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獎金,總是吸引所有人目光的事情,之前幾次獎勵,已經讓早來的這些鐵匠們,見怪不怪了,可是大名府這些新來,卻是激動不已。

5000貫的獎金,他們賺不到,其他的呢?

牛大力的實力,他們相當的佩服,也掌握了這個足以改變整個鐵匠生產的溫度計,可是他們就沒有各自手中的絕活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一點看起來簡單的一點,這些工匠們都明白。

如果換成在鑄造司,要做到這一點,那很難。

每一個人的秘方,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錢,鑄造司雖然很大,可是資源並不是很多,一些頂尖的大匠,依靠著手藝,佔據了相當份額,他們的手藝,如果洩露出去的話,他們的地位就不保了。

這一點,在鐵匠作坊不存在,鐵匠作坊是工業化的大生產,個人的秘訣,沒有作用,整個作坊也會推動,讓這些手藝和秘方,向所有人進行公開,提升所有實力。

雖然說,同樣的秘方,在不同人的手中,掌握的程度不是那麼的一樣,可是對於整體的提升相當的明顯。

不過,正是深入的進去學習,這些鐵匠們,也發現了不同,這些秘方,乍一接觸,提升非常明顯,可是深入的研究進去,其中也分不同的層次,細節決定一切。

他們之前境界就非常的高,能夠在大名府取得官方身份的,可不是簡單的,就算是禁軍之中的鐵匠,也跟他們有較大的差距,他們之前只是沒有的深入進去而已,一旦深入進去之後,立刻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天地。

首先,大匠們的生產效率迅猛的提升,那不是一點半點,是數倍。

之前雖然鐵匠作坊有一些大匠,可是,大匠數量並不太多,還都是超過一定歲數的,他們更多的被擺起來,很少參與到第一線工作之中,偶爾也只是嘗試。

可是從鑄造司過來的這些就不一樣了,他們正是壯年,年富力強的時候,他們的加入,很快就展現了不同。

首先獲得突破的是牛大力,他創造了一個可怕的數字,他帶著一個7人的小組,完成了2800斤日產量。

也就是說,平均每個人是400斤,人均年產70多噸,這個資料,就算是放在21世紀,也是可怕要命的產量,按照中國1995年標準,人均不過33噸,那可是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15年的產量,還是大型鍊鋼爐的前提下。

接下來,一個個的大匠,都達到了2500斤左右,牛大力更是更進一步,突破了3300斤。

鐵匠作坊工作方法是按照產量來,人均產量提升三四倍,也代表著各自的收入提升很多,作為核心的鐵匠,首先是牛大力,他月薪,已經超過了核心鐵匠平均月薪50貫左右,達到了150貫。

這可不比之前的獎金,那是一次性的,按照目前牛大力的樣子,還有提升的空間,到時候200貫,也就意味著,每年的收入可能達到2500貫左右。

這才是最可怕的,更別說,他提出了一個小的技術革新,雖然只是針對細節方面的,普及度不算太高,可是也得到了300-500貫的獎勵,這才是大頭,看樣子,類似的應該會不少的。

牛大力這樣水準的,只是一個少數,可是其他人也不錯,那些大匠們,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們居然能夠掙到超過100貫每月的薪水,一些好的甚至超過了150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北宋,這可不是小數目,150萬貫可以買到兩頭牛,還是在牛比較貴的時候,可以買到2000石大米,這意味著100噸。

大量大匠的加入,不但加強了生產力量,也讓技術實力有了不小的提升,此時此刻,鐵匠作坊的技術實力,今非昔比,不但協同性到達了一定的程度,就連消化技術的能力也很高。

當第一批,經過了趙信的改造,並且稍稍加工出來的溫度計出現的時候,很快就應用到了所有的鐵匠工作臺上。

這些大匠們的實力,讓鐵匠作坊迅速的擴充,除了這些從大名府鑄造司之中,出來的鐵匠的個人能力出眾之外,溫度計展現了跟它實際用途不一樣的提升作用。

鐵匠的經驗,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火候,看著熊熊燃燒的爐子,甚至連鐵都融化為液體的時候,要想判斷,需要大量的經驗,這不是短時間,是經驗和天賦相配合的結果。

