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就在第二座高爐做好了5天之後,一個奇怪的訂單,送到了牛大力的面前。工字型硬鋼,要求硬度和表面耐磨性都達到一定程度。

這樣的鋼鐵,還有一定的規格要求,比如,寬度,硬度,長度之類。

看起來很細密,缺不算複雜,主要是磨具上面,進行簡單的製作,把鋼水澆灌進來就可以了。

目前配方的鋼,基本上,可以達到要求。

這是趙信深思熟慮的結果,在鐵匠作坊步入正軌之後,他沒有直接的轉而去製作玻璃這樣東西,而是選擇了的鐵路。

沒有蒸汽機,鐵路不具備實現的可能性,但是你要知道,鐵路的雛形,並不是蒸汽機拉的。

為什麼世界上,絕大多數鐵路的寬度,都是一樣的,原因非常讓人匪夷所思,是兩匹馬屁股決定。

這個歷史,身子可以追述到古羅馬時代,當時戰車的寬度就是這樣,然後這個習慣延續下來,一些老路,都被這樣輪子,壓出來的深深的軌跡,然後只要不是這個軌跡的馬車,在這樣的老路上面行駛,就很容易壞掉。

正是這個故事,給了趙信很大的啟發,現在,他沒辦法修建合格的高等級公路,更沒辦法修建鐵路,但是可以修建類似的快速車道,用馬拉的方法,兩條鐵軌,就可以在保證車輛的順利通行。

這樣修建的速度,遠比水泥路要快的多,而且難度不大,特殊鐵軌和鐵輪,不必考慮凹凸不平,或者減震之類,在摩擦係數足夠小的前提下,這樣速度也可以保證,拉的貨物也足夠。

這是一個創造性方法,具體要不要使用,還需要試驗,但是,總體而言,難度不大。

中國沒有聯結器的,所以從古代,就是兩輪馬車,四輪馬車出現過,卻應為轉彎不方便,而被淘汰,這個馬拉鐵路,可以不考慮轉彎的問題,專線專用,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取得較快運轉方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同時,馬拉的前提下,車廂不可能太重,對於鐵路的要求也不高,每米15公斤左右,已經是一個合適的重量了。

現在,鍊鋼廠的普通配方鋼鐵就可以使用,這對於定海軍來說,是一個易於實現的利好。

實際上,馬拉火車,也是晚清的一個可笑的玩笑,當時世界各國都已經普及了鐵路,鐵路不但成為了投資的熱點,也成為了商業發展的關鍵。

可是清朝為了可笑的震動祖宗陵寢這個可笑的理由,去掉了火車頭,改用馬拉的方法,從1881年鐵路通車,到1885年中法戰爭,三四年的時間之中,一些駑馬拉著笨重的車廂,往來於這個不足10公里的鐵路上,把一車車的煤炭運出來。

在19世紀末,這種方法,是愚昧的,是拒絕先進的,那是可怕的笑話,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卻成為最為方便的解決辦法。

馬的速度,取決於多方面的,馬本身的速度和力量是恆定,跟地面的摩擦係數,成為了載重的最重要的標準,當然了,這是四輪馬車,二輪跟四輪的相比,還有合理性,承重力,能夠拉起的重量變化巨大。

有鐵軌的話,保守估計,幾匹馬拉起來幾噸的東西,是沒問題的,省力,還速度快,這幾乎是完爆二輪馬車。

快速交通,無外乎是水泥路和鐵路,前者耗費巨大,就拿普通的村村通那樣的水泥路來說,6米左右寬度,20公分的厚度,耗費的水泥,每公里1200方,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不含鋼筋的混凝土,密度大概是每方2.4噸,就算是扣除沙子,石子這樣的天然礦物。每公里會使用500噸以上的水泥,還有數十噸的鋼筋。

雖然說,水泥生產較為容易,那是跟鋼鐵比起來,投入巨大,還需要特別的資源,就算是興建大規模的水泥廠,估計能夠勉強跟鋼鐵差不多,年產量500萬噸。

這樣的水泥產量不少,可是能夠的建造多少公里道路,1萬公裡,很多麼,不多啊,5條1000公里的道路,就要把全部都耗費,更別說,其中,橋樑,道路,還有其他方面的花銷。

可是如果鐵路來代替的話,就節約很多,一公里30噸的鋼鐵,最多使用一點點水泥,底部要硬化,還要鋪設枕木。

馬拉火車,就不能夠如同後世鐵路那樣,枕木加上底下的填充材料,要跟有軌電車那樣,幾乎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種,防止馬受損。

