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趙信拿起來的東西,是一個鐵質的鐵條,這是很常見一件鐵器,是門鎖的一部分,也是最近鐵匠作坊新增的產品之一,也是在趙信推動下生產的產品,是目前最熱門的之一。

北宋的門鎖,已經發生了變化,舊式的鐵鏈,一定程度被穿條代替,就是幾個固定在門上的鐵器,用穿條並在一起,然後另外一端上鎖,上鎖地方有一個小孔,可以讓鎖插入進去。

跟傳統的門鎖相比,這個更加緊湊,當大門緊鎖的時候,鎖具佈置合理,就可以把大門徹底的封閉,只要合理的佈置這個,門會嚴絲合縫。

比如說,一些小孩了,小動物了,都無法從門縫之中穿行。

算是一種提升吧,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市場的熱捧,起碼在鐵匠作坊這邊,很多家庭都裝了。

鐵匠作坊這裡工資很高,一些大匠們,還得到的獎勵,比如說牛大力,林林總總的獎勵,就超過了的6000貫了,其中大部分,是在鐵匠作坊的協調下,存入了鐵匠作坊的錢莊,可是剩下的也有不少的。

看起來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產品,可是在向外銷售的時候,銷量並不大的,原因很簡單,這玩意比以前的貴。

鐵鏈和門鎖,不怎麼的嚴密,可是使用的鐵料較少,差不多是這一種鐵條一半左右,一些極端的甚至在五分之一左右。

這是在同樣級別情況下,鎖的大小不一樣,穿條和鐵鏈粗細不一樣,重量也不一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鐵是高價,一套差不多的鎖具,可能要使用三四斤鐵,單純一個不算太粗的鐵條,可能也兩三斤重,全部的安全就在鐵條上面,鐵條足夠粗,就足夠安全。

鐵的比重太大了,鐵鏈不算什麼,那是中空的鍛造。鐵條就不是了,必須是實心的,雖然打造起來不算困難,可是鐵料本身昂貴。

一副完整的鎖具,一般而言,用鐵5斤,單純鐵料本身的價格,就是400文以上的,加上工錢和其他的,一套鎖具差不多會超過550文。

在北宋這個時代,550文,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一般的家庭,一個月的生活,也就是在這個上面。

看起來550文只能夠買到不足一石米,可是有多少的家庭,是吃米過活,面的話,1.5石,雜糧更是兩三石。

按照一個人一個月消耗70斤來計算,三四口人的家庭,吃糧食就可以生活了,就算是在差一點,七八口人的家庭,混著一些野菜和其他的吃食,也可以活下來。

鎖具雖然重要,卻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也就是一些比較富裕的家庭。

鐵匠作坊的熱銷,是因為鐵匠作坊工資水平很高的,一些核心鐵匠,他們的工資,已經基本上超過了50貫一個月,這在北宋,絕對算是高等的收入了。

6個鐵匠可以相當於一個參知政事的收入,這看起來不太可能,在北宋卻是存在的,趙信大規模的提升待遇,已經顯現了威力,那就是在鐵匠作坊,本身就形成了一個相對比較巨大的市場。

因為鐵匠作坊的鐵質量好,比起普通的鎖具來說,更加輕便,也更加的便宜,鎖具,算的上是銷售的一個大頭,拋開了在鐵匠作坊的銷量,大名府周邊,每月的銷量,大概是在4000套左右。

王松有些茫然,他不知道拿著這個東西說什麼,一個月4000套,按照每套250文的價格,1000貫,這個錢,或許在幾個月之前,在王松的面前,是一筆大錢。

因為王松帶著趙信,從汴梁離開的時候,身上裝的的,也就是一千貫左右,幾十個人,不遠千里,大半個月的花銷,也就是一千貫。

可是現在,跟著趙信,見多了世面,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早在苗家莊的時候,饅頭包子,每天的銷量,就是在1500貫左右的淨利潤,加上肥皂,早已經超過了2000貫,到了鐵匠作坊的,一個月總消耗就超過了100萬貫,一個月1000貫的銷量,真的不起眼。

看到王松依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趙信一拍腦袋,繼續的說道:“我們北宋有多少戶人家!”

這個倒是戶部統計過,王松也看過,有些不太確定的說道:“2000萬?”

“如果每一戶都用上我們的鎖具的話,這個銷量是多少?”

“500萬貫”王松下意識的回答,然後大聲的說道:“這不可能!”

