一把菜刀,起碼也要60文到80文的工錢,可是在這裡只有15文左右,看起來,單純一把刀,他們的收入是減少了,大幅度的減少,可是架不住多啊,這樣算下來,一個人一天,就差不多是1050文。

每天的純收入超過一貫,這還是平均收入,大匠們肯定要多拿一點,他們是整個小組的靈魂,沒有他們,小組就撐不起來,然後是幫工,最後是一些掃尾的或者體力。

可是最終算下來,大匠大概在每天1.8貫左右,幫工是1貫,其他的人300文,看起來差距是很大,大匠幾乎是普通幫工的6倍,可是對於普通幫工來說,一個月9貫的收入,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他們那裡能夠在北宋找到,更好的,待遇更高的活去。

這只是一個開始,只是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調整,以降低勞動成本,提升生產力,讓這些鐵匠高興的是,對於生產的調整還在繼續,各種各樣的調整,各種各樣方位的調整的,雖然有些討厭,有些煩,有時候剛剛熟悉了一個生產步驟,很快的,又調整了這個生產步驟,讓人有些無法適從。

不過這樣的調整,除了最開始的時候,有人有些微詞之外,後來,就沒有人的反對的,因為每一次調整,看起來簡單的步驟調整,讓最後的生產效率,有了巨大無比的提升,整體的幅度不大,可是都在進步,在剛剛抵達,最初的時候,每一個人平均每天就是70把,現在,都提升到了85把了。

每多一把菜刀,就代表著15文的利益,這筆錢可真的不少了,多了2成,代表著他們的收入又提升了。

趙信一直以來,對於底層的工匠待遇都不錯,王松似乎提過,對於工匠們的待遇太好了,應該降低一點,讓一把菜刀的工錢降低到5文,甚至是3文就可以了。

以現在平均每天85把左右的速度,就算是降低到3文,工匠們平均240文,大匠多一點,差不多可以拿到400多到500文,跟他們之前相比,也是有足夠的利益,平均一個月也超過12貫,這幾乎是一個官員的收入。

可是趙信並不在意,這又不是的機械化大生產,更多的是依託著手工,他們已經透過成本和控制,把造價降低下來了,一把8兩左右的菜刀,成本大概是35文,加上15文的工錢,最終也才50文,翻上3倍,就是150文,運河上面便利的水運,一路上的運輸和銷售成本根本不高,一個200料的沙船,就可以運輸幾萬,甚至是十幾萬把鐵器,沒有必要壓榨。

更高的待遇,不代表著他損失,只不過在合理的區間之中,給與他們利益,這在後世非常正常。

而給予的利益,也不是就給他們了,沒人是葛朗臺,死守著錢不花,現在在大名府還不起眼,未來到定海軍,那是一個島嶼,一個被他重新規劃的城市,那裡面的商業和其他活動,才是全部有他來控制,到時候,這些發下去的錢,會形成一個市場,一個龐大的,擁有者購買力的市場,如何把市場之中的錢推動和流通起來,才是重點。

相對於把心思花在工人們的這些微薄的工資上面,趙信更願意看到整個工廠的向好,在初步的奠定了基礎,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規則和生產的方法了之後,趙信又提出了一個獎勵。

每一個對生產環節,後勤環節,提出有利的意見的,都可以得到獎勵,從500文到500貫不等,看效果和提升情況來獎勵。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