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訊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鋼鐵廠,是趙信最得意的地方,本來,按照正常的發展,定海軍應該先走輕工業。

輕工業見效快,利潤大,只要有一丁點的改進,就可以獲得龐大的收入,而且不愁銷量。

可是陰差陽錯之下,趙信最終選擇了鐵作為突破點。

北宋的鐵的價格較高,遠遠超過基準值,而且用量巨大,以趙信的身份來說,鐵比其他東西更加適合。

趙信也沒有想到,在大名鐵匠作坊建設的過程之中,會發現牛大力這麼一個天才的研究者。

趙信同樣是一個研究者,他是透過後世科學培養起來,專攻歷史的研究者,他充其量是流水線上面的產物,如果不是卡牌系統,如果不是穿越者的眼光,他在研究了領域,不可能取得那麼大的效果。

可是牛大力是一個難得的天才,他是天才的研究者,只要給牛大力一點點的便利和指引,最終迸發出來的結果,會讓世界震驚的。

實際上,牛大力也是這樣回報趙信的,在大名鐵匠作坊,那麼薄弱的環境下,他把北宋的所有的經驗,都整合到一起,最終如同插上了翅膀也一樣,變成了目前的狀態。

在大名府,因為各方面不太健全,再加上,趙信也沒有打算,把高爐鍊鋼這個大殺器給拿出來。

到了定海軍,一切都沒有問題,趙信很相信牛大力,把一切都交給了牛大力,牛大力也沒有辜負趙信的期待,最終鋼鐵廠成功的定型投產。

鋼鐵廠的產量,在4個月之後,已經達到了巔峰的狀態,不是一個高爐,而是數十個高爐一起生產,雖然煙霧遮天蔽日,目前日產量高達2萬噸。

這樣算下來,每年的產量高達700萬噸,以傳統運載方法,30多公裡的道路,用馬車每一輛半噸左右的運輸量,一天就最少需要4萬輛馬車,才能夠把這些給運出來。

先不說,定海軍能不能湊齊這麼多的馬車,就算能夠的湊夠這麼多的馬車,要多寬的道路才能夠容納下來。

定海軍面積不小,可是充其量,就是一個小島,趙信為了全面發展,在初期,一定會以定海軍為重點,這樣的話的,大規模的道路,還是能夠容納4萬輛馬車的這種,不太可能出現。

鐵路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30多公裡的鐵路,可以承接100輛車廂的,每個車廂15噸,100輛就是1500噸,2萬噸,只要來往十來趟就可以了。

車廂在馬拉之下,速度相當的快,效率也很高,可承擔這個運送的工作。

實際上,鋼鐵廠的產出,大部分都是支撐的定海軍的建設,運出去的很少。

定海軍的建設,每天耗費大量的鐵,無論是道路,鐵路,甚至是房屋的建造都是如此。

定海軍的地盤不小,幾百平方公里,在後世,上海和北京的核心區域,也就是幾百平方公里的樣子,可是這些要加上工業區和一些不適合作為主宅和工業的地區,能夠利用的地方不多。

除了趙信來之前,胡亂建設的那些房屋,現在都是七八層的整齊的房屋,這樣看起來有些單調,卻可以容納最多的人口。

經過了37公里的鐵路的建設,特別是在2個月的時間之中,陸陸續續的實驗,最終形成的經驗,要修建一條更長的鐵路,這不成問題。

定海軍也有了修建更長鐵路的打算,可是這個鐵路卻不能在定海軍。

島上,能夠修建37公里的鐵路,已經是極限了,未來可以修建一條複線,讓這個鐵路的效率更高,並且融入到整個城市之中,作為快速的環線,用於在外面快速的交通狀況。

鐵路的交通,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哪怕是馬拉火車這樣的火車,也足以對整個北宋產生巨大的變化。

從3公里到37公里,接下來,就是稍微長一點,在目前北宋的地面上,其他意義重大的鐵路專案很多,可是對於定海軍有直接幫助,就只有一條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也是接下來的修建目的,一條300裡以上的鐵路,就要在的洪澤湖和海州之間修建。

要想富先修路,從鋼鐵廠的產能,就可以看出來,當徹底工業化的定海軍,能夠迸發出何等的生產力。

現在,定海軍絕大部分的產能,都放在建設上面,一棟棟的大樓拔地而起,當這個建築的飽和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幾乎必然的,要轉向其他的領域。

