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時間趕的非常的喬,在曹劌的奏摺和實物,被第一時間送到了樞密院,此時,韓琦正在樞密院述職,甚至此時此刻,他正在樞密院之中。

從韓琦離開保州,到現在,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按理說,韓琦應該已經完成了述職,前往陝西了。

可是韓琦還留下來,作為一個樞密副使,負責保州平叛,去了差不多大半年的時間,本職工作有人兼任,卻有一些必須要他處理的東西。

哪怕他的目標定下了,陝西四路總管,可是樞密院副使這個職務,還是要兼著,否則,就壓制不住下面的驕兵悍將,那有哪些在隴西的轉運使。

雖然人在京城,可是一些準備已經開始了,因為搬遷的關係,苗家莊的水泥生產是停下來了,但是他還是要求,把所有的水泥裝船,運往西北,其中要走水路轉向陸路,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

苗家莊剩餘的水泥,足以修建10處稜堡,這個靈活運用起來,會在西夏跟北宋的邊界上面,形成一道屏障。

從農耕民族跟遊牧民族的爭奪開始,爭鬥的大方向就是限制和反限制。

遊牧民族的最佳方法,就是避開重兵把守的地方,大範圍迂迴,攻其不備,從匈奴,到契丹,到蒙古,再到後來的滿清,無不是如此。

農耕民族的做法則是,增加攻擊力,限制對手的大範圍迂迴,大部分的前提下,建立堡壘,層層防護的鐵壁戰術,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哪怕農耕民族比遊牧民族的生產力更加的先進,可是興建大規模的城堡這一點,還是有些超出了的。

雙方的對比不均等,你限制了這邊,馬是長腿的,除非你能夠如同長城一樣,把整個北方給守衛一遍,可是就算如此,年久失修或者是的王朝更迭,也會產生問題,明末滿清幾次入關,不都是在蒙古附近,繞過正面防禦,迂迴進來的。

稜堡不一樣的,單體強大,不同於長城必須處處設防,他只要形成相對密集的網路,就可以限制敵方大規模的入侵,在有防備的前提下,稜堡的防護力,又比的長城高的多,說白了,300人的抵擋3萬人,也不是痴人說夢。

如果可以,韓琦甚至想要在的西北,建設成千上萬個稜堡,按照一個稜堡1000貫左右,1000個也不過是100萬貫,總量看起來多,可是只要30萬的軍隊和100萬前期費用,後期只要支撐起30萬的軍費,西夏再想寇邊的,那就必然會撞得頭破血流。

可惜,沒有後續跟上,他也不可能攜帶100萬前去,不過作為樞密副使,作為朝堂高官,他還是有他的渠道,帶錢是肯定,葉清臣在不多的撥款之中,給他撥款了20萬,這是除了軍費的正常支出之外,又讓他帶去。

這筆錢很不錯的,其中5萬貫,會用來建立10座稜堡,並且供給稜堡所有的一切開支,剩下的15萬貫,全力以赴的改造長弓。

長弓很簡單,韓琦也帶了一些工匠回來,只要是一個合格的木匠,只要稍稍瞭解一下流程,就可以生產,而且價格也是極低。

在保州的苗家莊,趙信照顧工匠,給工匠都是最高的標準,可是在軍方,在樞密院,在工部局,工匠們安排了任務,就要幹活的,又是最簡單的這種,也就是訓弓的時候,增加一點技術含量的,最終評估下來,一把弓連70文的價格都不到的。

15萬貫,全部換做長弓的話,可以做出來2000多萬把,這也是韓琦動心的根本原因。

他也想讓北宋普及長弓,可是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認可,慣性是一種可怕的東西,長弓和稜堡都拿回來,雖然稜堡還沒有建設成功,長弓卻是擺在面前,在幾次實驗之中,都起到了相當的效果,各方面都遠勝的短弓,可是中樞還在猶豫,這是先例,這是新的東西,萬一出了問題呢?

