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曹劌身為河北安撫使,主領大名府的一切事物,當然不會這麼閒的,只為簽訂一個合同來到鐵匠作坊,作為樞密副使,算是遠離朝堂。

大名府跟東京汴梁,只有400多里,可是身為值守一方安撫使,他不可能隨便的就離開大名府前往京城,往來之間的聯絡,或者是八百裡加急,或者是秘密渠道。

朝堂之上的一切,他都清楚,因為鐵料掀起的巨浪,連他也沒有想到,他在看到鐵匠作坊的鐵料之後,第一個選擇就是軍方的運作,300萬斤,已經是極限了,在他的款項之中支出來的。

可是朝堂上,甚至把除了鐵匠的領域,都給納入其中,雖然這股風潮還沒有影響到大名府,可是只要大名府稍稍的擠一擠,一年達到3000萬斤,也是不成問題。

到這裡,他忍不住感慨與趙信的眼光獨到,在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的行業之中,撬動整個政壇的風暴,甚至連一個參知政事和數百各個品級的官員,都因此吃了大虧,讓仁宗和三司使一下子吃飽了。

工部局和鑄造司的事情,他也略知一二,看來,大名府也應該裁撤,至於裁撤之後,當然是併入到鐵匠作坊之中。

實際上,在鐵匠作坊大規模的招募的時候,一些沒有編制,沒有記錄,原來為工部局和鑄造司工作的鐵匠麼,絕大多數都併入了鐵匠作坊,現在剩下的只有一半左右,包括了800多個大匠,3000多個幫工還有一部分的勞力,這部分人如果離開,對於大名府來說,等於是去掉了一個沉重的負擔。

曹劌真的很奇怪,為什麼,死氣沉沉,超過數十年都沒有改變的鐵匠們,在趙信的手中都玩出花來,一個不過是四五歲的智齡小孩,居然有這麼大的能力和魄力。

可是,每每看到趙信,感觸到他深邃和睿智的眼神,他就知道,沒原來真的有神授天授這一說,人跟人是不一樣。

在定下了樞密院的1500萬斤的訂單之後,曹劌再次的下達了的900萬斤的訂單,這一部分的訂單,是用於民用專案的,並且試探一下,人員安置的問題。

這個問題,對於趙信來說是措不及防,不過,不是沒有防備,讓人手忙腳亂的措不及防,而是真正興奮的措不及防。

鐵匠,在當權者的眼裡,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工人,他們按照上面的訂單,進行工作,生產出合格的鐵料,如果要說想什麼,就是一個大鍋飯,幹多幹少一個樣,反正大家平均,只要把任務給完成了。

可是在趙信這裡不一樣,因為成立鐵匠作坊,趙信對於大名府的鐵匠進行了幾輪的招募,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只有甚少一部分大匠,還是一些年老力衰。

壯年的,技術精幹的鐵匠,都被工部局和鑄造司網路,雖然趙信給的薪水很高,可是有官方的身份,他們受到了限制,沒有人敢過來。

換做之前,趙信還以為,大匠沒什麼,一個大匠甚至不如一片白紙有用,可是有了催化劑,和一些的系統改造的事情,趙信發現,他不能小看這些古人的財富,幾千年的冶煉史,幾十年鑽研,達到頂峰的大匠,無論是天賦,還是個人能力,都相當的突出,就算不能給全域性提出改變,也足以讓他們很快的適應。

這可不是五六十歲,年老力衰的大匠,這是正值壯年,各方面都在巔峰的大匠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無論是大匠,幫工,還是其他的勞力,只要大名府願意給,他一個不拉的照單全收,不過是一兩萬人,在沒有培訓,沒有訓練完成的時候,只給基本生活費,要到徹底的掌握了技能之後,大規模的產出之後,再按照量來給。

之前的訂單,加上樞密院之後的訂單,2700萬斤以上,按照目前出廠的價格,35文,單純這兩份訂單,總造價就接近的百萬貫,足以支付一切。

曹劌過來,只是跟趙信達成一個基本的協議,3萬多人,每年可能又是幾十萬貫的支出減少,這是一個包袱,哪怕養活他們不用跟給工錢一樣,給的那麼多,可是這些人,加上身後的親屬,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解決了他們,整個大名府不但減瘦了,還穩定了整個局勢,這是何樂而不為的事情。

在臨走的時候,曹劌還專門告訴了趙信一件事情,這一點,必須要跟趙信說清楚,曹劌作為的河北安撫使的,大名府是在他的直接管轄之下的,在加上這個訂單,是他奏摺一手推動,那麼他就必須負責這件事情全部過程,還有訂單的完成。

這也是一個反制的措施,既然是曹劌報上來的,他就必須要負責一切。

曹劌對於此,並不在意,他是知道整個鐵匠作坊的生產能力,還有其中的產品的一些質量上面的問題,對於此,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唯一有疑惑的是,這個產量能不能持續下去?