大名府有多少戶,20萬戶,可是每月的銷售,才多少的,4000套,一大半的銷售,還不是在大名府產生的,而是輻射出去,向外銷售掉的,有些乾脆是商戶們來拿貨的。

北宋雖然有2000萬戶,可是絕大部分都是窮人,家徒四壁,就如同苗家莊的那樣,根本就不鎖門,鎖門的話,也就是兩個他鐵環一把鎖,就這樣,都是不錯的。

用這樣的全套鎖具,不是開玩笑麼,一般人是沒有這個實力購買,真正能夠購買的起的是少數。

看到了王松的回答,趙信嘆了一口氣,他不由的想起了後世的一個笑話,兩個推銷員,都被命令,賣個和尚梳子,一個人覺得和尚沒有頭髮,要梳子幹什麼,另外一個人覺得,和尚沒有梳子,這是多麼龐大的一個市場啊。

沒錯,空白的市場,就代表這沒有競爭,沒有阻力,最大的阻力,就在於市場本身接受這個產品,一旦成功,這樣收效巨大。

目前的鐵器就是這樣,雖然說,鐵匠作坊,已經把鐵器的價格降低下來了,原來平均在每斤百文的價格,降低到了50-60文左右,這樣的價格已經極具競爭力了,這也是沒有怎麼宣傳,就在大名府進行銷售的結果。

可是在趙信看來,這不夠,完全不夠。

雖然,在北宋,還無法形成類似後世那樣,直銷和傳銷,可是簡單的銷售應該沒問題,基於路引等眾多的問題,趙信沒辦法組織一個精幹營銷團隊,可是基於整體,甚至是全域性的供銷會議,還是可以召開的。

要如何的吸引對方,這就是他們必須做到的,商人是什麼,是追逐利益而存在的,只要讓商人看到利益,就可以吸引到商人。

趙信簡單敘述了銷售的理論,聽的王松是一愣一愣,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他聽了之後,就感覺很有道理。

之前的銷售,價格很低了,可是主要是面向終端的,終端的客戶,他們不是特別的敏感,他們還認識不到,這個價格之中蘊含了多少利益。

只有呈現出體系,呈現出階梯狀,才能夠讓這些商人購買。

而鎖具只是鐵器的眾多利用之中的一個方面,很微不足道的一個方面。

廚房用品,日用工具,農具和普通的工具,這些遍佈在了整個生產和生活之中的每一個角落,這些都是潛在的市場,有些,在北宋這裡,已經有了類似的工具,只不過不是鐵製的,有些,在這個世界,還沒有出現,必須要做到引導和展示,最終才能夠產生銷售。

保守估計,平均每一個人,能夠使用1000斤左右的鋼鐵,才算是現代化的社會。

可是在這個時代,恐怕連1公斤都沒有,這不是天方夜譚,是真正的存在,這是包括了大宗建設,武器,軍事,還有一些鐵的使用之後,加在一起的最終結果。

北宋,在大名鐵匠作坊出現之前,鋼鐵能夠是15萬噸,換算成斤的話,大概是3億斤,平均每一個人的消耗,大概是2斤,也就是一公斤的樣子,如果能夠提升5倍,也就是意味著,整個北宋的鐵器的消費,總量會達到75萬噸的程度,這個勉強可以消化,目前鐵匠作坊的產量。

聽了趙信的講述,王松有些目瞪口呆了,他完全沒有想到,一個簡單的銷售問題,就可以讓趙信講到全域性的程度。

15億斤的鐵料,如果分解到每一個人身上,那不算什麼,可能一個人,連10斤都不到,這代表著什麼呢,一家一套鎖具,一家一套餐具,一家一個或者兩個鐵鍋,一家一個水壺,這些有的,還是沒有的必需品,如果每一個家庭都會使用的話,會是怎麼的一個概念。

趙信列出來,每一個人的必需品,差不多是幾十件,如果全部擁有的話,每一個人的平均用鐵量,可能會達到5 0斤。

這是什麼概念,到鐵匠作坊,把產量擴大三倍,甚至是四倍,達到50億斤,甚至是70億斤,也能夠承擔,可是因此而創造價值,絕對是讓人無法想象的,那是一個可怕到至極一筆財富。

隱隱的,王松似乎有些能夠把握到了趙信的用意,這些東西不一定所有人都會購買,可是只要銷量上去,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一個人買這些,一些人買另外一些,交叉下來,每一個人平均的鋼鐵使用量就上升了。

冶煉非常賺錢,這一點,趙信從來都不懷疑,這不是後世,產能過剩,生產出來的東西,遠遠多於的需求的時代的,這是機器和工業剛剛興起的日子,工業起步的時候,不存在這個問題,挑選鋼鐵,就是因為這個行當很賺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