韓琦也很是無奈,奔走了多日,只是在禁軍之中,抽調了4個軍,一萬人,組成了一個實驗性的隊伍,這或多或少有些雞肋。

4個軍,被韓琦全部帶走,樞密院也抱著,看看情況的想法,北宋也不是古板的一成不變的,如果這個長弓隊,在戰爭之中表現的亮眼的話,一定會擴大規模的。

穩定,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源,北宋就是這樣,太龐大了,太複雜了,所遇到的問題也是眾多,這種前提下,穩中求變才是最正確的,老成謀國的。

韓琦比起在座的諸公來說,多了一份銳氣,在帶走4個軍的禁軍的同時,也從工部局之類的,徵兆了大量的木匠,特別是箭匠,長弓只有這麼一個弱點,那就是消耗大,如果不能保證足夠的後勤,那麼長弓就是一個擺設了。

關於這件事情千頭萬緒,除了木匠之類的,還需要帶走足夠的箭頭,這段時間,韓琦主要的時間都放在樞密院,想要從樞密院帶走一批超過50萬斤的鐵,聽起來不多,可是如果全部做成箭頭,這對於工部局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當曹劌的這一封奏摺加上東西,被送到樞密院的時候,韓琦跟樞密使和幾個同僚閒聊。

木匠已經基本落實了,箭頭也得到了差不多5萬斤,跟他要求的有十倍的差距,卻也是樞密院能夠擠出來的最多的了,雖然北宋一年鐵料消耗,超過6000萬斤,可是大部分都是有主的,餘量不多。

曹劌的奏摺,當然不可能被司官什麼的壓制住,只是稍作停留,就直接送到了樞密使賈朝昌的面前,正好,他們樞密院大部分首腦都在一起,就直接送到了大堂。

賈朝昌隨手的翻開,看完之後,冷笑一下,道:“這個曹劌,真當自己是樞密使了,鐵料的事情也想插手,否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鐵料,曹劌,韓琦心中一動,他一直在為鐵料想辦法,可是整個樞密院的鐵料,是賈朝昌負責的,賈朝昌對他不感冒,擠出來的5萬斤,也是透過別的方面得到的,現在有了新的淶源,特別是曹劌和鐵料兩個結合起來。

趙信在苗家莊就改造冶煉,最終早出神兵利器,這是他親歷的,在保州的分別的時候,他也曾經提過,要去大名府建立鐵匠作坊。

當時他還想著,如果回京述職,有機會的話推動一下,一個鐵匠作坊,如果有了軍方的加成的,一定會更加的順利。

在要求鐵料的時候,他也曾經想過,去大名府那裡努力一下,可是神兵利器雖然不錯,可是苗家莊的產量並不是很大,哪怕是到了大名府,能夠有多少也不知道,他需要的可是50萬斤,也就沒有動心思。

現在看來,似乎他有些南轅北轍了,大名府鐵料生產一定是又大又好,曹劌是一個謹慎的人他知道,如果讓他上書,提出這麼大的事情,那麼原因只有一個,趙信的鐵匠作坊打動了他,而且產量是大名府吞不下的.

大名府作為整個北宋的北方重鎮,在道路這一級別之中,算是最頂級的,僅僅是大名府控制的禁軍和邊軍數量就有幾十萬,這麼一個北宋最重要的軍州,他都吃不下的鐵料,恐怕就真的是十萬級別,或許……

想到曹劌,又想到趙信,韓琦忍不住嘆息一聲,他從來不懷疑趙信的魅力,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他所見的人,包括仁宗在內,單說個人魅力這一點,都沒有趙信這麼的大。

可惜了,作為親歷者,他感慨於趙信的急流勇退,那是對於北宋,對於朝堂,最為有利的方案。

事實上,之後的發展也是如此,趙信解脫出來,哪怕是對水泥和稜堡進行深入的研究,已經是對北宋最大的提升了的,按照之前趙信所說的,這個稜堡,只不過是稜堡的基本形態,未來還有更多的稜堡,依託於地形,甚至是內部的改造的。

在韓琦的軍事思路之中,稜堡才是最適合北宋的,它的作用甚至也在長弓之上,長弓最多增加北宋的射程,跟遼國和西夏的主力軍,也要在戰鬥之後,才能夠展現出來,可是之前,最適合對付遊牧民族的永遠是堡壘。

稜堡已經是集中了古今中外,堡壘上面的精華,300人對付3萬,一百倍的差別,讓人想想都可怕,正因為變態到如此的程度,稜堡成為了首選,趙信如果在稜堡上面研究下去,也是北宋之福。

當時,趙信也曾經提過了鐵在稜堡之中的作用,給出的圖紙是閹割的圖紙,外部是用鋼鐵作為骨架,內部則是毛竹,按照趙信的說法,用毛竹跟鋼鐵的效能差別不是很大,也相當的堅固,可是總是沒有原版的好,而且持續的時間也太少了。

沒想到,他居然高出成效了,連曹劌也被他說動,這個機會不容錯過。

想到這裡,韓琦忍不住說道:“能不能拿來我看看,我剛從北方回來,聽說過著作坊,似乎很不錯,正好我去陝西,也需要鐵料,要不,從我的專項資金之中走!”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