這已經不是之前他所想象的,每年五六千萬斤,單純是大名府本身,就可能會有七八千萬,加上朝堂現在的計算出的數字,起碼也在2.5億以上,這樣加起來,總數可能突破3億,甚至更多的前提下,他必須要清楚的知道,才能夠做出決定。

一年3億斤,等於每天百萬斤,這個數字,對於一般的鐵匠鋪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一些大一點的,每天千斤已經是非常可怕了,之前鐵匠作坊用了2天的時間,就完成了300萬斤的訂單,並且質量很好,可是那中間有多少是短時間完成的,有多少是之前累積的,這一點他不知道。

作為宰撫,不謀其勝先謀其敗,在考慮任何問題的前提下,都需要考慮到敗了如何,如果不考慮這一點的話,萬一,出現了最壞的結果,他要如何的應對。

作為趙昕,他或許不會明白曹劌隱晦的意思,可是作為趙信,他當然明白,很多為政者,要讀史,為什麼,以史鑑人,一些陰謀詭計,甚至是一些魑魅魍魎,都可以從歷史之中找到痕跡,作為研究歷史的博士生,趙信更是知道,他也清楚,如何打消他顧慮。

說白了也非常簡單,那就是以無可爭辯的事實,證明,他可以輕鬆的解決。

趙信對於曹劌疑問,並沒有多說什麼,拿出了一個表格的,表格上有一些基礎的資料,因為的接下了大名府的鐵料訂單,為了保證最初的300萬斤,全部到位,他做出了調整,每天只用了30%左右的生產力,放在成品上面,剩下的,全在鐵料上面。

鐵匠作坊,已經不是最初的時候,拍腦袋的結果了,他產生了可怕的作用,已經有了後世工業化工廠的態勢了。

經過了半個多月的磨合和調整,目前,一共有3000組左右的鐵匠,7成也就是2100組,他們分成了兩班,一天最少10個時辰的生產鐵料,平均每一組每天可以生產1800斤左右。

供給大名府的,只用2天就生產完成了,滿負荷生產的話,一天接近400萬斤的鐵,也就是說,就目前樞密院下達的1500萬斤的鐵,4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生產。

400萬斤?這個數字非常驚人,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平均每天100萬斤的數字,這代表著什麼,代表著巨大的餘量,有這個餘量打底,任何風險都能夠應對,哪怕不可抗力,影響了三個月,甚至是4個月的時間,也不可能影響全年的訂單。

曹劌大聲的說道:“太好了,儘可能快的生產出來,我會安排船運的!”

包括仁宗在內,三司,東西府認可的東西,可以說法理性已經非常強了的,可是如果能夠儘快的完成,也代表著巨大的實力,未來的訂單,一定會源源不斷的而來。

這中間有一個變數,一方面產量的問題,能不能儘可能的保證整個產量,另外一個,就是運輸的問題,運費如果更高的話,那就不太好了。

鐵料是大宗商品,依託著運河的便利條件,不可能用陸運的,沉重的鐵料,用陸運的話,會讓成本激增到難以承受的程度。

可是北宋有發達的水運和京杭大運河,或許大型的船舶,無法通行整個京杭大運河和聯通的五大水系,可是在其中的,大名府到的汴梁這一塊,是絕對沒問題的。

作為四京之中,聯絡最緊密,也是最重要的兩個,這兩處聯絡非常緊密,幾乎每年,都有專人清理河道,這裡最大可以開行800料的沙船。

800料,也就是280噸左右,裝鐵料,可能裝不了那麼多,最少也在250噸以上,這代表著一艘船,最少是50萬斤,1500萬斤的鐵料,30艘船就可以運的下來。

不過這麼多的船,要調動,需要時間,大船的利用率不太高,往往是在漕運最巔峰的時刻才能夠呼叫,或者是一些軍方和民用的大宗商品,偏偏,曹劌管轄的範圍之中,有一隻80艘船隊,這個隸屬於軍方的大型運輸船隊,等閒無法呼叫,可現在,曹劌可以名正言順的來的命令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