目前,定海軍發展的最多的,就是以鋼鐵為主體的製造業,可是其他輕工業,也在規劃之中的。

一個完全工業化的城市的,將會擁有何等可怕的生產能力的,這些產品,如果是堆砌起來,只會讓庫存逐步的提升,只有依託於市場,把生產出來的東西,銷售出去,才能夠獲得足夠多的收益。

運輸,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依靠著淮南東路的幫助,再加上資金的大量注入,定海軍迅速的形成了一個,擁有上百艘各型別海船的一個船隊,可以透過航運,把產品運到任何的地方。

可惜,對於北宋的核心地帶,就要繞行很遠。

趙信選擇定海軍,是因為在後世,連雲港是世界上有數的海港的,定海軍經過發展之後,也可以透過海運的,聯絡道各個地方。

可是要進入到北宋銷售,海運就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

這個時代,還沒有鐵索一樣,橫在長江之上的長江大橋,長江的通行能力是巨大的,可以透過長江下遊上溯,只能夠到江寧府。然後透過長江和京杭大運河進行運輸。

如果這個銷售的軌跡,是對長江流域而言的話,這個繞行不多,可是對於中國的北方,特別是在京杭大運河核心地帶的北宋最繁華的區域,可是這個繞行,最少是數千裡。

打個比方吧,如果銷售的目的地是大名府的話,這個繞路可就超過了3000裡,這對於效率來說,就有些浪費了。

最好的辦法,是透過海州和定海軍的簡單航線,然後修建一條溝通海州和京杭大運河水系道路。

這樣的話,最短途的,就是從海州到洪澤湖的這一條道路。

洪澤湖有無數的港口可以建設,同時淮河下游足夠的水量,可以讓物資可以很容易的進入到北宋最核心的地帶,獲得足夠收益。

在沒有別的交通作為輔助的解決方法的時候,水運是最廉價,也是最為方便快捷的一種運輸方法。

鐵路的通行里程,每增加一個數量級,難度也會增加很多, 300裡的鐵路,比起37公里,提升了5倍左右,不過,只是海州到洪澤湖的鐵路,其中也沒有經過很多的河流湖泊,也沒有什麼山峰之類的,其中的難度不大,也就是定海軍的鐵路的簡單重複而已,只要做好勘探工作,就可以進行。

只要這麼也一條鐵路修建完成,把兩條鐵路,藉助著海運這個紐帶聯絡起來,再加上定海軍港口出色的裝載效率的,來自定海軍的貨物,一定可以源源不斷的注入到了洪澤湖,然後依託著洪澤湖這個天然的港口群,順利的運到整個北宋的各個區域。

所以,這麼一項工程,也成為了慶曆四年到慶曆五年的重點工程,趙信親自關注,甚至把最為出色的精兵強將都派到了這裡。

在鋼鐵廠,幾乎一半的產能,都會向著鐵軌傾斜,甚至為此,不惜延緩定海軍的發展。

原因很簡單,一旦這個鐵路建成,定海軍將會改變孤懸海外的局面,未來,整個定海軍的發展,將會被插上翅膀。

就在趙信為定海軍的發展,書畫一個完美的藍圖的時候,來自西北的訊息傳來,韓琦攜帶著宋軍出馬,一戰下靈州,二戰下興慶,三戰陣殲3萬鐵鷂子,三戰全勝,西夏滅亡。

說實話,剛剛接到的西夏被滅亡的訊息的時候,趙信愣在哪裡半天,他都有些反應不過來的。

他實在沒有想到,西夏就這麼滅亡了的,這也太超乎想象的時候。

這一個歷史上面,難得的時機,為北宋的發展提供時間,在設計的時候,也做了很多的準備,他跟的的北宋,為此付出了接近百萬貫的資金,還動用了一個珍貴的死間。

這個死間,本身可以在更重要的場合發揮作用,卻在這裡浪費掉了,他曝光在了整個遼國高層的面前,逐步步入更高的層次,或許可以在一些秘密領域提醒北宋,其他的,反倒是沒有之前那麼的方便了。

最好的結果的推測之中,趙信只是估計到,讓西夏和遼國持續的的消耗,減輕西北的壓力,兩國都遭到相當的削弱的,為北宋發展提供寶貴的時間。

以趙信的能力,在定海軍,用上三五年的時間,就能夠讓科技攀升到足夠的程度,到時候科技和資金的碾壓,任何遊牧民族,都無法挑釁北宋,到時候,才是真正的安全。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西夏就這麼滅亡了,這也有些玄幻吧,這麼一個強大的,如同攪屎棍一樣,日夜襲擾北宋的國家,就這麼簡單的就滅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