這都不是問題,哪怕是硬化,甚至是在下面埋設部分的枕木,上層填充,防止馬受損,這些耗費的,可能只有公路幾分之一。

未來,在水泥廠和鋼鐵廠發展,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公路是必然的選擇,因為可以四通八達,並且很方便,改造之後的特殊的四輪馬車,也不比這個馬拉火車差多少,最多是有一點點的差距。

不過到時候,只要找到合格的密封材料,蒸汽機的專案,應該已經到了相當的程度了,正好無縫的跟這個對接。

一次性出產100噸的鋼鐵,工字型的鋼鐵,又不是很困難,至於枕木,定海軍原來地廣人稀,很多地方都密佈著樹木,趙信雖然不會徹底的砍伐完畢,但是砍伐一部分,用於枕木也是沒問題。

很快,原料送來了,這些按照標準,12米為一個根的工字型鋼,經過了特別的打磨,顯得特別的平整,一共500跟,大概是6000米左右。

趙信早就找好了人員,準備安裝,甚至惡趣味的選擇了中型馬的屁股,把兩個馬屁股之間的距離來選擇。

當然不可能是後世的標準的1435,而是稍稍的放大了一點,達到了1495毫米。

趙信這個時候,還忍不住惡趣味的想,千年以後,會不會還流傳著,以馬屁股作為標準的傳說。

鐵路的施工,沒有多麼的高大上,把鐵軌並列到一起,在一定地方用鉚釘,或者其他部分連接起來,儘可能保證鐵軌在同一個水平面上,越是平,它的摩擦係數也就越低。

這些,需要一些精心施工的師傅,才能夠達成,趙信簡單的要求,看到鋪設的第一根之後,就滿意的離開了。

他前往了車輛廠,這個也是新成立的單位,是從工匠之中,找到的一些的,有過木工經驗,並且有一些,甚至精通打造馬車人中間選出來的。

馬拉火車,肯定不可能選擇木質車輪,在馬拉火車的高強度高速之下,木質的車輪,很容易就被磨損掉。

只能夠用鋼輪,趙信當然不可能懂火車,但是腳踏車他懂啦,軸承,潤滑油,鋼珠,這些東西連在一起,就構成了腳踏車的主體的,雖然,現在,無論是鋼鐵廠,還是定海軍,要加工這些東西並不容易,可是他還是集中了大量的能工巧匠。

如果技術不能達到,就用數量來堆,就如同之前定海幣那樣,堆也把他堆出來。

不過,這個火車的技術含量,當然不能跟後世相比,因為不存在動力系統,純粹依靠馬的力量來的拉動,在前面,會有一個制動馬位置,類似於後世四輪馬車,有一個轉向軸,之後,就是類似於拖車一樣,有四到八個軲轆,可以被拉拉著快速的跑。

輪子的訂單,已經交給了鋼鐵廠,僅僅是鑄造幾十個空心輪子,這不算什麼,只要磨具製造,並且打磨淬火,就很容易達成,內部中軸和鋼珠,就不是那麼的容易的,必須對硬度要求非常大。

選擇當然是不鏽鋼,還有一個試驗時候,被提取出來的高硬度鋼,這些原材料做出來之後,雕琢成型,也只能夠依靠手工匠人,然後,拿到趙信這裡來具現。

好在,這些東西不多,趙信最多就準備弄出來50套左右,在定海軍上面,這些已經足夠用了,剩下的,等到鋼鐵廠的技術水平,再一次提升了之後,看有沒有可能鑄造出來。

鋼輪的硬度,大概是5.2左右,是最普通的,鋼珠要高一點,達到6.1,基本上就是普通的不鏽鋼,至於軸承,這是一種耐磨,並且硬度很高的鋼,是在一百多次試驗之中,意外得到,硬度高達6.6,耐磨性也好。

當時趙信很是花費了一番功夫,用切割和卡牌系統點亮的幫助下,費了3天的功夫,才從中間弄下來的,到現在,整個冶煉的過程,沒辦法重現,更加沒辦法製造。

除了底盤,用鋼盤和軸承之外,上層則用木質,主要是為了減輕重量,未來,會選擇用合適的鐵或者是鋼,但是需要看馬拉火車的執行情況。

趙信重視,群策群力之下,很快的,一條差不多3公里的小型鐵道,就建成了的,幾乎差不多的時間,鋼製地盤,木質上層的車廂也成了,從軍中,專門弄了4匹好馬,都是高大,並且耐力不錯的,準備做一個初步的試驗。

這樣的試驗很熱鬧,之前只是聽說,有青石鋪路,鋼鐵鋪路這怎麼說,不會生鏽麼,還有,那個微微離開地面兩個鋼棍,能支撐的起運輸這個責任麼?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