現在,有了這個溫度計,只要不是一個笨蛋,就可以透過顏色的判定,算出大致的溫度,然後根據達到這個溫度的時間,差不多總結出一些經驗,這個經驗,還是可以全面推廣。

冶鐵的火候不必依靠個人的經驗,有了明確的指示之後,鐵匠小組核心的的能力的進一步的放低,這個放低單純是指冶鐵本身,鍊鋼也可以,但是成品打造上面不行。

成品打造還需要很多的能力,可是在冶鐵和鍊鋼上面,已經沒有任何的問題了。

從大名府補充過來的鐵匠,其中800個正式的,基本上每一個都可以成為核心,4000多名學徒和幫工之中,也最少有2000名資深的,他們在溫度計和鐵匠降低標準之後,也擁有了成為核心的能力。,

也就是說,現在,趙信想要的擴張,也可以把鐵匠小組從現在的3000組,輕鬆的擴張到8000組,甚至更多,讓鐵的生產,再擴張1.5倍。

1.5倍,看起來不多,可是聯想到現在鐵匠作坊的最高產量,450萬斤的日產量,再增加1.5倍,這也就意味著2.5倍,一天的產量會超過1100萬斤,也就是5500噸。

日產5500噸,這根本不算什麼,這在後世,別說是一個稍稍大型一點的鋼鐵廠,就算是一個出色的轉爐,一天的產量差不多也是這樣,大型一點的鍊鋼廠,轉爐肯定不是的一個,甚至還有超過2000噸甚至5000噸的平爐,最終會產生可怕的產量。

實際上的,中國在21世紀之後,已經在鋼鐵產量上面,遠遠的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中國的鋼產量佔據了世界的52%,也就是說,世界上所有國家加在一起,都沒有中國的產能那麼大。

不但是總量,在個體的產量上面,也相當可怕,在後世,當武鋼跟寶鋼合併之後,中國誕生了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鋼鐵集團,年產粗鋼甚至達到了每年6250萬噸,還有一些3000萬噸和大量超過1000萬噸的鋼鐵集團。

一些普通的省一級的鋼鐵廠,也可以輕鬆達到300-500萬噸的產量。

那是在21世紀,中國的技術和人力集中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可是日產5500噸,也就意味著,年產量接近180萬噸,這已經是一個恐怖到極點的產量了。

打個比方吧,在一戰之前,1913年,美國鋼鐵產量3180萬噸,德國1761萬噸,英國779萬噸,法國469萬噸,沙俄431萬噸。

那是為了打世界大戰,瘋狂擴張之後的產能,也是工業化的進行了上百年之後的產能。

跟最強的美國德國無法相比,可是比起最低俄羅斯,也就意味著,如果擴建之後,北宋的鋼鐵產量,相當於20世紀初的沙俄4成,在北宋這個時代,是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趙信未來,會擴大,為了改變北宋,為了提升北宋的底蘊還有興建定海軍,一年一兩百萬噸,這完全沒有問題,後世中國的鐵的消耗,就超過8億了的,可是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驚世駭俗的。

最關鍵,東西不是生產的越多越好的,特別是工業,生產出來的東西,總要賣出去。

王松已經被北宋政府的訂單給徹底吸引了,他幾乎湊在趙信的面前,話裡話外都帶著,要不要提升產能,擴大規模。

看著王松時不時的就提到,會不會讓他們太安逸了,這些工匠們幾乎是大爺。

目前已經分成了4班,4班3倒的方法,讓工匠們是輕鬆的多了,每一個工匠每天的工作時間,可能不到3個時辰,這在他看來,是一個極大的浪費。

鐵匠臺不算什麼,之前王松籌備的時候,就建造過,短時間1000多個,現在擴建,達到4000-5000個,不成什麼問題。

當然了,鐵匠們也提出了一些問題,集中的問題就在於,工作時間太短了。

鐵匠作坊,是按照數量來確定工資,每天的產量,決定了他們的收益,有些時候,減少工作時間,也就意味著,他們產量會降低的,特別是產量高牛大力。

之前創造的3300斤的產量,那是在8個時辰的前提下創造的,降低到了3個時辰之後,單個時辰的產量上升了,可是總產量降低了,只有1400斤左右。

這也是正當的要求,不過,作坊是用人員較多,需要調整給壓制住了。

這部分人,未來有大的用途,其中在苗家莊就跟著的人員,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抽調出來,差不多會抽走的2萬人左右,他們會跟隨著趙信一起,前往定海軍,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大名府的鐵匠,他們留在這裡,未來等到跟定海軍的感情深了,再進行遷移,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